财联社7月29日讯(记者林坚)近期,“拆”字当头的卖方研报几次出圈,无不让市场眼前一亮,而从拆解比亚迪再到特斯拉,“拆车”成为一种研究流行。不过,刚刚因为拆特斯拉出研报而火爆的中信证券研究,却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中信证券研究这车子白拆了。”有网友调侃称。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在行研领域,研究引用第三方信息的情况并不少见,如果有一手调研的就更加扎实。
也有分析师认为,抄袭的现象总体来讲不常见,“部分券商可能让实习生写报告,实习生可能会去借鉴别人的研究内容及成果。但是这几年因为合规抓得严,所以大家还是对原创要求更高。”
截至发稿,由上述质疑而引发的“‘券商一哥’拆解特斯拉研报遭质疑”的讨论话题在雪球阅读量已达到119万。
该用户称,自己作为半导体和电动汽车某细分领域的工作者,从中信证券的研报中获益颇多,但其认为作为智能电动汽车核心部件之一的电动动力总成,特别是逆变器部分,报告中却没有提供多少原创内容。对此,该名用户列出了两个方面内容:
二是报告不但没有给出引用出处,而且还把自己原文中的一处笔误也原封不动的复制到报告中。
针对上述情况,该名用户表示,“希望中信证券在下次引用时,至少找笔者校对一下。”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与市场观点将该名雪球用户反映的情况定性成涉嫌抄袭有所不同,该名用户的陈述中,并未直接提到“抄袭”的字眼。在行业人士看来,中信证券这则研报中,事实上有着自身大量的调研。
尚不能断定抄袭,研报严谨性有待提升
例如,《特斯拉澎湃动力来自何方?》写有“第二代特斯拉动力总成分为LargeDriveUnit(下简称LDU)和SmallDriveUnit(下简称SDU)两种。前者主要用于ModelS/X单电机版本,以及双电机高性能四驱版本中的后轮驱动。而后者主要用于双电机普通版本的前后驱,和双电机高性能版本中的前驱。”
而中信证券研报指出,以逆变器为例,ModelS的动力总成有两种,分别为LargeDriveUnit(LDU)和SmallDriveUnit(SDU),前者装配在“单电机后驱版本”中的后驱、“双电机高性能四驱版本”中的后驱,后者装配在“双电机四驱版本”中的前后驱、“双电机高性能四驱版本”中的前驱。
整体上看,没有完全相似、或大面积相似的迹象,市场观点所说的“抄袭”,或过于武断。
第10条则明确,“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应当建立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审阅机制,明确审阅流程,安排专门人员,做好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前的质量控制和合规审查。”
用户期待券商能多做此类田野调查
在文中,雪球用户还指出,中信证券拆车研报还存在一些纰漏之处,包括在Model3动力总成介绍内容中,出现了错误的配图,其表示,中信证券“图38为Model3三合一之逆变器的驱动板,而非TPAK实际所处的位置。图39中以D、C和R标识开头的元件仅为TPAK驱动电路中的被动元件,其周围的较大的银色焊盘分别是TPAK栅极管脚和开尔文发射极管脚的焊接过孔,并非SiCMOSFET的放大图”等。
记者注意到,目前来看,上述走红已久的中信证券特斯拉拆解研报,在业内及市场讨论声褒贬不一。有业界人士力挺研报的含金量,认为其为卖方研究提供了好的视角,另有人士认为,拆车出研报,更多是噱头,研究内容水分很多。
据了解,本次拆车,中信证券研究共有十位参与,包括8名署名分析师和2名待入职员工。拆解过程有5位在现场,5位远程,前前后后共耗时两个月,但不是每个人都全程参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