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硬币塞进电瓶车充电口瞬间火花四溅)
遭殃的是湖北武汉汉阳区一个3岁大的小孩,他用硬币触碰到了电动三轮车的充电插口,三根指头被烧焦,还好经治疗并无大碍。除了武汉,还有广西南宁、江苏扬州等地,均有宝宝拿异物插进充电口,被电击伤。
昨天,记者目睹了消防员现场进行多组实验后,觉得家长该重视此事了。
通讯员王董
记者朱琳摄影记者高远
实验准备
器材:电压表、老虎钳、生猪肉、铁片、橡皮圈、鸡爪、硬币、钥匙、装备了5个电瓶的电瓶车
地点:余姚市金辉路2号余姚消防大队内
目的:测试多种物品塞进充电口后,是否真会发生烧伤情况,造成的伤害有多大
人员:身穿消防服、戴消防头盔和绝缘手套的消防员、媒体记者、电瓶车专业维修师傅
实验过程
现场停放的这辆电瓶车,已有3年车龄,但保护得不错,充电口外有一层塑料盖,并未将插口完全裸露在外。
“这辆车有5个电瓶,现在市场上最普及的也就是四五个电瓶,能开到四五十码,因为我是专业维修的,所以还保留着塑料盖,一般骑个一两年基本就将插口裸露了。”这位有五六年维修经验的张师傅告诉记者。
10:30,在正式实验前,消防员先用电压表测量了充电完成的电瓶车电压,显示数值是65.7伏。
“通电、不通电都是一样的,人体能承受的安全电压是36伏,这个数值已远超安全电压了。”现场消防员介绍。
[实验一]
将生猪肉绑在铁片上,并用橡皮圈固定住
10:40,消防员用老虎钳夹着生猪肉和铁片,慢慢伸进充电口内,并将铁片接触到正负电极。
[实验二]
将一元硬币放在鸡爪中间,用橡皮圈固定
10:48,这组实验模仿的是最常见的小孩拿着硬币,插进充电口玩耍。
消防员将硬币慢慢放入充电口,随后与金属电极碰到一起,仅几秒钟后,硬币与电极直接接触的地方出现明显缺口,其余地方已经发黑,接触到硬币的鸡爪,也跟着焦了。
“这就是瞬间短路的情形,也因为短路,电瓶车充电口都被烧坏了。”张师傅说,随后,他在现场更换了一个新的充电口,继续接下去的实验。
[实验三]
将铁片和硬币换成钥匙
几分钟后,消防员用老虎钳夹着一把钥匙,重复上述动作,这次更快,钥匙在一刹那间全黑了,金属头一下子破损严重。
记者注意到,距离充电口一米有余的位置处,此时实时温度显示为117,而这远低于插口内部的温度,紧接着就闻到一股扑鼻而来的焦味,老虎钳也有些烧焦。
实验者说
金属物连接电瓶正负极
瞬时放电产生很高热量
“对啊,可以在一瞬间将手臂烧焦”,张师傅分析,这类金属物体是导体,电瓶车充电口的插孔里一般有两至三个触头,其中两个正好是连通电瓶正负两极的线路,极易造成短路,从而引发电火花,瞬间高温就会造成严重灼伤。
“而在这里,金属物就相当于一条导线,把电源正负极连起来了。”
记者了解到,如果是干燥的手,或者没有金属物,只有手碰到插口是没有问题的,但一旦遇水或导体就很危险。
张师傅介绍,电瓶车属于直流电源,通过充电后,相当于把“电”储存起来,使用时就直接释放了;而在强行对直流电源进行短路时,蓄电池里的电流就会在瞬间释放,形成强大电流,发出很高的热量。
“修理电瓶车这么多年了,碰到过伤到人的事情吗?”
“真的伤到人的,我没有遇到过,但来我这儿修车的家长,把孩子留在电瓶车上。我就经常发现,孩子们喜欢用钥匙或硬币去摆弄、去捅。最严重的也就是把手烧白了,没有大碍。”张师傅说,“我问过家长,他们说是孩子把电瓶车看成摇摇车了,每次在坐摇摇车时,就需要投硬币,所以他们把充电口看成投币口,下意识地去玩。”
防患未然
恰逢暑假
希望实验能给大家敲响警钟
有没有办法减小电流预防事故呢?
“对的,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让家长重视起来,在我们实验前,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有多大隐患!都是轻易裸露了充电插口,也不管用久了氧化、脱落,不及时去更换”。
“总之这些电线外露、或是不及时检测发生漏电、水池带电等的情况都很危险,也是很多人最易忽视的。恰好又在暑假,我们希望提前给大家敲响警钟,别等事故发生了再来懊恼。”消防员叮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