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一年级教案
第一课上学和放学
教学目标:
1、知道上学和放学的路上有哪些危险。
2、知道上学和放学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过桥时注意安全、坐车时不要抢座位、不要在街上打闹或游戏、远离高空危险物行走。
3、学会保护自己,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
教学重点:
要遵守交通规则、过桥时注意安全、不要在街上打闹或游戏、远离高空危险物行走
教具准备:
录音机、课件、歌曲:红眼睛绿眼睛
教学形式:
谈话式、合作交流式、答题式、讲故事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上一年级了,你可知道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有很多危险?
生自由交流后发言。
师:从家到学校的路上有这么多的危险,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上学和放学
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一读课题。教师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课:
(一)要遵守交通规则:
1、师:街上人来人往,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所以同学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师板书:遵守交通规则
2、小组讨论:如何遵守交通规则?
3、汇报:
⑴要靠右行走,不要与自行车或机动车抢道;
⑵横穿道路时,要左右看好往来的车辆,确保安全时再走;
⑶不要在道路上追打跑闹;
⑷要记得“红灯停,绿灯行”的安全歌,不抢红灯。
4、师讲小故事:
嬉戏打闹引发交通事故
2006年11月桐梓县娄山关镇南垭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两名小学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因相互追逐、嬉戏打闹,扭成一团,不慎摔入到一辆正在行驶的大货车后轮下,大货车从其身上碾压过去,一名小学生当场死亡,另一名小学生手臂被碾压成重度骨折。
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什么?
5、请同学表演过公路的情境。
6、教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见一年级唱歌书)
(二)过桥要注意安全:
1、师:我们有的同学上学放学的路上要经过一座小桥,过桥时要注意哪些安全?
2、小组讨论:过桥时要注意哪些安全?
⑴过桥时靠右行;
⑵不追逐打闹,不在桥上逗留;
⑶不要到桥下河边玩耍,冬天不要到冰上玩儿。
⑷桥下有小船时,也不许到船上玩。
(三)坐车时不要抢座位:
师:有的城市的小朋友上学放学的路上要坐车,我们应该让他们注意些什么呢?
板书:坐车时不要抢座位
请小朋友口答:
⑴上车时要按------上车,千万不要与人---------,不要--------,以免发生----------。(顺序、拥挤、抢座位、危险)
⑵坐在车上不要把-------和------等伸出窗外,安安静静的坐在自己的------上。如果没有座位,一定要------,预防停车时被摔伤。(头、手、座位、扶好抓牢)
(四)想一想,我们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不要在街上打闹或游玩;要远离高空危险物行走等。
三、小结本节课内容:
出示:
上学放学的路上,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过桥要注意安全、坐车时不抢座位、不要在街上打闹或游戏、要远离高空危险物行走)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应做一名什么样的小学生?
生自由回答。
师: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做一名让父母放心的好孩子,讲文明的小学生。
四、当堂检测:
一年级学生口答
1、想一想:当你一个人上学或回家时,知道怎样做才是安全的吗?
2、上车时要按------上车,千万不要与人---------,不要--------,以免发生----------。
3、坐在车上不要把-------和------等伸出窗外,安安静静的坐在自己的------上。如果没有座位,一定要------,预防停车时被摔伤。
4、要靠------行走,不要与自行车或机动车------------。
5、要记得“红灯------,绿灯--------”的安全歌,不抢----------。
板书设计:
(一)要遵守交通规则
(二)过桥要注意安全
(三)坐车时不要抢座位
(四)不要在街上打闹或游玩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一年级教案
第二课认识交通标志
教学目的:
(一)认知目标:初步认识最基本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设施,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交通安全常识。
(二)行为目标:培养自立、自卫的安全保护意识;遵守交通规则;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三)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观察、动脑、动手及生活实践能力。
1、能认识有关的交通标志、交通设施。
2、人行道与人行横道的区别。
教学难点:
确立自立、自卫的安全保护意识。
自制红、黄、绿灯牌各一;本课课件。
教学形式:班级授课。
一、组织教学
情景表演。(三名学生,一饰旁白,一饰爸爸,一饰平平。前黑板布置成人行横道,红绿灯的图案。)
二、导入新课
旁白:秋天的上午,阳光灿烂,微风吹拂。开学了,平平在爸爸的陪同下,到学校去报到。大街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爸爸:平平,上学要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
平平:(点头)好的。
爸爸:上学路上注意安全,你认识红绿灯吗?
平平:(点了点头)认识。
爸爸:要记住下面的儿歌
红灯停,绿灯行,
黄灯警示要看清;
过马路,左右看,
交通规则记心中。
平平:跟着念一遍。
教师用纸出示儿歌,粘在黑板上,学生齐读。
三、课堂教学
(一)认识交通信号灯
教师讲解:
交通信号灯有三种:红灯、绿灯、黄灯。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通行,黄灯表示警告。
行人信号灯红灯亮时,禁止行人横过道路,行人必须在人行横道上等候。行人信号灯绿灯亮时,准许行人从人行横道内通过。行人信号灯绿灯闪烁时,不准行人再进入人行横道;已经在人行横道内的行人应加快步伐安全通过。
师:下面我们一起做个游戏成为好朋友吧!游戏名为《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请你等一等》。
学生排成一排,教师手举相应灯牌,我说红灯,大家回答停,做立正动作,绿灯行,做跑步动作,黄灯等一等,叉腰站好。学生做动作,做错者表演一小节目。
(红、黄、绿灯牌各一。)
绿灯
黄灯
红灯
(二)认识交通安全标志:
我们大家成了好朋友,下面我还想介绍几位我们家族里的好朋友让大家认识,这几位朋友大家平时应该见过面,可是你了解它吗?
(师幻灯片出示路牌、禁止通行等标志。)你在哪里见过它?它的任务是什么?
(请学生来介绍自己认识的交通标志。)
既然大家都认识,你们知道这些标志的意义吗?
(请人来说一说标志的意义。)
游戏:在地上画人行横道,学生练习走人行横道,直走、左转弯、右转弯。
(三)瞭望塔。
交通信号灯
世界上最先使用交通信号灯的是英国伦敦。
第一个电动红绿灯交通信号灯于1914年8月5日在美国投入使用。
现代的红、黄、绿三色交通信号灯于1918年出现在美国纽约,用人工控制。
20世纪20年代后,自动变换颜色的交通信号灯开始在世界各地“安家落户”。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的学习,请淡淡你有什么收获?
师小结:我们认识这些交通标志,那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应该遵守交通规则,这样我们才能度过快乐的每一天。
五、当堂检测
(一)、你能行。
1、交通信号灯有三种:()灯、()灯、()灯。
2、红灯(),绿灯(),黄灯警示要()();
3、世界上最先使用交通信号灯的是()。
4、这个标志是()意思。
(二)、请你当裁判。
1、可以鸣笛。()
3、当黄灯亮时,可以通过马路。()
(三)想一想。
你是怎么知道红绿灯等交通标志的?写下来。
板书设计
儿歌
第三课认识简单的危险标志
1、使学生认识一些简单的危险标志。
2、了解这些危险标志所表示的意义,避免危险的发生。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一些简单的危险标志。
教学难点:了解这些危险标志所表示的意义,避免危险的发生。
教学准备:危险标志图片
一、导入
1、同学们注意到了吗?在街上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个牌子,上面画着一个大大的感叹号,像这样(出示图片),你们知道它代表什么意思吗?
2、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像它那样的标志,它们都属于危险标志一类,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吧!
二、教授新课
1、禁止标志
这类标志用红色来表示,形状呈圆形,里面有图案或者表示“禁止”“强制”意思的文字。用圆形来表示,是因为圆形给人的感觉比较直接,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1)圆形里面有一根燃着的火柴,再打一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2)圆形里面有一支点燃的烟,再打一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3)圆形里面有一个人,外面画了一个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4)圆形里面有一个手掌,外面画了一个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5)你还看到过类似的标志吗?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2、认识警告标志
(1)这类标志用黄色三角形来表示,意思是有危险,要注意安全。
(2)出示同学们都比较熟悉的交通警告标志:三角形里面有一个感叹号,表示要注意安全。
(3)再向学生介绍几种常见的警告标志:当心火灾、当心爆炸、当心有毒、当心触电等。
3、生活中的危险标志你们见过生活中有哪些危险标志吗?
三、做游戏认标志
选出十人,分为五组,每组两人。第一组的一个同学站在讲台上,手里拿一张画有危险标志的图片,第一组的另一个同学来表演。第一组表演完,第二组表演,比一比哪个组表演的好。
四、课堂小结:
当堂测试:
学习了以上的安全标志,你还知道哦啊其他哪些标志吗?你、把它画下来,再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禁止标志警告标志
第四课社区和室内活动安全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社区和室内存在的安全隐患。2、在社区和室内做正当的游戏,注意安全。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在社区和室内也要注意安全。
教学难点:做游戏时,要注意那些安全。
1、提前让学生准备与本课有关的小品。
2、图片
3、实物投影
4、录音机及《祝你平安》磁带
教学形式:讲授、引导、讨论、游戏、总结
一、导入1、同学们,有一个和你们一样大的小男孩,名叫欢欢。他聪明活泼,总是活蹦乱跳的,即使回到家里还是跳个不停,他从凳子上跳到沙发上,又从沙发上跳到床上,爸爸妈妈怎么哄他都不听。结果当他正准备从床上跳下来时,不小心碰到柜子脚上,头上撞了一个大包,疼的他哇哇大哭。2、你们喜欢他吗?为什么?
3、那我们在社区和室内活动应注意那些安全哪?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社区和室内活动安全》二、新授1、小品《淘气的小毛毛》(根据在社区做安全的游戏内容提前编好小品,让两个学生演一演),要求学生认真观看,边看边想,这个小毛毛作的对吗?为什么?前后同学讨论,然后回答。
2、那么当你们休息的时候,在社区玩耍游戏,应该注意那些安全呢
3、同学们我们生长在农村,在农村有很多健身器材,你们玩健身器材时应注意哪些安全呢?(小组讨论回答)(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拓展)4、在家里玩也要注意安全
(1)同学们请看这张图片(出示P13页图片)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想一想?他这样做对吗?(2)家是我们温馨的港湾,家是小朋友们的乐园,同学们想一想:家里有没有安全隐患呢?家里都有那些安全隐患哪?(找学生回答)
(3)为什么不能和小朋友们在房间里追跑打闹?(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是的,在家里活动游戏也要时刻注意安全。
(4)同学们,如果在床上蹦蹦跳跳是不是就没有什么危险了?为什么呢?(找学生回答)(5)有的小朋友特别喜欢做手工,总是把剪刀等尖锐物品放在床上,你们说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三、小游戏(拍手歌,教学生边唱边作动作)
你拍一,我拍一。
室内安全要注意。
你拍二,我拍二。
不要追逐闹着玩。
你拍三,我拍三。
床上不要跳着玩。
你拍四,我拍四。
不拿刀子剪子做游戏。
你拍五,我拍五。
不爬房顶和树木。
你拍六,我拍六。
图钉不许放床上。
你拍七,我拍七。
不拿棍棒做游戏。
你拍八,我拍八。
注意安全记住它。
你拍九,我拍九。
大家都是好朋友。
你拍十,我拍十。
大家都要爱学习。
四、扩展训练
1、有个叫康康的小朋友在家爱看电视,他最爱看动画片和少儿节目,如《大风车》、幼儿知识竞赛或者智力竞赛等等。他参加竞赛还得过奖呢!爸爸妈妈经常表扬他,说他越来越聪明。你们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2、我们在家里,还可以做哪些既有益又安全的游戏?(小组讨论回答)
五、课堂小结
1、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那些知识,有那些收获?
2、同学们,生活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注意安全,一生平安,请听歌曲《祝你平安》。
六、当堂检测:
判断题:(发给每个同学两个小笑脸,一个是哭的,一个是笑的,当你认为老师说的对同学们就举笑脸,老师说的不对就举哭脸)
1、小朋友们可以在床上蹦、跳、翻跟头,这没事。
2、小明经常拿弹弓射树上的小鸟。
3、小红和小刚用小木棍闹着玩。
4、作游戏时千万不要从高处往下跳,防止摔伤、扭伤、骨折。
5、强强爬到树上摘苹果。
6、同学们作游戏可以藏到汽车下面。
7、冰箱上的东西够不着,我们可以把几个凳子摞起来往上爬。
8、不要把针、剪子、图钉的等尖锐物品放在沙发、椅子上或床上、地上,以免扎伤人。
9、不要拿剪子、刀子的等危险物品比画、打闹,一不小心就会划伤人。
10、前面有个大沟,我们比赛看谁能跳过去。
11、利利和他的同学在屋里做摸瞎子的游戏。
在社区做游戏时
注意安全
在家里玩时
第五课用电安全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一些用电的安全常识。2、使学生学会正确、安全的用电。
如何安全用电。
对安全用电常识的掌握和实际应用。
1、书中用电安全的警示标志图片,生活中常见用电安全的图片。
2、实物投影。
引导、讲授、讨论、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一、导入
1、有一个和你们差不多大的小朋友明明,有一天,他在家里看电视,忽然想吃苹果,就起身急匆匆的洗了一个苹果,也忘了擦手。等他回来一看,喜欢的电视节目已经结束了,他便走到电视机前去换频道。你们猜,这时候发生什么事了?2、明明刚一碰上去,手便被打了一下,原来是触电了,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敢用湿手去碰电器了。你们在家里发生过这样的事吗?二、新授1、安全用电标志(1)你们了解安全用电标志吗?(2)安全用电标志分为颜色标志和图形标志。颜色标志常用来区分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导线,或用来表示某处安全程度。图形标志一般用来告诫人们不要去接近有危险的场所。(3)红色、黄色、蓝色、绿色、黑色,你们知道都是用来标志什么的吗?(4)老师结合图片向学生讲解不同颜色标志代表的不同含义。
2、预防触电
(1)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存在电。你们知道怎样预防触电吗
当堂检测:
判断题:
2、用湿手去插电源插头。()
3、在洗澡时不要触摸电器开关。()
4、雷雨时可以站在孤立的大树下。()
5、小学生可以私自玩电。()
6、路边的电线脱落了,见到不一定要躲。()
7、雷雨时可以站在窗前或阳台上。()
8、要爱护电力设施,不要在架空电线和配电变压器附近放风筝。()
9、不要将晒衣竿搁在电线上。()
10、雷雨时,不要使用家用电器,应将电源插头拔下。()
一、安全用电标志
二、预防触电
三、触电后怎么办
第六课用火安全
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并掌握安全用火标志。
2、在现实生活中注意预防火灾,培养学生的防火意识。
3、学习遇到着火的处置方法。
教学重点:生活中学生的防火意识的培养。
教学难点:遇到着火的处置方法。
教具准备:一盒火柴
一、导入新课:
师生相互问好后,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盒火柴,问: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这是什么东西?它有什么用途?知道的请举手。指明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归纳:火柴;它的用途主要是是点火。
我们在生活中处处需要火,天黑了怎么办---点灯,我们在没有电灯之前点的是油灯,现在停电了我们还要点蜡烛!天冷了怎么办?我们每家要烧火炕!
肚子饿了怎么办?做饭!
嘴巴干了怎么办?烧水!
我们吃饭要火来,喝水要火,睡觉要火,起来还要火,过年过节更离不开火,干什么?劈里啪啦点炮放焰火!
同样是火,大火叫大火熊熊,小火叫星星之火。同样是煤气,点着了可以炒菜做饭,点不着就会煤气中毒。火是好东西,可千万不能在家里乱点火,着了火可不是玩的,无情的大火可能会烧毁物品、房屋,甚至夺走人的生命。所以同学们要知道使用火的安全知识,小心火灾!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六课用火安全”(教师板书题目)
二、新授:
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安全用火
标志
学生阅读、回答:
危险大的部位;
重要的场所;
2、禁止用火的标志有哪些?
教师指导记忆方法
要求学生必须牢记以下标志:
禁止吸烟
禁止烟火
禁止带火种
禁止燃放鞭炮
2、预防火灾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预防火灾呢?请同学们阅读这一小节,回答问题
1火炉旁不要放易燃物品;
2不要使用液化气
3不要玩火柴、打火机;
4清理树叶、废纸时,不要点燃,以免引发火灾
5野炊之后,及时熄灭火种。
3、着火了
怎么办
发现着火了,同学们不要紧张。
1、遇到小火,可以用水、沙子等扑灭;
在火场中,烟雾很大时,要用毛巾捂住口鼻,并弄湿衣服,弯腰或爬行前进。
学生复述:遇到小火,可以用水、沙子等扑灭;
遇到油着火,千万不要用水去救火
学生模拟动作演练
4、瞭望塔
教师读“瞭望塔”,
提出问题:小方喜欢玩火,他做的对吗?
经过妈妈的教育,小方还玩火吗?
学了这一节你在生活中还玩火吗?
不对
不玩火了
三、课堂检测:
2、秋天树叶落下来了,我们在清理树叶时,是应该放进垃圾箱,还是用火烧了呢?请讲一讲你的理由。
这一节课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了《用火安全》,学习并制作了安全用火标志,以后我们在生活中看到这些标志一定要按照标志要求去做,还学习了预防火灾的知识以及遇到着火我们做样去做,同学们学习特别认真,知识掌握的也很牢固,更重要的是把这些学到的知识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不得随身带火柴或打火机等火种;不得随意点火、玩火,禁止在易燃易爆物品处用火;不得在公共场所燃放鞭炮,更不允许将点燃的鞭炮乱扔。在火灾现场,我们小学生要坚持先逃生的原则,确保我们的生命安全。
板书设计:
火柴---点火---烧火炕----烧水----做饭----火可不是玩的
1、安全用火标志
用火禁止标志一般出现在:危险大的部位;
人员集中的场所
禁止用火的标志有:禁止吸烟
火炉旁不要放易燃物品—衣服、书籍、纸片、火柴、爆竹等
不要使用液化气
不要玩火柴、打火机;
清理树叶、废纸时,不要点燃,以免引发火灾
野炊之后,及时熄灭火种
3、着火了怎么办
小火,可以用水、沙子等扑灭;
油着火,千万不要用水去救火;
第七课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1.知道社会上有伤害儿童的坏人。
2.知道坏人欺骗儿童惯用的一些手段。
3.知道一些提防坏人、不上当受骗的方法。
情感目标:
憎恶坏人,有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能力目标:
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
教学重点
1.知道坏人欺骗儿童惯用的一些手段。
2.知道一些提防坏人、不上当受骗的方法。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播放故事,导入新课
1.讲故事:《狼和七只小山羊》
当讲到“没过多久,“咚咚咚”,有人敲门。“小山羊乖乖,我是妈妈,我回来了,带来好多好吃的东西。”时,师问:“你们猜七只小山羊是怎么做的呢?现在你们就是这七只小山羊,以最快的速度讨论一下,你们会怎样做?(把学生分成七人一组,模拟七只小山羊)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用各种方法识破了大灰狼的诡计,没有上当受骗。可是,你们知道吗?并不是所有的小朋友都向你们这样警惕,他们很容易就被骗了。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一件事情,请看!
播放视频(当丢丢被坏人带上车以后停止播放。)
师问:你们猜猜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学生回答)
师追问:我们怎么帮助这个孩子,才能使他不上当受骗呢?
板书: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
二、学习课文,初步明理
过渡语: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坏人,怎样才能防止上坏人的当呢?
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内容:学会识别陌生人
学生自读课文内容,师领读,分析讲解。
教师强调:如果你不能确定陌生人是不是坏人,最好不要和他说话。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内容:不要跟陌生人走
继续播放视频。结合丢丢的故事讲解课文,学习课文内容。
板书:不跟陌生人走
3.学习课文第三部分内容:不吃陌生人的东西
师:有些小朋友很爱吃零食,听到有好吃的东西,就会流下口水,这就给坏人提供了机会,他们会诱使小朋友上当,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千万不能上当。请看下面内容。
指名读课本第三部分,小组交流,师讲解。
板书:不吃陌生人的东西
4.学习课文第四部分内容:不和陌生人说话
生交流讨论,指名发言,
师小结:一定要记住不搭理他,赶快跑到爸爸妈妈身边,或找一个可以信赖的人。
板书:不和陌生人说话
5.学习课文第五部分内容:摆脱陌生人的办法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但遇到了陌生人该怎么办呢?
生想办法,讨论发言。组织学生表演。
师总结学生的表演,多用鼓励性的语言。
板书:赶紧离开
学会说“不”
不贪小便宜
不告诉他家里的情况
6.教师小结:在日常生活中,与陌生人交往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板书:提高警惕
播放儿歌并讲解:不轻信不贪小
遇事情要动脑
提高警惕不上当
安全自护记得牢
三、指导练习,深入明理
1.学生讨论:
举例说说坏人是怎样欺骗儿童。
2.教师小结:
坏人骗人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要想避免上当受骗,一定要提高警惕。
四、全课总结
我们生活的社会上,是比较复杂的,有好人也有坏人,所以我们与人交往时,一定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要有很高的警惕性,不能随便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能跟陌生人走,不能给陌生人开门,如果遇到坏人,要想办法保护自己,避免自己受到不必要损失与伤害。
当堂测试
演示课件
板书设计:第七课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
提高警惕
不跟陌生人走
不吃陌生人的东西
不和陌生人说话
摆脱陌生人的办法
赶紧离开
学会说“不
第八课安全乘车常识
教学题目:安全乘车常识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乘车的安全常识。
2、使学生学会正确、安全的乘车方法。
教学重点:学会安全乘车的知识。
教学难点:安全乘车常识在实际中的运用。
教学形式:分班授课
一、组织教学:
同学们,你们出门都乘过什么车?(生:公共汽车、家用轿车、自行车等),那你们知道乘车时都应注意什么吗?好,下面我们先听一个关于佳佳乘车上学的故事。(佳佳乘车上学,把头伸出窗外。。。。)
同学们,在故事中佳佳的哪些做法不安全,谁来说一说?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安全乘车的常识
板书:安全乘车常识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平时外出最常用的是公交车,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乘坐公交车有哪些常识。
1、安全乘坐公交车
(1)、看教育短片《乘车安全》,思考乘车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2)、学生讨论按乘车时应注意的问题。
上车:在站台上有秩序的候车,等车停稳后,让车上的人先下来,然后依次上车,上车后主动刷卡或买票。
乘车:车辆行驶中,坐好或站稳,并抓住扶手;不能将头、胳膊等部位伸出车外,不大声喧哗或打闹;车箱内不乱扔垃圾。。。
下车:等车停稳后下车,不要从车身前后突然穿出。
不能携带的物品:汽油、酒精、易爆品、小动物等。
(3)、小结:《安全乘车小提示》:依次上车,抓好扶手,不要将头或手伸出窗外,不要在车未完全停稳时下车,不要在车前后突然跑出。
2、知识扩展:
(1)提问生活中常用的其它交通工具还有哪些?
(2)看《乘车安全》录像片,了解乘坐家用车、火车、飞机的安全常识。
(3)齐读《安全乘车三字经》:
要乘车,乘客车;
上车后,勿乱动;
车行中,要坐稳;
头手身,不外伸;
要下车,等车停,
未停稳,勿跳蹦。
唱欢歌,回家门
3、自行车安全要知道
(1)学生讨论:多大年龄可以骑自行车?骑自行车应注意的问题?
(2)看图片学习自行车安全常识
(3)学习书中“瞭望塔”了解自行车尾灯的功能.
4、游戏:《乘坐汽车去北京》,结合建国60周年大庆,增强爱国情感。在模拟乘车中练习掌握乘车安全常识。(放音乐)
三、课堂小结:
1、总结安全乘车所需的常识。
2、想一想:你会骑自行车吗?骑车时应注意什么?
1、在车停稳后,让车上的人先,然后再上车。
2、车辆行驶中,不能将身体的任何部分。
3、乘车时应把垃圾放进公交车上的或用装起来,下车后扔进垃圾箱里。
4、乘车时不能携带、、、等易燃、易爆的危险品。
5、我国法制规定:不满岁的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
6、自行车尾灯除了装饰作用外,最重要的作用是用于。
第八课
公交车
依次上车,抓好扶手,不要将头或手伸出窗外,停稳时下车
家用车
不坐副驾驶位,使用儿童座椅或合适的安全带
自行车
12岁以下不能骑车,靠右行驶,不载人或重物
第九课养成卫生好习惯
教学目标: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保持卫生清洁的方法。
活动难点:知道爱清洁讲卫生是文明行为。
教学准备:挂图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让咱们来看一看、比一比,谁的手、脸、衣服最干净?
同学们互比。
师:请做得好的同学说一说,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师:这些同学真是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孩子。怎样才能成为像他们一样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孩子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如何养成卫生好习惯。
二、学习新课
1、饭前饭后要洗手
(1)谈话:你爱洗手吗?你洗手时会发现什么吗?洗手的水为什么变脏了?
(2)讲述:手经常摸东西,有很多细菌。手的卫生很重要,所以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如果手脏了不洗干净,既影响健康,和别人交往时也不文明。
(3)观察实验:每一组用酒精药棉擦一擦手,看一看被擦部位怎样了?棉球上又怎么了?这说明了什么?
(4)讨论:当手上的污垢多了时,细菌会怎样?吃饭前不洗手会怎样?
(5)讲述:吃饭前不洗手,会把有害细菌吃进肚子里,引发各种疾病。因此我们一定要养成饭前饭后洗手的好习惯。
(6)读儿歌:《小小手》
小小手
伸出手,比一比,
谁的手脏快去洗。
好孩子,讲卫生,
身体强壮不生病。
爱清洁,讲卫生,
手脸衣服要干净。
保健康,讲文明,
良好习惯早养成。
2、不喝生水
师讲述小故事《青青喝水》,老师:青青小朋友之所以闹肚子,是因为他喝了生水。
(1)讨论:故事中的青青喝了生水就闹肚子了,这是为什么?
(2)讲述:生水中有无数我们看不到的细菌、病菌和有害的化学成分,并不是看上去那样清澈透明。
(3)小结:生水必须做开才能喝,否则就会生伤寒、急性肠胃炎等疾病。
3、改掉不卫生的习惯
(1)讨论:有的同学有爱咬指甲、咬铅笔杆的习惯;有的同学经常随地吐痰。你知道吗?这些都是很不卫生的习惯!
(2)讲述:我们的手上有大量细菌,而中的铅容易引发铅中毒,所以说爱咬指甲、咬铅笔杆都是不卫生的习惯;一口痰,病菌千千万,这些病毒还会随风飘荡,使别人受传染,所以,随地吐痰也是不好的习惯。
(3)小结:如果哪位同学有这样的习惯,那么请你从现在开始,把它改掉吧!
4、吃零食的坏处;
师读书中“瞭望塔”栏目的内容。
三、联系实际,提高认识
议一议:你有哪些讲卫生的好习惯?你是怎样讲卫生的?说一说?
同组讨论
1、生吃的水果、蔬菜要洗净,因为瓜果表面有很多()。
2、生水中不当含有大量细菌,还含有有害的()。
3、咬铅笔容易引起()中毒。
4、判断:小朋友吃零食,吃得越多对身体越好。()
第9课养成卫生好习惯
好习惯:饭前饭后洗手
坏习惯:咬指甲、咬铅笔杆、随地吐痰:一定要改掉
第十课大风的危害
通过学习了解大风对人类生活的危害,知道大风天气应注意的事项,增强保护林木的环保意识。
了解大风对人类生活的危害,知道大风天气应注意的事项。
通过学习使孩子们了解树木能阻止大风,增强保护林木的意识,并亲自动手绿化家园。
教具准备:图片
一、谜语导入:
猜猜它是谁?(出示课件)通过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兴趣。谜语:抓不住它的身子,看不见它的样子,劲小时摇动树枝,力大时推倒房子。——猜一自然现象猜猜它是谁?(学生思考后抢答)2、师小结:同学们真聪明,对!这就是风。风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是那么的重要,而它有时又是那么的可怕。
二.大风的危害
1.文字材料:今年三月,我国北方地区遭遇大风天气,给人们的出行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据北京救急中心统计,3月10日仅北京就有7人受伤,其中3人不幸死亡。
图片材料(课件出示)
2.生讨论交流:大风天气给你的生活带来过哪些不便?
3.汇报小结:
A.迷眼,看不清道路。
B.吹脏头发,衣服。
C.洗晒的衣物会被刮跑。
D阳台上的玻璃或物品被吹下伤人。
E刮断树枝,阻碍交通。
三、遇到大风怎么办?
1、讲述故事:小朋友室外游戏时遇到大风怎么办?
小明建议:躲在大树后面。
小华建议:跑回教室。
2、师创设情境引发孩子讨论。
3、达成共识:跑回教室关好门窗
四、刮大风时要注意:
1.风在我们生活中是很常见的,怎样才能避免它对人类造成伤害呢?
2.学生讨论交流。
A、关好门窗,尽量不出门。
B、大风中行走戴口罩或蒙上纱巾,防止沙尘吹进口中,或眼睛里。
D、别躲在大树下,以免被刮断的树枝砸伤。
E、不要在高层住宅楼外行走,以防被阳台上吹落的物品砸伤。
五、瞭望塔:
1、避免大风对人类造成伤害,还有一个更好的办法,你们知道吗?板书:(爱护树木)
因为树木能阻止大风,减少灰尘,同学们一定要爱护树木,不乱摇乱砍,不攀爬小树,春天和爸爸妈妈一起植树,为保护我们这个地球大家园尽自己的一份力。
2、歌谣《小树苗儿快长大》
我种一粒籽,你栽一棵树,
我浇水来,你施肥,
小树苗儿快快长,
长大来把风沙挡。
1、大风的危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风天气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
3、上学路上遇大风,怎么样办呢?
4、保护树木你有什么好办法?
大风
阻挡危害
爱护树木
树人类
种植
第十一课:雷电天气防雷击
1、让学生知道打雷是自然现象,提高学生预防雷电伤害的意识。
2[0m3ynU-n-S02、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初步了解生活中的雷电现象,掌握一些室内室外防止雷电伤害的基本知识,学会一些自救的方法。波波嘟亲子网_5uD@5PS
学生掌握日常生活中预防雷击的基本知识。
1、雷电的预防措施;
2、雷电伤害后的应急抢救。
放大的图片:
《雷电》、《大树下避雨》《看电视》
音频:雷电声
打印文本(带拼音):《雷》《电》
红、绿色圆形卡片每人各一张。
〔教学形式〕:
以全体学生参与活动、共同讨论的形式完成教学内容。
教师:今天,老师要教同学们两首儿歌,同学们学后猜一猜,儿歌说的是一
种什么自然现象?
雷闪电太阳背后躲着鼓,天闪一道光,点亮了一片天.狂风如槌使劲舞.风来了雷响了,脾气真大翻了脸。吓得云儿直落泪,娃娃望着天,看花了一双眼.吓得娃娃家不出。左想想右想想,天上是谁在发电(学生读后猜自然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谜语的方式引入本课的教学内容,容易引起一年级学生的兴趣,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1、展示雷电的图片,学生形成直观印象。
2、播放音频:听雷电的声音。请学生谈感受。
3、小朋友,雷电都是在什么时候出现?你害怕雷电吗?你知道在雷电来时怎样保护自己吗?(同学讨论发言)。
4、设计活动
(1)室内防雷击。
请一位同学模仿打雷闪电的声音,请四位同学表演做法。
教师小结:
(2)室外防雷击
情境设置:
夏季的一天,小朋友们正在外面郊游,突然遇到雷电天气,该怎么办呢?
不要躲在大树底下;不要在旷野中打雨伞或手中拿着金属物;不要进入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物躲雨;要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引下线;要远离各种天线、电线杆、高塔、烟囱、旗杆,如有条件应进入有宽大金属构架、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金属壳的汽车和船只,要远离帆布蓬车和拖拉机、摩托车等;应尽量离开山丘、海滨、河边、池旁;尽快离开铁丝网、金属晒衣绳、孤立的树木和没有防雷装置的孤立小建筑等;雷雨天气尽量不要在旷野里行走。要穿塑料等不侵水的雨衣;要走慢点,步子小点;不要骑在自行车上行走;不要用金属杆的雨伞,肩上不要杠带有金属杆的工具。
〔课堂检测〕:
我是聪明一休,判断准确无误:(规则:请同学们判断下面的做法是否正确,如果认为对请将绿色的圆形卡片举起,认为错误举起红色卡片)
(1)图片(到大树下躲雨)。(×)
(2)在高处躲雨。(×)
(3)在空旷的低洼处站立。(×)
(4)在空旷的低洼处蹲下,尽量将身体下蹲,降低高度,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不要用手触摸地面。(√)
(5)进入单独的棚屋、低矮的岗亭躲雨。(×)
(6)手中不拿金属器具,不在电杆旁躲避。(√)
(7)雷雨天气尽量不要在旷野里行走。(√)
三、模拟防雷击
活动设计:同学们出教室,在室外活动,当听到老师发出的雷电来了的信号时,同学们做出响应的反映。
(教师对学生正确的做法予以肯定。)
〔教师小结〕:
做为天灾人祸,做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它们来临前做好充足的预防准备,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课堂能在防雷电的方面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思想准备,防患于未然。
〔知识拓展〕:
雷电的贡献
夏季里,雷电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强烈的雷电常给人类带来灾害,但你是否知道雷电对人类的贡献呢?世界上每秒钟大约会发生上百次闪电,在雷电发生的一瞬间,除了产生极强的电流和高温外,还会产生大量的臭氧,大气中的臭氧层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的保护伞,能使地球表面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危害。雷电也是一种巨大的声波,可使空气中的细菌和微生物丧生。所以雷雨后的空气特别洁净而清新。
四、作业:
和爸爸妈妈交流一下关于如何防雷电的知识。
11、雷电天气防雷击
室外防雷击:低洼处下蹲、不接触地面
安全最重要!
第十二课可怕的地震
【教学目的】1.使低年级孩子初步知道地震的原因,让孩子掌握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识。2.通过这次四川汶川的地震,让孩子知道地震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灾害。
【教学重点】
使孩子初步认识到地震的成因。
【教学难点】
使孩子想象出地球内部的运动情况。
【教具准备】
有关地震知识的录像带、广播录音、电教设备、实验材料(制作的社区模型);学生操作材料:各种半成品的“楼房”、易拉罐、录音带等。
【教学形式】新授
二、播放地震的录像片断,让孩子了解地震造成的危害。如:地表裂痕图、楼房倒塌图。提问:刚才小朋友看到什么地震会给我们带来什么灾害地震时,地面剧烈震动,房屋倒塌,地面裂开大缝。公路扭弯了,汽车被砸扁了,房屋倒了后,家里的东西都被压坏了,有时我们的生命也受到威胁。
三、小实验:地震。现在,我们来做个小实验,看看地震的时候,周围的景物是怎样的(教师结合教具模型边做实验边提问)地面突然摇晃起来,这时地震的情况怎样(很弱)你们看,地震弱的时候周围是怎样的(周围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我们只感受到地面动了一动)现在,地震的情况又怎样(很强,房子倒塌……)
四、什么是地震及地震产生的原因
地震就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大地震会产生极大的破坏力。
地震产生的原因通过图片向孩子们展示。
五﹑地震来临前的征兆
出示图片:蛇爬出洞,猪,狗,鸡不吃不喝,老鼠白天出洞,出现地光和地声等。
七、讨论:引导孩子怎样帮助四川人民,培养孩子关心别人的良好品德。
【课堂小结】小朋友们通过学习这节课,我们对地震是不是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四川8.0级富有爱心
实验房屋倒塌
地震自然现象
征兆蛇老鼠出洞
猪狗鸡不吃不喝
出现地光和地声
孩子不慌张及时躲藏真爱生命
教学目的:
怎样拨打“119”消防警号(打在大屏幕上)
1、拿起话筒拨“119”号键,直至听到对方回话。
3、讲清起火部位、燃烧物品、火势大小、火场面积,起火部位可分为:住宅办公、酒楼、商场、招待所、仓库;燃烧物质可分为:油、化学物质、一般物质。
三、火灾自救方法(教师课前布置学生调查火灾中逃生的方法,要求记住是如何得到的逃生方法)1、(表演:拨打完119后,小主人松了一口气,说:“这回我可以坐下来等消防员叔叔来救我了。”)师:他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那他应该怎样做才对呢?现在我们都置身于楼房的火海之中,请各组交流你们调查的收集到的火灾逃生方法,选出最快、最有效的逃生方法,用你们自己的形式汇报给大家。各组交流后汇报,教师和学生可以对每一种方法提出自己的问题,检验是不是有效。评选出最有效的一种方法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