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电动车,没一个能打的?丰田聆风本田电动汽车

当汽车用起了电,似乎日系车就偃旗息鼓了。前两年中国电动车市场已经开始红红火火时,日系车却毫无存在感。日系的电动车什么水平,难道落伍了吗?

这就是bZ4X精装修版

其他的品牌,要么选择贴牌别人,要么已经基本弃疗。比如三菱的电动车靠贴牌广汽,斯巴鲁的电动车靠贴牌丰田。至于马自达?人家还要继续死磕内燃机,2030年将努力将电动车在产品中的比重提升到:25%。

死磕到底,有可能磕死自己……

要看日系电动车还靠不靠谱,先看这三个品牌靠不靠谱就行了。我们就结合产品看一看,正巧它们都在近期推出了全新的电动车产品,“两台半”电动车。

在广汽丰田、一汽丰田同步投产;售价、配置一模一样;甚至两台车名字都一样。在追求差异化的南北丰田产品序列中,这样的操作甚是少见。来不及进行本土化的操作,也可见丰田推出这台产品的急迫。

较为成熟的产品

如果第一眼看到bZ4X,可能也有着油改电的嫌疑,这确实是一台诞生于纯电动平台的产品。毕竟整体造型实在是太像一台燃油车了。不过bZ4X有更短的车头和车尾,相对更靠近车身的前轮,而且这种长轴距、短车身的比例,也是纯电平台车型经典的特征。从平台角度看,至少达到了大众MEB平台相近的水平。

在设计上相对于以往的丰田也确实有突破,当然也缺少点惊喜。外观呢,还基本上是燃油车的样子,细节有那么点小突破。内饰呢,就是燃油车的样子。唯一有点意思的线控转向、异形方向盘,目前还没量产实装。总体来说,和大众ID系列相似的思路:油车换成电驱动。

就这么一亮点还得等等

不过也可以看出丰田技术上的成熟之处。丰田第一款相对正式的纯电动产品,其能耗控制水平不错,说明背后的电控、电池管理都比较成熟。bZ4X也有一点黑科技:装了个太阳能电池板,可以给车内电气设备供电,号称一年可以节约等效1000公里续航的电量。总体而言,这是一台中规中矩的产品。

丰田路走错了?

一直有的这个说法:丰田就是路走错了!这种说法不是毫无根据,按照丰田的如意算盘,理想的状态应该是从油电混动,直接过渡到看似更为光明的氢能源技术。确实在几年前,纯电动还面临着诸多技术瓶颈。然而人算不如天算,特斯拉强势打通了电动车的量产壁垒,而氢能源车的技术瓶颈却难以突破。

第二代氢燃料Mirai

不过丰田其实一直在三条腿走路:混动、纯电动、氢能源三条技术路线,它都没落下。毕竟丰田是近几年来全球利润最高的车企之一,有着充裕的资金进行研发。在这三条赛道上,都有着丰田的身影。

丰田原本战略里,也是将氢燃料优先放在商用车领域

发展电机\电控这些电动车所需的核心技术,丰田的开发思路是让混动、电动、氢燃料电池三条路线使用通用的技术。甭管电来自于什么,电机电控、电池管理的系统都是一套。

丰田的技术短板在电池,但可以靠供应商解决。在海外靠和松下合资,在国内靠宁德时代,未来可能会和比亚迪合作。其实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决定加注纯电动后,丰田能能迅速拿出较为成熟的产品。

也是较为成熟的产品

日产的纯电动SUV——Ariya,已经开始了盲订。量产版Ariya的申报信息也已经登上第355期新车公告。这台早在2021年就亮相于北京车展的电动车,终于姗姗来迟。

Ariya诞生于日产的CMF-e纯电动平台,定位于紧凑级SUV。外观、内饰等,我们早已可以通过海外版车型一看究竟。尺寸上,略大于大众的ID.4。整体来说,同样是实现了日产的自我突破,但没有给我们带来新鲜的噱头。

日产Ariya(海外版)

从目前的信息来看,国产Ariya会有242马力单电机前驱、435马力双电机四驱两个版本。结合申报信息和已上市海外版车型,前驱版续航有可能为CLTC标准下550km。这样的数据,只能说达到了及格线。

日产还算有积累

其实日系中,最早赶上潮流的就是日产。当年世纪之初,新能源大潮下,本田丰田都选择了混动技术,只有日产选择了纯电动。

日产聆风

不过,有着聆风等车型,日产也还是有所积累的。近两年来的ePower技术也展示了日产在电控电机上的技术积累,这点还是值得信赖的。

半台本田e:N两兄弟

“油改电”

之所以说本田是半个,是因为目前本田还没有拿出令人信服的作品。本田e:N两兄弟——e:NS1和e:NP1已经进入到上市阶段,然而却丝毫没有展现出竞争力。

G3可是小鹏最低端的产品

仍旧值得期待

虽然e:N系列的两兄弟,着实是差了点意思。本田同丰田一样,也已经累积下了大量的核心技术用于电动车,也是在通过一个新平台进行整合而已。虽然目前e:NS1和e:NP1还像是油改电的过渡产品,但真正的纯电动平台e:NArchitectureW平台已经箭在弦上。

更值得期待的是,已经官宣造车的索尼,选择了本田作为合作的伙伴。作为日本硕果仅存的,能够在世界上占据话语权的数码产品企业之一,所以无疑会给本田带来更为优质的智能化资源,这正是日系车的一大短板。

尚可一战前景堪忧

尚可一战

看起来各方面虽然及格,但不太突出。这些车会有人买吗?肯定会,因为买电动车的,主要有两类人。

一部分人就为了追新,喜欢各种新奇设计、科技体验。现在又不是必须要买电车,那么多油车能买我不追求科技创新干嘛去买电车呢?所以新势力的产品就很适合他们,新势力品牌自己也必须这样做,他必须得有抓得住眼球的功能,才能吸引大家购买。

高合就是比较极端的案例

这么乍一看,似乎尚可一战?但是我们细究之下,还是有不少问题:

平台仍有燃油车痕迹

虽然丰田和日产都用上了纯电动的平台,但是这两个平台还不够纯。他们前驱的结构,和一些技术细节还是暴露了他们源自燃油车平台的事实。比如传动轴的遗留痕迹仍然出现在底盘部分防撞结构上。

仍能看到不少燃油车的遗存

虽然这样平台的纯度差距,对于行驶、安全的几乎没有影响,但会影响到日后更多先进技术的应用。比如线控底盘、车车协同、车路协同这些未来技术,在这样的平台上应用起来远不如真正的电动化平台。

智能化有些落伍

还有老生常谈的一点,这些车的车机依旧落伍。

日产算是做得好些的

遗憾的是,从目前的三台车来看,这一直接和消费者对接的领域,日本汽车仍旧没有改善。幸而现在还有CarPlay可以暂时拯救这些车企。本田和索尼的合作,或许也会改善这一问题?

索尼这座舱是不是有新势力味儿了

也许你不在意车机,不在意智能。然而事实是这已经是新能源时代影响消费者购车的一大要素。

为什么日系会落伍

日本并不缺技术

看上去日本品牌的电动车是落后了,但是我们要警醒的认识到:日本的电动汽车技术还有相当的储备,日本并不缺少电动车所需的技术。按照德国PatentSight专利数据,在50个领域,按“不同国家”统计了超过155万件去碳化专利。2020年日本占据首位的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全固态电池”3个领域。

喜提诺奖的吉野彰

缺少环境的支持

其实电动化时代,没有玩明白的企业不只是日本。传统汽车强国里,欧洲的德、法同样也玩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一个方面是缺少环境的支持。

日本方脑壳不行,欧洲也不行

首先中美电动车产业的火热,离不开是有着国家战略级的环境引导。美国太远就不说了,国内可是将电动化视作弯道超车的重要机遇。可以说这种支持,对于中美两国来说,本就是为了在新能源时代,打破日本、欧洲长久以来在燃油车上的技术壁垒。

而日本呢?2010年日本经产省发布《下一代汽车战略》。在该战略中所制定的目标,2030年纯电动和插电混动加起来也不过占市场的20%-30%,地位远低于油电混动。点错科技树的与其说是日本厂商,不如说是日本政府。

而且中美也有条件提供这样的环境支持。首先是市场足够大,美国可以靠着全球市场,中国可以靠着强大内需,在燃油车发展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提供电动车发展的空间。

美国新势力不比中国少

中美也有为数不多国力达标的国家,去支持电动化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电动化背后是庞大的充电网络建设,既包含一个个充电桩,也包含电网的整体扩容。能做到这些的,可以说也就剩下中美两国了。

日本为什么不支持

日本为什么不能像中美这般提供电动车发展的环境?有一个观点是,日本的汽车工业太发达了。截止到21年3月数据,全日本接近10%的就业人口从事于汽车制造业,高达542万;日本设备投资中的20%流向了汽车产业,是日本最大的投资流向。这些让汽车产业几乎成为了日本的经济根本;汽车产业产值达到日本GDP的十分之一,出口额的四分之一。

何况,日本本土天生不适合于电动汽车的发展。资源贫乏的日本,可不只是缺少石油。实现汽车的电动化,需要增加10座核电站或20座火力发电站解决额外的电力需求,对于能源自给率只有7%的日本来说,这样的成本也难以接受。

写在最后

我们还可以找出很多原因,但我想这可能和日本人的性格有关。就是追求极致、或者说喜欢走极端,选定一个方向就会不停钻研下去。然而这种性格,也很容易在技术的迭代更新中被抛在后面。

并且这种事情已经被多次验证过了,当年松下等掌握了等离子屏幕的核心技术,结果中、韩在液晶屏幕上实现了弯道超车。卡带时代日本的随身听独步全球,但被MP3彻底打死了。日本的功能机非常优秀,结果被智能机彻底攻陷。

THE END
1.汽车电瓶没电了要多长时间能充满电?一般都是1-3个小时,因为汽车启动后他会一直给电瓶充电,如果电瓶经常没电说明电瓶有问题。汽车经常短途驾驶,开开停停,会导致电池长期处于充电不足的状态,缩短使用寿命,在高速公路上以稳定的速度行车20-30分钟,可以给电池充分的时间充电。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503946611464448499.html
2.汽车电瓶没有电打着火多久能充满电瓶充满时间不一定,要看汽车发电机的功率和电池本身的性能。如果电池没有严重没电,1到2小时就可以充满。如果电池处于严重失电状态,需要用充电器充电。 充满的时间根据汽车的不同,电瓶的不同都有区别,但肯定要在一小时以上。不过如果我们仅仅是为了应急,可以先充20分钟或者半个小时,这时候就可以启动汽车了,汽车发动https://3g.china.com/auto/mip/1010118.html
3.汽车停驶不用,多长时间电瓶会彻底没电呢?在这里给大家普及一个小常识:所谓的电瓶彻底没电了,并不是电瓶的电压降低到了0V,而是下降到了10.5V。现在汽车电瓶的标称电压是12V,一般在空载情况下测量电压应该在12.5~12.8V之间。而所谓的电瓶额定容量,是指把充满电的新电瓶在平均温度为30°C的条件下,以20h放电率连续放电,直到电瓶电压降低到10.5V为止,电瓶所http://news.bitauto.com/hao/wenzhang/32901029
4.XiaomiSU7,Xiaomi14Ultra,小米澎湃OS,小米徕卡影像大赛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https://www.mi.com/
5.汽车点火电池品牌排行榜十大品牌埠威汽车应急启动电源充气泵一体机车载电瓶搭电宝打气搭电户外充电宝打火神器 ¥已有5000人评论 好用倒是蛮好用的,但是就是电量真的掉的太快了。充满电,小车就搭电一次,然后四个轮胎稍微补了一点点气,基本就剩下一格电了。估计用一次就要充一次电。不知道能充放电多少次。 https://www.jd.com/phb/6728ed4ca1defcf02a5c.html
6.电动车电瓶寿命一般多久电瓶车应如何正确充电1.亏电状态下不应该长时间放置和使用,应在电瓶车使用后及时进行充电。在亏电状态下,电池容易出现硫酸盐化,容易堵塞电离子通道,造成充电不足、充电缓慢、导致电池容量下降。 2.正确的充电时间为6-8小时;绿灯亮了后再浮充1-2小时,然后切断电。目前使用的充电器还不能做到充满电后彻底断电,常常会造成对电池的过充。http://www.ychedu.com/CRJY/qcjsjq/620257.html
7.电瓶车电瓶充不进电怎么修复这种充不进电判断方法也比较简单,一般会体现在插上电马上红灯变绿灯,或者充满电,但仪表盘还是显示没充满,这就要考虑某一节电池有故障,更换这一节电池即可,能省下不少的换电池成本。 电瓶车充不进电可以尝试的修复方法(下列方法可能需要专业人士进行操作): https://www.szpsq.gov.cn/gzcy/ywzsk/jjyw/content/post_10689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