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民权县绿源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年回收5万吨废旧电瓶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民权县绿源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24年4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制
目录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
二、建设项目工程分析22
三、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环境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64
四、主要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68
五、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90
六、结论91
附表:
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量汇总表
附图:
厂区现场照片
附图一地理位置图
附图二项目在商丘市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分布图中的位置示意图
附图三民权县城乡总体规划-中心城区用地规划图
附图四项目周边环境示图
附图五在建工程平面布置
附图六本次工程项目平面布置
附件:
附件一委托书
附件二项目备案证明
附件三入驻证明
附件四在建工程投资协议书
附件五在建工程环评批复
附件六营业执照
附件七法人身份证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名称
民权县绿源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年回收5万吨废旧电瓶建设项目
项目代码
2305-411421-04-01-296428
建设单位联系人
王德强
联系方式
建设地点
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环艺路北段东侧6号
地理坐标
(115度6分35.435秒,34度39分016秒)
国民经济
行业类别
N7724危险废物治理
建设项目
101—危险废物(不含医疗废物)利用及处置-其他
建设性质
£新建(迁建)
□改建
扩建
□技术改造
申报情形
首次申报项目
□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
□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
□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
项目审批(核准/
备案)部门(选填)
民权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备案)文号(选填)
/
总投资(万元)
200
环保投资(万元)
28
环保投资占比(%)
14
施工工期
1个月
是否开工建设
否
□是
用地(用海)
面积(m2)
500
专项评价设置情况
无,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专项评价设置原则,本项目无需进行专项评价
规划情况
《民权县静脉产业园建设总体方案》(2018-2020年)
规划环境影响
评价情况
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
静脉产业园建设是目前国内外解决城乡低值废弃物资源化的最佳解决方案。静脉产业园的建设需要具有规模的可回收的废弃物产生量,并能够为回收和再利用提供市场空间,政府和社会愿意为废弃资源处理支付相应的费用。自“十二五”以来,民权县社会经济快速增长。良好的发展趋势为静脉产业园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一般情况下,单个再生资源加工企业无力建立高效且覆盖面广的回收系统来充分保障企业生产所需的废物原料,而建设静脉产业园可以对各类废物回收利用企业进行统一规划,集中建设,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整合,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方面达到有效统一。建设高技术水平的固体废弃物集中处置场所,减少小体量、分散式处理场所,便于管理和运营,可以有效地控制固体废弃物处置和再利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
民权县静脉产业园综合考虑选址需满足的具体用地、交通、市政、工程地质和环保等具体要求,结合民权县区域环境、民权县城乡总体规划及民权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场址拟定于民权县中心城区西北部花园乡西王庄村。场址紧临陇海铁路及G310国道(冰熊大道)、西环路等城市道路,交通便捷,区位条件较优越;场址与周边居住区有一定的防护距离,对周边居民影响较小,且有一定发展余地,有必要的环境容量;场址位于民权县中心城区外;园区内无不良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适宜项目建设。
1、规划范围
民权县静脉产业园规划范围东至老城干渠、西至吴堂河(花园乡西王庄西侧)、南至G310国道、北至陇海铁路,规划面积52.1公顷。
2、区域配套条件
(1)交通运输
园区规划所在地具有良好的建园基础。园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紧邻G310国道(冰熊大道)、西环路等城市快速路,园区周边交通四通八达,利于整体区域的垃圾收集与运输。
(2)供电:园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产生的电能就近并入国家电网,有可靠的电力供应;
(3)供水:由市政管网供给,目前已实现集中供水;
(4)排水:经了解,项目厂区西侧环艺路污水管道已敷设,接入南侧冰熊大道污水管道中。沿环艺路由北向南敷设有d500污水管道,排入所有管线沿线均预留用户支管,待项目建设完后,项目废水可接入环艺路污水管网,排入民权县污水处理厂处理。
(5)供热:民权县静脉产业园区未规划集中供热,项目生产过程整中不涉及使用蒸汽,职工生活采暖使用空调供给。
本次工程为回收废铅酸蓄电池建设项目,其中回收的废旧铅酸蓄电池进行收集暂存后,集中转运至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项目不涉及拆解加工等处置工艺,属于危险废物治理类别,符合《民权县静脉产业园建设总体方案》(2018-2020年)。
其他符合性分析
本次工程项目为扩建,是利用在建工程的已建成厂房进行建设。在建工程为民权县绿源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年拆解回收2万辆废旧汽车项目,该项目厂房已建成。在建工程所在地块由民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提供(详见附件四投资协议书)。
根据《民权县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5年)》--中心城区用地规划图,本次工程用规划为工业用地。同时,根据民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经济发展局开具的证明,本项目符合产业要求,同意入驻。因此,本次工程项目符合用地规划。
2.1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
本次工程项目不涉及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禁止或限制开发的环境敏感目标。
2.2环境质量底线
项目运营期污染物排放总量较小,环境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不会降低区域环境质量。因此,项目建设能够满足环境质量底线管控要求。
2.3资源利用上限
本次工程项目营运期会消耗一定的电源、水资源等,资源消耗量相对区域资源利用总量较少。用电、用水均在当地供给能力范围内,符合资源利用上限。
2.4环境准入负面清单
本次工程项目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花园乡环艺路北段东侧6号,位于一般管控单元区域,与《商丘市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试行)》(商丘市生态环境局,2022.04.27)进行相符性分析,详见下表,本次工程项目在商丘市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分布图的位置详见附图二。
表1本次工程项目与《商丘市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试行)》相符性分析一览表
由上表分析可知,本次工程项目位于商丘市民权县花园乡环艺路北段东侧6号,项目主要进行废铅酸蓄电池暂存,不涉及拆解,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占地属于建设用地;项目运营期废水喷淋塔废液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掏肥田,不外排,对周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运营期产生少量的硫酸雾,经密闭负压收集+碱液喷淋塔治理后可达标排放;项目服务期满后,及时清空库房内所有的中转暂存废铅酸蓄电池,所有危废送至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随便抛撒造成二次污染。厂内所有危废全部清运完毕、设施全部拆除后,对项目厂区内的土壤进行监测,土壤环境需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二类用地的风险筛选值要求,若不满足则需进行修复治理。因此,项目符合《商丘市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试行)》一般管控单元的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不在商丘市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内。
(1)与《废铅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519-2020)相符性分析
表1.与《废铅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519-2020)相符性分析
(2)与《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的相符性分析
与《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的相符性分析详见下表。
表2.与《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的相符性分析
(3)与《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相符性分析
表3.与《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相符性
(4)与《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境保护部公告2016年第82号)相符性分析
表4.与《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相符性分析
(5)关于印发《铅蓄电池生产企业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制度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环办固体〔2019〕5号)相符性分析
表5.与关于印发《铅蓄电池生产企业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制度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相符性
(6)与关于印发《河南省铅蓄电池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试点方案》的通知(豫环文[2021]134号)相符性分析
表6.与关于印发《河南省铅蓄电池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试点方案》的通知相符性
内容方案要求本次工程项目情况相符性实行分类管理第二类单位:具备从事废铅蓄电池收集转运相应条件的专业回收企业,需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独立的企业法人资格;2、具有固定的经营场所;3、具有负责收集贮存运输的专职技术人员4、具有符合国家或者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和安全要求的仓储设施、包装设备和运输车辆;5、具有保证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安全的规章制度、污染防治措施和应急预案;6、与合法的电池生产企业或再生铅企业具有稳定的合作关系。本次工程项目属于废铅酸蓄电池集中转运点,为第二类单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具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将聘请收集贮存运输的专职技术人员,将按照要求建设仓库,委托专业的运输公司进行运输;将制定保证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安全的规章制度、污染防治措施和应急预案;并与合法的电池生产企业或再生铅企业签订回收协议符合
(7)与《河南省废铅蓄电池规范化管理指南》(试行)相符性分析
表7.与《河南省废铅蓄电池规范化管理指南》(试行)相符性
二、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建设内容
1、项目由来
民权县绿源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环艺路北段东侧6号,成立于2021年11月12日,2023年投资6000万元建设年拆解回收2万辆废旧汽车项目,该项目于2023年3月1日取得商丘市生态环境局民权分局的批复,批复文号为民环审[2023]006号,目前处于在建阶段,1#拆解车间、2#拆解车间、3#二期拆解车间(预留车间)均已建成。其中2#拆解车间为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拆解及储存,由于目前市场上新能源汽车存量较少,2#拆解车间拆解区将处于闲置状态,因此民权县绿源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拟投资200万元,利用2#拆解车间最东侧的新能源汽车拆解区建设回收废铅酸蓄电池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主要从事废旧电瓶的收集和储存,不涉及对废铅酸蓄电池拆解、破碎加工等后续加工工序。后续待新能源汽车达到一定的存量,可利用3#二期拆解车间(预留车间)进行拆解。
本次工程项目为扩建,是利用在建工程的已建成厂房进行建设。根据《民权县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5年)》--中心城区用地规划图,本次工程用规划为工业用地。同时,根据民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经济发展局开具的证明,本项目符合产业要求,同意入驻。因此,本次工程项目符合用地规划。
对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本次工程项目属于“N7724危险废物治理”。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生态环境部部令第16号),本次工程项目属于“四十七、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中“101—危险废物(不含医疗废物)利用及处置中的其他,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受民权县绿源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委托(附件一),我公司承担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公司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在现场调查和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本着“科学、公正、客观、严谨”的态度,编制了本次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
2、项目概况
项目选址位于商丘市民权县环艺路北段东侧6号,系利用在建工程的已建成的2#拆解车间的新能源汽车拆解区进行建设。
根据现场勘查,本次工程北侧为报废汽车贮存区及1#拆解车间,东北侧为2#二期拆解车间,东侧为危废暂存间,南侧为厂区厂界,西侧为2#拆解车间的新能源汽车暂存区。本次工程所在厂区的北侧为空地,西侧紧邻老城干渠,隔老城干渠为河南鄂中肥业有限公司;南侧为瑞新环境科技(民权县)有限公司;西侧为河南省利盈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医疗废物应急处置中心项目)及空地,距离最近的环境敏感点为西北侧270m处的西王庄村。距离项目最近的地表水体为东侧紧临厂界的老城干渠,最终汇入大沙河。周边环境示意图详见附图四。
本次工程项目总投资200万元,项目组成及主要内容见下表。本次工程项目厂区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
表8.项目组成及主要内容一览表
3、产品及产能
表9.项目回收、贮存情况一览表
4、主要生产设施
本次工程项目为废铅酸蓄电池的收集、暂存,不涉及拆解及后续加工等具体生产内容,因此生产设备设施简单,项目主要设备如下表所示。
表10.主要设备
序号设备/设施名称台/套1叉车12地磅13铁箱若干4专用托盘及具盖耐腐蚀容器若干5专用密封耐腐蚀容器若干
5、主要原辅料
本次工程项目主要原材料及能源消耗见下表。
表11.主要原材料及能源消耗一览表
序号类型名称消耗量备注1原辅助材料废铅酸蓄电池5万t/a各收集点收集2塑料薄膜1.5t/a外购,完整电池包装3防腐蚀手套、帽子、口罩等劳保用品若干套外购4熟石灰2t/a外购,用于泄露电解液中和5氢氧化钠0.8t/a硫酸雾处置6棉纱0.8t/a泄漏处理7能源水280.5t/a由市政供水系统供给8电20000kwh/a由市政供电系统供给
废旧铅酸蓄电池性质分析:
铅酸蓄电池是指由电解液、元件以及盛装它们的容器组成的,能够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接收的电能并能在接入用电回路后释放能量的装置;常用的铅酸蓄电池主要分为普通蓄电池、干荷蓄电池以及免维护蓄电池三大类。它的主要构成是电极、电解液和塑料外壳,电极主要由铅及其氧化物制成,电解液是浓度为15~24%的硫酸水溶液。铅及其化合物可经呼吸道或消化道进入人体,造成中毒现象;硫酸具有腐蚀性,且具有毒性。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本次工程项目回收的废铅酸蓄电池属于HW31含铅废物,危险废物代码900-052-31废铅酸蓄电池,其危险特性为毒性、腐蚀性。
表12.废铅酸蓄电池组成及危险特性
序号成分质量占比%危险特性1电极(铅膏)82T2电解液(硫酸)7C3端极柱(铜)2/4其他(塑料橡胶等)9/
注:铅酸蓄电池废电解液密度一般为1.25g/cm3,电解液中铅的含量为3.85mg/L。
表13.主要成分理化性质表
6、贮存能力符合性分析
本次工程项目主要收集废铅酸蓄电池,贮存方式按(GB/T26493-2011)要求进行设计,详见下表。
表14.《电池废料贮运规范》中隔离贮存方式要求
序号贮存方式要求隔离贮存1平均单位面积的贮存量/(t/m2)1.5~2.02单一贮存区最大贮存量/t200~3003贮存区间距/m0.3~0.54通道宽度/m1~25墙距宽度/m0.3~0.5
注:(GB/T26493-2011)中关于隔离贮存定义为:“在同一房间或同一区域内,不同的物料之间分开一定距离用通道保持空间的贮存方式。”
7、运输方式及运输路线
因本次工程项目回收点较多而且分散,因此由各回收点至本次工程项目不具备固定线路的条件,没有固定路线,但转运路线确定的总体原则为:转运车辆运输途中不得经过医院、学校和居民区等人口密集区,避开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敏感区域。厂外运输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不纳入本次评价。
8、水平衡分析
(1)生活用水
本次工程新增劳动定员10人,均不在厂区食宿,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办公生活用水定额宜采用30L(人·班)~50L(人·班),本次工程项目取40L(人·班),员工用水量按40L/(人·d),每年工作300天,本次工程营运期职工生活用水量为120m3/a,0.4m3/d,生活污水产生量以用水量的80%计,则全厂生活污水产生量为96m3/a,0.32m3/d。
(2)碱喷淋装置用水
本次工程项目碱液喷淋塔使用NaOH作为吸收液进行酸雾吸收,碱液喷淋塔吸收液约2m3。随着碱液喷淋塔的不断运行,塔内吸收液将会产生Na2SO4等盐类物质,将会影响碱液喷淋塔的吸收效率,因此需要定期更换吸收液。
本次工程项目硫酸雾只在电池破损的情况下产生,因此产生量很少,设计碱液喷淋塔喷淋废水约半年更换一次,则吸收废液产生量为4m3/a,拟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
喷淋塔需定期补充蒸发量,补充水量约0.25t/d。
综上所述,项目新鲜水消耗量为0.65m3/d,195m3/a。
本次工程项目水平衡图详见下图。
图1项目水平衡图(m3/d)
9、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本次工程新增劳动定员10人,单班8小时工作制,年工作日300天。
10、平面布置图
本次工程项目厂房建筑面积700m2,废旧电池运至厂房内分区堆放,分为装卸区、完整电池存放区、破损电池存放区,建设项目厂区平面布置示意图见附图六。
工艺流程和产排污环节
二、工艺流程简述
1、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本次工程是利用现有已建厂房进行建设,施工期主要进行废旧铅酸电池贮存区域、危废暂存间及应急事故池的防渗施工以及导流沟的防渗施工及环保设备的安装,施工期较短,约1个月,施工期污染主要是噪声,因此,本次评价不再进行施工期影响分析。
2、营运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
本次工程项目为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储存项目,不涉及拆解、破碎等工艺。具体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见下图:
图2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1)收集
收集过程将不同种类废旧电池分类,分拣出破损的废旧电池采用密闭耐腐蚀容器进行封装,废电池应进行合理包装,防止运输过程破损和电解质泄漏。废铅酸蓄电池有破损或电解质渗漏的,应将废铅酸蓄电池及其渗漏液贮存于耐腐蚀密闭容器中。
(2)运输
项目废旧铅酸蓄电池委托有运输危险废物资质单位运输,运输车辆需具有应对危险废物包装发生破裂、泄漏或其他事故进行处理的能力。因收集点多而分散,因此由各收集点至暂存厂房不具备固定线路的条件,没有固定路线。但转运路线确定的总体原则为:转运车辆运输途中不得经过医院、学校和居民区等人口密集区,避开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敏感区域。
(3)卸车分拣
废铅酸蓄电池到达项目区,进行登记记录入库,关闭仓库入口,在仓库内进行卸车、分拣。首先由人工将收集车辆上的电池放置在装卸区,接着在装卸区对电池进行人工分拣,分为完整废铅酸蓄电池和破损废铅酸蓄电池。完整废铅酸蓄电池根据电池种类、形状、大小等,将其整齐、分层放入托盘中,再利用电动叉车运输至完整电池贮存区。破损废铅酸蓄电池用耐腐蚀的塑料中转箱内盛装,直接由人工送至破损电池贮存区。
(4)贮存
项目根据《电池废料贮运规范》(GB/T26493-2011)标准要求,将回收的废旧铅酸蓄电池经汽车运至厂区后进行分类,将完整废旧铅酸蓄电池放入托盘堆放储存,破损废旧铅酸蓄电池放入耐酸、防腐塑料转运箱中存放。项目对回收的废旧铅酸蓄电池不实施拆解及再生加工等。根据建设单位的设计方案,废旧铅酸蓄电池储存库房地面将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中的要求采取防渗、防腐措施(采用防渗采用涂刷底胶、铺设聚酯玻璃钢、涂刷面胶,渗透系数按≤10-10cm/s设计),库房四周设有导流沟,收集装卸过程事故情况下泄漏的废电解液,库房内设置1个12m3应急事故池,容纳企业泄漏的电解液。
(5)装车、外运
运输车辆达到项目区后,由叉车将贮存区的废铅酸蓄电池装至运输车辆上,同时在废铅酸蓄电池外面粘贴符合GB18597中附录A所要求的危险废物标签,并根据《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危险废物转移联单手续。待所有手续办好之后,运输车辆按照规定的运输线路运输至再生铅企业进行处置。本次工程项目不涉及容器、运输车辆清洗,统一由有相应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清洗。
3、产污环节分析
根据生产工艺分析,项目生产运营期主要产污环节详见下表。
表15.本次工程项目产污环节一览表
类别产污环节污染因子治理措施废水员工生活生活污水COD、BOD5、SS、NH3-N依托厂区5m3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厂区总排口,然后进入市政管网,由市政管网排入民权县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硫酸雾处理装置喷淋塔废水pH定期更换后暂存在新增的危险暂存间,然后定期交有资质单位安全处置废气破损电池暂存间废气硫酸雾全密闭车间,设置微负压装置,废气采用抽气管道+碱喷淋装置处理后由15m高排气筒排放固废一般固废职工生活生活垃圾垃圾桶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集中处置危险固废铅酸蓄电池发生事故泄漏废电解液存在新增的危险暂存间,然后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安全处置碱喷淋装置废碱液员工工作期间废劳保用品噪声生产设备Leq基础减振、厂房隔声
与项目有关的原有环境污染问题
民权县绿源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环艺路北段东侧6号,成立于2021年11月12日,《民权县绿源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年拆解回收2万辆废旧汽车项目》于2023年3月1日取得商丘市生态环境局民权分局的批复,批复文号为民环审[2023]006号,该项目目前处于在建阶段。
1、在建工程基本情况
在建工程基本情况详见下表。
表16.在建工程基本情况一览表
序号项目建设内容1建设内容及规模民权县绿源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年拆解回收2万辆废旧汽车项目2建设性质新建3所属行业C4210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C4220非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4建设地点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环艺路北段东侧6号5建设单位民权县绿源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6总投资6000万7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劳动定员20人,单班制,每班工作8h,年工作300天
2、在建项目工程组成及项目建设情况
在建项目工程组成及其建设情况详见下表。
表17.在建项目工程组成及其建设情况一览表
3、在建工程工程建设方案及规模
项目建成后,全厂预计处理年拆解回收2万辆废旧汽车,主要包括小型客货车、大型客车、货车、工程车辆、新能源汽车等。项目回收拆解汽车类型及规模详见下表。
表18.项目建设方案及规模一览表
序号种类数量占比车辆数(辆)整车平均重量(t/辆)折算重量(t)备注1报废机动车小型燃油车辆60%120001.214400包括小型客货车2大型燃油车辆30%60005.331800包括大型客车、货车、工程车(主要为铲车等)3新能源汽车10%200012000小型新能源汽车合计20000/48200/注:本项目仅接受一般性质使用的车辆的拆解,不接收含有或沾染毒性、感染性危险废物的槽罐车、危险化学品运输车等特殊装备车辆;进场方式分类两种:①达到使用年限报废的机动车,通过车主驾驶进场或由拆解单位以货车装载进场;②因交通事故报废的机动车,采用拖车拖进场地或由货车装载进场。
4、项目拆解方案
4.1报废车辆拆解方案
废旧车辆拆解下来的固废依据用途、性质分类收集处理,其中钢铁(发动机、方向机、变速器、前后桥、车架、保险杠、车门、油箱)、有色金属、螺丝、轴承等拆解产物作为废旧物资外售,不可再生利用的拆解物(碎玻璃)等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废油液、废制冷剂、废铅蓄电池、含多氯联苯的废电容、含汞开关、废尾气净化装置等为危险废物。
表19.拆解车辆产生的各种材料所占比例情况一览表
材料种类钢铁(%)有色金属(%)塑料(%)橡胶(%)玻璃(%)其他废物(%)小型客货车70362217大型车辆7932538新能源汽车63362224
“五大总成”中各部件中除机动车发动机含有少量铝合金等有色金属,其他均为铸铁等钢件,评价全部计入钢铁类材料,其中,具备再制造条件的部件约占20%。经类比,拆解汽车“五大总成”部件重量见表15。
表20.拆解汽车产生的“五大总成”部件均重及占比情况一览表
部件汽车发动机/发电机(kg/辆)变速器(kg/辆)前后桥(kg/辆)方向机(kg/辆)车架(kg/辆)五大总成部件合计(kg/辆)小型客货车1254024015440860大型车辆30012011002516003145新能源汽车1005028015250695全厂全年“五大总成”合计产生量30580t/a
依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及实际调查情况,小型报废燃油汽车蓄电池重量约15kg/辆,约20%包含蓄电池;小型报废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重量约300kg/辆,约20%包含蓄电池;大型报废车辆蓄电池重量约40kg/辆,约10%包含蓄电池;约20%左右的报废汽车中包含尾气净化装置,单个尾气净化装置重量约为2~4kg,评价取3kg/个;废电容器、废含汞开关、废电子电器件及其他固废产生量类比同类企业的产生量,报废汽车拆解产生的物品及产生量详见下表。
表21.表16报废汽车拆解产生的物品及其产生量一览表
5.在建工程工程主要生产设备
工程完成后全厂主要生产设备情况见下表,以下所有设备目前均未安装。
表22.项目生产设备情况一览表
6、在建工程运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报废机动车由转运车从储存区转运至拆解车间临时存放区,然后进入拆解流水线。本项目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作业主要按照以下流程进行:
(一)报废机动车检查登记
报废机动车收购企业对回收的报废机动车,应当向机动车所有人出具《报废机动车回收证明》,收回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办理注销登记,将注销证明转交机动车所有人。
收购的废旧机动车先进行检查和登记,主要检查废旧机动车发动机、散热器、变速器、差速器、油箱等总成部件的密封、破损情况,对于出现泄漏的总成部件,应采用适当的方式收集泄漏的液体或封住泄漏处,防止废液渗入地下。电动汽车主要检查车身有无漏液、有无漏电,检查动力蓄电池布局和安装位置,确认诊断接口是否完好,并对动力蓄电池进行电压、温度等参数进行监测,评估其安全状态,并断开高圧回路。
之后对报废机动车进行登记注册并拍照,将其主要信息录入电脑数据库,并在车身醒目位置贴上显示信息的标签后在车辆暂存区暂存。主要信息包括报废车主(单位或个人)名称、证件号码、牌照号码、车型、品牌号码、车身颜色、重量、发动机号、
车辆识别代号(或车架号)、出厂年份、接收或收购日期。
项目车辆检漏后登记,对于存在泄漏的车辆应及时止漏或及时拆解,其他车辆经叉车运往相应的储存区域暂存。
(二)报废机动车拆解预处理
首先将检查登记后的报废汽车等进行称重,经过磅后的报废机动车由叉车运至拆解预处理车间。报废机动车主体拆解前,首先依照下列顺序进行拆解预处理工作:拆除蓄电池;拆除安全气囊组件后引爆;拆除含多氯联苯的废电容器;拆除尾气净化催化装置;排出残留的各种废油;拆除空调器,收集汽车空气制冷剂;(此步骤为各部件直接整体拆解下来,整体送往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处置,本企业不进行进一步精细拆解)。
(2)拆除安全气囊:拆除的安全气囊送至安全气囊引爆装置处理,安全气囊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叠氮化钠、硝酸钾和二氧化硅,安全气囊经引爆后形成无害的硅酸钠玻璃,氮气,引爆后的安全气囊不属于危险废物,可作为一般尼龙材料外售处理;
(3)拆除含多氯联苯的废电容器和汽车尾气净化装置;拆除后存放至塑料容器内,送至危废暂存库暂存;
(4)废油液回收,使用专用工具和容器排空车内废液,包括冷却液、制动液、挡风玻璃清洗液、发动机机油、变速齿轮油、差速器双曲线齿轮油、液压传动液、减震器油等,分类别存放至各类密闭的油液罐内,运至危废暂存间内暂存。
(5)制冷剂回收:用冷媒回收机收集汽车空调制冷剂,不同类型制冷剂分别存放至不同的专用压力钢瓶内,制冷剂抽取过程密闭。制冷剂钢瓶运至危废暂存间内暂存;
(6)拆除汽车空调器,拆除后的空调器不再做进一步拆解,存放至含制冷剂仓库内暂存;
(7)将报废汽车根据类型送入大车拆解区或小车拆解区进一步拆解处理。
(三)总体拆解作业
本项目回收拆解的报废机动车车型虽然不同,但各车辆均由几种主要的部件组成,根据《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技术规范》(GB22128-2019)及《报废机动车拆解企业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348-2022)要求,拆解顺序为:由上到下、由表及里、由附件到主机。遵循先由整车拆成总成,由总成拆成部件,再由部件拆成零配件的原则。经过预处理的报废机动车送入拆解区进一步拆解处理,分为小型轿车拆解作业和大型车(客车和货车)拆解作业,根据车身结构的不同,执行相应的拆解操作。一般可分为两种车身结构的不同拆解流程,即承载式车身结构(乘用车)和废承载式车身结构(载货车)。
另外,根据《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715号)拆解的报废机动车“五大总成”(包含发动机、方向机、变速器、前后桥、车架)具备再制造条件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出售给具有再制造能力的企业经再制造予以循环利用;不具备再制造条件的,作为废金属外售至钢铁企业作为冶炼原料;拆解报废机动车“五大总成”以外的零部件符合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等强制性国家标准,能够继续使用的,可以出售,但应当标明“报废机动车回用件”。
图3报废机动车总体拆解处理运作图
下面就小型轿车拆解流程、客车拆解流程和货车拆解流程进行详细介绍。
2.1报废小型轿车拆解流程描述
小型轿车总体拆解流程主要包括外部件及内饰件拆除、总成拆除及车身拆解等。
1、拆下油箱;
2、拆除机油滤清器;
3、拆除前后挡风玻璃、车窗;
5、拆除车轮并拆下轮胎,轮胎直接进入废旧轮胎储存区,不作进一步处理;
6、拆卸淋水箱、发动机外壳、变速箱外壳等等能有效回收含金属铜、铝、镁的部件;
7、拆除保险杠、仪表板等回收大型塑料件;
8、拆除挡泥板、进出水胶管、进气软管、防撞橡胶块等橡胶制品;
9、总成拆解:1)首先拆卸发动机及变速箱总成安装固定零部件及固定件,将发动机及变速箱总成拆除;2)拆开车身与底盘连接的转向传动、变速操纵件、离合器操纵件、油门操纵件等各种连接件的连接,然后拆卸底盘上部的变速操纵件、离合器操纵件、制动操纵件、油门操纵件等各种零件;3)拆除离合器总成;4)拆卸传动轴;5)拆卸后桥及后悬架合件;6)拆卸前桥及前悬架合件;7)拆卸余下的零部件,送至各自贮存处。
上述拆解产物均不作进一步拆解处理。
10、车身系统拆解:按次序拆下车门、前机器盖、后行李箱、左右翼子板、前后车门、门柱等。全部拆下后剩余车身及车架暂时送至相应储存区域储存,然后进行进一步压实或者破碎处理。
11、对拆解的物品检验后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置:根据《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715号)拆解的报废机动车“五大总成”(包含发动机、方向机、变速器、前后桥、车架)具备再制造条件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出售给具有再制造能力的企业经再制造予以循环利用;不具备再制造条件的,作为废金属外售至钢铁企业作为冶炼原料;拆解报废机动车“五大总成”以外的零部件符合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等强制性国家标准,能够继续使用的,可以出售,但应当标明“报废机动车回用件”。
该工段主要是对拆卸下来的“五大总成”和零部件检验后,进行分类处理处置,经检验具备再制造条件的“五大总成”和零部件(螺栓、螺母、管件等),暂存后出售给具有再制造能力的企业;不具备再制造条件的,则根据行业要求,进行分步处理逐步拆解,进一步拆解工艺如下:①对于报废发动机先进行泄油处理(废油液全部进入专用收集容器内),最后进行剪切处理。②对于报废变速器、离合器、传动轴和汽车悬架等拆除后,用剪切的方式将其破坏为废钢。本项目配备精拆平台,专用于发动机、变速箱的拆解。
③蓄电池、尾气净化装置和各种电容器从汽车上拆除后,不再进行拆解,置于危废暂存间内暂存,将尽快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④对拆解下的废钢暂时送至相应储存区域暂存,报废车架进一步压实或破碎处理。
12、分类和管理:该工序主要是将已分类处理过的零部件分别存放至指定的储存
地,并进行管理。
2.2报废大型客车拆解流程描述
客车拆解流程和轿车基本相同,也包括外部件和内饰件拆除、总成拆解及车身拆解等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2.3报废大型货车拆解流程描述
货车总体拆解主要包括整体分解、车厢拆解。
(一)整体分解
(1)拆车厢:本项目配备液压剪用于剪开、拆解货车车厢。
(2)拆下油箱;
(3)拆除机油滤清器;
(4)拆除门板前后挡风玻璃、车窗。
(5)拆卸全车电气线路、仪表和照明设备,可依次取下收音机、拆掉仪表盘、遮阳板、棚顶灯、室内衬纸等,启动机、发电机、调节器点火和信号装置等(包括前后
车灯及喇叭等)。
(6)拆卸机器盖和散热器。拿下机器盖、拆卸散热器与车架连接处的螺母、橡胶软垫弹簧以及橡胶水管百叶窗拉杆拉手和百叶窗等,最后拆下散热器。
(7)拆卸方向盘和驾驶室:拆卸驾驶室内的座椅,拆卸方向盘及转向器支架,拆下离合器踏板及转向器盖板、变速箱盖板;卸掉油门踏板和制动踏板,卸掉车门上的后视镜、卸掉车门、翼子板、拆卸驾驶室与车架连接处的橡胶软塑及螺栓螺母,吊下驾驶室。
(8)拆卸尾气净化装置及消声器、停车装置、倒车雷达及电子控制模块;
(9)拆除车轮并拆下轮胎;
(10)拆卸淋水箱、发动机外壳、变速箱外壳等能有效回收含金属铜、铝、镁的部件;
(11)拆除保险杠、仪表板等大型塑料件;
(12)拆除挡泥板、进出水胶管、进气软管、防撞橡胶块等橡胶制品部件;
(13)拆卸转向器:先将转向盘臂与直拉杆分开,拆下转向管柱和转向器。
(14)拆卸传动轴:先拆万向节突缘与变速器主传动器突缘接头的连接螺栓,拿下中间支承,拆下传动轴。
(15)拆卸变速器:先拆变速器与发动机固定连接处的螺栓,拆下变速器。
(16)拆卸发动机附离合面:拆卸发动机与车架的支承连接,拆除发动机附离合面,将发动机总成拆除。
(17)拆卸后桥:将车架后部吊起,拆卸后桥与车架连接的钢板弹簧和吊耳,或先将后桥与钢板弹簧连接的螺栓拆下,将后桥推出车架。
(18)拆卸前桥:将车架前部吊起,拆卸前桥与车架连接的钢板弹簧及吊耳,或先将前桥与钢板弹簧连接的螺栓拆下,将前桥推出车架。
上述拆解过程产生的零部件及轮胎、管线不再做进一步拆解。
(二)车厢进一步拆解(使用液压剪)
(1)分别拆掉货厢的左、右及后高栏栏板;
(2)拽出开口销,取出边板折页穿销,分别取下左、右后边板;
(3)旋下前边板(带安全架)与货厢前横梁(木质)及纵梁(木质)的固定螺栓,
取下前边板及安全架;
(4)从货厢底板上起下底板与横梁的连接螺钉;
(5)将货厢底板翻面,使其原底面朝上,以便拆下纵梁和横梁;
(6)拆掉纵梁与横梁的连接角撑铁板固定螺栓,取下各角撑铁板;
(7)旋下纵、横梁连接螺栓的螺母,取下螺栓,从而使纵梁与横梁脱开,取下纵梁;
(8)拆掉横梁与货厢底板的连接长螺栓,从而使横梁与底板脱开,取下横梁及横梁垫板;
(9)拆掉货厢底板上的各折页固定螺栓,取下各长、短页板;
(10)从底板边框边逐次取下各块长条形木板;
(11)分别从横梁上卸下绳钩、折页板及各垫板,从纵梁上卸下与车架的连接板等;
(12)拆下边板上的栓钩固定螺栓,取下栓钩;
对拆解下来的物品进行检验、分类、入库储存等工艺流程与轿车流程相同,对不能再制造的“五大总成”需要进一步拆解,工艺与轿车流程基本相同,不再赘述。
2.4报废电动汽车拆解流程描述
(1)动力蓄电池拆卸预处理
①用绝缘检测设备检查车身有无漏液、有无带电;
②检查动力蓄电池布局和安装位置,确认诊断接口是否完好;
③用绝缘检测设备、温度探测仪对动力蓄电池电压、温度等参数进行检测,评估其安全状态;
④用断电阀、止锁杆、保险器、专用测试转换接口、高压绝缘棒等断开动力蓄电池高圧回路;
⑤在拆解预处理平台上,使用防静电绝缘真空抽油机专用工具排空车上的各种废液(废机油、变速器油、齿轮油、助力油、制动液、减震器油、玻璃清洗液、液压悬挂液、液压缸油液等废油液),不同类型废液分类回收,各废油液分类抽取、收集、存储。抽取机器采用负压抽取,废油液抽取率不低于90%,废油液采用桶装密闭储存,送至危废库暂存。
⑥使用防静电塑料接口制冷机回收机回收汽车空调制冷剂。回收流程同上述传统燃料汽车拆解预处理,在此不再赘述。
(2)动力蓄电池拆卸
①使用绝缘气动扳手拆卸动力蓄电池阻挡部件,包括引擎盖、行李箱盖、车门等;拆卸后可回用件送至回用件暂存区,无法回用件分类回收。
②使用专业工具断开电压线束(电缆),拆卸不同安装位置的动力蓄电池;采用绝缘夹臂立式拆卸通道位置的动力蓄电池,绝缘吊具吊装式拆卸机舱位置的动力蓄电池;采用升降工装设备或绝缘吊具平移式拆卸客货类电动汽车和行李箱位置的动力蓄电池;动力蓄电池用专用容器储存,动力蓄电池送至动力电池仓库暂存。
③使用绝缘卡钳等专业工具收集采用液冷结构方式散热的动力蓄电池包(组)内的冷却液;冷却液储存于密闭容器中,送至危废库内暂存。
④对拆卸下的动力蓄电池线束接头、正负极片等外露线束和金属物进行绝缘处理,并在其明显位置处贴上标签,标明绝缘状况。
⑤收集驱动电机总成内残余冷却液后,拆除驱动电机。冷却液储存于密闭容器中,送至危废库内暂存。
(3)其他预处理
电动汽车其他预处理与传统燃料机动车相同。
①人工拆除蓄电池。
②拆除安全气囊组件后引爆,引爆工艺与传统燃料机动车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经过预处理并拆卸动力蓄电池后电动车拆解工艺流程与传统燃料汽车拆解工艺流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图4项目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1)废气
本项目废气主要是废油液、废制冷剂回收过程中产生的非甲烷总烃、危废仓库产生的非甲烷总烃、拆解过程产生的粉尘、车身破碎过程中产生的粉尘。(2)废水
本项目废水主要为初期雨水、地面清洗废水、生活污水。
(3)噪声
本项目噪声主要来自破碎机、切割机、拆解机械手、液压剪等高噪声设备及安全气囊引爆过程噪声。
(4)固废
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危险废物和一般固体废物。一般固废主要包括钢铁、有色金属、塑料、玻璃、橡胶、可再制造五大总成、其他可用零部件、动力蓄电池、其他不可利用废物、引爆后的安全气囊和生活垃圾等;危险废物主要包括废制冷剂、废蓄电池、废油液、废尾气净化装置、废机油滤清器滤芯、含多氯联苯的废电容器、废含汞开关、废电子电器件、含油污的废手套和抹布、含油污泥、废活性炭、废UV灯管等。
6、项目污染物产排情况及存在的环保问题
6.1废气污染源及治理措施
汽车安全气囊充气剂为叠氮化钠(NaN3),在近乎爆炸的化学反应快速发生的同时,会产生大量无害的以氮气为主的气体,将气囊充气至饱满的状态。同时在充气剂点燃的过程之中,点火器总成中的金属网罩可冷却快速膨胀的气体,随即气囊可由设计好的小排气口排气,排出的气体主要成分为氮气,对环境空气不会产生影响。因此,本项目废气主要为废制冷剂、废油液回收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拆解过程产生的粉尘以及破碎工序产生的粉尘。
6.1.1制冷剂、废油液回收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产排情况
(1)废油液回收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
在报废车辆整车分解之前,需要将汽油、柴油、机油、润滑油、液压油、制动液、防冻液等废油液抽出,工程设计采用真空抽油机将废油液通过密闭管道收集至密闭罐体内进行储存,收集过程封闭操作,在油液抽取系统置入和拔出容器的过程中会有少量的有机废气挥发,经抽取后含油容器(主要为汽油油箱等)中的残液会挥发产生有机废气,主要成分为含C4~C10各族烃类的挥发性有机废气(以非甲烷总烃计)。
废油液抽取操作过程中的废油液挥发量参照《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损耗》(GB11085-89)中汽油灌桶(0.18%)和零售加注时(0.29%)的两部分损失率,按照总抽取量0.5%的损失率计,根据物料衡算,项目拆解车辆中含燃油和其他废油液抽取总量为55t/a,则废油液抽取过程中的损失量为0.275t/a,则其产生速率为0.229kg/h(按300天、每天4小时计算)。
(2)制冷剂挥发产生的有机废气
报废车辆在正式拆解前,需用专用设备将制冷剂抽出回收,各种废液的排空率应不低于90%。工程采用制冷剂装置回收制冷剂,收集过程为密闭,制冷剂收集到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储存,在密闭收集过程中不会有制冷剂挥发,而附着残留在空调系统的管道及压缩机内壁的制冷剂则在抽取系统拔出容器的过程中将迅速挥发逸散。制冷剂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或易挥发液体,污染因子以非甲烷总烃计,评价按附着残留的制冷剂全部挥发计算,则废制冷剂有机废气产生量约为0.15t/a,则其产生速率为0.125kg/h(按300天、每天4小时计算)。
(3)危废间有机废气
本项目共设置5个危废暂存间,其中1#、4#及5#危废暂存间暂存的危险废物本身不产生挥发性有机物,因此评价要求1#、4#及5#危废暂存间满足“四防”要求,不再对其进行负压收集。2#及3#危废间暂存废活性炭、废油和污泥等,由于本项目活性炭在危废间内暂存周期不超过一个月,且为密闭袋装,因此评价不再考虑废活性炭暂存时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废油和污泥主要来自于抽油液过程及地面清洗废水和初期雨水处理过程,为间歇性产生,废油液均采用桶装,加盖密闭暂存,废油泥采用桶装密闭暂存,及时清运。废油液及油泥暂存过程会产生少量有机废气,由于储存方式均为加盖密闭储存,废气产生量较小,本次不再对有机废气产生量进行定量分析,评价要求企业对该危废间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负压收集并送有机废气处置措施处理后排放。
根据建设单位设计,废油液、废制冷剂抽取平台位于同一处,非甲烷总烃合计产生速率为0.425t/a(0.354kg/h),制冷剂及废油液回收位于预处理区,操作台上方设置集气罩(集气罩收集效率约为90%),收集抽取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废气(以非甲烷总烃计);危废间废气经负压收集,废气收集后经风机引至1套“UV光氧催化+活性炭吸附装置”(TA001)进行处理,配套风机风量为6000m3/h,处理效率85%,处理后废气经1根15m高的排气筒(DA001)排放。经计算,该部分非甲烷总烃有组织排放量为0.057t/a,排放速率为0.048kg/h,排放浓度8mg/m3,可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15m排气筒排放限值要求10kg/h、120mg/m3)要求及《关于全省开展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治理工作中排放建议值的通知》(豫环攻坚办[2017]162号)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限值80mg/m3的要求。
该部分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量为0.042t/a,排放速率为0.035kg/h。
6.1.2拆解、切割过程的颗粒物产排情况
项目拆解过程产生的粉尘主要为附着于车身的灰尘等,拆解过程会对报废车辆进行翻转、抖动等,会将附着于车身的灰尘抖动至空气中。依据类比调查,报废车辆附着粉尘量平均按0.25kg/辆车计,报废车辆在拆解过程中粉尘的产生量按附着粉尘总量的80%计,本项目年拆解车辆20000辆,则拆解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为4t/a,年工作时长300d、每天8h,则粉尘产生速率为1.67kg/h。评价要求破拆区进行全密闭,破拆机等工位上方设置集气罩,对拆解过程产生的粉尘进行收集。废旧车辆拆解过程中,五大总成、车身及油箱主要部分采用液压剪、鳄鱼剪等进行剪切,或采用等离子切割机进行切割。液压剪剪切过程不会产生粉尘,等离子切割过程会产生切割粉尘。根据《工业源产排污核算方法和系数手册》,大型货车或大型客车切割过程中颗粒物产污系数为0.4g/t原料,本次评价所有车辆切割过程中粉尘产生量均按0.4g/t进行计算,项目拆解过程中废钢铁量为30346t,则项目切割过程粉尘产生量为0.012t/a,年工作时长为300d,每天工作时长以4h计,则切割过程粉尘产生速率为0.01kg/h。评价要求等离子切割机固定工位,工位上方设置集气罩,对切割过程产生的粉尘进行收集。
拆解、切割等过程产生的颗粒物经集气罩(集气效率按90%计)收集后,经配套的袋式除尘器(TA002)处理(风量8000m3/h,除尘效率约99%),经1根15m高排气筒(DA002)排放。
经计算,拆解、切割过程粉尘总产生速率为1.68kg/h,4.012t/a,有组织产生量为3.611t/a,产生速率为1.512kg/h,产生浓度为189mg/m3,经袋式除尘器处理后,拆解、切割粉尘有组织排放量为0.036t/a,排放速率为0.015kg/h,排放浓度1.9mg/m3,可以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15m排气筒排放限值要求3.5kg/h、120mg/m3)要求。
剩余少量未收集粉尘量为0.401t/a,其中70%被密闭的车间阻隔沉降,30%散逸以无组织形式排放,则拆解、切割过程无组织粉尘排放量为0.12t/a,排放速率为0.05kg/h。
6.1.3破碎粉尘产排情况
由于不同钢材回收企业对废钢要求不同,部分废钢回收企业要求废钢进行破碎,项目拟设置一套废钢破碎生产线对废钢进行破碎;同时设置一台破碎机对产生的废塑
料进行破碎,以达到减容的目的,方便存储和运输,破碎后送至相应的储存仓库暂存。
本次汽车拆解产生的废钢铁量约30346t/a,20%直接外售,80%进行破碎处理后外售;废塑料产生量约1620t/a,全部进行破碎处理后外售。根据《工业源产排污核算方法和系数手册》中4210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行业系数手册和4220非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行业系数手册,废钢铁破碎过程中颗粒物产污系数为360g/t原料,废塑料(参考废PE/PP)破碎过程中颗粒物产污系数为375g/t原料,则项目废钢铁破碎过程粉尘产生量为8.74t/a,年工作时长300d,每天工作8h,粉尘产生速率为3.64kg/h;废塑料破碎过程粉尘产生量为0.61t/a,年工作时长300d,每天工作2h,粉尘产生速率为1.017kg/h。项目破碎工序位于单独隔间内,破碎设备进行密闭,破碎粉尘经负压收集后(集气效率以99%计),经配套袋式除尘器(TA003、TA004)处理(风机风量8000m3/h,除尘效率约99%),共用15m高排气筒(DA003)排放。
经计算,废钢铁及废塑料破碎过程粉尘总产生速率为4.657kg/h,9.35t/a,有组织产生量为9.26t/a,产生速率为4.61kg/h,产生浓度为576mg/m3,经袋式除尘器处理后,破碎粉尘有组织排放量为0.093t/a,排放速率为0.046kg/h,排放浓度5.8mg/m3;可以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15m排气筒排放限值要求3.5kg/h、120mg/m3)要求。
剩余少量未收集粉尘量为0.094t/a,其中70%被密闭的车间阻隔沉降,30%散逸以无组织形式排放,则破碎工序无组织粉尘排放量为0.028t/a,排放速率为0.012kg/h。
6.1.4废气排放口基本情况
项目废气排放口基本情况见下表。
表24.项目废气排放口基本情况一览表
序号排放口编号排放口名称污染物排放口地理坐标排放口基本情况经度纬度排气筒高度(m)排气筒内径(m)排气温度(℃)1DA001废油液回收有机废气排气筒非甲烷总烃115°6'35.186"34°39'28.841"150.4252DA002拆解、切割废气排气筒颗粒物115°6'33.757"34°39'29.333"150.6253DA003破碎废气排气筒颗粒物115°6'32.299"34°39'29.516"150.625
6.2废水污染源及治理措施
6.2.1废水产排情况
项目废水主要为车间地面清洗废水、初期雨水及生活污水。
(1)车间地面清洗废水
本项目属于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车间地面难免比较脏乱,主要以车辆带入油污为主。根据《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9)规定,地面清洗用水2~3L/m2·次,项目拆解车间地面冲洗用水按2L/m2.次,其中拆解车间、预处理车间等地面均需进行清洗,面积共计约为6665m2,地面冲洗次数为每10天一次,则地面冲洗用水量399.9m3/a,1.33m3/d。地面冲洗废水排污系数取0.8,废水产生量为319.92m3/a,即1.07m3/d,类比同类企业,废水水质为COD250mg/L、BOD5100mg/L、SS200mg/L、石油类100mg/L,地面冲洗废水经车间内设置的排水沟排入厂区污水处理设施,经“隔油池+絮凝+沉淀池”处理完成后,排入民权县污水处理厂处理。
(2)生活污水
项目职工20人,实行单班制,每班工作8h,年工作300d,厂区不提供食宿,生活用水量约60L/人d计,用水量为1.2m3/d,360m3/a,排放系数按0.8计,则生活污水产生量为0.96m3/d、288m3/a。废水水质为COD250mg/L、BOD5180mg/L、SS200mg/L、氨氮30mg/L,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暂存后排入污水管网,进入民权县污水处理厂处理。
(3)初期雨水
项目主要拆解及存储车间均设在密闭的标准化厂房内,报废汽车存储区均设置防雨顶棚。但考虑到项目厂区内生产活动频繁,汽车进厂、物料转移等可能存在油液滴漏现象。当降雨时雨水形成地表径流对地面冲刷,厂区初期雨水中不可避免地含有悬浮颗粒物和石油类污染物。为防止降雨形成的初期雨水外排产生环境影响,本次评价要求厂区应对初期雨水进行收集处理。
根据核算,需收集的初期雨水汇水面积按9970m2计,初期雨水量以多年平均小时最大降雨量的前10min降水作为初期雨水,因该部分雨水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所以评价将其作为一次污染源。项目厂址所在地属于北方地区,年降雨量较少。根据给排水涉及规范推荐的暴雨强度计算方法,河南省暴雨强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q=1102(1+0.623lgP)/(t+3.20)0.60
其中:q—暴雨强度,L/s·ha;
P—设计重现期,取2年;
t--降雨历时,取初期10min。
根据当地最大暴雨强度和项目汇水面积9970m2(0.997ha)、q=305L/s.ha计算,初期雨水产生量约为182m3/次,产生水质为COD150mg/L、SS250mg/L、石油类40mg/L。这部分废水不能随其他雨水一起排放,收集至前期雨水收集池(250m3)内,然后分批打入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初期雨水经厂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通过污水管网排入民权县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
项目废水产排情况见下表。
表25.表28项目废水产排情况一览表
类别废水量项目主要污染物浓度CODBOD5氨氮SS石油类车间地面清洗废水319.92产生浓度(mg/L)250100/200100产生量(t/a)0.080.032/0.0640.032处理效率20%20%/30%90%排放浓度(mg/L)20080/14010排放量(t/a)0.0640.025/0.0450.0032生活污水288产生浓度(mg/L)25018030200/产生量(t/a)0.0720.0520.0090.058/处理效率20%10%5%10%/排放浓度(mg/L)20016228.5180/排放量(t/a)0.0580.0470.00850.052/综合废水607.92排放浓度(mg/L)20011913.51595.3排放量(t/a)0.1220.0720.00850.0970.0032
由上表可知,本项目车间地面清洗废水经厂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与生活污水混合后,综合废水中主要污染物量浓度分别为COD200mg/L、NH3-N13.5mg/L、SS159mg/L、BOD5119mg/L、石油类5.3mg/L,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均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且满足民权县污水处理厂进水指标(COD≤450mg/L、BOD5≤200mg/L、SS≤300mg/L、NH3-N≤40mg/L),经污水管网排入民权县污水处理厂处理,处理达标后排放。
6.2.2废水产排情况及监测要求
项目废水污染源产排情况见下表。
表26.项目废水污染源产排情况信息表
产污环节类别污染物种类产生量及产生浓度治理措施废水排放量t/a排放量及排放浓度排放去向产生浓度mg/L产生量t/a处理能力治理工艺排放浓度mg/L排放量t/a地面清洗生产废水COD2500.0820m3/d隔油池+絮凝+沉淀池319.922000.064民权县污水处理厂BOD51000.032800.025SS2000.0641400.045石油类1000.032100.0032员工生活生活污水COD2500.0725m3/d化粪池2882000.058BOD51800.0521620.047SS2000.0581800.052氨氮300.00928.50.0085
在建工程项目废水排放口基本情况见下表。
表27.在建工程项目废水排放口基本情况一览表
序号排放口编号排放口名称排放口类型排放方式排放规律排放口地理坐标排放标准经度纬度污染物种类排放限值标准名称1DW001污水总排口一般排放口间接间歇115°6'30.745"34°39'27.827"COD450《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且满足民权县污水处理厂进水指标SS300氨氮40石油类202YS001雨水总排口一般排放口直接间歇115°6'30.764"34°39'27.363"///
6.3噪声污染源及治理措施
本项目噪声主要来自破拆机、剪切机、叉车等设备工作时的机械噪声,噪声级为75~90dB(A)。经厂房阻隔、采取基础减振等措施后,噪声可降低约15~25dB(A)。评价要求工程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同时采取室内布置、减振基础、消声器、隔声罩等降噪措施。项目噪声经距离衰减及绿化吸声后厂界噪声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要求,项目厂址周边均为工业区,项目噪声不会产生扰民现象。
6.4固体废物治理措施
项目固废主要为车辆拆解过程产生的废钢材、有色金属、塑料、橡胶、玻璃、引爆后的安全气囊、废油液、废制冷剂、废蓄电池、废电容器、废含汞开关、废机油滤清器滤芯、废电子电器部件等,以及可再制造“五大总成”部件、可作为二手材料外售的可用零部件,此外还有拆解作业过程中沾上油污的废抹布和手套等劳保用品、环保措施产生的含油污泥、废活性炭、废UV灯管以及人员办公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
工程完成后固废产生种类及处理措施一览表详见下表。
表28.车辆拆解产生废旧物资一览表
序号名称全年产生总量(t/a)类别备注1废钢铁30346废旧物资外**有色金属1446主要有铝、铜、镁、钛等有色金属,外售3塑料1620外售4玻璃1282外售5橡胶(含轮胎)1918外售6引爆后的安全气囊37.4外售7其他可用零部件1389外售8可再造五大总成部件6116外售9废动力蓄电池120外售10碎玻璃等不可利用废物及尾料3776一般固废送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11含油废手套、抹布0.2委托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12生活垃圾3
项目危险固废汇总情况见下表。
表29.危险固废汇总情况表
序号危险废物名称危险废物类别危险废物代码产生量(t/a)产生工序及装置形态主要成分有害成分产废周期危险特性1废制冷剂《报废机动车拆解企业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348-2022)中规定的具有环境风险的废物1.5拆解过程中产生气态氟利昂有机物1天/2含多氯联苯的废电容器HW10900-008-108.3固态多氯联苯有机物1天/3废电子电器件(含电路板)HW49900-045-498.3固态//1天/4废含汞开关HW29900-024-290.8固态汞/1天/5各类废油液HW08900-199-0855液态油液油液1天T,I6废机油滤芯HW49900-041-493固态滤芯机油1天T/In7废汽车尾气净化装置HW50900-049-5012.5固态催化剂催化剂1天T8废铅蓄电池HW31900-052-3160固态铅铅1天T,C9油泥HW08900-199-080.2液态油液油液1个月T,I10废活性炭HW49900-039-490.58废气处理固态活性炭有机废气2个月T11废水处理污泥HW08900-210-081.5废水处理固态油液油液1个月T,I12废UV灯管HW29900-023-2924个/2a废气处理固态灯管汞1年T
固废临时贮存措施:
根据项目生产特点,生产过程产生的危险废物种类较多且成分复杂,项目在生产环节应对产生的危险废物分类收集,禁止将不相容(相互反应)的危险废物在同一容器内混装,经危废暂存间暂存过程中,应分类分区储存,严格按照《报废机动车拆解企业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348-2022)及《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的要求进行。
收集、贮存废蓄电池的容器应根据废铅酸蓄电池的特性而设计,不易破损、变形,其所用材料能有效地防止渗漏、扩散,并耐酸腐蚀。装有废铅酸蓄电池的容器必须粘贴符合GB18597中附录A所要求的危险废物标签。
此外,对于储存废蓄电池的危废暂存隔间,评价要求应满足以下条件:(1)贮存区应防雨,必须远离其他水源和热源;(2)贮存区应有耐酸地面隔离层,以便于截留和收集废酸电解液;(3)应设置围堰和废水收集系统,以便溢出的溶液及时收集处理;(4)应只有一个入口,并且在一般情况下,应关闭此入口以避免灰尘的扩散;(5)应设有适当的防火装置;(6)作为危险品贮存点,必须设立警示标志,只允许专门人员进入贮存设施;(7)应设立负压排气系统。
③废油液:废油液主要包括汽油、柴油、机油、润滑油、液压油、制动液、防冻剂等,主要产生于发动机、气缸、油箱等处。评价要求将上述废油液分类收集,并分别存放于密闭容器内,工程在厂区内设置专用危废暂存间用于废油液的存储,及时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处理单位进行处置。
各危废暂存仓库的储存面积详见下表。
表30.危废暂存仓库面积及存储规模一览表
6.5在建工程存在的环保问题及整改要求
6.6本次工程与在建工程的依托关系
本次工程是依托在建工程的厂房进行建设,依托关系详见下表分析。
表31.本次工程与在建工程的依托关系
序号类别依托关系1主体工程方面本次工程依托2#拆解车间最东侧的新能源汽车拆解区建设回收废铅酸蓄电池建设项目,厂房已建成,可依托2配套工程办公依托在建工程的办公区域,目前处于在建阶段3环保工程废水方面:本次工程依托在建工程化粪池进行处理后排入厂区总排口,已建成,可依托
三、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环境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
区域
环境
质量
现状
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根据民权县对项目区域的功能区划,其环境空气功能区划为二类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根据商丘市环境监测站公布的2022年商丘市环境空气质量数据,本次评价选取2021年作为评价基准年,其中获取连续1年中365个日均值数据,每月至少有30个有效数据(其中2月有29个),数据有效性满足GB3095-2012和HJ663中关于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经统计分析环境质量调查数据统计结果如下。
表3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单位:ug/m3
污染物评价指标监测值标准值占标率超标倍数达标情况PM2.5年均值46年平均:35131.4%0.31超标24h平均第95百分位数12324h平均:75164%0.6PM10年均值80年平均:70114.3%0.14超标24h平均第95百分位数16624h平均:150110.7%0.11SO2年均值7年平均:6011.7%0达标24h平均第98百分位数1524h平均:15010%0NO2年均值22年平均:4055%0达标24h平均第98百分位数5324h平均:8066.3%0CO24h平均第95百分位数1mg/m324h平均:4mg/m325%0达标O38h平均第90百分位数164日最大8h平均:160102.5%0.03超标
通过以上监测结果分析可知,评价区域内大气环境中SO2、NO2年平均浓度、CO24h平均浓度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PM2.5、PM10年平均浓度、O38h平均浓度不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因此,本次工程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为不达标区。
为持续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商丘市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通过采取“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深入调整能源结构,推进能源低碳高效利用;持续调整交通运输结构,构建绿色交通体系;优化调整用地和农业投入结构,强化面源污染管控;全面推行重点行业绩效分级,深化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强化臭氧协同控制,持续深化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强化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大力推动多污染协同减排;强化基础能力建设,持续推进大气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有力举措,预计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将会逐步改善。
2、地表水环境
本次工程无生产废水产生,本次工程项目运营期废水主要为喷淋塔废液以及职工的生活污水,其中喷淋塔废液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故本次工程项目主要废水主要为新增职工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依托厂区化粪池化粪池暂存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经市政管网排入民权县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入大沙河。
根据地表水质量功能划分,大沙河水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标准。本次评价采用商丘市生态环境中心公布的2022年第20周商丘市水质自动监测周报,监测结果数据统计如下:
表33.地表水环境质量现场监测结果
由上表可知,大沙河包公庙断面所测指标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
3、声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项目所在区域属于2类声功能区,声环境应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试行)声环境保护目标范围为50米,根据现场勘查项目50米范围内无敏感点,因此,项目无需进行声环境现状监测。
4、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所在区域生态系统已经演化为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比较单一。项目周围主要为工业企业、农田、村庄等,本项目所在地500m范围内无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及各级自然生态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
保护
目标
表34.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类别保护目标与厂区相对位置保护级别名称性质方位距离环境空气(500m范围)西王庄村居住西北侧450m《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地表水老城干渠/西侧90m《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地下水(500m范围)厂界外500米范围内不存在地下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资源生态环境/
污染
物排
放控
制标
准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因子限值要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硫酸雾有组织最高允许排放浓度45mg/m315m高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速率1.5kg/h无组织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2mg/m3《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Leq昼间60dB(A)夜间50dB(A)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
总量
控制
指标
本次工程废气污染物主要为硫酸雾,不涉及废气总量控制指标。
本次工程新增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污染物排放量(纳管)为COD:0.024t/a、NH3-N:0.0029t/a,然后排入民权县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污染物排放量(入河)为COD:0.0045t/a、NH3-N:0.0005t/a。
本次工程新增COD、氨氮排放总量从民权县润康养殖有限公司减排水污染物排放总量中进行等量替代,本项目等量替代COD:0.0045t/a,氨氮:0.0005t/a后,民权县润康养殖有限公司可用减排量剩余量为:COD:44.59998t/a,氨氮:8.40086t/a。
四、主要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施工
期环
境保
护措
施
本次工程是利用现有已建厂房进行建设,工程内容主要进行废旧铅酸电池贮存区域、危废暂存间及应急事故池的防渗施工以及导流沟的防渗施工及环保设备的安装,安装、调试。施工期约1个月,施工期较短,且主要在厂房内施工,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因此本次评价不再进行分析。
运营
境影
响和
措施
1.1产污环节及源强核算
本次工程项目生产过程中废气主要为运输车辆扬尘、汽车尾气以及硫酸雾。
1.1.1运输车辆扬尘
项目运输车辆运输过程中容易产生一定量的扬尘,严格控制行车速度,项目车辆行驶速度较慢,一般此类扬尘产生量不大,经大气扩散稀释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本次评价不对运输车辆扬尘进行具体量化分析。
1.1.2汽车尾气
本次工程项目运输车辆会产生汽车尾气,主要污染因子为CO、HC、NOx等。汽车尾气排放量较小,且因收集点较分散,产生的运输废气经大气扩散稀释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本次评价不对汽车尾气进行定量分析。
1.1.3硫酸雾
(1)正常工况
本次工程项目为废铅酸蓄电池收集、暂存和转运项目,不涉及拆解及后续深加工。
①完整废铅酸蓄电池贮存区
该区域贮存的均为来自各收集网点的完整密封式免维护废铅酸蓄电池,由有资质的专用运输车辆运至项目厂内,再交由处置单位处置,一般不会对电池造成损伤,因此,正常营运过程中不会产生硫酸雾等废气,仅在该区域设置排风换气系统对该区域进行换气。
②破损废铅酸蓄电池贮存区
该区域主要贮存开口式废铅酸蓄电池和破损的废铅酸蓄电池,采用带盖耐酸塑料转运箱进行密闭暂存,此过程产生的硫酸雾很少。
(2)非正常工况
本次工程项目在运营过程中不排除部分废铅酸蓄电池存在密封阀或壳体轻微破损,在搬卸过程中可能受外力撞击及暂存过程的电池老化破损,从而导致电解液挥发产生少量硫酸雾。
本次工程项目设破损电池暂存间,一旦发现破损的废铅酸蓄电池,直接送至破损电池暂存间暂存,破损的废铅酸蓄电池有电解液渗漏的,其渗漏液单独收集暂存于专用密封耐酸容器中。
本次工程项目废铅酸蓄电池一次最大存储量为170吨,铅酸蓄电池发生事故泄漏概率按1%计,根据废铅酸蓄电池成分组成,废铅酸蓄电池电解液含量约7%。《废旧铅酸蓄电池电解液的处理新工艺》(陈梁等,中国有色冶金,2009年4月第2期)指出,废旧铅酸蓄电池电解液中硫酸浓度约为15~24%,本次工程项目按24%计算,则废铅酸蓄电池发生泄漏时硫酸泄漏量为170×1%×7%×24%=0.0286t/次。
根据《环境统计手册》中推荐的酸雾统计公式,酸雾挥发量计算如下:
Gz=M(0.000352+0.000786V)P·F
式中,Gz——液体的蒸发量,kg/h;
M——液体的分子量;硫酸分子量98。
V——蒸发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速,m/s,以实测数据为准,无条件时,查表一般取0.2-0.5,本报告取0.35m/s。
P——相应于液体温度下的空气中的蒸气分压力,mmHg,项目电解液浓度约为24%,温度为20℃,经查阅硫酸溶液饱和蒸汽压中硫酸分压资料,P取15.44mmHg。
F——液体蒸发面的表面积(m2),根据泄漏硫酸溶液经导流沟进入应急池内,取6.0;
Gz硫酸雾=Gz-G水,20°C时水蒸气的蒸发量为0.5L/m2·h;
由上式计算可得,非正常工况下的硫酸蒸发量为5.69kg/h,则硫酸挥发量Gz硫酸雾为2.69kg/h(20℃时,水蒸气的蒸发速率为0.5L·m2/h,计算得水蒸气的蒸发量为3kg/h,硫酸挥发量=液体蒸发量-水蒸气的蒸发量)。
表35.有组织废气产生及排放情况一览表
污染物总产生量t/a风量m3/h有组织收集量净化效率%有组织排放情况产生量t/a产生速率(kg/h)浓度mg/m3排放量t/a排放速率(kg/h)浓度mg/m3硫酸雾0.1614100000.14532.42242900.01450.24224.2
表36.无组织废气产生及排放情况一览表
污染物无组织产生量t/a无组织废气产生速率(kg/h)无组织废气排放量t/a无组织废气排放速率(kg/h)硫酸雾0.01610.2690.01610.269
由上表可知,硫酸雾有组织排放浓度及排放速率均能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要求(硫酸雾有组织排放浓度≤45mg/m3,排放速率≤1.5kg/h(15m高排气筒))。
1.2环保措施可行性分析
根据《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废物治理》(HJ1033—2019),本次工程项目废气产生环节及治理措施如下:
表37.废气产排环节及治理措施
序号产污环节污染物种类排放形式污染治污措施是否可行技术排放口1破损电池贮存硫酸雾有组织碱喷淋+15m高排气筒是DA004
1.3排放口基本情况及达标分析
本次工程项目废气有组织排放情况如下:
表38.本次工程项目排放口设置一览表
排气筒编号污染源名称高度m内径m温度℃地理坐标类型DA004贮存150.525115.11588871,34.65796168一般排放口
表39.本次工程项目废气排放达标分析
排气筒污染因子排放情况执行标准达标分析DA004硫酸雾排放浓度24.2mg/m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达标排放速率0.242kg/h
由上表可知,本次工程项目运营期废气可以满足相应的排放标准,可以达标排放。
1.4污染物排放量核算
①有组织排放量核算
大气污染物有组织排放量核算表见下表。
表40.大气污染物有组织排放量核算一览表
序号排放口编号污染物核算排放浓度(mg/m3)核算排放速率(kg/h)核算年排放量(t/a)一般排放口1DA004排气筒硫酸雾24.20.2420.0145有组织排放总计(t/a)硫酸雾0.0145
②无组织排放量核算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量核算表见下表。
表41.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量核算一览表
序号排放源产污环节污染物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年排放量(t/a)标准名称浓度限值(mg/m3)1破损电池贮存区硫酸雾《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排放限值1.20.0161无组织排放总计(t/a)硫酸雾0.0161
③大气污染物年排放量核算
表42.大气污染物年排放量核算
序号污染物年排放量(t/a)1硫酸雾0.0306
1.5监测要求
根据《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HJ819-2017)、《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废物治理》(HJ1033—2019),建设单位应开展自行监测活动。本次工程项目废气自行监测计划见下表。
表43.有组织废气监测方案
监测点位监测指标监测频次执行排放标准DA004硫酸雾1次/半年《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排放限值
表44.无组织废气监测方案
监测点位监测指标监测频次执行排放标准厂界四周硫酸雾1次/半年《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排放限值
1.6非正常工况
非正常工况指生产运行阶段的开、停车、检修、操作不正常或设备故障等,造成的生产异常、污染物排放异常情况。本次工程项目工艺简单,环保设备先于生产设施开启,晚于生产设施关闭,故非正常工况情况下产排污与正常工况一致
1.7大气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综上,本次工程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在采取相应措施后,可以满足相应的排放限值要求,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不大。
2.1源强核定及达标分析
本次工程项目运营期废水主要为喷淋塔废液以及职工的生活污水,其中喷淋塔废液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故本次工程项目主要废水为职工的生活污水,项目不设食堂,不涉及餐厨废水,主要为盥洗废水。根据水平衡分析,本次工程项目生活污水产生量为96m3/a,0.32m3/d,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SS、NH3-N,经化粪池暂存后,各污染因子浓度为COD250mg/L、BOD5160mg/L、SS140mg/L、NH3-N30mg/L,能够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同时满足民权县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本项目废水经厂区现有化粪池暂存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经市政管网排入民权县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排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COD50mg/L、氨氮5mg/L。
表45.项目废水中各污染物产排情况一览表
废水类型产排量(m3/a)污染因子产排浓度(mg/L)产排量(t/a)去向入环境量(t/a)生活污水96COD2500.0240经管网去民权县污水处理厂0.0048BOD51600.0154/SS1400.0134/NH3-N300.00290.0005
表46.废水污染治理措施及排放情况一览表
废水类别产污环节污染物种类污染治理设施编号污染治理设施名称是否为可行技术污染治理设施其他信息排放去向生活污水职工生活COD、氨氮TW001化粪池是5m3民权县污水处理厂
2.2废水处理可行性分析
本次工程建设地点位于商丘市民权县环艺路北段东侧6号,处于民权县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内,厂址区域市政污水管网已经铺设,项目废水能够排入民权县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民权县污水处理厂已于2007年7月建成,并于2007年7月15日投入试运行,本项目产生的废水经处理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进入民权县污水处理厂处理。项目废水各污染物的浓度满足民权县污水处理厂入网水质要求。本次工程新增废水排放量为0.32m3/d(96m3/a),占污水处理厂处理水量的比例较小,且项目废水为生活污水,水质较为简单,不含有毒有害物质,项目废水进入民权县污水处理厂不会对其水量水质造成较大影响,因此本项目废水进入民权县污水处理厂处理是可行的。
综上,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不会对周边地表水环境造成影响。
2.3.建设项目水污染物排放信息
(1)废水类别、污染物及污染治理设施信息
表47.废水类别、污染物及污染治理设施信息表
废水类别污染物种类排放去向排放规律污染治理设施排放口编号排放口设置是否符合要求排放口类型污染治理设施编号污染治理设施名称污染治理设施工艺职工生活废水COD、氨氮民权县污水处理厂间断排放,排放期间流量不稳定且无规律,但不属于冲击性排放TW001化粪池化粪池DW001是企业总排口
(2)废水间接排放口基本情况
表48.废水间接排放口基本情况表
排放口编号排放口地理坐标废水排放量(万t/a)排放去向排放规律间歇排放时段收纳污水处理厂信息经度纬度名称污染物种类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浓度限值/(mg/L)DW001115.1138448734.658169070.0096民权县污水处理厂间断排放,排放期间流量不稳定且无规律,但不属于冲击性排放/民权县污水处理厂COD50氨氮5
(2)废水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
表49.废水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表
序号排放口编号污染物种类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及其他按规定商定的协议名称浓度限值1DW001COD民权县污水处理厂收水水质要求400氨氮40
(4)废水污染物排放信息
表50.废水污染物排放信息表
序号排放口编号污染物种类排放浓度(mg/L)日排放量(t/d)年排放量(t/a)1DW001COD250/0.024氨氮30/0.0029全厂排放口合计COD0.024氨氮0.0029
(5)环境监测计划及记录信息表
表2环境监测计划及记录信息表
排放口编号污染物名称监测设施手工监测频次手工测定方法DW001COD手动每半年一次《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HJ828-2017)氨氮手动每半年一次《水质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535-2009)
3.1噪声源强及降噪措施
项目主要内容为收集、储存废旧电池,运营期噪声源主要为叉车行驶、装卸过程以及风机运行过程产生的噪声,均为室内生源,根据类比调查噪声源强为60-90dB(A)。本次工程项目噪声产排情况见下表:
表51.工业企业噪声源强调查清单(室内声源)
序号声源名称型号声源源强声源控制措施空间相对位置/m距室内边界距离/m室内边界声级/dB(A)运行时段建筑物插入损失/dB(A)建筑物外噪声声功率级/dB(A)E°N°Z(m)声压级/dB(A)建筑物外距离m1风机7.5kW90基础减振、加装消声器115.1157867934.6579572660284.0昼间2559.012叉车/80基础减振、隔声115.1158511634.6579043160274.0昼间2549.01
为说明项目营运过程中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预测模式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21)中推荐的模型。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使其产生衰减,根据建设项目噪声源和环境特征,预测过程中考虑了建筑物的屏障作用、空气吸收。
室内声源采用等效室外声源声功率级法进行计算,设靠近开口处(或窗户)室内、室外某倍频带的声压级或A声级分比为Lp1和Lp2。若声源所在室内声场为近似扩散声场,则室外的倍频带声压级可按下式近似求出:
Lp2=Lp1-(TL+6)
式中:Lp1——靠近开口处(或窗户)室内某倍频带的声压级或A声级,dB;
Lp2——靠近开口处(或窗户)室外某倍频带的声压级或A声级,dB;
TL——隔墙(或窗户)倍频带或A声级的隔音量,dB。
如下图所示。
图3室内声源等效为室外声源图例
●室外点声源利用点源衰减公式
LA(r)=LA(r0)(20lgr/r(8
式中LA(r)、LA(r0)分别是距声源、r0处的A声级值。
●户外建筑物的声屏障效应
声屏障的隔声效应与声源和接收点、屏障位置、屏障高度和屏障长度及结构性质有关,评价根据它们之间的距离、声音的频率(一般取500HZ)算出菲涅尔系数,然后再查表找出相对应的衰减值(dB)。菲涅尔系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N=2(A+B+d)(
式中:A—是声源与屏障顶端的距离;
B—是接收点与屏障顶端的距离;
d—是声源与接收点间的距离;
(—波长。
●空气吸收引起的衰减(Aatm)
空气吸收引起的衰减按以下公式计算:
Aatm=a(r(r0)1000
式中:a为温度、湿度和声波频率的函数,预测计算中一般根据建设项目所处区域常年平均气温和湿度选择相应的空气吸收系数,见下表。
表52.倍频带噪声的大气吸收衰减系数
温度℃相对湿度%大气吸收衰减系数a,dB/km,倍频带中心频率Hz631252505001000200010700.10.41.01.93.79.720700.10.31.12.85.09.030700.10.31.13.17.412.715200.30.61.22.78.228.215500.10.51.22.24.210.815800.10.31.12.44.18.3
(1)参数选取
项目所在区域的年平均温度为13.4℃,湿度为66%。计算过程考虑了建筑物的屏障作用和室内源向室外的传播。
(2)预测结果
根据本次工程项目所在的地理环境、噪声源的平面分布、工作制度和噪声预测模式,设备噪声对厂界影响预测分析见下表。本次工程项目生产设备对厂界噪声影响预测分析见下表。
表53.噪声设备运行时对厂界声环境预测结果一览表dB(A)
等效点声源影响对象等效室外源强dB(A)距离(m)贡献值在建工程贡献值叠加值标准值昼间夜间本次工程车间东厂界59.466.423.031.632.26050西厂界3229.338.939.4南厂界5.145.241.446.7北厂界7821.656.356.3
由上表可知,项目四厂界噪声预测值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昼间60dB(A)、夜间50(A))。
3.3监测要求
根据《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HJ819-2017)、《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废物治理》(HJ1033—2019),建设单位应开展自行监测活动。本次工程项目噪声自行监测计划见下表。
表54.本次工程项目营运期环境监测计划一览表
编号类别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监测频率1噪声各厂界外1mLeq(A)每季度一次
本次工程项目在运营期一般固体废物主要为职工生活垃圾;危险废物主要为废电解液、废碱液、废劳保用品。
(1)一般固废
本次工程项目劳动定员10人,生活垃圾产生量按每人每天0.5kg计算,则本次工程项目生活垃圾产生量为5.0kg/d,合1.5t/a。生活垃圾为一般性固体废物,不含特殊污染物质,统一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工程一般固废产生及治理情况见下表。
表55.一般固废产生及治理情况一览表
产污环节污染物产生量治理措施排放量职工生活生活垃圾1.5t/a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0
(2)危险废物
项目危险固废主要为废电解液、废碱液、废劳保用品。
①废电解液
本次工程项目废铅酸蓄电池最大存储量为170吨,铅酸蓄电池发生事故泄漏概率按1%计,根据废铅酸蓄电池成分组成,废铅酸蓄电池电解液含量约7%。则废铅酸蓄电池发生泄漏时电解液泄漏量为0.119t/次。类比《江苏华福储能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废旧电池收集、贮存(不含拆解处置)项目》(批复文号:邮环许可[2017]1号)实际运行经验可知,此类破损的发生频率平均为10次/月,即年发生约120次,故本次工程项目电解液最大泄漏量为14.28t/a。泄漏的电解液经仓库内设置的导流沟收集进入集液池,收集后转入耐酸容器,暂存后定期送至有处理资质单位处置。
②废碱液
根据项目水平衡分析可知,本次工程项目碱喷淋装置废液产生量为4t/a。
③废劳保用品
本次工程项目员工日常穿着的工作服、帽子、手套等劳保品平均每月更换一次,产生量约为1.8t/a;其他废抹布等产生量约0.9t/a,合计2.7t/a。经收集后交有资质单位处置。
根据《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2017年10月1日施行),本次工程项目危险废物分类及危害汇总表详见下表。
表56.项目危险废物分类及危害汇总表
序号危险废物名称危险废物类别危险废物代码产生量(吨/年)产生工序及装置形态主要成分有害成分危险特性污染防治措施1废电解液HW31含铅废物900-052-3114.28贮存液态酸、铅酸、铅T/In经密闭容器收集,存放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定期委托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理单位安全处置2废碱液HW35废碱900-399-354碱液喷淋塔液态碱碱T3废劳保用品HW49其他废物900-041-492.7贮存固态棉布酸、铅T/In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评价要求建设单位应做到以下几点:
(1)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台账,如实记录有关信息,并通过国家危险废物信息管理系统向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申报危险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
(2)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环境保护标准要求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不得擅自倾倒、堆放。
(3)转移危险废物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填写、运行危险废物电子或者纸质转移联单。
(4)应当依法制定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向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备案。
具体要求如下:
①危险废物的收集
项目危险废物的收集应满足《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的要求:
a、根据危险废物产生的工艺特征、排放周期、特性、管理计划等因素制定详细的收集计划。收集计划包括收集任务概述、收集目标及原则、危险废物特性评估、危险废物收集量估算、收集作业范围和方法、收集设备和包装容器、安全生产与个人防护、工程防护与事故应急、进度安排与组织管理等。
b、执行危险废物收集操作规程,内容包括使用范围、操作程序和方法、专用设备和工具转移和交接、安全保障和应急防护等。
c、危险废物收集和转运作业人员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防护镜、防护服、防毒面具或口罩等。
d、在危险废物收集和转运过程中,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和污染防治措施,包括防爆、防火、防泄漏、防飞扬、防雨或其他防治污染环境的措施。
e、危险废物收集时应根据危险废物的种类、数量、危险特性、物理形态、运输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包装形式。
②危险废物暂存场所要求
本次工程依托在建工程危险固废暂存间,危险废物暂存应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及《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执行。基本情况如下:
表57.危险废物贮存场所(设施)基本情况表
序号贮存场所(设施)名称危险废物名称危险废物类别危险废物代码位置占地面积贮存方式贮存能力贮存周期1危险固废暂存间废电解液HW31含铅废物900-052-31车间南侧20m2密闭容器收集50t一年2废碱液HW35废碱900-399-353废劳保用品HW49其他废物900-041-49
评价要求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以下要求管理:
a.危险废物暂存间,需做到防风、防雨、防晒、防渗漏的“四防”要求;
b.必须定期对危险废物储存设施进行检查,如有破损,应及时采取措施清理更换;
c.危险废物暂存间应是密闭的,并设有安全照明设施和观察窗口;
d.危险废物暂存间要派专人定期管理,贴上警示标签,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③转运过程影响分析
本次工程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经危险废物暂存间暂存后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转运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由有资质的单位负责转运,不允许有渗漏的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采取以上措施,本次工程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均能得到妥善的处理和处置。
本次工程项目为废电池收集、贮存、转运项目,不涉及拆解以及深加工处理。也不在租赁厂房内进行废铅酸电池容器的清洗,不对厂房地面进行清洗,故营运期过程中无生产废水排放。运营期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喷淋塔吸收液。其中:生活污水排入旱厕定期清掏;喷淋塔吸收液定期更换,交有资质单位处置。
本次工程项目厂区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设计防渗层,同时设有导流沟、集液池,废电解液和废劳保用品等经危废暂存间暂存后,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因此项目在正常工况下,各污染物不易进入地下水和土壤,对地下水环境和土壤不会造成不利影响。
非正常工况下,拟建项目对地下水影响途径主要包括仓库地面、导流沟、集液池等防渗措施失效、出现渗漏,污染物渗入地下造成地下水及土壤污染。
根据本次工程项目情况,提出以下防治措施:
1)源头控制措施
2)分区防治措施
项目营运期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废铅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519-2020)要求进行设计和建设。为防止本次工程项目暂存设施的废液泄漏后对周围土壤环境造成污染,采取严格的防腐防渗措施。项目电池暂存区将严格按照要求设置围堰、导流槽、截流槽、事故池等,仓库地面防渗要求为采用耐磨、耐酸水泥+高密度聚乙烯或其他人工材料,厚度不小于2mm,确保渗透系数小于10-10cm/s。在采取上述措施后,本次工程项目不会对周围地下水、土壤环境造成影响。
参照(HJ610-2016)中地下水污染防渗分区参照表,企业将场区划分为重点防渗区、一般防渗区和简单防渗区,本次工程项目污染地下水途径及防治措施一览表见下表。
表58.地下水污染防渗分区参照表
防渗分区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污染控制难易程度污染物类型防渗技术要求重点防渗区弱难重金属、持久性有机物污染物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K≤1×10-7cm/s;或参照GB18598执行中-强难弱易一般防渗区弱易其他类型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K≤1×10-7cm/s;或参照GB16889执行中-强易-难中易重金属、持久性有机物污染物强易简单防渗区中-强易其他类型一般地面硬化
表59.本次工程项目污染地下水途径及防治措施一览表
序号项目保护措施达到效果1重点防渗区主要包括废铅酸蓄电池贮存区、装卸区、碱液吸收塔区域、危废间及事故池等区域,在清场夯压的基础上铺设防渗材料+混凝土防渗。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K≤1×10-7cm/s;或参照GB18598执行
评价建议项目运营阶段,重点防渗区和一般防渗区应按照本评价的要求做好防渗措施,公司制定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废旧蓄电池仓库、危废暂存间及事故池,杜绝原辅料等渗漏,防止“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
3)污染监控
①企业拟建立场地区地下水环境监控体系,包括建立地下水污染监控制度和环境管理体系、制定监测计划,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②防渗工程必须定期进行检漏检测。
4)风险事故应急响应
①制定风险事故应急预案,明确污染状况下应采取的控制污染源、切断污染途径等措施;
②地下水或土壤受到污染时,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治污染扩散,并对受污染的地下水和土壤进行治理。
6.1风险物质分布
项目所涉及的风险物质为废铅酸蓄电池泄漏产生的硫酸、废电解液、废碱液以及废劳保用品,其中废铅酸蓄电池泄漏产生的硫酸位于废铅酸蓄电池贮存区,废电解液、废碱液以及废劳保用品位于危废暂存间内。
根据前节分析,风险物质存储及分布见下表。
表60.风险物质存储及分布一览表
名称一次最大存储量贮存包装方式存放位置硫酸3.4272托盘/耐酸塑料转运箱电池贮存区废电解液14.28密闭容器危废暂存间废碱液4密闭容器危废暂存间废劳保用品2.7密闭容器危废暂存间注:本次工程项目废铅酸蓄电池最大存储量为170吨,根据废铅酸蓄电池成分组成,废铅酸蓄电池电解液含量约7%,废旧铅酸蓄电池电解液中硫酸浓度按24%计算。
6.2风险潜势初判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中规定,计算所涉及的每种危险物质在厂界内的最大存在总量与其在附录B中对应临界量的比值Q。在不同厂区的同一种物质,按其在厂界内的最大存在总量计算。
当只涉及一种危险物质时,计算该物质的总量与其临界量比值,即为Q;
当存在多种危险物质时,则按下式计算物质总量与其临界量比值(Q):
Q=q1/Q1+q2/Q2+q3/Q3+……+qn/Qn
若计算结果大于或等于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式中:q1,q2,……qn-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吨);
Q1,Q2,……Qn-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临界量(吨)。
当Q<1时,该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Ⅰ。
当Q≥1时,将Q值划分为:(1)1≤Q<10;(2)10≤Q<100;(3)Q≥100。
表61.建设项目Q值确定表
序号材料名称CAS号最大储存量qn/t临界量Qn/t该种危险物质Q值1硫酸7664-93-93.4272100.342722废电解液/14.281000.14283废碱液/41000.044废劳保用品/2.71000.027项目Q值Σ0.55252
经计算,本次工程项目Q值∑Q<1,环境风险潜势为Ⅰ。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环境风险潜势为Ⅰ,可直接开展简单分析,不再进行其他分级等的判定。
6.3环境风险分析
(1)运输事故
拟建项目运输风险主要为在人工转运或交通事故过程造成车辆倾覆、包装破损,继而使废铅酸蓄电池散落到环境中,进入水体、土壤,从而对环境造成危害。运输过程中安全概率的人为因素较多,使安全性有所降低,具有一定风险,因此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运输规定,可最大程度的避免此类事故发生。
(2)贮存事故
拟建项目不对废电池进行拆解、加工等。项目回收的废铅酸蓄电池均经专门的车辆运至厂区,破损铅酸蓄电池均放置在耐酸、耐腐蚀的PVC转运箱中,放置于破损废铅酸蓄电池贮存区,设置废气抽排和处理装置,因此正常营运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如不慎在储运过程中对废铅酸蓄电池造成了损伤,其风险主要体现在电解液的泄漏,拟建项目沿厂房四周设置导流沟、收集池,废铅酸蓄电池出现破损及时处置,一般情况下废电解液不会进入下水道或排入环境中。在此前提下,项目发生电解液泄漏的风险很小。
①环境空气风险
项目贮存过程,电池损伤,电解液泄漏和电池引发的火灾、爆炸和环境污染事件。
②水环境风险
项目运输及贮存过程,电池损伤电解液泄漏,可造成对土壤环境和水环境的污染。
③火灾
因电气设施老化,气温过高或由于管理不严,有明火进入车间,则可能引发火灾。此外,外部其他企业发生火灾,也可能危及拟建项目。发生火灾时,受高温的影响,可能引起厂房内暂存电池的爆炸、破裂、一次电池电解液泄漏等。铅的熔点为327.5℃,一旦引起火灾、爆炸事故,铅尘会通过燃烧产生的烟尘,对周边的空气造成污染,通过空气进入人体造成危害。
6.4风险防范措施
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评价提出以下风险防范指施。
(1)收集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①应根据收集设备、转运车辆以及现场人员等实际情况确定相应作业区域,同时要设置作业界限标志和警示牌。
②作业区域内应设置危险废物收集专用通道和人员避险通道。
③收集时应配备必要的收集工具和包装物,以及必要的应急监测设备及应急装备。
④危险废物收集应填写记录表,并将记录表作为危险废物管理的重要档案妥善保存。
⑤收集结束后应清理和恢复收集作业区域,确保作业区域环境整洁安全。
⑥收集过危险废物的容器、设备、设施、场所及其它物品转作它用时,应消除污染,确保其使用安全。
(2)转移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②运输车辆应取得危险废物运输经营许可证,并具有对危险废物包装发生破裂泄露或其他事故进行处理的能力。
③运输过程中严格遵守交通、消防、治安等法规,控制车速,确保行车安全。
(3)贮存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①严格按贮存要求设计,车间地面应作防渗处理,并建设收集和导流系统,用于收集不慎泄露的废电解液。
②贮存容器必须粘贴相应危险废物标志。
④装卸时应轻装轻卸,定期对仓库进行检查,发现破损,及时采取措施。
⑤仓库内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值班人员加强培训,熟悉废铅酸蓄电池的特性。
⑥设应急事故池,当项目发生事故时,及时将事故废水引至事故池暂存,防止污染区域地表水及地下水。
⑦装卸过程在厂房内进行,装卸过程中撒漏的废液及时处理,避免进入外环境。装卸废铅酸蓄电池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容器、车辆损坏或者其中的含铅酸液泄漏。
(4)制度管理上的风险防范措施
①建立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如生产过程必须有全套切实可行的安全操作规程,有专人负责检查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安全设备及防护设备的使用情况。
②加强明火管理,严防火种的产生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首要措施,拟建项目车间及库房必须严格落实明火防范措施。按照消防设施安全规范,对易燃、易爆危险物加强对明火安全的管理,应在醒目位置设立“严禁烟火”、“禁火区”等警戒标语和标牌。
③生产现场设置各种安全标志。按照规范对需要迅速发现并引起注意以防发生事故的场所、部位均按要求涂安全色。
④加强废气处理设施的维护,及时发现处理设备的隐患,确保废气处理系统正常运行,确保不发生事故排放、或使影响最小。
⑤项目应综合考虑生产、使用、运输、储存等系统事故隐患,确定风险源,拟定安全制度,培训人员,持证上岗。同时配备应急设施器材。
⑦应建立危险废物贮存的台帐制度,出入库交接记录内容应参照《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中附录C执行。
本次工程项目总投资2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28万元,占总投资的14%。本次工程项目环保投资及验收内容如下:
表62.项目污染防治措施及验收、环保投资一览表
8、污染物排放情况汇总
在建工程污染物排放采用在建工程环评报告内数据,本次工程项目完成后全厂污染物排放“三本帐”详见下表。
表63.本次工程项目完成后全厂污染物排放“三本帐”
项目污染物在建工程排放量(t/a)本次工程排放量(t/a)以新带老削减量(t/a)本次工程完成后全厂排放量(t/a)排放增减量(t/a)废水废水量(m3/a)607.92960703.92+96COD0.030.004800.0348+0.0048氨氮0.0030.000500.0035+0.0005废气非甲烷总烃0.099000.099+0颗粒物0.277000.277+0硫酸雾00.030600.0306+0.0306固废一般固废00000危险固废00000
五、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
内容
要素
排放口(编号、
名称)/污染源
污染物项目
环境保护措施
执行标准
大气环境
DA004
碱液喷淋塔(破损电池暂存间废气)
硫酸雾
全密闭车间,设置微负压装置,废气采用抽气管道+碱喷淋装置处理后由15m高排气筒排放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限值
地表水环境
生活污水
COD、NH3-N
依托厂区5m3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掏,不外排
喷淋塔废水
pH
定期更换后交有资质单位处置
声环境
风机、叉车、运输车辆
dB(A)
基础减振、厂房隔声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
电磁辐射
固体废物
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废电解液、废碱液、废劳保用品经厂区危废间暂存后交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1)加强环境管理,采取防止和降低污染物跑、冒、滴、漏的措施。正常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巡检即使处理污染物跑、冒、滴、漏,同时应加强对防渗工程的检查,若发现防渗密封材料老化或损坏,应及时维修更换。
(2)按照要求做好分区防渗。储存区四周设置导流沟,设置1座事故池。
(3)建立场地区地下水环境监控体系,包括建立地下水污染监控制度和环境管理体系、制定监测计划,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对防渗工程定期进行检漏检测。
(4)制定风险事故应急预案,明确污染状况下应采取的控制污染源、切断污染途径等措施;地下水或土壤受到污染时,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治污染扩散,并对受污染的地下水和土壤进行治理。
生态保护措施
环境风险
防范措施
制定并严格落实环评所提出的收集过程、转移过程、贮存过程、制度管理等风险防范措施,完善环境风险应急物资,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其他环境
管理要求
①项目施工与建设过程应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项目建成后在实际发生排污行为前应及时申领排污许可证,并进行环保设施竣工验收。
②各排放口应按照《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技术要求》(国家环保局环[1996]470号)建设规范化排污口,并按照原国家环境保护局《排放口标志牌技术规格》(环办[2013]95号)设置环保图形标志。
六、结论
民权县绿源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年回收5万吨废旧电瓶建设项目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在评价建议措施的基础上,项目废气、废水、噪声和固废均可做到稳定达标排放或妥善处置,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该项目建设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