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想浏览中国自主品牌出口车型,可以为您切换到易车国际站。
从2016年起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池等核心部件按规定实施8年或12万公里质保期。到今年首批8年质保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正陆续进入“脱保期”。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如果衰减到新电池状态的80%,会失去继续充当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意义,此时应更换下来进入梯次利用环节。更换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报废换新车,另外一种就是更换动力电池。那么过了质保期的新能源车,该换电池还是换车?
新能源车寿命能有多长?
新能源车动力电池8年质保期是指,在新能源汽车购买后的8年内(或达到一定的行驶里程,如12万公里,以先到者为准),若电池组在无外部损伤的情况下发生性能衰退或故障,制造商会依据实际情况负责修复或更换。
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突破50万辆,以8年质保期计算,今年将有大批量新能源汽车面临“过保”。一旦脱保,电池严重衰减或者因为磕碰产生的一些问题,电池需要更换,其产生的费用可能高达十几万元。但是动力电池不更换,它们又面临性能衰减的问题,许多2016年前后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车主反馈,他们的车辆动力电池出现了明显的衰减,所以动力电池在超出质保期后,究竟还能否继续使用成为了一个亟待解答的问题。
针对动力电池过了8年质保期后能否继续使用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取决于电池的健康度和用户的使用情况。
温度是影响电池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高温会加速电池内部化学反应,导致电解液蒸发、材料老化等,从而影响电池的充电速度和寿命。低温则会降低电池内部化学反应速度,减少容量和充电速度。
按照每周进行1—2次充电一个使用频率,同时考虑电池一个日历寿命,动力电池使用8—10年是没有问题的。
动力电池8年后如何处理?
电池过了质保期,性能下降是不得不面对的客观事实。此时很多人也犹豫该换车,还是换电池?对于这个问题,笔者先跟大家说说电池价格难以打下来的重要原因。
动力电池的主要组成部分如隔膜、电解液、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等,其中约70%的电解液、隔膜与正极材料依然依靠进口,尤其是在高端市场,这导致原材料成本难以降低。同时隔膜这种技术含量高的材料,国内只有少数公司能生产,且性能与国际巨头产品有差距。国际市场基本被少数几家公司垄断,进一步推高了原材料成本。
笔者建议,如果电池状况良好,可以继续安全使用;如果电池虽达不到整车标准,但仍有利用价值,车主可以将其回收并进行梯次利用,即把电池应用于储能等其他领域;最后如果电池已无利用价值,最好是进行回收,确保环保与合理利用。
但是有行业数据统计,普通老百姓其实一天开车的里程数一般不到50公里,就算是续航里程不到200公里,它也足够普通老百姓使用,一天上下班、接小孩、买菜都没有问题。其实现在在中国换车周期越来越短,一般能把一辆车开到8年的用户很少。现在一般的换车周期都是4年5年,特别是年轻的车主,换车的周期更短。而新能源汽车功能更新得特别快,8年前买的新能源汽车到现在基本上很多功能跟现在的水平比起来已经过时,从技术发展的角度,很多车主也希望把座驾换掉。
所以新能源车过了质保期后是更换动力电池,还是换新车要视车辆用途而定,如果你是私人用车,换一辆新车是很好的选择,不仅新车价格越来越低,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智能科技配置体验更丰富,同时安全性能也更高,用车过程比原来的纯电动车更舒心和更安心。若你购车有其他商业用途,更换动力电池的成本低于买新车,更换动力电池方案更值得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