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电池外壳主要是较软的锌皮(碳性锌锰),利用化学反应放电。但是它容易反应不完全,进而导致化学原料会剩下一些,这部分剩下来的原料接触不到,会发不出电。
而我们通过咬、砸、挤等方式,可以破坏锌皮的外壳,让内表面产生裂纹,露出没有反应的锌,与剩余的化学物质接触,继续反应。
这时候,原本已经没有电的电池,就再次“焕发生机”了。
现在的电池咬一下还有用吗?
没有用!现在的电池早就已经换成“碱性电池”了。
现在的碱性电池使用了碱性更强的溶液,反应彻底,一旦没电,就真的没电了。
而且现在的电池外皮都是铜做的,更难咬了。就算咬透了,铜也不参加反应,对提高电量一点帮助都没有。
现在咬电池不仅对提高电量一点帮助都没有,还会对你的健康造成负面影响。比如下面这几种电池,尤其要注意:
1
充电电池
不同于普通干电池用完只能扔,充电电池用完之后,可以通过充电再次使用。这类电池大部分是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尤其是镍镉电池,千万不能咬。
它具有很强的毒性,在电池漏液的情况下,不光会污染环境,还会影响人体的身体健康。
万一不小心咬破了镍镉电池,请立马去医院检查。不过大家也不要过于担心,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镍镉电池还是比较安全的。
2
锂电池
锂电池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现在的手机、笔记本电脑都是锂电池,锂离子电池和部分聚合物电池,隔膜是有机物,容易燃烧。
刺破隔膜后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就会直接接触在一起,发生短路,瞬间产生大量电流,在电池内部产生巨大热量进而引燃电解液,如果量比较大,还有可能引发爆炸。
3
纽扣电池
纽扣电池的类型很多,如碱性电池、锰银电池、氧化银电池等。这里拿出来讲,主要是因为纽扣电池个体小,而且经常出现在各种小型儿童玩具中,很容易被孩子误食。
一旦被误食,容易造成食道灼伤。而且电池进入人体后,其物质会对黏膜造成化学性损伤,严重者可导致穿孔等一系列严重后果,甚至威胁生命安全。
既然讲到了电池
那么用完的电池该怎么处理呢?
普通的干电池,基本为碱性无汞电池,可随生活垃圾一同处理;
锂电池,如手机电池、充电宝等,对环境危害相对较小,未纳入危险废物进行管理,可以回收利用;
铅酸蓄电池,比如电瓶车电池,这属于危险废物,对环境危害大,需要专门回收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