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车电瓶3年不用换,你的2年就电力不足?

去过4s店的都知道,一进门,耳边就是:这个该换了,那个也该换了!

有的车,电瓶刚用了两年左右,维修技师就义正言辞地告诉你:电瓶该换了!

听上去真是振聋发聩。真的有那么严重吗?个人在使用过程中的养护程度也能影响汽车上重要部件的使用寿命,一概而论更换周期是不负责任的。

目前,越来越多的车辆装配了大量的电气设备,发动机对于电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新能源以及混动车型以外,大多数的车型人使用铅酸电池作为供电。

虽然铅酸电池工作比较稳定,而且能够对用电设备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其电池容量比较小,且体积较大。一般家用车电瓶的更换年限在三年左右,但如今很明显一部分家用车一两年就需要更换电瓶设备,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有可能只是与你的用车习惯有关。

拒绝坏习惯电瓶更长寿

1、空调设备不关闭,突然启用功率过大

通过独立控制模块与汽车电控系统以及电瓶连接的空调,其使用方式需要注意。

2、未改动原厂线束,进行音响改装

图/360汽车网

电瓶液液位影响着电瓶工作状态以及寿命,如果电池液液位长期过低,会造成其电极暴露在空气中,发生氧化后工作状态发生改变,影响电瓶的电池容量,在充放电工程中电瓶电压不稳。

建议消费者定期检查电瓶液液位,防止电极脱离液位,造成电瓶的损坏。

现在很多车辆都配备了启停系统,虽然一部分车辆的启动系统可以通过按键关闭,但难免会在红绿灯等城市路况,频繁的启停。

启停系统可以降低汽车的油耗,但从目前的趋势上来看启停系统似乎有些鸡肋,不太适合国内的行驶工况。

汽车启动尤其是启停系统在启动时需要大量的电量,才可以驱动起动机工作,连续的启停,会使电瓶处于一定的低电量状态,而且城市行驶发电机运转状况并不理想,所以电瓶很容易出现亏欠的状态。

养生好习惯电瓶更长寿

电瓶在汽车的使用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如果它不能正常供电,发动机就会出问题或者停转。一般来说,注意,是一般来说,车上用的电瓶是2年多更换一次,如果保养的好的话,可以用上4年。

1.汽车电瓶要勤检查。

有多勤?夏天每周要检查一次,冬天每半个月检查一次。影响电瓶寿命的因素是:车况、路况、驾驶员的习惯。一般新车是省电瓶,因为新车发电机性能好,蓄电池能充分的充电。

2.汽车电瓶需要勤保养。

冬季汽车耗电比其他季节要大得多,所以进入冬季后,对电瓶进行特殊护理很有必要。首先要保持电瓶外部的清洁,能延长电瓶的使用寿命。注意在清洗电瓶时,不要让液体进入电瓶中。

3.判断检测电瓶是否没电。

方法有很多种,可以配一个万用表,遇到一两次打不着火,就说明电压可能不够了;另外,电瓶使用一年多以后,可以打开前大灯进行检查。如灯光白亮,表明电池正常,如果灯光红暗,则表示电力不足。

相比起更换周期,我们不如将注意力转到如何养护电瓶,使其寿命增长。如果养护得当,有些车辆电瓶可以用到四五年,爱车的你,记住了吗?

THE END
1.汽车电瓶更换的周期是多久?3、汽车电瓶的使用寿命一般建议为两到五年,具体更换时间取决于车主的使用习惯、电瓶类型以及保养措施等因素。若车主具备良好的驾驶习惯并对电瓶进行定期保养,电瓶的使用寿命可延长至四到五年。 4、家用轿车的电瓶通常在三到四年后需要更换。对于节省使用的家庭轿车,新车电瓶一般可持续三到四年,但更换一次后,通常仅需https://www.yoojia.com/article/9379310303368409950.html
2.汽车电瓶一般用几年更换一次汽车电瓶的使用寿命因品牌、使用频率和维护情况而异。一般来说,铅酸电池(普通蓄电池)的寿命在3-5年之间,而锂电池(如特斯拉等电动汽车使用的电池)的寿命可以达到8-15年。 要延长汽车电瓶的使用寿命,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1.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电瓶液位,确保液位在正常范围内。如果液位过低,需要添加蒸馏水。 2. 避免https://www.yiche.com/baike/295133.htm
3.自动启停的电瓶一般几年换一次如何判断启停电瓶是否该更换→摘要:电瓶是汽车自动启停功能的主要作用部件之一,可见电瓶的健康状况会影响汽车自动启停功能的正常使用。那么自动启停的电瓶的使用事项是怎样的呢?这篇文章为大家总结了自动启停的电瓶一般几年换一次以及如何判断启停电瓶是否该更换,有需要的朋友就继续往下吧! https://m.maigoo.com/goomai/279823.html
4.电动车电池能用几年电动车电池能用几年 电瓶车电池寿命一般3到5年。一般来说,电动车可以用3~5年。但实际评估电动车的使用寿命需要考虑电动车行驶了多少公里,电动车的损坏程度以及电池的维护情况。 铅酸电池一般2-3年,锂电池一般5-6年。目前电动车主要有两种电池,一种是铅酸电动车,一种是锂电池,这两种电池的使用寿命差异很大。 http://www.ychedu.com/CRJY/qcjsjq/620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