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想浏览中国自主品牌出口车型,可以为您切换到易车国际站。
这是旧电瓶,有电解液渗出,风帆生产,贴牌德科。
新换的风帆AGM电瓶,电量80Ah。
换电瓶需要先拆上面的T型铁架,红色圈是10mm六角螺母,蓝色圈是T15星型螺丝,旁边的塑料板可以轻松掰开。紫色箭头是侧面13mm螺母,在底部。
换个角度,红色圈是10mm六角螺母,蓝色圈是T15星型螺丝,旁边的塑料板可以轻松掰开。紫色箭头是侧面13mm螺母,在底部。
拆下电瓶不会有什么影响,没有故障码,公里数、收音机、行车电脑设置都不会丢失。唯一的就是胎压数据清零,开几百米就会恢复。重新接电瓶后喇叭会报警,按下钥匙就ok了。更换新电瓶后,点火启动明显更迅速有力,启停功能也正常。旧电瓶在出故障前,启停功能就失效了,当时没在意(平时也不用)。现在回想并结合其他车友经验,这就是电瓶故障的先兆。所以不要等电瓶打不着火,才想着去修复,因为启动瞬间的电流高达几百安培。如果电瓶内阻过大或缺少电解液,很容易造成内部隔板损坏,这时再想修复就晚了。
特意买了电瓶检测仪,支持AGM电瓶,可以查看内阻、电压、电量、寿命、充电电压、启动电压…
电池检测仪负极接电瓶,但正极须接到红色盖子处,接电瓶正极的话,提示不正确,可能是电路的影响吧。
支持多种电瓶类型,这里选择AGM。
选择电瓶的规格,这里选择800CCA。
可以看到寿命100%,电量91%,内阻2.93mΩ。
电瓶包了带铝箔玻纤布的橡塑,电瓶上方的T型铁架也要做隔热,不然很烫手,会把热量传导给电瓶。
靠近正负极接头处,一定不要用铝箔,否则容易造成短路!我只在外侧用的铝箔,正负极盖子内侧是不能用的!另外电瓶下方是变速箱,遇到堵车走走停停,变速箱温度也能达到95℃,所以也需要在两者之间加隔热棉。我是把隔热棉剪好尺寸塞进去的,不要影响电子扇和变速箱加油口。
涡轮、排气歧管、三元催化包裹的是玻璃纤维纸+厚铝箔纸,这里温度有500-700℃,一定要用耐高温材料!旁边的空滤盒用的和电瓶一样的橡塑。
不用担心做隔热会影响散热,很多改装车都会做涡轮、排气的隔热,而且隔热排气头段价格还不菲。当然一定要用耐高温的阻燃材料,否则就算不自燃,被高温烤化变形也不好。这些隔热保温做了有两年了,照片是最近补拍的,平常用OBD接手机检测冷却液、三元催化的温度,仪表盘也刷了opc可以查看变速箱温度。两年来,经历过夏天高温、连续爬坡的山路,完全没有负面影响,反而打开前盖后,能明显感觉到热量少了很多。
这是一年后测的数据,内阻略有增加。
电瓶马上要进入第三个年头了,而且冬季降温也快到了,又检测了一次。
满二年后检测,寿命降到了69%,内阻也增加了。
万用表测直流电阻,多次测试取平均值,每次均换水并冲表针(非严谨测试,仅供参考)。
数值一直上下跳动,大概的结果,仅供参考。
屈臣氏虽然显示数值略大,其实和其他两款水差不多。
这三种水的结果其实相差不大,测试的数值一直是变化的,照片只能说明那一瞬间。接下来,测试下某宝购买的实验室用的18MΩ超纯水。
测试条件有限,数值不会很精确,但明显还是比之前的三款水的电阻高一些。
所以追求完美的话,可以购买所谓的18MΩ超纯水。没有强迫症的车友,用另外三款纯净水问题也不大,毕竟便宜,而且随手能买到。
拆电瓶前的检测,寿命又略有降低。
拆下电瓶后再做下检测。
电瓶从车上拆下来后的检测,因为没有其他电路的影响,数值略有升高。
撕掉标签,露出6个孔盖,用尖嘴钳逆时针轻松拧开。
打开后,可以用手电检查内部情况,我的电瓶感觉还可以,内部可以看到还是湿润的,所以不需要补太多水,宁少勿多的原则。
电瓶内部的隔板还是湿润的,盖子周围有水分痕迹。
用塑料滴管伸进去,每个隔板滴几滴,要均匀,慢慢来,宁少勿多。
看有些车友往电瓶里加100~150mL,也听说有人水加多了造成电瓶报废,所以这要根据自身电瓶缺水情况来定。我的电瓶拆下来打开后,感觉并不太缺水,6个孔一共只加了一瓶盖。过程中,一定要避免灰尘、杂物掉进去,也不要用金属触碰内部。加完水后,稍微静置一会儿,然后逐一拧上盖子,准备充电。这是专门购买的AGM充电器,网上有很多所谓的电瓶修复器,购买前一定问清楚充电电压,AGM电瓶不要超过14.5V。另外一些充电器只有自动修复档位,没有手动或普通模式,一接上就开始修复。这种也要慎用,因为所谓的修复模式,电压是变化的,有的会超过15V。
连接好电瓶正负极,再插上220V电源。
因为电瓶亏电不多,3个小时就充满了。
这是加水、充电后检测的,内阻下降了,寿命增加了。
加水、充电前:内阻4.17mΩ,启动能力671CCA。加水、充电后:内阻3.81mΩ,启动能力732CCA。这次因为水只加了一瓶盖,所以内阻降低的不是太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酌情加水,少了可以再加,但水多了会稀释电解液。据说电瓶内阻超过5.7mΩ启停功能会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