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作为一种消费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其档次和分类多种多样。尽管我国没有明确的汽车档次划分标准,但《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官方的划分视角。
该年鉴中详细描述了我国家庭用车的价位分布,并据此将汽车划分为六个层次:
1、10万元以下;2、10~20万元;3、20~30万元;4、30~50万元;5、50~100万元;6、100万元以上。
若要为这些价位层次赋予标签,它们大致可被称作:经济型车、普及型车、中档车、豪华入门车、豪华中档车、顶级豪华车。
这六个层次,恰恰反映了我国家庭汽车消费的六个主要阶段。
据统计,我国有约41.67%的家庭已拥有汽车,这一普及率在全球处于中等水平。相比之下,许多发达国家的家庭汽车普及率超过了80%,甚至有的达到了90%以上。
在我国,大多数家庭选择的是价格实惠的中低档车。其中,价格在20万元以下的汽车占据了有车家庭的约82%。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价格在10到20万元之间的中档车最受欢迎,占据了有车家庭的约43%;而10万元以下的低档车则占据了约39%。
另外,约有11%的家庭选择了价格稍高的20到30万元的中高档汽车,这代表了他们对于汽车品质和舒适度的更高要求。
30万元是一个重要的价格节点。在我国乘用车市场的划分中,30万元以下的车型被视为普通车,而30万元以上的则被视为高端车。这是因为30万元是许多豪华品牌的入门价格。
在我国有车家庭中,拥有30万元以上汽车的比例尚不到10%。其中,大部分是价格在30到50万元之间的普通豪华车,约占5%;而价格超过50万元的车型则更为稀少,占比不到3%。
近年来,我国中高档车的市场占比在稳步上升。据乘用车联席会的数据显示,2019年新车销售中,30万元以上的车型占比还不足8%,但现在已经增长至12%。
客观地讲,价格在10到20万元之间的汽车品质已经相当不错,能够满足大多数家庭的基本出行需求。在发达国家,这一价位的车型也是市场上的热销产品。而20万元以上的车型,则更多地体现了人们对品质生活的追求。
至于30万元以上的高档车,它们已经超出了单纯作为出行工具的范畴,更多地承载了人们对生活品质、社会地位等方面的追求。
英国政治经济学家和哲学家斯基德尔斯基父子在《金钱与好的生活》一书中指出,人们的“需求”是有限的,但“欲望”却是无限的。当物质条件满足了基本“需求”后,人们往往不会止步,而是将“需求”转化为“欲望”,在追求物质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确实,购买中低档车主要是为了满足家庭的基本出行“需求”,从实用角度来看,这一需求在20多万元的价格区间内已经能够得到很好的满足。而购买30万元以上的高档车,则更多地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欲望”——毕竟,欲望是无止境的,30多万元的车只是开始而已。
你的汽车电瓶只能用3年,老司机却能用8年,修车工告诉你如何做!
开车上高速跑长途,一定要检查车上这3个地方,真的是太重要了
很多人明知丰田开不坏,为啥却买大众车?内行人终于说出真话
发动机正时链条多少公里换?还是永远不用换?修理工现场告诉你
发动机舱不能用水这样清洗,清洗不当会造成车辆故障,得不偿失!
最适合穷人开的10款车子排行榜,这些车子的性价比确实挺高的!
使用了20年的车,跑了30万公里如此完美车况!车主是怎么做到的?
建议大家不要买这款合资车,油耗高,发动机质量更是差到顶点
吉利和奇瑞到底谁更实在?拆开车门“揭老底”,听听车主们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