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华为发布会结束之后,托尼发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当余大嘴在介绍最新车机匹配的中控大屏的时候,贴了一张这样的PPT,上面写着“15.6寸、2KHDR智能中控大屏。”
PPT本身没啥问题,现在手机、笔记吧屏幕也都普遍也都是2K高刷了,车机屏幕的素质高一点,也在情理之中。
比较要命的是,在这张PPT的右下角,加上的这么一句白色小字,把视频暂停,放大屏幕一看,勉强能读出这两句话的意思是:
2K分辨率中控屏幕分辨率为1920*1080。
符合2K分辨率的
关于“水平分辨率达到约2000像素”的要求▼
啥?2K分辨率是1920*1080?这是哪块儿地外文明的2K标准?
发布会现场拍到的图算比较清楚了▼
那么问题来了,这事儿到底是华为在打马虎眼儿,还是2K的标准真的如这行小字所说“水平分辨率达到约2000像素”,就是2K?
托尼看着它长大的1080p,难道真实身份其实是2K?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个颠覆三观的说法对,也不对。
“1920×1080是2K”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在于,不同行业定义2K分辨率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华为的宣传,是把这个简单问题给复杂化了。。。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要先了解1920×1080指的到底是啥意思。
在部分人的认知中,1080p的分辨率和1920×1080是划等号的,其实这里“p”,本质上是指屏幕纵向的像素数量。
而现在主流的屏幕尺寸,也都是16:9、16:10这样横长棕宽的比例,所以较短一侧的纵向像素数量,往往决定了屏幕素质的上限。
但往往我们在买和屏幕有关硬件的时候,除了1080p之外,厂商们往往会搬出2K、4K这样的“K”概念。
单“K”的意思,其实单纯就是“千”这个单位,2K就是2000,3K就是3000。
放到分辨率的概念中之后,就成了水平横向像素数量有多少的意思,比如2K就是屏幕横向有2000个像素,4K是屏幕横向有4000个像素。
所以这张图里说“1920×1080”是“2K”,显然是没问题的,水平像素有1920个,说成是1.9K或是2K都可以。
维基百科对于2K的定义▼
但至少在手机、显示器、电视等传统屏幕领域,厂商之间很早就心照不宣,建立了一套和消费者之间约定俗成的标准。
比如“2KQHD”的标准是“2560×1440”,“4KUHD”的标准是“3840×2160”,如果想高于这个标准,叫2.5K、5K也没人拦着。
苹果的5K分辨率是5120×2880,
2880远远大于2160,叫5K没毛病。
可要是低于标准,一般老老实实是啥,就叫啥,一切以纵向像素数量(也就是×后面那个数值)为准,前面的数值再高也不顶用。
三星5120×1440的屏就没有叫5K,
而是取了一个不会引起误解的名字
——“双2K”▼
极端一点,如果有一块屏幕的分辨率是5160×9,这显然和我们常规概念里的5K屏幕相去甚远。
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让消费者对屏幕的分辨率有一个大致的概念,另一方面只有行业规范了,买卖双方才能有的放矢。
既然大家都已经有共识了,那不管用什么理由低于这个标准,还宣传自己是“2K”或者“4K”的,一律都可以看作在耍流氓。
比如在差评的摸鱼工作群里,基本没同事完全会认为2560×1080的分辨率会是2K分辨率。
之前OPPOFindX2将3168×1440的屏幕称为3K屏,直接引来了一众网友的口诛笔伐,最后改回了2K。
由此可见,2K分辨率在消费市场的标准,就是1440P,雷打不动。
可话说又回来,华为这个事儿吧,还又不能一竿子打死,因为他们做的并不是“传统数码硬件”,而是与新能源车有关的“车机”。
既然是新赛道,那就能有新的说法和卖点了,可惜他们吹错了方向。
他们本想着,在一个全新领域可以活用一个广义的概念来解释“2K”,并增加一个宣传亮点,是很酷的一件事儿。
甚至华为在这件事儿上,都不是开创性的独一家,之前福特早就把4032×756车机屏直接喊作4K大屏了。
你能说他错了吗?没错,你说他蠢吗?极蠢。。。
所以说到底,为整件事闹心和伤心的,就是像托尼这样懂些许数码产品的朋友。
像福特这样的传统车企,消费受众或许不都了解这方面的内容,骗骗也就罢了。
可华为作为民族企业之光,一直以来都以科技立身,面对这么多懂数码的朋友,如此做法,格局未免有些自降身段了。
说到底,“2K”在厂商们手中的意义,只是个拿来即用的标签,大家以后再买屏幕,还是要多留个心眼,看看有没有QHD、UHD这样的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