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零部件之蜂窝陶瓷行业深度研究
1.蜂窝陶瓷是汽车尾气后处理系统常用载体
1.1.蜂窝陶瓷是汽车尾气处理催化器重要载体
1.1.1.汽车尾气后处理系统结构构成
汽车尾气中主要的有害物质包括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固体悬浮颗粒、铅等。通常减少汽车尾气有害物质排放的途径包括:开发清洁能源;提高机内净化效率,通过改善发动机性能提高燃油燃烧效率;提高机外净化效率,改进尾气后处理系统。
从尾气催化处理原理来看,包括氧化催化和还原催化两类。氧化催化是指在富氧条件下,使没有充分燃烧的CO、HC、SOF(可溶性有机成分)转化为CO2和H2O,还原催化是指将尾气中的NOx还原成N2。基于反应原理的不同,衍生出不同的催化技术,包括TWC(三效催化器)、DOC(催化氧化转化)、SCR(选择性催化还原)、DPF(柴油颗粒捕集)、GPF(汽油颗粒捕集)、POC(颗粒氧化催化)、ASC(氨逃逸催化)、EGR(废气再循环)等处理装置。
国六标准下,汽油车一般在排气管处加装TWC同时处理CO、HC、NOx,同时加装单独的GPF控制颗粒物排放。柴油车由于需要高温高压富氧条件燃烧,主要污染物以NOx、颗粒物居多,通常采用EGR+DOC+SCR+DPF+ASC串联或DOC+高效SCR+DPF+ASC串联路线。
催化器结构构成:蜂窝陶瓷具有孔密度大、比表面积大;热膨胀系数低、热稳定性好;机械性能优异;抗腐蚀性好等优势,是最为常见的尾气处理催化器用催化剂载体,载体占催化器总成本的比例约为10%。在载体表面涂覆多孔性物质涂层、助剂以及贵金属活性组分,涂覆完成的催化剂由封装厂进行封装,供主机厂、整车厂使用。其中,多孔性物质涂层可进一步提高活性组分负载比表面积,常见的涂层材料包括活性氧化铝、分子筛等。助剂有助于促进贵金属的分散,提高活性成分催化活性,增强催化剂抗毒能力,稀土金属氧化物是最常见的一类催化剂助剂,氧化铈或铈锆固溶体在催化剂中应用广泛。
1.1.2.蜂窝陶瓷企业是主机厂/整车厂二级供应商
1.2.蜂窝陶瓷生产材料、工艺壁垒较高
1.2.1.蜂窝陶瓷制备工艺以挤压成型为主
蜂窝陶瓷制备核心技术主要体现在控制热膨胀系数、壁厚、孔密度。对原料的纯度和配比、成型模具和挤出工艺、烧结工艺均有非常高的要求。
1.2.2.蜂窝陶瓷载体可分为直通式和壁流式
根据尾气后处理过滤原理,蜂窝陶瓷载体主要分为直通式载体和壁流式载体,壁流式载体在直通式基础上交替堵孔,强制尾气通过蜂窝陶瓷壁进一步实现颗粒物拦截功能。TWC、DOC、SCR、ASC采用直通式载体,GPF、DPF颗粒捕集器采用壁流式载体。壁流式较直通式需增加打孔、堵孔、回烧工序;壁厚相对较厚,但对孔径、孔分布一致性要求更高;模具制造难度更高,毛利率较直通式更高。
2.国六标准实施推动国内蜂窝陶瓷需求大幅增长
2.1.蜂窝陶瓷国六产品预计将于2020年放量发货
国内轻型汽车国六标准第一阶段2020年7月起全面实施,第二阶段标准2023年7月全面实施。重型柴油车国六标准第一阶段燃气车辆在2019年7月实施,城市车辆将于2020年实施。
从国六标准排放限值来看,轻型柴油车要求达到同汽油车相同的标准,尤其氮氧化物排放量6a阶段要求减少到国五阶段1/3,6b阶段更是接近6a阶段的一半。重型柴油车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量要求在国五基础上分别减少77%和67%。汽油车6a阶段CO排放量要求减少30%。国六标准可谓史上最严排放标准,对于催化器性能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
国六标准蜂窝陶瓷载体新产品需要与催化剂、发动机、整车厂商进行大量匹配性测试,通过国家检测中心测试通过,并取得公告认证,发动机或整车方可进入市场销售。2020年7月起,全部轻型汽油车以及柴油车城市车辆国六标准开始全面执行,我们认为2019年对蜂窝陶瓷企业而言,是集中与发动机、整车厂商匹配测试获得公告认证的一年,预计2020年将进入蜂窝陶瓷放量发货的新阶段。
国五期间,汽油车常用尾气处理路线为TWC三效催化器,柴油车一般采用DOC+SCR或DOC+DPF。为应对国六更为严苛的标准,汽油车需要使用更为高效的TWC,并同时加装单独的GPF。柴油车对氮氧化物的控制更为严苛,通常需采用EGR+DOC+SCR+DPF+ASC或DOC+高效SCR+DPF+ASC路线。
国六标准实施后,相比国五阶段,GPF需求将实现从无到有,SCR、DPF、ASC加装率将大幅提升。同时由于国六产品对孔密度、壁厚、热稳定性等性能要求更高,预计单价将有所提升。
2.2.国六标准实施后国内蜂窝陶瓷市场空间将超过百亿
2.2.1.测算逻辑
汽油车:在行业实践中,乘用车基本以汽油车为主,汽油车排量主要集中在1.0-2.0L,我们取1.5L为汽油车平均排量。根据调研数据,汽油车TWC蜂窝陶瓷体积与排量比值约为1.2倍,国六标准下要求汽油车全部加装GPF,体积排量比约为1.3倍。测算得到国六阶段TWC单车使用体积为1.8升。GPF单车体积为1.95升,较国五阶段完全是新增需求。
柴油车:柴油车普遍排量较大,商用卡车、客车主要以柴油车为主。根据调研信息,轻型柴油车(轻微型货车、客车)平均排量约在3L左右,重型柴油车(重中型货车、大中型客车)平均排量约为13L。国六标准下DOC、DPF、SCR(含ASC)系统体积-排量比分别约为0.7/1.5/2。测算得到轻型柴油车DOC、DPF、SCR(含ASC)单车使用体积分别为2.1/4.5/6L,重型柴油车DOC、DPF、SCR(含ASC)单车使用体积分别为9.1/19.5/26L。
2.2.2.蜂窝陶瓷市场空间测算
新车市场蜂窝陶瓷需求空间测算-汽车产量测算:
2018年我国汽油车产量为2326.18万辆,其中乘用车2218.35万辆,商用车107.83万辆。柴油车产量300.39万辆,商用柴油车中,中、重型货车及大中型客车占比为43.4%,由此估算,2018年国内重型柴油车产量约为128万辆,轻型柴油车产量约为172万辆。
新车市场蜂窝陶瓷需求空间测算-蜂窝陶瓷需求量及市场空间测算:
柴油车:假设国五阶段轻型柴油车采用DOC+DPF路线(DOC、DPF装配率100%),重型柴油车采用DOC+SCR路线(DOC、SCR装配率100%)。假设国六阶段柴油车全部采用DOC+DPF+SCR路线,DOC、DPF、SCR装配率均为100%。以2018年轻型、重型柴油车产量为基数,测算得出柴油车国六阶段蜂窝陶瓷需求量为9156万升,较国五阶段提升62.7%。假设国五、国六阶段SCR(DOC价格基本相同)均价分别为30、40元/升,DPF均价分别为80、90元/升,测算得出柴油车国六阶段蜂窝陶瓷市场空间为53亿元,为国五期间的2.6倍。
综上,不考虑汽车产量增长带来的增量影响,仅考虑国六尾气处理路线升级的影响,以2018年汽车产量为基数,蜂窝陶瓷新车市场年求量约为1.8亿升,较国五期间提升82%。市场空间为104亿,为国五阶段的3.6倍。
后市场蜂窝陶瓷更换需求空间测算:
为保证催化器的催化效率及发动机动力性能,汽车尾气处理催化器需定期进行清洗。柴油车由于颗粒物排放量较高,DPF容易积尘,在定期清洗基础上,基本每4年需更换一次。目前DPF更换后市场主要集中在北美地区,美国自2010年起执行EPA2010法规,已经形成了稳定的DPF更换市场。北美市场2018年重柴产量为65万辆,以此作为近几年重柴DPF更换基数,我们测算北美更换市场DPF蜂窝陶瓷需求量为1268万升,对应市场空间为11.4亿元。另外,欧洲更换市场需求已经开始逐渐启动,同时随着中国和印度排放标准升级,更换市场也将随之有序打开。
3.国内蜂窝陶瓷进口替代逐渐加速
NGK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电力绝缘陶瓷和工业陶瓷产品供应商。目前蜂窝陶瓷业务规模已跃居全球首位,为丰田、日产等主要的整车厂配套。NGK公司于2001年12月设立NGK苏州,并于2005年开始批量生产蜂窝陶瓷产品。2019财年(2018Q2-2019Q1),NGK陶瓷产品业务实现营收22.68亿美元,同比+4.4%,其中蜂窝陶瓷载体营收为17.62亿美元。2019年,NGKGPF产品首次实现销售,实现收入0.86(参数|图片)亿美元。
3.3.国产材料替代空间广阔,柴油车用载体+汽油车GPF机会较大
国内汽油车领域,蜂窝陶瓷市场仍以国外企业为主,国外厂商市占率约70%,国产蜂窝陶瓷仅在自主品牌车企中有所应用。蜂窝陶瓷生产企业主要通过威孚环保、中自环保等催化器厂商导入下游国产车企,同时积极切入巴斯夫、庄信万丰、优美科等巨头催化器厂商供应链。目前国内乘用车自主品牌销量占比维持在40%左右,仍然保持一定韧性,预计随着国六标准对GPF的需求激增,国内材料企业在汽油车用蜂窝陶瓷领域也将迎来重磅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