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图形》教案设计(通用10篇)
学习目的:
1.通过展示轴对称图形的图片,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2.通过试验,归纳出轴对称图形概念,能用概念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3.培养学生的动手试验能力、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学习过程:
一、探究活动
1.动手做剪纸:(1)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2)在纸上画出一个你喜欢的图形;(3)沿线条剪下;(4)把纸展开;
2.观察下面的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3.结论:
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这条直线就是它的。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
二:尝试应用
1.先想后做:下面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请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等边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圆
2.想一想下列英文字母中,那些是轴对称图形
3.猜字游戏(抢答)
在艺术字中,有些汉字是轴对称的,
猜猜下列是哪些字的一半
三:探究活动
(1).看下面两组图形,和刚才的蝴蝶,枫叶等比较,有什么不同
第一组第二组
(2).思考:这两幅图有什么共同点
2.结论: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这条直线叫做,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
四:尝试应用
1.下面给出的每幅图形中的两个图案是轴对称的吗如果是,试着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并找出一对对称点。
2.说出图中点A、B、C、D、E的对称点。
3.思考:(1)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吗
(2)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全等吗这两个图形对称吗
(3)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它就是一个什么图形
4.比较归纳。
轴对称图形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区别个图形个图形
联系1.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
2.都有
3.如果把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看成一个图形,那么这个图形
就是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
五:链接中考
1.下图是由小正方形组成的“L”形图。请你在下图中添画一个小正方形,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2.图中有阴影的三角形与哪些三角形成轴对称整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它共有几条对称轴
六:智力测验:
1.一辆汽车的车牌在水中的倒影如下图所示,你能确定该车的车牌号码吗
七: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对称现象,初步理解对称轴和轴对称图形的含义,掌握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2、经历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动,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发展空间观念。
3、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美感。
教学重点:
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
掌握识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说说在游乐场喜欢玩的项目,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2、从蝴蝶形状的风筝引出“对称”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一)观察图形,认识对称
1、观察几幅对称图形,引导学生感悟对称。
2、说一说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二)动手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
1、猜一猜:出示几幅轴对称图形,猜一猜它们是怎么来的。
2、动手操作,剪出轴对称图形
(1)师示范剪一件上衣的过程: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
(2)生动手剪出自己喜欢的轴对称图形。
(3)交流展示学生的作品
3、认识对称轴
(1)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
(2)画一画:师示范画出对称轴,然后学生自己画,再交流。
4、初步理解轴对称图形
(1)说一说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初步理解轴对称图形。
(2)议一议:讨论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对折后完全重合才是轴对称图形)。
(3)举一举身边的轴对称图形的例子。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判一判: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2、猜一猜:出示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猜出它是什么图形。
3、折一折、画一画、数一数: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各有几条对称轴。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欣赏轴对称图形的美丽
教材简析:
《轴对称图形》是六年《数学》中继“认识圆的特征”,“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之后的一个学习内容。在本章教材的编排顺序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把它放在圆的后面,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说明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另一方面可以对所学的各种平面图形中轴对称的情况作全面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教学难点: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学生分析:学生已学过简单平面图形,对平面图形已有一定的认识,且初步了解研究平面图形的方式方法。高年级的学生具有好胜,好强的特点,班级中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敢于探索与实践的良好学风,学生间相互讨论的气氛较浓。
1、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事物的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体会对称美。
2、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概括能力。
3、使学生直观的认识轴对称图形,在操作中理解掌握轴对称的概念,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流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课题。
2、指出:像前三个这样的图形,我们把它叫轴对称图形。
3、引入课题:轴对称图形
二、学生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等实践活动,加强对图形的认知和感受。
【实施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方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经历和体验检验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
1、揭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思考:现在你能用什么方法来检验一下这几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a、学生试说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b、教师板书: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完全重合重点强调)
c、让学生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轴对称图形的。(以小组为单位,用手中图形举例说明)
【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进行操作活动,让学生从操作中得出结论,从而更牢固的掌握了新知,尤其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亲自实验,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探索精神。】
d、教师结合图形说明对称轴的概念。
2、完成做一做。(让学生来汇报,同时电脑演示。)
3、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平面图形,现在你动手折一折、看一看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各有几条,请你画出来。(汇报从杂乱到有规律)
【这一环节体现了教师注重学法指导,并能鼓励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学习。学生在教师自然而巧妙的`引导下,运用多种器官参与观察活动,发展了学生的辨析概括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向纵向发展。】
4、完成做一做1(口答,屏幕演示)
5、完成做一做2(口答,屏幕演示)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知道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并且知道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我们还通过动手操作知道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以及各有几条对称轴。
【教师作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与学生共同探索、剖析、整理,层次分明,思维清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6、质疑。
巩固练习:1、数书P1021(口答)(屏幕)
2、数书P1024(口答)(屏幕)
3、画出每组图形的对称轴。
【让学生不仅能做出正确判断,且能准确画出,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4、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有很多,你能不能举例说明?
5、欣赏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
【突出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培养学生自觉的把数学应用于实际的意识和态度,进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6、判断:
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不是轴对称图形()
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是对称图形()
【在运用中练习,在练习中提高,练习具有目的性、针对性、层次性和趣味性,使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三、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小结本节课主要知识及学习活动,养成学习到总结再到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发挥自我评价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在观察、操作、交流中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能辨认轴对称图形,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充分感受数学中的对称美,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掌握辨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蝴蝶图形。
学具: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一些对称、一些不对称)
一、游戏活动激趣,认识对称物体
1、游戏“猜一猜”:课件依次出示“剪刀、扫帚、飞机、梳子”的一部分,分男、女生猜。
2、认识对称物体
(1)师质疑:为什么女生猜得又快又准呢?
(2)小结:像这样两边形状、大小都完全相同的物体,我们就说它是对称物体。(板书:对称)
【设计意图:通过猜物体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分析猜谜成败原因,加深学生对对称物体特征的再认识,为后面认识轴对称图形打下基础。】
二、猜想验证新知,认识轴对称图形
(一)初步感知对称图形
1、将“剪刀、飞机、扇子”等对称物体抽象出平面图形,让学生观察,这些平面图形还是不是对称的。
2、师小结:像这样的图形,叫做对称图形。(板书:图形)
(二)猜想验证对称图形
1、猜一猜:出示“梯形、平行四边形、圆形、燕尾箭头”等平面图形,让学生观察。师:这些平面图形是不是对称图形?怎样证明它们是不是对称图形?
2、寻找验证方法:师引导学生寻找验证对称图形的方法。(板书:对折)
3、小组合作验证:用对折的方法,验证以上平面图形。要求学生对折后认真观察:将对称图形对折后有什么发现?理解“重合、部分重合、完全重合”。
师小结:这些对称的图形通过对折能够完全重合。
(三)理解认识对称轴,轴对称图形
师:打开折过的对称图形,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师小结:对称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这条折痕,我们就把它叫“对称轴”。这些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
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1、基础练习:判断。(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2、应用练习:猜一猜。(课件出示P120的第2题)
3、生活中数学:例举生活中的轴对称物体。
【设计意图:通过巩固练习,强化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全面认识,帮助学生更加准确的判断轴对称图形。】
四、拓展延伸,动手创造
1、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物体,感受对称美。
2、生动手做轴对称图形,创造美。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图形?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板书设计:
认识轴对称图形
完全重合
对折
1、使学生初步认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知道轴对称图形的含义,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2、会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找出相应的对称轴。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会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多媒体课件,剪纸
学具准备:
长方形纸一张、剪刀、
一.情景欣赏: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的图片,请大家欣赏,在欣赏的同时观察这些图片有什么特点。
1.屏幕出现图片
(1)自然景观图片
师:这景色美吗?
生:美
师:大自然的景色很美,而且还很有特点,聪明的设计师和能工巧匠利用大自然的特点设计和建造了一些美丽的建筑。
(2)轴对称建筑图片
师:你看到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生:有,有的左右一样,有的上下一样。两边一样…
师: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也可以看到具有这种特点的物体和图形。
(3)生活中的轴对称图片
师: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它最能体现这种特点。
(4)剪纸图片
2、对图形进行概括:
师:你们所看到的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特点?
生:有的左右一样,有的上下一样。两边一样,有一种对称美。
师:上面这些图形给我们一种对称美,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轴对称这种特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二.动手操作发现新知:
1、师:我们来做个实验,先看大屏幕老师怎么做
(演示课件。折纸——画图——剪纸——打开)
师:现在请大家拿出你手中的长方形纸和剪刀,向老师这样也剪出一个简单的图形。
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通过剪纸,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我这个图形的两边一样,中间还有一条折痕,
师:那你知道它是什么图形吗?
生:轴对称图形。
师:能用你的`话说一说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3、揭示特征。
师:老师给大家再演示一下
演示课件,概括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4、举例:
师:你能说一说生活中你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生:举例,师点评
师:同学们对什么是轴对称图形理解的非常好,现在我们在来研究一下我们学过的一些图形,看他们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三.合作研讨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探索与提高)(四人小组)
1.、把下面的图形剪下来折一折,看一看那些是轴对称图形?并画出他们的对称轴。
2,结论:课件演示
通过刚才剪一剪,折一折,画一画,你们又发现了什么?
师:通过合作研究,我们知道了这些图形中有的是轴对称图形,有的不是;有的轴对称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有的有两条,三条,四条,还有的有无数条对称轴。
四.巩固练习。
1、考考你的眼力
(1)下面的图形那些是轴对称图形找出它们的对称轴。
师:不光这些几何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我们学过的字母、数字、汉字有些也是轴对称图形。
(2)下面的字母。数字,汉字那些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ACDEFTGHU
123456789
王上田大中日人朋两
2、填一填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
(2)、圆是()图形,在同一圆里任何一条()都是圆的对称轴。
(3)、等边三角形有()条对称轴
3、判断
(1)扇形也是轴对称图形,它和圆一样也有无数条对称轴。()
(2)平行四边形可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所以,平行四边形也有两条对称轴。()
(3)圆上任意两点间的线段都是圆的对称轴。()
(4)有两条对称轴的图形只有长方形。()
4、画出下面每组图形的对称轴,各能画几条
五.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结束语:
师:对称是一种美,是数学美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希望大家能运用今天所学知识把我们生活装扮得更美丽、更精彩。谢谢同学们的合作,再见。
六.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课后小记: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P23-24的内容
二、教材分析:
三、学情分析:
“轴对称”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常见,这是由于在实际生活体验中,学生见到、摸到、用到的很多东西都是轴对称的。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主动地操作、实践,并从中发现规律,总结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了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2、使学生会直观判断轴对称图形,并能用对折的方法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在认识、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培养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难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准确识别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六、教学过程:
(一)“玩”对称,激趣引入
1、游戏:出示一张米奇的头像(缺少一只耳朵)。
教师谈话:米奇缺失了一只耳朵,很不舒服。同学们,谁能帮米奇贴上耳朵呢?
引导学生说出右耳应贴在与左耳对称的位置。
2、出示主题图红心、小鱼、红双喜、房子、A字母。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设计意图:从“贴耳朵游戏”引入,有利于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判断,初步感知对称为新课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同时,通过游戏活动营造一种活跃的课堂气氛,诱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新知的热情。】
(二)“识”对称,感悟特征
1、认识轴对称图形
师提问:这些图形从中间分开,上下两边或左右两边完全一样。那怎么知道“两边一样”?
学生进行动手操作,集体汇报。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如果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轴对称”。(板书课题:轴对称(一))
【设计意图: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集体完善“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2、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1)认识对称轴,能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师引导操作:把轴对称图形对折后展开,你发现了什么?
(2)找对称轴
找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圆形的'对称轴。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图形入手,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大家用对折的方法不仅验证了它们是否是对称图形,并且发现了有些轴对称图形还不止一条对称轴,】
(三)“用”对称,加深理解
1、辨析
(1)完成教材第24页“练一练”第1题,第2题。
2、那个纸飞机飞的平稳?为什么?
3、猜一猜:下面的题目曾是英国剑桥大学的入学考试题目!接下来应该是什么形状?
【设计意图:通过运用所学知识辨析轴对称图形、运用称图解决问题,有利于巩固新知。这样设计,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检查了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四)“赏”对称,畅谈收获
1、欣赏图片。
播放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图片
2、畅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小学阶段第一次教学轴对称图形,首先结合实例感知对称现象,这是课程标准提出的内容与要求。生活中的许多物体具有对称特征,自然界有许多对称现象,联系实际教学轴对称图形离不开这些对称的物体和现象。初步认识对称的物体或现象,感受对称的奇妙与对称美,都有利于轴对称图形的教学。教学重点是轴对称图形,编排了两道例题。前一道例题教学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让学生知道怎样的图形才是轴对称图形,学会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后一道例题是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通过创造性的制作,进一步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点。编写的一“你知道吗”介绍了许多对称的昆虫、对称的自然现象、对称的著名建筑,有拓宽眼界、丰富知识,激发兴趣的作用。“奇妙的剪纸”是一次操作型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利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剪出图案或花边。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先感受物体的对称,再体会图形的对称,加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第56页例题和“试一试”的教学分四步进行。第一步是观察天安门、飞机、奖杯三个物体,发现这些物体或是左右两边,或是上下两边,或是前后两边的形状、结构、大小都完全相同,从而接受这些“物体是对称的”这个概念。并带着这样的概念到身边去寻找对称的物体。为什么先教学对称的物体?有三个原因。一是对称原先是生活中的概念,如人的脸部左右两边基本相同,就说脸是对称的。随着概念在各个学科的深入应用,概念也就逐渐分化和严格。在数学里就有中心对称,轴对称和平面对称三种情况。联系生活经验,先建立生活中的对称概念,再形成数学里的轴对称概念,教学比较顺畅。二是许多轴对称图形就是对称物体某个面的图形,认识对称的物体为认识轴对称图形宽广的现实背景。三是可以组织对称的物体与轴对称图形的对比,使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清晰、准确。尽管天安门、飞机、奖杯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体,但要他们发现这三个物体的共同特征仍会有困难,教学时要给予适当的暗示或启发。如把手指或一根小棒放在天安门的中央,使学生注意到天安门的左右两边。
第二步是把天安门、飞机、奖杯的`一个面画下来,得到图形,使研究的对象从物体转移为平面图形。这是教学不能忽视的环节,关系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是否正确,会不会与物体的对称特征相混淆。
第三步通过对折图形,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教材在第115页准备了天安门、飞机、奖杯的图形,可以把图形剪下来并对折。要求每个学生至少剪、折两个图形,发现的才是这些图形的共同特点。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是轴对称图形的本质特征,也是概念的重要内涵。完全重合的两边必定大小一样、形状一样。但是,大小、形状相同的两边有时并不完全重合。所以,要让学生在对折的活动中仔细体会完全重合的含义,建立准确的数学概念。教材在天安门图形上介绍了对称轴,它是折痕所在的直线。介绍对称轴能帮助学生接受轴对称图形这个概念,在本单元不要求学生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这是第二学段的教学要求。
第四步是判断四个几何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加强概念。判断的依据是图形对折,折痕的两边能不能完全重合。不仅凭视觉和想象作出判断,还要动手对折进行验证。平行四边形是判断的难点,要在对折活动中体会虽然折痕两边形状、大小一样,但不能完全重合,因此不是轴对称图形。要注意语言的严密,这个三角形(梯形)是轴对称图形,不能说成三角形(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因为许多三角形和梯形并不是轴对称图形。
2.做轴对称图形,加深体验。
教材里安排了三次制作轴对称图形的活动。第一次是第57页例题,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制作。第二次是第58页第3题,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的另一半,组成轴对称图形。第三次是剪纸,做出轴对称图案或花边。这三次制作的目的,都是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体验。
教学第57页例题要注意四点。一是适当出示一些材料,如纸和剪刀、钉子板和线、水彩画颜料和白纸,通过材料给学生启发,打开创作的思路。二是在制作前提醒学生想一想,怎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在制作后看一看,做出的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把数学概念贯穿在制作活动的全过程中,达到加强体验的目的。三是不要限于教科书里的几种制作方法,鼓励学生创新。四是加强作品的交流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想想做做”第3题要注意两点。一是让学生独立地画,在画的过程中体会画的方法。二是通过交流明白制作的要领:先画出图形另一半的各个顶点,再连成图形。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使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欣赏数学美。
重点难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突破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突破重点。
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法学法:
1、教法:谈话法、直观教学法。
2、学法:自主探究法。
多媒体课件,剪好的一些轴对称图形,每名学生准备一些彩纸和一把剪刀。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课件,故事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感受对称
1、引导观察,感知对称。
师:为什么说在图形王国里,小蜻蜓、小蝴蝶、树叶都是一家子的呢?
生自由发言。
生1:我认为......
生2:我觉得......
生3:我想......
师:同学们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下面,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形的左边和右边,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给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想法。
学生自由发言。
生1:我发现......
生2:我发现.....
2、认识轴对称图形。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说得也很有道理。下面,请同学们再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把这些图形的左边和右边对折起来,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师:你们的想法正确吗?我们可以去验证一下。
(让学生用手中的图形对折试一试)
教师小结:如果把一个图形对折以后,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我们就把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
3、剪轴对称图形。
师:现在,同学们都知道小蜻蜓、小蝴蝶、树叶为什么在图形王国里是一家的了吧。因为它们都是......(学生看板书回答:轴对称图形)
1、会画已知点关于已知直线的对称点,会画已知线段的对称线段,会画已知三角形的对称三角形。
2、经历探索轴对称的性质的活动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作已知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一般步骤。
教学难点:怎样确定已知图形的关键点并根据这些点作出对称图形。
一.学前准备
1、完成课本第10页的操作,即图1—6,并将你完成的操作带到课堂上来。
2、思考:
下列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请把它们找出来,画出它们所有的对称轴。
3、请你在下图的方格内,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
二.自学、合作探究
(一)自学、相信自己(书本)
实践、操作:
1、思考:如图1-9,3点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位置上。请你再找一个格点,使图中的.4点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
2、如果直线外有一点,那么怎样画出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
问题一:画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的方法,并说明道理。
问题二:怎样画已知线段的对称线段?怎样画已知三角形的对称三角形?说说你的想法和依据。
(二)思索、交流(书本例题练习难)
3、分别画出图1-10(1)、(2)、(3)中线段关于直线对称的线段。
4、分别在图图1-10(1)、(2)、(3)的直线上取一点,并画关于直线对称的.
(三)应用、探究(难度大综合纵横思考)
例题讲解
例题1、如图所示,要在街道旁修建一个牛奶站,向居民区A、B提供牛奶,牛奶站应建在什么地方,才能使A、B到它的距离之和最短?
例题1
例题2
三.学习体会(空)
四.自我测试(书本练习)
1.练习1下列数字图象都是由镜中看到的,请分别写出它们所对应的实际数字,并说明数字图象与镜面的位置关系。
1、如图1,线段AB与A’B’关于直线l对称,
⑴连接AA’交直线l于点O,再连接OB、OB’。
⑵把纸沿直线l对折,重合的线段有:。
⑶因为△OAB和△OA’B’关于直线l,所以△OAB-△OA’B’,直线l垂直平分线段,∠ABO=∠,∠AO’B=∠。
图1图2图3
2、如图2,三角形Ⅰ的两个顶点分别在直线l1和l2,且l1⊥l2,
⑴画三角形Ⅱ与三角形Ⅰ关于l1对称;
⑵画三角形Ⅲ与三角形Ⅱ关于l2对称;
⑶画三角形Ⅳ与三角形Ⅲ关于l1对称;
⑷所画的三角形Ⅳ与三角形Ⅰ成轴对称吗?
3、如图3,四边形ABCD是长方形弹子球台面,有黑白两球分别位于E、F两点位置上,试问怎样撞击黑球E,才能使黑球先碰撞台边AB反弹后再击中白球F?
1.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让学生经历长方形、正方形等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的探索过程,会画简单的几何图形的对称轴,并借此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审美情操,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经历发现长方形、正方形对称轴条数的过程。
画平面图形的对称轴。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几幅图观察
2.分类交流
(轴对称、不是轴对称)
3.折纸交流互相指对称轴
4.练习点划线
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
1.自主探究长方形的对称轴
折痕就是对称轴,用点划线)讨论并交流注意点操作验证(只有两条)
互相交流(黑板上的长方形不能对折)
小组讨论、交流(组内充分发言)
优化方法并练习
各自在书上画对称轴并交流只能画出两条对称轴
2.自主探索正方形的对称轴对折画对称轴交流尝试不同折法、小组交流在书中独立画对称轴(2条、4条)
第二个是正确的,它的两条对角线也是对称轴
画的不完全的用纸再折另两条验证,然后添画完全(有四条对称轴)
三、分层练习、内化提升
1.先折再判断最后画对称轴各自按题目要求操作
交流练习情况: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和菱形是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各有1条对称轴,菱形有2条对称轴
2.再读题分析
观察判断交流第4个不是轴对称图形独立完成同桌交流
(从左往右三个图的对称轴分别有3条、4条、5条)订正
3.思考交流(先在对称轴的另一边确定几个关键点的对应点,再连图)独立完成互相检查订正交流方法、过程
4.观察交流
(教师提示特殊性:正多边形)独立操作
小组交流:分别是3、4、5、6条。(正几边形就有几条对称轴)(根据规律判断:8条对称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