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教学教案8篇

知识与技能:探究民间美术色彩搭配规律、审美原则和文化内涵;用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基本方法,在布老虎、小泥鸟、土家族织锦的线描稿上创作具有民间美术韵味的色彩画。

过程与方法:通过“感受美一提炼美一探究美一创造美”的教学过程,在观察、启发、对话、实践等学习活动’中,学会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民间美术的色彩之美,培养热爱民间美术的情感;形成积极、主动探究学科知识的学习态度;树立传承和保护民间美术的意识。教学准备

民间美术作品实物、多媒体课件、绒描稿、彩色笔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与认识民间美术色彩搭配规律,感受民间美术色彩独特的审美原则;尝试运用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基本方法进行色彩艺术的再创造。

难点:引发学生对民间美术色彩表象背后的文化内涵的思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r心爱的“聚宝箱”,大家想知道里面都珍藏着哪些神奇的宝贝吗?

教师请6名学生上台“淘宝”,并向大家展示淘到的宝贝。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洋溢着轻松欢快的气氛。

教师:你拿到的是什么?

学生甲:一串挂饰。

教师:你觉得它的色彩怎样啊?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说一下你的感受吗?

学生甲:鲜艳。(教师板书:艳丽)

教师:同学们淘到的宝贝都是由民间艺人创作的,也称为民间美术作品。艳丽、饱和、清新,这些都是民间美术作品展示给我们的色彩特征。(板书:一、色彩特征)

【设计意图】有趣的淘宝活动所展示的民间美术实物,有效调动起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通过明确的指向性问题,能引导学生自主提炼民间美术的色彩特征。

教师:为什么民间美术会形成这样的色彩特征呢?大家想一想。(学生答不上来)

教师:因为过去的民间艺人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只能用身边能够找得到的工具材料进行创作,这使得他们在创作时不受真实事物色彩的束缚,而用艳丽、清新、饱和的颜色大胆自由地表达美好的愿望,以及对美的理解和感受。那么,这种色彩效果又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板书课题)

二、色彩探秘

1.冷暖对比

教师:(课件出示图1风筝图片,然后提问)同学们觉得这只风筝的色彩有什么特点?

学生齐答:鲜艳、醒目。

教师:(追问,让学生议一议)为什么很醒目?

学生甲:孙悟空身上用的是红色、黄色,背景用的是蓝色,因为背景是用来衬托的。

教师:一讲到红色、黄色,我们心里就暖洋洋的,所以它们又叫什么色?

学生齐答:暖色。

教师:一讲到蓝色,我们就联想到蓝天、大海,心里感觉特别凉爽,所以它们又叫什么色?

学生齐答:冷色。

教师:你们已经揭示了民间艺人的一个最重要的配色方法。确实,强调鲜明的冷暖对比是民间美术重要的审美特征。(板书:冷暖对比)

【设计意图】对学生感知能力的肯定,鼓舞了他们的自信心,为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起到了铺垫作用。2.高纯度

教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原因让同学们觉得这只风筝的色彩很鲜艳?再观察一下,想一想。

学生们似乎有些困惑,答不上来。

教师:老师观察到这三种颜色的纯度特别高,你们知道什么是色彩纯度吗?比如,往—杯100%的鲜橙汁中兑人白开水或可乐,果汁颜色就会变淡或变深,橙汁的纯度也就降低了。善于运用高纯度的鲜艳色彩是民间艺人非常重要的配色秘诀。(板书:高纯度)

教师:正是因为高纯度颜色和冷暖对比手法的运用,使得这只风筝的色彩非常艳丽。孙悟空身上所使用的黄色、红色,在民间美术创作中几乎是必不可少的颜色。因为红色让我们感觉到热烈、振奋、红火;而黄色具有阳光感,使人心里明亮、舒畅。“红间黄,喜煞娘”,当红色、黄色并置在一起时,作品更是亮堂喜人、温暖人心。画面中的暖色在背景冷色调的蓝天、白云的对比之下,显得很火爆。因此,民间又有“爆”的说法。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中通俗易懂的事例打比方,很快解决了“民间艺人在配色过程中善于运用高纯度颜色”的规律性知识。

3.黑与白

教师:虽然这个风筝的颜色很火爆,但是它的色彩很协调。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到底是什么颜色在其中起着调和作用?

学生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奥秘——黑色和白色。

教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黑色和白色在民间美术创作中是很重要的。因为民间美术作品经常使用大量鲜艳的平涂色块,民间艺人巧妙运用黑、白,把各种艳丽的色块隔开,就能在视觉上起到一种缓冲作用,使作品产生独特的视觉美感。(图2)

教师课件出示民间美术配色口诀,请学生齐读:“色要少,还要好,看你使得巧不巧。红要红得鲜,绿要绿得娇,白要白得净。”同时补充说明,正是这一条配色口诀点明了民间美术在简洁明快的基础上追求强烈刺激效果的用色原则。

【设计意图】将民间美术配色口诀的传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既使知识点的讲解活泼有趣,也凸显了民间美术独特的色彩语言所具有的文化内涵。

4.面积对比

教师:(拿起两只布老虎,走到学生中间)我们来看这两只布老虎,它们采用了什么色彩搭配方式?(图3)

学生甲:冷暖对比。

教师:为什么你认为是冷暖对比?

学生甲:因为用到了红色和绿色、蓝色和橙色。

教师再问:还有别的对比方式吗?同学们再仔细观察一下。(学生又困惑了)

教师启发:这只老虎什么颜色用得多?什么颜色用得少?如果按比例来计算,冷色面积最多只占暖色面积的10%,这是一种什么对比呢?

学生恍然大悟,不约而同地齐答:面积对比。(教师板书:面积对比)

教师:面积对比使得这两只布老虎在单纯明快、红火热烈的旋律中却不失色彩的协调统一,给我们带来丰富的视觉感受。

【设计意图】借助于不同学科知识的互通,成功启发并引导学生自主揭开学科知识的奥秘。

教师:那么,民间艺人又是如何表达面积对比的呢?“造屋开天窗,不然闷得荒。”这个口诀形象地说明了面积对比的审美法则。(课件出示图4木版年画《狮衔剑》)这是一幅来自福建漳州的木版年画,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张年画的“天窗”在哪里呀?(学生私下议论开来)

学生乙:猛兽脑门上的白色块。

教师:为什么你认为这个白色块就是天窗?(学生答不上来)

教师鼓励学生,然后一边课件出示图5,一边讲解:面积对比,既可以表现为大小面积的冷暖色块的对比,也可以表现为大小面积的密集色块和平涂色块的对比,还可以表现为大小面积的明暗色块的对比。这最后一种又叫明度对比。你们现在明白狮子脑门上的白色块为什么是天窗的原因了吧?

5.明度对比

教师:(课件出示图6)这是一幅苏绣《双鱼图》,相较于艳丽的孙悟空和布老虎,它带给我们的视觉感受很不一样。你们认为这件作品的色彩有什么特点?

学生甲:柔和、清新。

教师:这种风格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它采用了怎样的色彩搭配方式呢?有冷暖对比吗?

学生的思维不断被激活,讨论中形成两种看法:有和没有。对立双方争执的焦点落在“黑色和白色是否是冷色”的问题上。

教师:黑色和白色在色彩学中属于无彩色系范畴,所以这件作品没有冷暖对比。那么,它有面积对比吗?

学生齐答:有。

教师: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

学生乙:背景的黑色面积大,红色的鱼面积小。

教师: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对比方式吗?大家讨论。

学生的思维再次被激活,私底下讨论着,但对自己的答案没把握,都不敢举手。从他们的眼神和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对答案的渴求。

教师:从鱼背到鱼肚的红色体现出一种怎样的变化效果呢?

学生丙:渐变。

教师:你观察得很仔细,注意到了一种渐变效果,这种渐变就是明度对比。(图7)

【设计意图】抛出问题,通过提问、追问、释疑、再问、再质疑等问题链的形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课件出示色彩图版(图8),对知识点再做进一步的挖掘:明度对比不仅仅表现为同一种颜色在明度上的渐变,不同的颜色本身就存在着明度差异,比如红、黄、蓝这三种颜色的明度就是不一样的。所以,民间艺人巧妙利用色彩这种特性创造了另一种明度对比方式—一“软靠硬,色不楞”。他们将明度较浅的颜色称为“软色”,明度较深的颜色称为“硬色”。也就是说,软色和硬色相碰,能取得好的艺术效果。(图9)

教师:(课件出示图10)如果两个硬色相撞,如蓝色和紫色的明度十分接近,把它们并置在一起,会给你们什么感觉呀?

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纷纷回答:拉不开距离。

教师:是的,容易产生色彩“打架”的现象。所谓“青间紫,不如死”。那该怎么办?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学生们乐了,迫不及待地回答:安排一块软色将它们间隔开。

教师: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民间美术作品之所以好看,是因为运用了高纯度的色彩和明度对比,使画面清新透气,有层次感,而冷暖色相的不同和面积大小的对比则容易产生丰富绚丽、红火热闹的视觉气氛。这种色调风格正是老百姓喜爱并表达审美情感的最恰当的形式。这就是我们今天学到的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知识。(板书:配色手法)

6综合探究

教师为每个小组发一个小毛驴玩具(图11),让学生观察它采用了什么配色手法,小组讨论后回答。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用追问的方式把学生的感知.和认识落到实处。比如:是哪几种颜色的冷暖对比?是一种什么样的面积对比?你是怎么看出明暗对比的?是渐变,还是“软靠硬”?等等。

教师:小毛驴玩具综合运用了几种色彩对比方式,很多民间美术作品也都有类似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个别回答、齐答、群组回答等方式,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力争让教学有效性达到最大化。

三、“我是民间小艺人”

教师将线描稿发给学生,请他们思考,准备采用什么配色手法来创作具有民间美术韵味的色彩画,并请一名学生阐述自己的构思。

教师:老师再告诉大家一个小窍门。涂色时,先涂大面积的底色,再涂小面积的对比色,就能力]快涂色速度。同学们也可以参照教材中的民间美术作品图例,获取创意灵感。请大家拿起彩笔,当一回快乐的民间小艺人。

学生在《步步高》的背景音乐中拿起彩笔尽情地涂抹美丽的民间韵味色彩画。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与交流

教师:看了同学们的作品,老师非常惊喜,我们的课堂上出现了一个个优秀的民间小艺人!我们给自己来点掌声好吗?

【设计意图】布老虎、小泥鸟、土家族织锦的线描稿图形简洁,以它们为创造美的载体,既与课题吻合,也让学生获得了成就感。

五、拓展延伸

(一)教材分析

《彩色的鸭子》是一首优美的叙述性散文,作者紧紧围绕鸭子的梦想这根主线,通过优美的词句、重复的句式、富有节奏的旋律,将鸭子的彩色梦想表露无遗。作品形象鲜明,紧扣主线,情节简洁,富有童趣和诗意。除了带给孩子丰富的文字美感、节奏美感和温馨无比的意境之美,最后的结局安排也让我们露出会心一笑。

本次语言活动的目的主要在于使大班幼儿理解散文内容,感受散文文字美、节奏美和温馨无比的意境美;了解并尝试迁移运用句式:“只要……,就……”:知道梦想不能全部实现,但也要快乐生活。

(二)学情分析大班幼儿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简单事物之间的关联变化也有所了解,能依据文学作品提供的想象线索,联系个人已有经验进行扩展想象。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初步感知作品中的语言美、意境美,有一定的艺术想象力和感悟力。

作品虽好,但作为大班教材使用,还需要适当修改,原因有二:

1相对大班幼儿而言,原散文结构比较松散,冗长,是AB、C、DB式的结构,考虑到根据大班幼儿的特点,改为AB、CB式结构,便于理解掌握。

2散文中有些句子比较冗长,且句式规律不明显,不利于幼儿理解和记忆,适当修改,句式更为工整、有规律,还降低了难度,易于幼儿理解和诵读。

(三)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理解散文内容,感受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2能力目标:了解并尝试迁移运用句式:“只要……,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道梦想不能全部实现,但也要快乐生活。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散文内容,感受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难点:尝试迁移运用句式:“只要……,就……”。

(五)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实验探究

二、教学主要环节实录

三、课后集体评析与反思

(一)优点

1注重意境创设的有效性用温馨美的画面、柔美的音乐、富有情感的朗诵,为幼儿理解、感悟这篇散文,创设了一个诗意的情景;从形、声、情等几方面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去理解、欣赏、感受文学作品。

2注重自主学习的有效性幼儿的语言学习离不开生活,在生活中挖掘学习内容是语言教学的好方式。以风车、彩纸、绸带为载体,化解难点,让孩子在自主探索中感知其间的因果关系,帮助幼儿尝试迁移运用句式:“只要……就……”

3注重情感体验的有效性本次教学活动,以情感为主线贯穿始终,通过三次提问:“你觉得鸭妈妈的心情是怎样的”帮助幼儿体验文学作品中的快乐情感脉络。

(二)不足与反思

1迁移运用中,切入点的把握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幼儿探究操作环节较好地帮助幼儿学会了迁移运用句式“只要……就……”,而且满足了幼儿的心理需求,实现了动静交替:但在整个活动中,此环节犹如将在电影院看得十分投入的观众喊出电影院说其他事,然后再叫他接着进去看一般,对浸润意境之中的幼儿情感有所中断。如何既能联系实际,学习迁移运用新的知识点,又能保持住幼儿浸润于散文意境之中的情感不被中断,还有待于寻找到更佳的切入点。

2欣赏仅仅是感悟这个作品的开始,应有更多的延续和融合。

这篇散文除了文字意境优美之外,它还蕴含着许多的社会教育价值。

西安美术学院造型艺术部近两年来一直在积极探索艺术素质教育中的实际应用,深究培养专业性创新人才到底需要怎样的艺术基础,在不断的改革实践中逐渐找到了新的切入点,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些许经验。

“分解系统、并置单元”,是指把原有的系统教学通过“分解”形成知识单元,而后再将单元顺序进行更有实效的“拆分与合并”,形成新的结构形态。分解后的知识以“点”状结构重新呈现在教学中,对于该“结构”的秩序与安排让知识点的分布更为合理、易懂,不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吸收与掌握,更重要的是使教学“对于规律由简入深的认识”的操作性得到提升。色彩教研室所设置的色彩基础课程教学都属于“分解性教学”,其中包括“色彩同类色训练”和“色彩冷暖互补色训练”。本次我们主要介绍第二门课程《色彩冷暖互补色训练》。

该课程是对色彩的冷暖对比、补色的基本规律的训练学习,其主要目的是掌握科学的色彩规律。在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客观自然色彩更为准确、清晰的观察,以及分析能力,既做到更为理性、主动地表现对象,又能够同时注重冷暖色、补色的物理特性和情感特征,全方位提升学生对色彩的审美感受力,为日后的专业学习提供必备信息及参考。

古有“千举万变,其道一也”,现代教学亦是如此。无论采用何种教学形式,其目的都是用较为有效的方法在实践中来掌握本质规律,不同的教学法只是在操作手段上有所差异,其根本目的基本相同。秉承这个理念,我们的基础教学大部分都围绕“掌握规律”这一教学目的来设计课程内容与形式,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更轻松地、由简入深地掌握色彩规律、从而提高学生自身对色彩认识的科学性和审美高度,为学生真正奠定“常识性”的色彩基础。

虽然说教学形式随时展一直在改变,教学目的却是相对固定的,但教学方式的优劣的确能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由新的教学理念而衍生出的新型教学虽然继承了传统教学中必要的知识点,但在结构上和形式上的改变的确使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大大改善了。

在设计该教学的过程中,该课程的教学“目的”仍然为“二段式”。首先,我们尽可能地考虑教学目的与教学形式的叠合,不仅要突出课程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课程的目的和每个训练环节的关系,使其能够主动地面对教学、解决问题;其次,要照顾到该教学法的操作性与可持续性,因为实际操作的成功率是正确评估该教学法的重要依据,也是进行教学改善的根本所在。

经过两个教学循环充分证明了该课程的可行性。从教学的安排来看,“单纯的看问题”相对于“全因素”的教学方式具有“由简入深”的特点,在学生能够从明确的“点”切入后,更为复杂、深层的链接会变得有理有据、易于破解。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该教学不仅解决了学生对“冷暖色”、“补色”概念上的认知,对理论起到了“支撑”作用,实践过程还变得“规范”、“合理”。另外,该课程的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调性”的认识,解决了极大多数学生画面的“花”、“乱”、“脏”等问题,使学生对于色彩的表现有一个健康的开始。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幼儿艺术活动中的一部分,是幼儿园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幼儿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审美力以及创造性思维,使之得以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可见,从小培养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发展,尤为重要。然而,如何让幼儿喜欢美术活动;如何让幼儿积极参与到美术活动中;如何让幼儿成为美术活动中的小主人等等问题,有待于我们研究。

一、美术活动中幼儿常常出现的现象和问题

1.幼儿的涂鸦现象

在美术活动中,往往有很多幼儿出现乱涂乱画的现象,一张白纸发下去,没几分钟就涂满了,这样的情况在小班幼儿的身边普遍发生。然而,小班幼儿的绘画正处在涂鸦状态,因为他们的观察和绘画能力都很有限,表现手法也非常随意,因此有时候他们所画的“图画”,我们成人很难看明白,所以,这就需要教师用心去发现,才能挖掘出宝宝“作品”的真正内涵,才能更了解幼儿的内心想法,从而可以对他所描绘的“作品”进行补充,提高对“作品”的要求。

2.幼儿不肯动手画画

活动中不难发现,有个别幼儿对绘画似乎不感兴趣。然而,仔细观察后,我才发现原来这些幼儿不是少了兴趣,而是缺乏自信。在同一阶段的幼儿,绘画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异,往往能力比较弱的幼儿在活动中就缺乏自信,教师对于这样的孩子,就应该在活动中重点指导,降低对孩子作画的要求,在一旁提示和指导、鼓励和表扬、保护他的自尊,培养他积极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3.同一块区域出现乱七八糟的色彩

成人的世界里,对于看待事物的颜色单一,像香蕉是黄的、苹果是红的等,然而在孩子的眼中,色彩却是丰富多彩的。保护孩子对色彩的选择,教师需要做的,是教给孩子对色彩的运用。同样的事物、同样的色彩,孩子在涂法上面,只是缺少一些手段,教师可以将多种涂色的方法传递给幼儿,保留幼儿喜欢的色彩,保留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让幼儿的作品在喜欢的颜色上,变得更精彩。

4.模仿老师、身边的幼儿

美术活动中,有很多幼儿会经常模仿老师或者是身边幼儿的作品,去描绘自己的作品,对于这种现象,我想说的是,教师在活动中的引导和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是尤其重要的。

二、教师在活动中应该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

1.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

首先教师在观察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结合教学内容确定观察的对象,为幼儿创设必要的条件。如:教幼儿画“蝴蝶”,在活动前,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它的外形特征后,又让幼儿欣赏不同颜色的蝴蝶在空中飞旋、在花瓣上休息、在花丛中嬉戏等不同姿态。教学时,根据教学上的难点,重点示范某一部分,启发幼儿画出自己观察到的不同形态的蝴蝶,从颜色、动态、数量、构图上引导幼儿作画。这样,幼儿的美术作品显示出不同的效果。

其次从幼儿的兴趣入手,引导幼儿乐于观察。幼儿天生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其实在大千世界中有无数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只要我们观察、倾听就会发现,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把握时机,随时随地引导幼儿观察幼儿感兴趣的对象。有一次户外活动,有一位幼儿发现地上有很多蚂蚁在搬运东西,大喊:“哇,快来看,地上有蚂蚁耶。”顿时,所有的幼儿都产生了好奇心,都跑过去看。借此机会,我马上去科学室借了放大镜,引导幼儿一起观察蚂蚁的外形、颜色和蚂蚁不同的活动状态。下一次的美术活动中,正好要求幼儿用西瓜子拼贴蚂蚁,这为活动垫下了很好的课前准备。

2.举例说明教师如何发展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

在一次公开课美术活动《拼拼贴贴》中,我示范操作,引导幼儿学习图形拼贴画的方法。

教案一:教师:“圆形”宝宝准备出发了,依次找来了两个小椭圆形,一个大椭圆形和一个小圆形。“圆形”宝宝找到了这么多的朋友,变出了一只什么?

幼儿:小兔子

教案二:教师:“圆形”宝宝准备出发了,它会去找谁做好朋友呢?

幼儿:圆形、三角形、梯形……

教师:“圆形”宝宝找到了这么多的朋友,会变出什么呢?请幼儿大胆动手尝试。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不同的拼贴方法,达到不同的拼贴效果。

幼儿:太阳花、毛毛虫、人……

教师在设计教案一中,以框框的形式,局限了大部分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发展的空间,导致幼儿在操作时,去模仿教师的作品,能力弱的幼儿去模仿周围幼儿的作品。然后教案二跳出教材的框框,以全新的理念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能动性,让他们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动脑想象,动手尝试,动口表达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目标技能;课程设计;专业技能

众所周知,随着世纪之交的教育格局调整,中师教育从辉煌逐步走向彷徨,美术教育也日益边缘化。无论是生源、教学目标,还是教材及培养模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五年制中职师范生相当一部分毕业后,都将走上特岗教师或各级小学、幼儿园的美术教育工作岗位,所以,有必要对这个课题进行研究。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要求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教师职业道德以及求实创新精神,能为人师表;具有较为扎实系统的学科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可胜任小学美术和艺术课程教学;能承担美术活动课教学,组织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并具有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本专业还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教师心理素质,身心健康,富有爱心、耐心和信心。情感丰富,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计划

本专业的主干学科是哲学原理、心理学、教育学、教师口语、语文、英语、音乐、素描、色彩、设计基础、书法、电脑美术设计、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中国写意画、中国工笔画、儿童画创作、简笔画、小学美术教学法、艺术概论、中外美术简史等。

在上述课程中,应体现出专业特色,融入小学美术教育的元素。应围绕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来合理、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出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其中,专业基础课、儿童画创作、简笔画、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手工制作、小学美术教学法等课程能突出专业特色,在教学中应当着重研究、落实并见成效。

三、专业技能

1.能欣赏,会鉴别

著名画家潘天寿说:“学艺之道,首在鉴别。”学美术首先要眼高,懂得造型的规律和美学辩证法,将美术学习提高到文化的高度。运用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引导学生理解欣赏什么是和谐、优美、意境、神韵等。在绘画实践中明了比例、结构、色彩、调子的高下之别。如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充满着神秘莫测和人文主义的光辉。而米开朗基罗的雕塑给人一种力量之美,大气磅礴,充满生机和活力。欣赏印象派莫奈的《日出―印象》,可体会到画家笔底涌动的色彩,表现大自然光色奇妙的变化。面对齐白石透明的河虾、徐悲鸿奔腾的骏马,形神兼备,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2.能写美术字,会画简笔画

3.能出黑板报,会设计制作

4.能教学设计,会评价反思

学会教学设计,又称会写教案,是毕业生参加招聘考试的需要,也是教师未来从业的需要。首先必须告诉学生教案的结构。如: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时及教学过程等。教学目标应包括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每节课应有一个重、难点,有时重难点是重合的。教学过程是教案的主要部分。可切分为导入、活动(老师和学生)、评价、小结、反思等几个部分。导入应新颖,可多样化。而活动部分又是重点,有老师的教,又有学生的学,相辅相成,融为一体。

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学写教案者不易把握,要对所教的课程内容进行挖掘,才能抓住关键。如教小学生画树、花、鱼等动植物,可进行关爱自然及环保教育的渗透,又如教《我的妈妈》《今天我值日》等美术课,可进行亲情关爱和热爱劳动的教育。

评价即对学生的作业、作品进行评述和鉴别。以鼓励为主,但要真诚,实事求是。既不要全盘否定,也不要盲目吹捧,应恰到好处。评价的方式可多样化,如师评、生评、学生互评等。

反思即教师或执教者对所授课的得与失进行的自我小结。一节课有成功的亮点,也有不足的败笔,可理解为自我评价的一种方式。一般而言,一个人的教学水平越高,其反思和小结的水平就越高。这正如高考生的自我估分,成绩越好的考生,估分越准确。

教学设计可先仿写,再由学生设计,循序渐进。尽量写他们熟悉的课题。如《美丽的大森林》《海底世界》《大公鸡》等。

教育格局的调整和社会的发展,决定了中师美术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仍在路上,向着既定的目标奋力前行!

现在的高校不仅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还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因为那样也可培养学生的思考方式,培养他们的独立创新精神,使其思维的发展空间得以扩大,使其创新的潜质得以最大程度地发掘。同时,在实践方面也应注意发掘和教育,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创造性的思维化为有实践意义的具体的结果。

1多媒体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电子设备在教学中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多媒体的使用虽然丰富了教学方式,但也有一些缺点。一方面,教师在多媒体教学方面存有知识缺陷,对电脑等设备不够了解,操作技能不熟练。一些传统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虽然他们也希望通过使用多媒体等方式来改变教学模式,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手段更加灵活,但对计算机等知识的匮乏使得其愿望难以实现。另一方面,一些教师还没有真正认识将多媒体等现代技术运用于教育的目的所在,导致他们的多媒体教学只是一个形式,而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同时,在做电子教案的时候,教师之间缺乏交流,电子课件制作的教学资料不足,使得很多电子课件仅仅是将传统的纸质文字搬到屏幕上而已,从而没有充分发掘出多媒体现代教育的先进性。

2破解多媒体使用困难的对策

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虽然存在不足,但不可否认,多媒体教学在丰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有很大的优越性。对于其不足的地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

1)高校方面,应该为教师开设一些多媒体技术的培训课程,教授他们计算机软件和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方法,同时安排专业人士或者通过教师间的专长互补,来解决多媒体等技术使用方面的问题。在制作电子教案方面,要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充分利用好教学资源,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以制作出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灵活、更具吸引力的电子教案,最大化利用教学资源,使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2)上级主管部门方面,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来鼓励高校师生积极使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比如出台正式的文件、相应的政策;也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电子教案制作竞赛等活动的形式,给一个平台,让教师主动参与,积极创作,展示才华,获取成果,并从中得以交流沟通,激发和增长他们的创作热情和才能。以这样多种多样的形式,不仅推动现代教育技术的改革,也使得多媒体教学应用更具魅力,更受推广。

3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3.1应用于色彩教育

色彩教育是美术教学非常重要的一环,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得色彩教学进一步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它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丰富教学形式。在进行色彩讲学中,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得色彩教学更加生动活泼。传统的教学在进行色彩教学的时候,只能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色彩,这显然不能将形形的色彩向学生展示。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以图片的形式将众多色彩展现在学生面前。多媒体技术甚至能够通过动态的视频将颜色的叠加效果向学生展示,这样学生不会觉得枯燥和乏味,注意力就会更加集中。

2)提高学习效率。不少教育学家通过大量的分析实验指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耳朵接收的知识,大约有15%能被记忆;眼睛接收的知识,大约有25%能被记忆;如果两者结合,被记忆的比例将达到65%。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好地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系统调动起来,使视觉和听觉同时专注于学习上,这样就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

3)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美术教学中,教师大多数是按照课本来进行讲解,没有什么太多的新意,也没有太有效的方式来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多媒体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课堂上,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接触各种各样的美术知识,让学生观察不同色彩的混合效果,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还能够在紧张的学习后,给学生放一段音乐或是一部小影片以排解学生紧张的学习压力。另外,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色彩教育,还可以减少因传统的粉笔书写带来的粉尘吸入,使教师有一个更好的教学环境。

3.2应用于图案的设计

1)学生有好的图案设计想法,但是由于美术功底薄弱,不能很好地将图形描绘出来;

2)学生既有好的设计思路,也有良好的绘画功底,但是缺少必要的工具,铅笔不能够描绘出自己想要的色彩等;

4)学生绘制出的图形由于部分地方的瑕疵,导致整幅画都必须进行修改,这可能会打击学生创造的热情。

这些问题在传统的教学中是很难解决的,但是现代多媒体教学的出现,可以很好地帮助教师、学生克服。在图案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学生每人一台电脑,在电脑上直接进行设计,因为电脑具有非常强的上色功能,而且用电脑设计的图案修改也非常的方便,只要修改几个简单的数据就行,所以学生就不用担心色彩或者是修改方面的问题了。

3.3应用于美术史的讲解

在传统的美术史论教学中,教师很难有足够多的素材来向学生展示。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够进行图文并茂的教学,而且教学内容比之前丰富了很多,可以这么说,将多媒体技术和美术史教学课程密切结合,成为美术教学改革中非常重大的进步之一。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史论的教育,避免了以往那种枯燥乏味的理论讲解,教师利用多媒体可动可静的特点,动静结合向学生展示古今中外众多名家的理论和创作成果。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让教师和学生有机会接触更多更先进的知识和理念,也让他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美术的发展史。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播放有关美术史的影片,这样观影的方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美术史的兴趣。

4结束语

参考文献

[1]彭晓弟.多媒体技术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2):135-136.

[2]崔维国.多媒体技术与《美术史论》的整合[J].安顺学院学报,2009(4):74-77.

[3]吕海洋.多媒体技术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3):156-158.

[4]耿雪莉.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及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92-93.

关键词:色彩营销感知七秒钟定律色彩情感

一﹑市场营销中产品色彩营销的定义和理论基础

(一)市场营销中产品色彩营销的定义

随着色彩被广泛地运用到企业的营销活动中,色彩营销理论应运而生。最早的色彩营销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CMB公司在企业的营销实践中提炼和总结出来的。该理论主张根据消费者对色彩的心理需求,运用色彩组合来促进产品销售。它把上百种颜色按四季分为四大色彩系列,各系列的色彩形成和谐的搭配群,根据不同人的肤色、发色等自然生理特征以及个人面貌、形体和性格、职业等外表特征,选取最合理的色彩系列,从而最大限度地发现美。色彩营销理论最初受到美容美发、化妆品等一些企业的重视,并随之在整个行业得以推广。如美国宝洁(P&G)公司“SK-Ⅱ”高级化妆品和“玉兰油”彩妆品在上市推广时曾特邀色彩专家予以指导,而联合利华(Uniliver)公司则根据色彩基础知识提出了“夏士莲”最合理的货柜摆放方式,以促进销售。

(二)市场营销中产品色彩营销的理论基础

色彩营销理论在企业营销活动中运用的基础是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的色彩需求进行分析,使企业找准目标市场上的色彩偏好,为正确的运用色彩营销策略奠定基础。由于年龄、性别、、地域等不同消费者所表现的对色彩的需求与偏好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性。

二、市场营销中产品色彩营销的作用

(一)色彩7秒钟定律

美国流行色彩研究中心的一项凋查表明,人们在挑选商品的时候存在一个“7秒钟定律”: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人们只需7秒钟就可以确定对这些商品是否感兴趣,在这短暂而又关键的7秒钟内.色彩的作用占到67%.成为决定人们对商品好恶的重要因素。色彩的定位会突出商品的美感.使消费者从产品的外观和色彩上看出商品的特点,从色彩中产生相应的联想和感受,从而接受产品现代社会宛如信息的海洋,随时都有排山倒海的情息汹涌而来,消费者置身其中.往往茫然不知所措.能让其在瞬间接受信息并做出反应。第一是色彩,第二是图形,第三才是文字,色彩是第一卖点。在商品展览柜巾,如果你的商品第一跟没能给顾客以美的吸引,那一定是你没化商品的颜色搭配好,因此商品质量再好,也会削弱它们的风采。所有的消费者都是“好色”的,所以,营销人第一定律的就是要懂得“色营销”。

(二)色彩营销是一把开启消费者心灵的无形钥匙

色彩是可以开启消费者心灵之门的无形钥匙。有研究表明:红色使人心理活跃,绿色可缓解紧张,黄色使人振奋,紫色使人压抑,灰色使人消沉,白色使人明快,淡蓝色使人凉爽……

三、市场营销中产品色彩的应用

(一)调查消费市场

调查消费市场生产市场上需要的产品,才可以使企业有利可图,所以第一步,当然是了解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商品。要恰当运用色彩,就要了解对于特定的产品,消费者需要产品本身或者产品提供者营造的色彩传达给他们什么样的信息、情感才会符合他们的购买期望。

譬如,如果企业生产的是一种高科技产品,那消费者青睐的肯定是蓝、绿等冷色以及明度低、对比度差的色彩,因为他们虽不能在一瞬间强烈地冲击视觉,但却给人以冷静、稳定的感觉,使人感觉到它的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性、可靠性。如果企业采用的是红、橙、黄等暖色调以及对比强烈的色彩,那虽然对人的视觉冲击力强,给人以兴奋感,能够把人的注意力吸引到商品上来,但却无法给消费者以这种商品该给予的信任度。

(二)确定色彩形象,运用色彩理论

结合消费者需要商品色彩给予他们的感觉,考虑色彩的组合问题、包装的色彩、商品本身的造型、材料和图案等,选定具体的颜色。这也是色彩营销中决定胜负的关键。

合理利用色彩来确定色彩形象,就要了解色彩的联想和含义是丰富不定的,由此色彩有时候起的作用是两面性的。红色既有喜庆、热情之意,又有恐怖之意。黑色有死亡、罪恶之意,但是也有高贵、实用之意。所以,色彩的运用要讲究恰当。如是礼品一类的产品,不宜用白色,因为白色虽有纯洁之意,但是在中国却有不祥之意。另外,由于文化、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地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环境、风俗习惯和的不同,各族人民对色彩的好恶也是不同的。这些因素在营销过程中都应着重注意。在色彩的运用上,还应注意色彩受性别年龄文化因素的影响也比较大。文化水平低的地区和人群,会喜爱鲜艳一点的颜色,文化水平高的地区和人群对富丽、柔和的浅色则比较青睐。人们在幼儿期喜爱红黄的纯色,儿童期又喜爱纯色的红、黄、蓝、绿色,年轻人爱好红、绿、蓝色,中年以后喜欢紫色和蓝色。女性直觉力强,感情细腻丰富,受色彩影响大,偏好色彩的丰富和搭配,较为喜欢柔和和鲜艳的颜色;男性重理性,较少受色彩支配,偏好简单的色彩布局,喜欢淡色调的颜色多一点等等。

(三)策划﹑实施销售计划并建立营销信息系统

策划销售计划,光是把色彩涂在产品或者其他地方并不是色彩营销,更为重要的是让消费者接触他们所喜欢的色彩,接受用色彩装点的高情感产品,进而甚至建立对产品提供者的认知。

建立营销信息系统企业在经营中收集、形成各种市场、顾客资料,经分析整理后作为制订营销策略的依据,分析出市场的色彩使用情况,并对未来流行色作出预测。在收集资料后,通过数据的分组和统计,掌握“哪种产品最好卖”和“为什么好卖”、“哪种颜色最受欢迎”等要点,验证色彩营销策略的运用成功与否,同时建立商务信息资料系统,利用色彩营销积累的资料,更有效地为下一种产品或者下一轮色彩营销策略提供帮助。

(四)色彩搭配设计行业方兴未艾

色彩营销的流行,使色彩搭配已经上升为战略问题。使用什么色彩不是设计师一个人可以决定的,只有色彩专家与设计师协作开发才是理想的状态。今后的时代需要色彩战略家,是色彩搭配的时代。

四、案例分析

(一)蚕丝色彩变化置换传统观念

商家常常会有一种思维定式:产品本身的色彩是天生的,是难以突破的。殊不知,创新地推出多种色彩恰恰最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蚕丝还有彩色的”张老板睁大了眼睛,就是不敢相信:自己做了20多年的蚕丝服装,自古蚕茧只有一种颜色——白色,难道是自己眼睛花了其实,张老板不是眼睛花了,而是脑筋太古板了。

去年年底,由浙江大学和浙江花神丝绸集团联合研制成功的天然彩色蚕丝衣服,闯进了消费者的视线。主持这项研究的陈玉银教授介绍,眼下他们已经能让蚕茧天然具有红、黄、绿、粉红和橘黄等颜色。该技术是利用家蚕种资源库中天然有色基因,从而获得天然彩色茧育种材料,进一步选育出天然彩色蚕茧。去年,桐乡成功饲养彩色蚕茧16000多公斤。

由于天然彩色蚕丝会吸收紫外线,从而改变颜色。所以,该类蚕丝主要用来制作一些毛毯、针织内衣等产品。“天然彩色蚕丝的手感和羊绒差不多,是蚕丝中的精品,估计面市以后的价位比一般蚕丝制品要高,比如一件天然彩色蚕丝内衣的售价要四五百元。”浙江花神丝绸集团副总经理潘新明说。到今年年底,顾客就可以买到用这种蚕丝做成的衣服以及毛毯了。到时候,像孙老板这样按老思路做买卖的人,可就要被人甩在后头了。

(二)青岛台东商业圈动感色彩涂鸦

参考文献:

1.下川美知瑠.色彩营销[M].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出版社,2006

2.张彪.色彩构成设计[M].安徽美术出版社,2005

3.纪宝成.市场营销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1

4.屈云波.营销战略策划[M].中国商业出版社,2004

5.张玉祥.色彩营销魅力[M].高等职业教育艺术出版社,2003

关键词:教学资源;课程资源;教育资源

一、了解教育资源的定义

一般人看来,教学资源指的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使用到的一切资源,包括教科书、课件、挂图、工具书、地球仪等等。这个定义过于宽泛,有失严谨,并不科学。乌美娜教授曾对教学资源定义为各种各样的媒体环境与一切可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以及社会条件的总和。通俗的说,是指一切可以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物化了的显性的或隐性的、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教学组成要素。具体来说,教学资源则包括教学资料、支持系统、教学环境等组成部分。

(1)教学资料为蕴含了大量的教育信息,以能创造出一定教育价值的各类信息资源。信息化教学资料指的是以数字形态存在的教学材料,包括学生和教师在学习与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数字化的素材、教学软件、补充材料等等。

(3)教学环境不只是指教学过程发生的地点,更重要的是指学习者与教学材料、支持系统之间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氛围,其最主要的特征在于交互方式以及由此带来的交流效果。教学环境是学习者运用资源开展学习的具体情境,体现了资源组成诸要素之间的各类相互作用,是我们认识学习资源概念的关系性视角。

二、辨析教学资源的定义

要弄清教学资源的定义,我们首先要区分一组概念,那就是教学资源与课程资源。它与课程资源的不同之处,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里主要体现为以下两点:

(2)教学资源包含于课程资源之中,是各地区、各学校课程资源中差别较小的那部分。各地区、各学校的课程资源是有差别的,各学校应该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资源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说,课程资源,主要是课外学习资源,各地区、各学校差别较大,而课堂教学资源虽有差别,但相比较课外学习资源,这种差别要小一些。

三、理解教学资源的定义

目前教育界对“教学资源”的定义也有很多。顾长明认为,“教学资源是支持课堂教学开展、并为课堂教学所利用的各种条件,它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基本条件和主要支持因素。”(《中小学教学资源管理使用中的问题、归因及建议》)。这个定义主要强调教学资源和课堂的关系,教学资源在教学活动中起的作用。

有些学者认为教学资源是为教和学设计出来的、支持教师的教(备课、上课、自身发展)和学生的学(课上和课下)的软件资源,不涉及硬件、环境和人力资源。从载体形式上,包括计算机、电视、幻灯、投影等各种载体,也包括模型、标本、实物等等。从表现形式上,具体包含文本、视频、音频、数字等资源。这种定义主要从软硬件的角度出发,将教学资源与教学设施区别开来,在这个意义上讲,也可以认为,教学资源属于人的智力资源。则教学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它是具体的,可感的,而非抽象的。智力资源类型多样,有些属于不可具体感知的,如思路、想法、经验等。只有以实物的形式展现出来的用于教学活动的智力资源,才属于教学资源。

其三、教学资源表现形式多样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凡应用于教学活动中一切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实物,都可以称之为教学资源,如教师制作的一个小模型。鉴于这个特点,教学资源的表现形式是不能概括完全的,它甚至具有地域色彩。

其四、区别于教育资源。教学资源应与教育资源(或称教学设施、教学设备)区分开来。因为教学设施具有共性,不能体现教学资源的独特性。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没有两份相同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教师智慧的结晶,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因此,教室内用于教学活动的黑板、黑板擦、三角板、圆规等,不属于教学资源范围。而教师制作的小模型,因为融入了教师的个人智慧,因此具有了个性,所以属于教学资源。比较一份教案和一张三角板,脱离的课堂教学的教案没有任何意义,而三角板只有用在课堂上,才称之为教学设备,用在木匠师傅手中,它就不能称为教学设备了。教学设施不用于教学活动,同样可以有其他用途,如教室,如果不用来上课,还可以做库房;而教学资源则不具有这个特点,如教案,如果不用于课堂教学,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综上,对教学资源的理解是应用于教学活动的、本身(或加工后)带有教师鲜明个性色彩的一切智力资源的外在实物表现形式,包括教材、教具、教案、课件、试题等。

THE END
1.小汽车四面图简笔画简笔画图片大全小汽车四面图简笔画小汽车交通工具简笔画步骤图片大全三 甲壳虫小汽车简笔画画法步骤 小汽车简笔画画法教程 非常简单的小汽车简笔画包含步骤 简笔画 平面图 手绘 线稿 800600简笔画 平面图小汽车简笔画小汽车的 小汽车怎么画 卡通小轿车简笔画图片 小汽车简笔画图片 6款小汽车简笔画图片 老爷车简笔画的画法https://www.puchedu.cn/jianbihua/1609dddb75f32d56.html
2.掌握简单技巧,轻松绘制酷炫豪华跑车,打造视觉冲击力!2、首先画出跑车的底盘,画上两个车轮,接着画出车头的轮廓,然后画出跑车的整体轮廓,没有车顶,是敞篷车,画出车灯、车座、后视镜和车门等细节,车轮涂上浅灰色和黑色,挡风玻璃涂上蓝色,车灯涂上 *** ,车座涂上黑色,车身涂上红色。 跑车怎么画跑车简笔画教程 https://www.vqaq.com/992014d44FA8.html
3.美篇集锦(一)发愤图强 发号施令 发人深省 意气风发 发扬光大 百发百中 大发雷霆 奋发有为 鹤发童颜 青面獠牙 四面楚歌 四面受敌 铁面无私 唾面自干 一面之词 一面之交 白面书生 本来面目 画蛇添足、惊蛇入草、龙蛇混杂、杯弓蛇影、牛鬼蛇神、打草惊蛇、虚与委蛇、笔走龙蛇、春蚓秋蛇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425/00/19105182_1028146272.shtml
4.小轿车简笔画玩具00:17简单画中国结 00:08蜡烛这样画简单易学 00:10灯笼这样画又快又简单又好看 00:15你知道这个动物叫什么名字吗 00:09海豚这样画,几笔就能画好啦,快来试试吧 00:09用五角星画一颗草莓 00:09用丙烯马克笔这样画樱桃超级简单 00:07游泳圈简笔画来了,简笔画 https://www.163.com/v/video/VT6F54RBO.html
5.www.zjmj.cn/ttkll12嗯?脱我奶罩吸我奶小内裤 欧美医生按摩处女操逼三级片 大鸡巴随意肏翻丝袜肥臀 徐婉婉高潮 成人男士艺术写真视频网站 日韩无频道dvd在线观看视频 一级少妇免费看 一级特黄色片 虐屄灌肠 欧美操逼论坛 扩轮逼逼 亚洲国产日韩无码一级片 性色爽一区二区三区 https://www.zjmj.cn/ttkll12_03/85938.html
6.一到六年级英语单词6篇(全文)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他们童心未泯,把一些枯燥的知识编在韵律诗或儿歌中,再套上孩子们喜爱而熟悉的曲调与韵味,能够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根据教学内容,选取这些趣味性强、节奏清晰和朗朗上口的儿歌来帮助学生记忆单词,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 3. 简笔画教学法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0ewp3o8s.html
7.北京天安门简笔画天安城门图片简笔画涂色4. 天安门简笔画适合什么场合用? 答:天安门简笔画用途可广啦!比如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手抄报、绘画比赛啥的,都能用得上,而且画个天安门简笔画送给外国朋友,也是很有中国特色的小礼物呢!只要你想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天安门简笔画都是个不错的选择!https://scysry.com/zshi/202411-204.html
8.燕子天坑田燕风景区燕子洞旅游指南5.长江三峡游览路线图简笔画 中国十大国宝级大师 1.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原名徐,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擅长人物、动物、花鸟,崇尚写实。 2.林风眠(1900年11月22日-1991年8月12日),本姓邵琼,本名冯明,后改为冯眠,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美术学院首任院长。中国东方http://www.hualis.com/meishi/1726721535135384.html
9.天安门简笔画天安门简笔画图片天门按画法零二七艺考频道天安门简笔画栏目为您提供天安门简笔画图片,儿童简笔画天安门,天安门风景简笔画,天安门画法等关于天安门的简笔画资料。https://www.027art.com/shaoer/jianbihua/tiananmen/Index.html
10.成语故事手抄报简笔画四年级成语故事手抄报简笔画四年级_成语故事手抄报简笔画四年级上册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介绍一下成语故事手抄报简笔画四年级的相关问题。我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您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1.成语故事一箭双雕手抄报2.成语故事https://www.iulqvuid.com/hycd/12893.html
11.一年级笔画教学(精选10篇)三、利用简笔画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 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尤其是在使用新教材时, 学习9加几时, 倡导让学生计算方法多样化。要让学生交流多种算法, 这时往往有个别学生不愿听, 或是不愿意把自己想法表达出来, 这时教师随机在黑板上画☆○□……说:“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填在星星、圆……里”,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1w9n0vuu.html
12.老鹰简笔画图片大全今天先和小编一起欣赏这些幼儿园中秋节简笔画图片,希望你会有所收获的。幼儿园中秋节简笔画图片欣赏幼儿园中秋节简笔画图片1幼儿园中秋节简笔画图片2幼儿园中秋节简笔画图片3幼儿园中秋节简笔画图片4幼儿园中秋节简笔画图片5中秋节传统故事 创意元旦的简笔画图片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提供的创意元旦的简笔https://www.unjs.com/h/b/81206.html
13.小兔子的故事大全图片简笔画1. 简笔画小松鼠和小兔子的故事 小松鼠15张照片 //jianbihuatupian.yipinhome/?ctl=photos&aid=1314 2. 怎么画简单的兔子 一、先画一个不规则的圆做兔子的脑袋。扩展知识:兔子的体型 兔从体型上分类,可分为大型兔、中型兔和小型兔,大型兔的体重大约在5~8公斤左右(也有少数超过8公斤),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120370449471498859.html
14.主体与背景的简笔画怎么画简介主体与背景的简笔画怎么画 - 简笔画图片大全-主体与背景的简笔画怎么画 - 简笔画图片大全萌狐主体与背景的简笔画怎么画 - 简笔画图片大全-主体与背景的简笔画怎么画 - 简笔画图片大全-主体与背景的简笔画怎么画 - 简笔画图片大全 主体与背景的简笔画怎么画 - 简笔画图片大全?萌狐主体与https://www.qjwen.com/shoulu/30482/index.html
15.www.jmly88.com/aplpage57863.html尹卓坦言,“冲绳号”排水量达3100吨,比中国海警船吨位稍大。目前,中方海警船普遍吨位偏小、航速较低,正在建造大吨位的船只,这是需要加强建设的一个方面。 隆基绿能也选择了BC电池路线,推出了自身的HPBC电池技术,但第一代HPBC为P型电池,今年发布的HPBC2.0技术转向了N型电池。-——。 http://www.jmly88.com/aplpage57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