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BBA?如何看待问界M9现象?搜狐汽车

问界M910月的销量是16595辆,这一现象已经持续7个月。讲真,官宣反复强调的蝉联50万元以上豪华车型销量第一已经很保守了,它的这个数据已经是同类型车(含海外品牌)的两到三倍。一款售价50万元左右的中国品牌车型能够获得如此销量,这要放在过去,恐怕就算是“上海爷叔”也不敢想。

那么到底该如何看待问界M9现象?真的只是华为背书这么简单吗?这一现象对于中国品牌来说有什么更积极的意义呢?

根本原因仍在于油电革命带来的新格局

平心而论,如果还停留在传统的油驱时代,即便强如华为,恐怕也无力创造这样的奇迹。电驱对油驱在体验、能耗等各方面的降为打击,大大激发了中国汽车产业链在这方面的投入。不仅诞生出了一系列“新势力”造车公司,也形成了强大的、以电驱为主、适应多种能源组合方式(纯电、插混、增程等等)的产业链集群。

很多传统车企在面对当下市场显现出强烈的“不适应”,根源也在这里——开发者的思维跟不上市场需求的转变,推出的产品大多只是“形似而神不似”——产品所体现的智能化更像是临时的堆砌和应急,看上去大屏、芯片、智驾话术应有尽有,但实际表现却令人沮丧甚至抓狂。

再看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造车新势力”集群。这其中,又以“媒体人转型”首当其冲——蔚来、理想莫不如此。这是非常典型的需求导向。即此类创始人基于媒体行业的经历,对市场需求的转型精准把控,再借助产业链的支撑,最终与转变后的需求形成强烈共振。然而从行业渊源来看,它们并非“最优组合”。

小结:电驱引发的全新格局给像华为这样的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如果将“问界M9现象”的原因仅归结于此,未免太过简单。

为什么会有问界M9

眼界、实力与胆识的共振

我们回溯一下华为涉足汽车领域的过程。如果从推出的产品看,最早能追溯到2021年,也就是问界M5的前身——赛力斯SF5。在赛力斯SF5上获得初步成功后,开始推出全新的问界品牌,并同步推出问界M5。之后的情况大家都清楚了,先是问界M7的超预期表现,然后就是本文的主角问界M9。当然,同步的还有智界、享界、尊界,以及阿维塔、极狐等诸多合作者,这里就不一一展开了。

问界M9则不同。从平台看它已是华为深度赋能,基于途灵平台打造,实力已得以充分检验,从车身与设计风格看也与问界M5与问界M7完全不同。而更关键的是它的定位和产能布局:敢于挑战50万元这个“无人区”,且策划为“走量产品”。这是非常考验其胆识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雷军在小米的各个发布会上已经给大家公开了定位与“产能规划”的难:规划少了交付无法达成,规划多了卖不出去更会带来巨额亏损。以问界M9上市即5000级别,上市三月即15000+级别来看,它从一开始的产能规划是及其大胆的。也就是说,问界M9在上市之前就已经打算同步做到“50万左右+月销1.5万辆+”。只要一个没做到,这个项目就要归结为失败。而一辆50万级别车型的产能布局,对应的整装线、供应链所覆盖的资金量可想而知,也就是失败的代价绝非小数目,不具备胆识与魄力是很难下这个决心的。

当然,这种胆识与魄力又以实力为基础。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早已耳熟能详的的各种话术,诸如华为ADS3.0、鸿蒙座舱、途灵平台、一体化压铸车身等等。注意,这些话术虽然亮眼,但其实并非重点,因为其他厂商也都有自己的话术。重点在于它组合起来所形成的产品力征服了几乎所有用户,从而通过口碑效应自然扩散。尤其是很多知名的演员、运动员等各界名流,在成为问界M9车主的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野生销售”群体,最终促成了问界M9的大定持续攀升。

问界M9现象属于行业幸事

对中国汽车产业的推动不容小觑

从电驱出现到逐步普及开始,我们一直在说一个词:弯道超车。刚开始很多人对这个词将信将疑甚至嗤之以鼻,但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应该感受到了它的威力。这种技术迭代导致的质变,不仅让中国品牌在国内的份额越来越大,也令中国汽车出口迅速跃升全球第一。这些仅仅只是开始,这从欧美对中国新能源汽车贸易保护背后所折射的恐惧已可见一斑。然后只是单纯的量的增长是不够的。中国品牌要想反超,打破价格天花板,涉足海外厂商依旧牢牢把持的豪华车领域至关重要。

早在燃油车时代,很多中国品牌厂商就做过类似的尝试,虽屡败屡战,但确实也是屡战屡败。电驱时代来临后,诸如蔚来、理想在这个方向上有一定突破,但主销车型仍在天花板以下。道理也很简单:如前所述,涉足这样一个昔日的价格雷区,还要布局巨大的产能,不仅需要足够的实力,更需要足够的勇气。鸿蒙智行基于这些打造出了问界M9并热销,相当于为整个行业破了局——第一,这么做是可行的,只要你产品足够好市场是认的,不存在所谓价格天花板的问题;第二,也这本身也会形成某种反身性效应,即之前不认可“50万中国品牌车型”的群体因为有了问界M9,逐步形成“50万中国品牌车型”完全可以接受的认知。如此一来,其他的厂商和资本再想拓展这一领域,其风险和难度就要比问界M9小多了。

所以我们说,问界M9现象对于整个中国汽车行业来说都可谓幸事,它对于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绝对不容小觑。

THE END
1.豪车市场洗牌?大型SUV销量榜单出炉,问界M9登顶,宝马X7第6名!问界M9以11.8万辆的销量高居榜首,这个结果让不少人都惊掉了下巴。要知道,问界可是华为和赛力斯合作的品牌,没想到它竟然能在大型SUV市场上一鸣惊人。紧随其后的是理想L9,销量达到了7.2万辆。这两款国产车的表现,可以说是给那些老牌豪华车企上了一课。 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441464316374549018
2.图问界M9论坛问界M9车友会汽车之家鸿蒙智行论坛群聚千万车友,交流买车提车作业,维修保养细节,装饰改装案例以及鸿蒙智行油耗等用车内容,精彩尽在汽车之家鸿蒙智行论坛。https://clubajax.autohome.com.cn/bbs/brand-509-c-7207-2.html
3.汽车之家看车买车用车汽车之家官网为您提供最新看车买车用车资讯,包括:汽车资讯,新车试驾,汽车保养,汽车知识,汽车视频,汽车旅游,汽车图片,汽车报价大全,最精彩的新车新闻、行情、评测、导购内容等等,是提供信息最快最全的汽车之家官方网站。http://www.online5168.com/
4.华为余承东晒问界汽车“内部战报”:M9盲订留存8040辆,新M7IT之家10 月 8 日消息,汽车销量分析媒体“车 fans”创始人、汽车博主孙少军今日下午晒出了一张 AITO 问界汽车的“内部战报”。从聊天记录截图来看,余承东公布了不少关于问界新 M7、M9 两款车型的订单信息。 IT之家汇总如下: 新M7 截至10 月 7 日(10 点)累计大定 55506 辆,当日新增 4197 辆。 https://www.ithome.com/0/723/520.htm
5.茶香车韵:问界M9成为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官方指定用车同时,在接待海峡两岸贵宾的这条重要桥梁上,国产新能源汽车问界M9扮演了保驾护航的角色,成为本次茶叶博览会官方指定接待用车。 问界M9,作为国产全景智慧旗舰SUV,外观设计庄重而大气,内饰精致而考究,与茶叶博览会的核心理念完美契合。贵宾们在抵达目的地之前,可以尽情享受宁静舒适的车内空间和舒适自在的乘坐体验。此外,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38911810721366539/
6.图嘉兴问界M9最新报价46.98万起暂无优惠嘉兴行情周边城市问界M9优惠对比 嘉兴问界M9与竞品车型优惠对比 以上为车型资料信息,当地AITO 问界经销商提供了很多附加增值性服务,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在线或到店咨询。 报上您是来自“车主之家网站”的用户,将会得到更好的服务 【注】:文章内的价格为编辑在“市场前线”真实采集到的当日价格,由于汽车价格变化多端,同时此价https://news.16888.com/a/2024/1125/23202186.html
7.AITO问界M9已上市一文看懂问界M912月26日,问界M9在深圳正式上市,推出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版本,共4个配置选择,官方指导价:46.98-56.98万,并同步发布了下定权益:截止2024年2月26日下定的用户可以享受10000元的选配权益;新车将于2024年2月26日正式开启全面交付,在1月份会抢先交付2000辆,首批交付名单将率先从转大定用户中选择。根据官方统计的信息,https://m.12365auto.com/xcdg/20231227/519342.shtml
8.华为不要“问界”了?华为在下一盘更大的棋艾媒咨询|2024-2025年全球及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消费趋势监测与案例研究报告 2024年9月10日,华为见非凡品牌盛典及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在深圳举行,问界M9大五座车型、鸿蒙智行首款智慧轿跑SUV智界R7多款新品重磅亮相,并揭露鸿蒙智行“四”界蓝图——问界、智界、享界、尊界。 https://www.iimedia.cn/c1087/102182.html
9.央视春晚点赞!华为技术赋能问界M9,成就中国新能源汽车里程碑式突破在华为的深度赋能下,问界M9展现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这种“气质”既包含了因卓越实力而散发出的高端感,也融入了因科技创新而赋予的现代感。这使得问界M9在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呈现出一种令人瞩目的“未来汽车”之态。 http://www.xinhuanet.com/auto/20240210/8e59e2ff184e4e25858df9990e5d031b/c.html
10.又一芯片厂倒闭!全员解散;胡颖平:自主创新步入新周期,中国半导体同比增长173.5%;净利润为118.1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成为全球首家实现全年盈利的造车新势力,也是继特斯拉、比亚迪之后,全球第三家实现年度盈利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股份、会通股份、腾龙股份等,均是双方的共同供应商,通过供应链,也让华为对理想有更为深度的了解,从而制定出更为针对性的竞争策略,如对标理想L9的问界M9https://new.laoyaoba.com/n/896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