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秒针走1圈,就是走60小格,也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所以(1)分=(60)秒。
小林每天睡觉9(小时)小华每天写作业大约用40(分钟)
小冬吃饭用了15(分钟)小刚跑50米用了12(秒)
5分=(300)秒1分-45秒=(15)秒
4时=(240)分2分10秒=(130)秒
6.在里填上“>”“<”或“=”。
60秒<6分180秒<3时1时20分=80分
8时<500分5时>30分1分35秒>85秒
7.爸爸上午8:00上班,中午12:00下班,爸爸上午一共工作(4)小时;《新闻联播》从晚上7:00开始,到7:30结束,一共播出(30)分钟。
8.一节课上40(分),上午8:00上课,第一节课应是(8)时(40)分下课,课间休息10(分),第二节课是(8)时(50)分上课
9.小丽晚上7:30开始写作业,用40分钟写完了,此时是晚上(8)时(10)分。
10.一节课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再加上(10)分钟就是1小时。
11.小明下午3:45离开学校,4:15到家,路上用了(30)分钟。
12.奶奶今天早上6:30去锻炼身体,比昨天提前了20分钟,她昨天(6)时(50)分去锻炼身体。
13.公共汽车每隔10分钟发出一班,小华想乘坐9:20的一班公共汽车,他走到站台时已是9:22,没赶上,他要再等(8)分钟,才能乘坐下一班的公共汽车。
二、我会判断。
1.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1小时。(×)
2.钟面上走得最快的是时针,走得最慢的是秒针。(×)
5.分针走1大格,秒针走1圈。(×)
1.妈妈做一顿饭大约用(B)。
A.40秒B.40分钟C.40小时
2.同心超市本应7:20开始营业,今天提前20分钟开始营业,那么同心超市今天(A)开始营业。
A.7:00B.8:40C.7:40
3.一架客机本应该10:25到达,现在晚点15分钟,(B)能到达。
A.10:10B.10:40C.11:40
4.图书馆上午8:00开门,小明7:40已经到了图书馆门口,他还要等(A)。
A.20分钟B.40分钟C.60分钟
5.在100米短跑比赛中,茵苗用了16秒,小丽用了14秒,小兰用了15秒,(A)是第一名。
A.小丽B.小兰C.茵苗
6.如图,时针在5和6之间,分针指向5,秒针指向1,这时是(C)。
A.5时25分1秒B.6时25分5秒C.5时25分5秒
6:557:30经过7时30分-6时55分=35分
3:45经过5分钟3:50经过20分钟4:10
7时15分-6时50分=25分
答:明明上学路上用了25分。
(2)明明明天早上值日,必须7:00到校,他最晚什么时候从家里出发?
7时-25分=6时35分
答:他最晚6时35分从家里出发。
东路一带10时30分-8时=2时30分
西路一带11时30分-8时=3时30分
中山一区12时-10时+1时20分=3时20分
中山二区3时-1时=2时
3时-1时30分=1时30分
答:她家住在中山二区,还要1时30分钟才会有电。
3、小敏每天下午上三节课,每节课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下午4:00放学。小敏每天下午什么时候开始上课?
40×3+10×2=140(分钟)140分钟=2时20分
4时-2时20分=1时40分
11时40分-8时=3时40分
5时-40分=4时20分
3时40分+4时20分=8时
答:陈老师一天上班8小时。
一、填空
1、略
2、66比32多(34),比58少23的数是(35),(75)比45多30。
3、一个加数是250,另一个加数是640,和是(890)。
一个数减去180后是160,这个数是(340),。
4、商场搞促销,微波炉原价650元,现价570元,便宜了(80)元。
5、一本故事书共396页,小敏看了208页,她大约看了(210)页,大约还剩(190)页。
6、从甲地到乙地,坐飞机需要553元,坐动车需要379元。从甲地到乙地,坐动车比坐飞机大约便宜(170)元。
7、25+4□>70,□里最小可以填(6)。
86-□5>40,□里最大可以填(4)。
8、在○里填上“>”“<”或“=”
26+58>94-19200+150<510-140800+150>1000-250
9、510-280=90+14078-62=62-46
10、书店、学校、超市都在复兴路的一旁,书店离学校370米,超市离学校460米,书店离超市可能(830)米,也可能(90)米。
二、我会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520-370的结果的百位上是(A)。
A.1B.2C.8
A.589+217B.618+89C.962-390
3.小青做一道减法题,把减数34看成了43,结果算出的差比正确的差(B)。
A.多9B.少9C.无法比较
4.面粉厂生产了960袋面粉,第一天运走180袋,第二天运走250袋,现在,面粉比原来少了(B)袋。
A.530B.430C.330
5.茵苗和小敏各有36张邮票,茵苗送给小敏11张邮票后,茵苗比小敏少(C)张邮票。
A.11B.25C.22
三、我会计算。
1.口算。
67-25=4283-33=50
800-400=400100+250=350
600+500=1100170-80=90
35+65=10054-18=36
2.用竖式计算。
430+260=690
980-460=520
820-230=590
四、先估算,再连线。
比500大:
912-297、247+285、786-249、364+156
比500小:
516-201、719-282
五、我会判断。(下面的计算对吗?不对的请改正)
180+560=740
430-289=150
320+230=550
720-550=130
六、解决问题。
1、三(1)班图书角有科技书78本,比故事书多15本,图书角有科技书和故事书共多少本?
78-15+78=141(本)
答:图书角有科技书和故事书共141本。
2、爸爸在某电脑店买了一个鼠标和一个键盘,分别是65元和117元,付给营业员200元,找回多少元?
200-65-117=18(元)答:找回18元。
3、一辆双层公交车原有乘客120人,在花园站先下去60人,再上来75人,现在公交车上有多少人?
120-60+75=135(人)答:现在公交车上有135人。
4、水果批发市场上午卖出梨子256千克,下午卖出148千克,一天大约卖出多少千克?
答:256+148≈410(千克)
一、填空。
1、常见的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2、常见的重量单位有(克)、(千克)、(吨)。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1只大象重约4(吨)一台拖拉机可以装货物1(吨)
一个鸡蛋重50(克)汽车每小时行80(千米)
一辆货车载重4(吨)一头牛重约200(千克)
跑步每秒钟约跑8(分米)1袋水泥重约50(千克)
小明的身高是146(厘米)小宇的体重是32(千克)
数学课本长约2(分米)标准运动场跑道一圈是400(米)
4、直尺上从“0”到“1”的这一段长度是(1)厘米。把这一段长度平均分成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5、一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6、一根绳子长80分米,也就是(8)米。
7、一袋大米重200千克,(5)袋大米重1吨。
8、9000千克=(9)吨70毫米=(7)厘米
5吨=(5000)千克3厘米—1厘米3毫米=(17)毫米
30毫米=(3)厘米9500千克=(9)吨(500)千克
7厘米—18毫米=(52)毫米7010千克=(7)吨(10)千克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飞机每小时飞行800千米(√)
2、8千克=8000吨。(×)
3、一头猪重135千克。(√)
4、一袋大米重50千克,20袋大米重1吨。(√)
5、40毫米与4分米同样长。(×)
三、把正确的序号写到括号里。
1、李平的身高146(B)
A、米B、分米C、厘米
2、回形针的长度是28(B)。
A、厘米B、毫米C、分米
3、一本书大约重150(A)。
A、克B、千克C、吨
4、一袋大米重10(B)。
5、比较下面的重量,最重的是(B)。
A、5吨500千克B、5900千克C、5550千克
6、计量重型物品的重量,通常用(A)作单位。
A、吨B、千克C、克
7、1吨棉花比1吨石头(C)。
A、轻B、重C、一样重
8、一枝铅笔长约2(B)。
A、米B、分米C、毫米
9、教室地面长9(A)8(B)。
五、想一想,画一画。
略
24÷6=4(次)3×(3+2)+3=18(分钟)
或者24÷6×(2+3)=20(分钟)20-2=18(分钟)
2、某学校的学生进行军训,在晚上的行军中,“二班”步行了2100米,“一班”比“二班”要多行160米,那么“一班”和“二班”共行军多少米?
(2100+160)+2100=4360(米)
3、一段16米长的布带,每次剪去2米,剪了5次后,还剩多少米?
16-2×5=6(米)
4、一头大象重6吨,一头牛重400千克,一头大象比一头牛重多少千克?
6吨=6000千克6000-400=5600(千克)
5、一根木料在24秒内被切成了4段,用同样的速度切成5段,需要多少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