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的朋友会问既然两款机型采用了相同的传感器,关键参数也相同,有对比的必要吗?答案显然是肯定的,事实上手机的拍照原理跟数码单反没有什么不同,所以说这两款手机虽然采用了同一个传感器,但是镜头(镜组)、ISP(图像处理器)以及调校上都有不同,最终的成像效果也会产生差异。就像佳能的那颗“祖传”CMOS一样,搭配不同的镜头以及不同定位的机身之后,成像的效果也会相差不少。
首先我们来看看索尼XperiaZ3,该机在拍照方面的配置可以用豪华来形容,首先索尼XperiaZ3采用了索尼G镜头,其光圈为F/2.0,25mm焦段,作为一家在数码相机界有着稳固地位的厂商来说,其品质及实力还是毋庸置疑的。
索尼XperiaZ3还采用了索尼针对智能移动终端推出的Bionz影像处理器,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自动白平衡、降噪效果、防抖、画质输出等方面。另外,索尼XperiaZ3在调教方面也肯定拥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算法,毕竟整套“装备”都是自家产品,调教起来成熟度应该还是不错的。
魅族MX4同样采用了索尼IMX220堆栈式传感器,在发布会上魅族并没有太多提及技术参数,不过我们在官网找到了答案。魅族MX4采用了蓝玻璃滤光片,5片式镜头,光圈为F/2.2,并且采用了TDK出品的CloseLoop对焦马达以提升对焦速度。
除此之外,魅族MX4还采用了全新的ISP芯片,它的参数我们就不过多介绍了,依靠它魅族MX4能够完成25张/秒的连拍(1000万像素)或者是20秒的长曝光。至于镜头的焦段并没有过多透露,同时该机还搭载了双色温闪光灯,像是大猩猩镜头保护玻璃这些不算是关键性的配置我们就不过多提及了。
通过对两款产品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看出索尼XperiaZ3依靠自家丰富的产品线以及良好的口碑给人留下了非常不错的印象。而魅族MX4则是依靠此前的印象分(魅族MX3)以及出众的参数赢得了信任。可以说这两款机型都有着出色的账面数据,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他们的实际表现如何。
魅族MX4因为并没有实体的拍照按键,所以说触摸对焦显然是更为靠谱的选择的,而在速度方面魅族MX4的表现同样非常出色,起码在感觉上他们两款机型的对焦速度没有太大的差别。
室外实拍样张对比
接下来就到了网友期待的“实战”环节了,不过在这里我们要强调我们此次使用的索尼XperiaZ3以及魅族MX3均为工程样机,所以一些问题在后期UI升级或者在量产机中已经得到解决。
因为两者的传感器相同,所以他们在2070万像素模式下拍摄照片的画面比例也是相同的4:3。在室外的样张对决中,我们可以看到两张照片的色彩风格有着较为明显的差距,索尼XperiaZ3更加贴近实际观感,并且在边缘画质上要优于魅族MX4,索尼G镜头显然在这方面立功了。
而在另一组室外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魅族MX4出现了一定的偏色现象,整个照片色调偏冷,并且在树叶间隙中产生了一定的紫色。当然,在解析力方面两款机型的表现都非常出色,远处高楼的细节都没有丢失,也没有出现过度锐化的迹象。
室内实拍样张对比
微距实拍样张对比
在微距方面两款机型的表现来了个大反转,虽然两款机型在对焦速度都有着出色的表现,但是索尼XperiaZ3最后的成像非常出色,而魅族MX4无论是对焦准确度还是感光度上似乎都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公平起见,笔者并没有使用微距模式拍摄,但这并不能成为魅族MX4跑焦和感光度异常的完美辩解,所以我们依然把责任归结于工程机,毕竟它背后还写着大大的“SAMPLE”字样。
夜景实拍样张对比
而在夜景方面,索尼XperiaZ3和魅族MX3都有些发挥失常,在对焦以及防抖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并且索尼XperiaZ3更加明显一些,魅族MX4虽然也能看到有些“糊片”,但最起码远处的栏杆是可以看清楚的,抗眩光和白平衡都是表现不错的加分项。除此之外,索尼XperiaZ3还出现了选择触摸对焦在感光度上也不会进行调整的问题,同样这也应该是工程机的问题。
因为本次对比中所使用的索尼XperiaZ3和魅族MX4都是工程机的缘故,所以在对比及测试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不少的问题,但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把责任归结到算法上,也就是通过后期的优化和调整完全可以解决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即使出现了一些小问题,我们也能看出IMX220依然能表现出很优秀的素质,尤其是在解析度、画面纯净度还有暗光这些方面,IMX220都给我们交出了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