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实达打印机故障维修实例13.1维修案例1:实达CR3240型针式打印机,有时不打印,面板上控制钮失效故障症状:有时不打印,面板上控制钮失效。
故障原因:打印头上的柔性印刷电缆有虚焊。
分析检修:根据现象分析,产生上述故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打印机控制电路故障。
(2)打印头与控制打印部分连接环节故障。
由于加电时复位动作正常,因此故障可能出现在连接部分。
首先拆下连接打印头的柔性印刷电缆,观察发现,其中一条折痕较重,怀疑内部有断路。
用万用表检查,发现其中已有几根处于续接状态,造成打印时好时坏。
更换连接电缆后,故障排除。
13.2维修案例2:实达CR3240型针式打印机,显示缺纸信息故障症状:开机后,显示缺纸信息。
故障原因:纸尽感光孔被纸絮堆塞。
大多为纸尽感光孔被堵塞所致。
平常检修此故障时,一般认为是纸尽开关及控制电路接口芯片有问题,而忽略了该打印机胶辊下面有两个纸尽感光孔(光电耦合器)容易被纸絮、灰尘堵塞,光耦合器也无法识别是否有纸,一律显示缺纸信息。
经开机检查,发现两个纸尽感光孔被纸絮堆塞。
刷净感光孔上的纸絮后,开机测试,故障排除。
13.3维修案例3:实达CR3240型针式打印机,蜂鸣器发出一声报警后,中断打印故障症状:蜂鸣器发出一声报警后,中断打印,面板上只有“电源”指示灯和“字车选择”指示灯亮。
故障原因:CPU损坏。
其检查方法如下:(1)用手推动字车,如图13-1所示,发现其来往运动自如,排除了字车卡死造成该故障的可能性,用万用表测量电源板+35V高压,输出正常,检查打印头电缆、及机械部分均未发现异常。
(2)由于每次开机后,打印机均产生上述故障现象,且不能进入自检状态,估计问题出在CPU(TMP90C41)及其外围电路上。
由于CPU结构复杂且故障率较低,首先测量外围电路,用示波器测量IC1(M50953BL)5脚,加电时有明显的负脉冲出现,测量晶振,发现开机伊始晶振起振,但随着故障现象出现,晶振停止振荡,拆下重新换上一块晶振,故障依旧,看来该故障是由于CPU局部损坏造成的。
接着更换主控电路板,然后开机测试,故障排除。
图13-1打印机字车13.4维修案例4:实达CR3240型针式打印机,装上蜡纸后“缺纸”指示灯闪亮故障症状:打印机装上白纸时正常,但装上蜡纸时“缺纸”指示灯闪亮,不能工作。
故障原因:打印胶辊及驱动电路故障。
分析检修:出现上述故障时,问题一般出现在打印胶辊及驱动电路。
其检修方法如下:(1)检修时,打开机盖,将打印胶辊拆下后,用酒精棉球清洗光传感面,试机后,情况大有改观。
(2)关机后,再将电阻R65(R65与光敏管串联)的阻值减小,故障排除。
经过上述处理后,打印机工作恢复正常。
13.5维修案例5:实达CR3240型针式打印机,打印文字左边界不能对齐故障症状:从纸中间开始打印,字车右运动撞击后能复位,但打印文字左边界不对齐。
故障原因:靠近左墙板处固定皮带上的螺钉松动。
分析检修:根据现象分析:(1)打印机能自检,说明自检部分正常;(2)字车能运动说明字车电动机是好的;(3)字车右运动且撞击后能复位,说明字车原点位置检测电路损坏的可能性不大。
其检修方法如下:(1)检修时,打开机盖,经检查字车原点位置检测电路、光耦合器、字车步进电动机、CPU监测控制字车信号均正常。
(2)再进一步检查字车运行机构时,发现字车皮带松弛,如图13-2所示,原因是靠近左墙板处固定皮带上的螺钉松动。
拉紧皮带,拧紧螺钉后,开机测试,故障排除。
图13-2字车皮带13.6维修案例6:实达CR3240型针式打印机,打印字体不清晰,缺笔画故障症状:打印较大字号的字体时不太清晰,而对于小字号的字体则明显有缺笔画的现象。
故障原因:控制电路TA1内部损坏。
其检修方法如下:(1)检修时,先判断是否断针,可将打印头在无水酒精中清洗干净后,凭肉眼观察即可发现断针处有凹陷。
CR3240的打印针可与CR3200的打印针通用,更换时应注意各针的顺序。
(2)如果不是出现断针,则应查三极管阵列TA1~TA6是否部分损坏,以及打印头电缆是否有部分断线。
经检查发现该打印机为控制电路TA1内部损坏。
更换TA1后,开机测试,故障排除。
13.7维修案例7:实达CR3240型针式打印机,打印件倾斜或卡住故障症状:打印件倾斜或卡住。
故障原因:小胶轮已变形膨胀。
分析检修:开机观察,并询问用户,该机经常打印蜡纸,而打印蜡纸极易使打印胶辊变形(一般表现为不光滑)和小胶轮变形(一般表现为膨胀),如图13-3所示。
检修时,打开机盖,经检查发现小胶轮已变形膨胀。
如果一时找不到新的小胶轮来替换,也可以用小刀将胶轮膨胀部分修削掉。
更换或修复小胶轮后,故障排除。
图13-3打印胶辊13.8维修案例8:实达CR3240型针式打印机,打印换行有时不正常故障症状:打印机打印换行有时走不正常行距,打印出的内容上下对不齐。
故障原因:走纸电动机与其带动的齿轮由于有间隙而配合松动。
检修时,打开机盖,观察发现走纸步进电动机工作正常,但走纸电动机与其带动的齿轮由于有间隙而配合松动。
正常时,轴与齿轮之间应紧密配合。
其应急解决办法为:用钳子把轴与齿轮接合处转动着夹几次,待轴面粗糙不平时,把齿轮与轴对好,如果仍不能正常工作,只有更换新轴。
该机经上述处理后,故障排除。
13.9维修案例9:实达CR3240型针式打印机,不停地走纸故障症状:开机后,不停地走纸。
故障原因:IC25内部程序损坏。
由原理可知,当打印机驱动程序与实际安装的打印类型不相符时,打印机打印时就会不停地走纸。
由此可以联想到,该机的故障可能是固化打印机自检驱动程序的ROM发生了问题,驱动程序是固化在IC25中的,因此,判定为IC25内部程序损坏。
更换IC25后,故障排除。
13.10维修案例10:实达CR3240型针式打印机,打印字符严重缺笔画故障症状:打印字符严重缺笔画。
故障原因:TR32、TR31损坏。
打开机盖,用万用表静态检查三极管TR31的eb结短路,TR32的ce结短路。
由原理可知,正常情况下,在打印期间IC11的11脚应有低电平出现,IC11的10脚应输出高电平,然后TR32导通,TR31也导通,+5V电压通过TR31加到电阻排TA14和电阻R92上,给TA4~TA6内的驱动三极管提供基极偏置。
TR32、TR31损坏后,+5V就无法加上。
因此,TA4~TA6内的驱动三极管因得不到基极偏置而不工作,这样打印的字符就会出现缺笔画现象。
检修结果:更换TR31、TR32后,故障排除。
13.11维修案例11:实达CR3240型针式打印机,开机后指示灯不亮,打印机不工作故障症状:开机后指示灯不亮,打印机不工作。
故障原因:开关电源电路中的部分元器件损坏。
分析检修:根据现象分析,上述故障出在开关电源电路。
该机开关电源电路如图13-4所示。
开关电源工作原理为:该开关电源采用FA5304A作驱动块,其6脚比较关键,外接R6、R7启动电阻及由D2、C18、ZD1组成的供电电路。
ZD1主要是过压保护。
2脚为取样电压输入端,功能是稳定输出电压。
第3脚为过流检测端,对流经R4的电流进行检测,同时因接有R8,也可对+300V输入电压进行过压检测。
第5脚为脉冲输出端,驱动开关管Q1(K1794)。
该开关电源稳压部分采用K1A435F,光藕采用第6脚的PC113,在次级整流电路中,IC101为4个脚的+5V稳压块PQ05RF11,电路中的第4脚没有使用。
图13-4开关电源电路其检修方法如下:(1)检修时,打开机盖,检查开关管Q1(K1794),电阻R9、R10、R11已全部烧黑。
用万用表测量C10两端电压,正常值为275V~310V,若无此电压,应查输入电路;若电压低于260V,则应更换C10。
提示:C10充电未放完之前,不可用万用表测量R6、R7的电阻值大小,以防损坏IC1和万用电表。
R6、R7可用代换法或开路测阻值判断。
(2)Q1短路损坏引起熔丝F1熔断,要同时检测F1、Q1、R4、R11、R9、IC1等元件是否损坏。
Q1可用彩显电源开关管代换。
DB1可用D2SBA或用彩电桥堆代换。
C10可用100μF/400V电容代换,C18可用10μF/50V电容代换。
PC113可用TLP632、PC614、PC714等6脚光藕直接代换,稳压块PQ05RF11可用7805三端稳压块代换。
更换所有损坏元器件后,开机测试,故障排除。
13.12维修案例12:实达CR3240型针式打印机,打印件缺点故障症状:打印件缺点,且打印表格中的竖线上下不齐。
故障原因:打印头小车运行不畅。
分析检修:开机观察,上述故障为打印头小车运行不畅所致。
接着打开机盖,清除小车运行导杆上的污垢物,再滴上数滴高级润滑油,来回拨动几次,然后开机测试,排除故障。
13.13维修案例13:实达CR3240型针式打印机,打印头复位而不打印故障症状:有时能打印;有时只是打印头复位,而不打印。
故障原因:打印头的连接电缆损坏。
分析检修:开机观察,故障时有时无,根据现象分析,判断可能是连接件接触不良所致。
拆下打印头的连接电缆,如图13-5所示,发现其中一条导线有很深的折痕,用万用表检查,处于虚接状态,因此打印时好时坏。
图13-5打印头的连接电缆13.14维修案例14:实达CR3240型针式打印机,字车无归位动作故障症状:开机后,电源指示灯正常,字车无复位动作。
故障原因:IC12(SLA7026)内部损坏。
分析检修:根据现象分析,问题可能出在字车驱动电路。
打开机盖,用万用表测字车驱动电路专用集成块IC12(SLA7026),与正常值进行比较,发现IC12的2脚为45V(正常应为5V),3脚为5.2V(正常应为0.3V),11脚为4.3V(正常应为36V),12脚为5V(正常应为36V),且13脚~16脚电压也均不正常,由此判定IC12(SLA7026)内部损坏。
更换IC12(SLA7026)后,打印机工作恢复正常,故障排除。
13.15维修案例15:实达CR3240型针式打印机,打印件有重行故障症状:打印件有重行,且打印内容杂乱。
故障原因:IC2内部不良。
该打印机接口电路为IC3(LC9301BZB1),是专用接口芯片。
由原理可知:(1)当主机需要打印时,先检查打印机忙信号BUSY,如果是高电平则主机处于等待状态;如果是低电平,则发出数据选通信号STB并发送数据DATA1~DATA8。
(2)打印机接口到STB信号后,又置BUSY为高电平,通知主机暂缓发数据。
(3)当打印机读入当前主机传送来的数据后,产生一个ACK应答的信号,并置BUSY为低电平等待主机送下一个数据,从而结束一个数据输入过程。
(4)另外,在数据输入和打印输出过程中,“纸尽”PEND、“选中”SLCT及“出错”ERR等信号,都会使BUSY处于高电平,因此估计DATA1~DATA8数据线正常。
其检修方法如下:(1)检修时,打开机盖,用示波器检测STB、BUSY、ACK3个信号,发现BUSY信号异常。
(2)关机后,再用万用表测IC2(74LS05)的2脚、4脚、6脚、10脚、12脚对地电阻,发现4脚对地电阻只有300Ω左右,判定IC2内部不良。
更换IC2后,开机测试,故障排除。
13.16维修案例16:实达CR3240型针式打印机,字车不动作,故障灯闪烁故障症状:字车不动作,故障灯闪亮,打印机不工作。
故障原因:分压电阻R118被击穿,字车驱动集成电路IC12(SLA7026M)内部不良。
其检修方法如下:(1)检修时,打开机盖,用万用表测得其中的分压电阻R118被击穿,更换后仍不能工作。
(2)进一步检测发现字车驱动集成电路IC12(SLA7026M),内部不良。
更换R118和IC12后,开机测试,故障排除。
13.17维修案例17:实达CR3240型针式打印机,不能打印,“纸尽检测”指示灯亮故障症状:开机后,不能打印,“纸尽检测”指示灯亮。
故障原因:纸尽传感器内部损坏。
开机观察,“纸尽检测”指示灯亮一般是由于光电传感器(反射型)的发射与接收孔内积尘,或纸尽检测传感器损坏造成的。
其检修方法如下:(1)检修时,打开机盖,卸下打印胶辊,用棉球蘸酒精清洁传感器,试机故障不变,说明问题在纸尽检测电路。
(2)检查光电传感器,发现发光二极管内部损坏,导致光敏管截止,而误输出纸尽信号。
如无该传感器可购,也可将纸尽传感器的红线焊在蓝线焊接处,如图13-6所示,只是暂时没有纸尽检测功能。
更换纸尽传感器后,开机测试,故障排除。
图13-6纸尽传感器13.18维修案例18:实达CR3240型针式打印机,字车复位后长鸣一声不工作故障症状:联机打印时,字车复位后长鸣一声不工作,故障指示灯亮。
故障原因:热敏电阻损坏。
经开机检查发现,热敏电阻损坏。
由于热敏电阻损坏后,使CPU误认为打印头温度高于130℃而停止打印。
如果一时找不到相同的热敏电阻,可以焊接一个固定电阻。
更换热敏电阻后,开机测试,故障排除。
图13-7打印头内的热敏电阻13.19维修案例19:实达CR3240型针式打印机,开机后“电源”指示灯不亮,无任何反应故障症状:开机后,面板“电源”指示灯不亮,无任何反应。
故障原因:VT1内部损坏。
由于开机后,“电源”指示灯不亮,且打印机无任何反应,首先怀疑为+5V电源的故障。
其检修方法如下:(1)打开机盖,用万用表检测+5V和+35V均无输出。
更换VT1(2SK1462)后,开机测试,故障排除。
分析检修:根据现象分析,上述故障问题一般出在打印头温度检测电路。
打开机盖,用万用表测热敏电阻与电阻R121分压端,在打印机正常工作时,CPU的ANO正常电压应为0.5V,而实测ANO电压高达3V左右,说明热敏电阻已损坏。
检修结果:更换打印头后,打印机恢复正常。
13.21维修案例21:实达CR3240型针式打印机,联机后不能打印故障症状:联机后不能打印。
其检修方法如下:(1)经开机检查,打印机能进行正常的自检,说明打印机本身工作正常。
(2)再查看主机,各部分均正常,打印驱动程序也已安装。
(3)怀疑打印电缆有问题,拔下一看,发现25针的并行接口处的第1针已凹下去(第1针为打印选通信号)。
更换连接电缆后,开机测试,故障排除。
13.22维修案例22:实达CR3240型针式打印机,“联机”指示灯不亮,“缺纸”指示灯亮故障症状:“联机”指示灯不亮,“缺纸”指示灯亮,不工作。
故障原因:灰尘及纸屑使光敏管堵塞。
开机观察,发现装纸后,按“联机”键,“联机”指示灯不亮,偶尔亮起,联机打印几行又停机,“缺纸”指示灯亮,蜂鸣器鸣叫。
因打印机装有纸,而“缺纸”指示灯亮,说明纸尽光敏管传感器有故障。
由“联机”指示灯偶尔亮起且能正常打印几行,说明纸尽检测电路正常,问题可能是光敏管脏堵塞。
该机纸尽检测传感器是一反射光敏管,它位于进纸通道,滚筒正下方,如图13-8所示。
当通道中有纸时,光敏二极管发射的光信号经打印纸的反射被三极管接收,一旦纸尽时,光敏三极管截止,输出一纸尽信号。
13.23维修案例23:实达CR3240型针式打印机,发生频繁复位现象故障症状:无论在待机或打印状态,均发生频繁复位。
故障原因:ICI(M51953BL)内部不良。
由原理可知,该除具有一般打印机的加电复位和主机送来IN-PRIME信号复位两种复位方式外,还在复位电路中加入了+5V电压检测复位电路IC1(M51953BL),该电路在+5V电压发生变化时,产生RES信号将打印机复位。
其检修方法如下:(1)断开打印机与计算机之间数据通信电缆,加电试验,故障不变。
(2)进一步用万用电表检测+5V电压,发现打印头复位时,十5V电压并没有发生变化,怀疑ICI(M51953BL)内部不良。
更换IC1后,开机测试,故障排除。
13.24维修案例24:实达CR3240Ⅱ型针式打印机,打印件乱码故障症状:打印件乱。
故障原因:IC2内部损坏。
分析检修:根据现象分析,打印机设置一切正常,开机自检也正常,说明故障出现在打印机接口电路上。
打印机接口电路由IC2(GD74LS05)、IC3(08240031)两块芯片构成。
检修时,用万用表检测芯片各脚,发现IC2第4脚对地电压偏低,此脚是产生应答信号ACK的,由此判定为IC2内部损坏。
13.25维修案例25:实达CR3240Ⅱ型针式打印机,打印头不能从左方正常位置开始打印故障症状:打印头不能从左方正常位置开始打印,而是错开一段距离后打印,造成后面字符打印错位。
故障原因:两轴摩擦阻力增加导致传动阻力增大。
分析检修:根据现象分析,问题出在打印头传动部分。
其检修方法如下:(1)检修时,打开打印机前盖板,观察打印过程,发现出现换行不正常现象时,字车(包括打印头和色带盒等组件)有瞬间停顿、传动皮带似有打滑迹象。
(2)进一步检查发现,打印头导向轴表面干燥、无油且积尘较多;打印字车后导引轴(在色带盒后下方)表面磨损严重、生锈,变得粗糙,如图13-9所示。
(3)关掉打印机电源后,用手推动打印头感觉十分困难,初步判断是两轴摩擦阻力增加导致传动阻力增大,造成换行时传动带打滑,打印头不能正确归位。
图13-9打印字车导引轴其处理方法为:(1)首先清除两导引轴上的积尘、除锈。
(2)然后给两轴加上适量缝纫机油。
(3)反复推动数次,阻力逐渐减小,开机自检正常,与计算机连接后试打正常,打印机换行也恢复正常。
该机经上述处理后,开机测试,故障排除。
13.26维修案例26:实达CR3240Ⅱ型针式打印机,“电源”指示灯闪亮一次再无反应故障症状:开机后,“电源”指示灯闪亮一次再无反应,关机再开机后也没有反应。
故障原因:驱动电路SLA7026M内部损坏。
分析检修:不开机直观检查走纸系统转动正常,左右移动打印头,阻力很大,由此可初步断定字车及其驱动电路有故障。
其检修方法如下:(1)检修时,打开机盖,拔下安车电动机插头CN9,再移动打印头,无受阻感,可证明字车电动机或驱动电路有故障。
(2)插好电源插头CN101,不插字车电动机插头CN9,其他均连接好。
开机,此时“电源”指示灯亮且红指示灯闪烁,由此也可证明故障在字车电动机及其驱动电路。
(3)经检测为驱动电路SLA7026M内部损坏。
更换SLA7026M后,开机测试,故障排除。
13.27维修案例27:实达CR3240Ⅱ型针式打印机,更换新打印头后断针故障症状:更换新打印头后断针。
故障原因:更换的新打印头太尖。
分析检修:开机观察,由于该机更换的新打印头太尖,可以选择使用过的旧CR3240I型打印头改制打印针。
(2)与CR3240I型打印针比较,发现CR3240I型针体和针长均超过CR3240II型,CR3240II型针体宽度较窄,厚度与CR3240I型相近。
(3)用细磨石将CR3240I型针体磨至与CR324011型一样后,将针长截至与CR3240II型等长,装入断针的CR324011型的打印头上,装配好打印头其他附件后即可。
该机经上述更换断针后,打印机工作恢复正常。
图13-10更换打印头打印针13.28维修案例28:实达CR3240Ⅱ型针式打印机,不能联机打印故障症状:开机后,自检正常,不能联机打印。
故障原因:IC3的42脚内部短路。
打印机自检正常但不能联机打印,在确定电缆线、主机内打印机适配器无故障后,一般问题出在打印机接口电路。
重点应检查集成块IC2、IC3。
打开机盖,用万用表测量各脚阻值,发现IC3的42脚内部短路,此脚是通过电阻与打印电缆插座相连的。
上述故障产生一般是由于使用者带电插拔打印机电缆,造成输入端产生冲击电流,使接口芯片损坏,导致打印机不能正常工作。
因此,要保证打印机接口不被损坏,连接线移动打印机或主机时,一定要先将电源关掉。
更换IC3后,开机测试,故障排除。
13.29维修案例29:实达CR3240Ⅱ型针式打印机,打印时经常出现挂带故障症状:打印时,经常出现挂带现象,清洗打印头并加油后故障依旧。
故障原因:打印针内针座磨损。
如果打印针复位弹簧弹性减弱,针座磨损导致针平衡销前后移动,针平衡销磨损断裂,都会引起打印针不能及时收针,从而产生挂带现象。
检修时,打开打印头,检查打印针平衡销,发现其中部分能前后移动,显然是打印针内针座磨损。
更换打印针内针座后,开机测试,故障排除。
13.30维修案例30:实达CR3240Ⅱ型针式打印机,打印出乱字符故障症状:打印出乱字符。
故障原因:集成块HD74LS05P内部不良。
分析检修:根据现象分析,打印机打印出乱字符,问题一般出在数据传输上:(1)与并口连接的线缆;(2)打印机接口电路。
其检修方法如下:(1)更换与输出设备连接的线缆,故障不变。
(2)进一步检测发现,集成块HD74LS05P内部不良。
更换集成块HD74LS05P后,开机测试,故障排除。
13.31维修案例31:实达CR3240Ⅱ型针式打印机,字车不能正常复位故障症状:开机后,字车不能正常复位,“电源”指示灯和“纸尽”指示灯亮。
故障原因:CPU芯片内部损坏。
其检修方法如下:(1)检修时,打开机盖,先用逻辑笔测CPU的20脚和19脚状态变化,不正常。
(2)正常信号应是开机后20脚跳变为高电平,19脚为低电平,小车从左向右移动,到达右端后20脚变为低电平,经检测19脚变为高电平,不走车时均为低电平。
19脚、20脚的测量结果均不正常。
由此判断CPU芯片内部损坏。
更换CPU芯片后,开机测试,故障排除。
13.32维修案例32:实达CR3240Ⅱ型针式打印机,打印件有一条白色细线故障症状:打印件有一条白色细线,但此白线比断针时出现的白线要细得多。
故障原因:第10针前端不平。
其检修方法如下:(1)检修时,先观察打印头出针板处,24根针均无断针。
(2)用断针免修软件测得第10针不正常,检查对应打印驱动线圈,未发现异常。
(3)用放大镜观察,发现第10针前端不平,打印时只有部分接触打印辊,从而产生一条细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