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英搏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电驱动系统单车价值量超万元,全球市场空间超万亿元,华为、宁德时代相继入局。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焦点从续航转向了对整车动力性能、操控体验的追求。电驱动系统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系统,单车价值量超万元。按照全球每年近亿辆汽车的销量计算,电驱动系统市场空间超过万亿元。华为、宁德时代已经相继布局电驱动,我们认为,电驱动产业链有望与新能源汽车上行周期形成共振,是下一个万亿市场的大赛道。

系统集成化、工艺优化、材料量价齐升是三大投资主线。目前电驱动系统的技术升级,分为系统和部件两个层面。我们认为,系统层面的集成化具有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优化车企流程等诸多优势,是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见效也最快;部件层面的工艺优化,例如扁线电机、SiC模组替代、油冷电机等技术变化,可以实现对应单体部件的降本增效;材料端例如永磁体、硅钢片等,在部件销量和单体价值量共振之下,有望迎来量价齐升。

自供+外采长期共存,独立第三方电驱动系统供应商或将成为市场主力。我们认为,电驱动系统的集成化趋势,符合主机厂对于降本增、优化体系、整车架构演进等方面的诉求。集成化从硬件融合向电气融合、芯片融合快速演进,主机厂供应链也越来越开放。我们认为,具有技术积累、客户资源等方面优势的企业将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以特斯拉为代表的主机厂自供体系和以汇川技术、英搏尔、欣锐科技等为代表的独立集成供应商将长期共存;而随着整车市场快速起量以及技术迭代的加速,自供独立供应商有望成为市场的主力参与者。

风险

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电驱动系统集成化进度不及预期。

正文

电驱动系统成为下一个长坡厚雪的万亿赛道

替代“发动机+变速箱”,电驱动系统成为整车核心系统

图表1:汽车动力模式的演进路径

从燃油车到电动车,整车动力零部件发生了深刻变化。燃油车的心脏“发动机+变速箱”,被“电机+电机控制器+减速器”取代。由于电机工作的高效区覆盖范围远优于内燃机高效区范围,以及电机本身的驱动特性等,减速器仅需单档/双档即可实现燃油车多档变速器的输出特性。电池包取代油箱后,相应也增加了电子电气控制模块,诸如:车载充电机(OBC)、直流转换器(DC/DC)、整车电压分配单元(PDU)以及电池管理系统主控模块(BCU)等。

图表2:整车驱动系统演进对比与电驱动系统企业生态构成

动力体系升级,电驱动系统优化快速推进

电池对油箱的替代只是整车智能化、电动化演进的基础,而电驱动系统对发动机、变速箱的替代,才是整个动力体系升级的核心。驱动电机作为驱动单元有许多优点,比如零起特性、电能/动能双向转化特性、宽范围的恒功率调速特性、广域的高效万有特性、安静平稳的运转品质等。目前市面上同价位的燃油车和新能源车,驱动电机相较于发动机,在输出功率、最大扭矩、百公里加速等性能指标的优势非常明显。以特斯拉ModelY四驱版本为例,其百公里加速仅需3.7秒,最高车速达250km/h。

图表3:不同价位燃油车与纯电动车的动力性能参数对比

永磁同步电机系统是趋势,双电机布置占比上升。目前市场上的新能源车型,不论是纯电动、插电混动还是增程式,基本都配置了永磁同步驱动电机。单驱动电机多见于低配版车型,纯电动车将驱动电机前置或后置,混动车型一般将驱动电机前置。双驱动电机一般为高配版车型,纯电动、插混和增程式都涉及,前后各部署一个驱动电机,其中永磁同步驱动电机的占比在迅速上升。我们认为,随着行业对车辆动力性能的不断追求,双电机车型的市场占比或将进一步上升。

图表4:主要量产新能源车型的电机系统性能参数对比

终端市场的销量是主机厂的核心目标,而终端消费者对最高车速、爬坡性能、加速性能等车辆性能的追求是持续的。具体到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就是对高转速、大扭矩、高功率密度的追求。电驱动系统的优化升级,主要有两个方向:

部件层面:以单体部件为目标进行升级优化,主要通过工艺改进、材料替代等实现。例如,永磁同步电机、扁线电机的应用,SiC元器件的应用等。

系统层面:以集成化为主,实现多部件融合的系统级改造、优化;例如,将电机、电机控制器、减速器、OBC、DC/DC、PDU等独立部件融合为“三合一”、“多合一”,并逐步从硬件融合,向电气融合、芯片融合演进。

继动力电池之后的又一个万亿元赛道

目前新能源车电驱动集成系统单车价值量超过1万元,我们按照全球汽车每年销量近亿辆的规模测算,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将成为继动力电池之后的又一个万亿元市场。华为成立智能电动业务部,宁德时代公告成立电控系统合资公司,科技双巨头下场布局。2021年7月,按中汽协口径,新能源汽车当月渗透率达到14.5%,乘用车渗透率到达16.5%,创历史新高。我们认为主要系驱动力从政策补贴主导,转为供给端改善刺激C端市场释放带来,新能源车普及加速。同时,叠加新能源车型价格下降和续航提升带来的内生性增长,我们上调2021年新能源车销量预测至280万辆。我们预测2025/3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810/1,660万辆,电动化将催生电驱动系统成为继电池系统之后的第二个长坡厚雪赛道,预计2025/3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电驱动市场规模将达866/1,572亿元。

图表5:新能源汽车电驱动主要部件市场空间

从主机厂的视角来看电驱动系统,集成化是将原有的多个独立部件通过重新设计、排布进行融合,相比于从各个部件自身的原理出发进行工艺和材料优化,通过集成化来提高驱动系统的效率,见效更快、操作性更强。集成化是目前主机厂和Tier1供应商优化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的主要方式。本报告通过介绍电驱动系统的部件构成以及从系统集成化的视角进行研讨分析,梳理投资逻辑;部件层面的行业变革,我们将在后续的系列报告中详细呈现。

电驱动系统三大投资机会:集成化、工艺创新、材料弹性

电驱动系统的六大部件

驱动电机

驱动电机的主要功能是将电能转化为转子转动的机械能,并通过减速器向下传导,进而驱动车辆行驶。电机主要构成包括定子、转子以及传感器、连接件、壳体等,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定律。在电动车行业的发展早期,直流电动机被广泛应用,但由于体积、过载能力、最高转速、维护成本等短板,直流驱动电机被行业淘汰,目前市场上新能源量产车型的驱动电机都是交流电机,有交流异步电机和永磁同步电机两种。

图表6:永磁同步电机构成图

相比于交流异步电机,永磁同步电机在电机效率、功率密度、灵敏度、体积等方面具有优势,成为市场主流。以永磁同步电机为例,电机工作时,利用电机控制器输出的可变三相交流电,通过在定子上产生旋转变化的磁场,进而带动转子旋转,完成电能到机械能的转化,驱动车辆运行。

图表7:永磁同步电机(左)和交流异步电机(右)内部结构简图

电机控制器

图表8:华为电机控制器MCU

图表9:电机控制器示意图

减速器

减速器是位于驱动电机之后的传动装置,用来降低驱动电机轴的转速并增大扭矩,属于精密机械部件。减速器主要由传动零件(齿轮或蜗杆)、轴、轴承、差速器、箱体及其附件组成。电驱动系统最简单的架构是电机直驱,但目前的技术水平要做出大扭矩、低转速、重量轻的电机,既贵且难;高速电机与减速器的组合,目前是行业主流方案。要实现电机高转速下的大传动比、小体积,对减速器的设计、制造水平等要求很高。转速在6000rpm-15000rpm之间的减速器,噪音、发热、密封、轴承等都是技术难点。以Tesla的Roadster为例,设计之初是“180kW电机+2档减速器”,最终因减速器质量问题被迫改用固定齿比减速器,为达到相同性能不得不将电机功率提到240kW。

图表10:减速器结构示意图

车载充电机(OBC)

车载充电机的作用,是在交流充电时,将外界的三相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为动力电池充电。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方式,分为直流充电和交流充电。OBC是涉及充电体验、效率和功率的核心部件,主要由PFC电路、隔离DC/DC和低压辅助电源构成。低压辅助电源用来在充电过程中给汽车电子电气系统供电。目前OBC功率主要有3.3kW和6.6kW两种,随着整车高压平台化、快充技术发展等,OBC在向更高功率发展。

图表11:车载充电机OBC

图表12:OBC结构示意图

DC-DC转换器

DC-DC变换器(DC-DCConvertor)是将来自某一直流电源电压转换成任意直流电压的变换器。新能源车的DC-DC,它主要为车内的低压用电器(动力转向系统、空调等)以及低压蓄电池提供电能。DC-DC也是集成电路,主要由主控板和功率器件(IGBT、电感等)组成。

图表13:DC-DC转换器

图表14:DC-DC电路结构图

高压配电单元

图表15:电压分配单元PDU

图表16:PDU电路结构图

电驱动系统集成化:架构演进必由之路,产业升级最快的剑

集成化的推动因素主要包括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优化车企流程、智能化演进等:

多个独立部件的一体化,可以减少壳体铸件、连接件、线束的使用量,降低成本的同时,助力整车轻量化。

降低原有多个零散部件对于车身、底盘空间的占用,加之相应减少的车内线束连接,可以为车身、底盘的设计优化腾出空间。

一体化的紧凑设计,可以减少传输损耗,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

硬件集成化,进而通讯接口的归一化,为整车电子电气架构从分布式向域控制、中央计算的演进铺路。

图表17:新能源车动力系统集成化发展趋势

“三合一”动力总成:电机+电机控制器+减速器

作为替代传统燃油车“发动机+变速箱”的部件,新能源车的电驱动系统对于整车性能与安全至关重要。传统电驱动系统包括三大部件:

驱动电机:将电能转化为旋转的机械能,输出动力;

电机控制器:基于功率半导体的软硬件设计,对驱动电机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控制。

减速器:通过齿轮组调节输出扭矩,保证系统持续运行在高效区间;

图表19:新能源车驱动系统三大传统独立部件

在电驱动系统集成化方面,最早先采用“二合一”(电机+减速器),代表车型是雪佛兰Bolt。随着一体化设计的进步,“三合一”产品被从主机厂推动起来,以特斯拉、蔚来的EDS系统、比亚迪的“e”平台等为代表。2018年开始,搭载驱动系统“三合一”的整车开始大规模推向市场,如Model3、蔚来ES8、比亚迪元EV360等。

图表20:蔚来的动力总成“三合一”EDS系统

由主机厂推动起来的技术路线,对于零部件供应商具有较大牵引力。以特斯拉、蔚来、比亚迪为代表的主机厂自研动力总成“三合一”系统,其他大部分主机厂的驱动系统来自Tier1供应商。国外的博世、大陆、日电产、博格华纳、采埃孚、舍弗勒等企业,国内的汇川技术、精进电动、大洋电机、英搏尔、华为等企业,也陆续推出了多款三合一产品。

将电机、电机控制器和减速器集成在一起,可以减少壳体用料、线束和连接件等,从而减轻重量、降低成本;其次,部件的融合可以节省出宝贵的车内空间;集成化的动力总成“三合一”,在提高系统效率的同时,也为主机厂降低了供应商层面的管理成本、沟通成本,也减少了原有分散采购多个零部件的配套成本等。

随着集成化程度越来越深,动力总成“三合一”系统的外观也在发生变化。从原有的简单三件套拼接外形,向着一体化设计融合发展。电机和减速器作为动力输出模块,其内部的零部件和结构设计也在变化。为了提高传动效率,电机轴和减速器轴从分立走向一体化;电机转速提高后,对于轴和轴承的可靠度,以及电机内部的散热等要求都更加严格;而整车的高压化发展,也使得电机控制器的散热需求上升。为了增加散热,三合一系统的冷却方式从外部水冷,向双面水冷、内部油冷+外部水冷等发展。油冷主要是利用油泵,将减速器腔体内的油传输到电机腔体内,给电机定转子等部件降温。集成化三合一系统的散热水路需要重新设计,同时还要考虑与整车热管理系统的集成。

图表21:国内外主要厂商动力总成“三合一”驱动系统

从动力总成“三合一”来看,系统核心是电机控制器和电机。电机控制器通过与车内信号系统、电机内传感器等交互,实时获取指令、输出策略并将其转换成控制电机运转的电信号,电机具体完成电能到机械能的转换。随着集成化程度加深,电机电控领域具有优势的企业,尤其是电控策略方面技术领先、迭代迅速的企业,更容易在竞争中取得先机。

电源“三合一”,电驱系统“多合一”迅速发展

回到整车架构的视角,与燃油车相比,新能源车除了电池系统、电驱动系统之外,还多了一套整车电压电流管理系统,主要包括OBC、DC-DC、PDU等组件。OBC、DC-DC、PDU被合称为“小三电”。相对于电机、减速器等动力部件的集成化,“小三电”同属于电压管理系统,又不涉及大的机械部件,因此其集成化更为迅速。目前市场上已经有非常成熟的电源总成“三合一”模块,将OBC、DC-DC、PDU融合在一起,代表企业如欣锐科技、威迈斯、得润电子、英威腾、富特科技、华为等。

图表22:新能源汽车总成部件结构图

图表23:新能源汽车电源模块三大独立部件

动力总成“三合一”中的电机控制器,其作用是通过功率模组的有序开关,将直流电转换成三向交流电输出给交流电机,从整车架构的视角来看,它既是电驱动系统的控制器件,也是整车电压平台的核心模组。因此,动力总成“三合一”系统也开始向上集成,以电机控制器为依托,融合OBC、DC/DC、PDU等,出现系统总成“多合一”产品。

图表24:华为、英搏尔电源“三合一”、电驱系统“多合一”产品

以华为DriveOne“七合一”系统为例,为业内首款超融合架构动力域解决方案,将驱动电机、减速器、电机控制器、PBC、DC/DC、PDU、BCU(电池管理系统主控单元)七大部件集成在一起。其120kW系统的尺寸仅为410mmx400mmx330mm,整体质量75kg,峰值效率93%。

图表25:华为DriveOne“七合一”电驱动系统图示

图表26:动力总成“三合一”、电驱系统“多合一”产品参数

项目

电源“三合一”,相对于动力“三合一”来说,集成化更容易实现。OBC、DC-DC、PDU由主控模块、功率模块等构成,而这些模块均由IGBT、电感、电容、继电器等基础电子元器件所组成的。硬件层面公用基础元器件,系统层面同属于整车电压管控平台,使得OBC、DC-DC、PDU的电源“三合一”集成化进程非常迅速。与此同时,OBC、DC-DC、PDU与电机控制器的集成也在快速发展。

集成化产品市占率快速攀升,独立电驱动系统供应商势头渐起

新能源车辆销售数据显示,集成化电驱动系统的配套比例在迅速上升。根据NE时代数据,2020年新能源电驱动整体装机量为135.7万套,其中三合一及以上电驱动系统配套装机量达50.6万套,占比37.3%。2021年1-6月份,新能源乘用车电驱动装机量115.4万套,其中59.1万套的电驱动为三合一及以上产品,占比升至51.2%。

图表27:搭载“三合一”电驱动的纯电动代表车型

随着新能源车销量的迅速攀升,以及集成化电驱动的技术发展,独立电驱动系统供应商的产品装车进程加快。2021年H1“三合一”电驱动系统的Top10供应商中,特斯拉、比亚迪、小鹏、零跑等为主机厂,部分或全部自制;蔚然动力、上海变速器、蜂巢电驱动为主机厂体系内供应商;日本电产与主机厂有合资。独立电驱动企业的集成化产品迅速成熟且具有成本、性能等方面的优势,因此独立电驱动企业的多合一产品装车增加,如汇川、上海电驱动、联合电子、采埃孚等。以汇川技术为例,配套的新势力车型快速放量,订单爆发式增长,其新能源电驱业务在2020全年营收同比增长69%的基础上,2021年H1营收达9.08亿元,同比大增175%;“三合一”驱动产品的市占率进入全国前十。以英搏尔为例,其2021H1的新能源行业营业收入已超过2020年全年;分产品维度,其动力总成、电源总成的营业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23%,提升至2021年H1的34%。

图表28:2021年H1国内乘用车“三合一”子市场电驱动装机Top10

产业链整合加速,主机厂自产体系与独立供应商体系将长期共存,天平向独立供应商倾斜

伴随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低速电动车市场整治等大环境的变化,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电机电控行业内的中低端产能逐渐出清;叠加2020年至今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超预期,主机厂对于产品性能要求的不断提升,电机电控头部企业的订单情况、盈利情况相对改善,行业拐点来临。而中低端产能出清后的市场需求快速增加,加之电控部分芯片供应影响,直接导致2021上半年出现产能结构性不足,部分量产车型出现驱动系统供应链危机。回顾现阶段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供应商,除了精进电动等行业老兵,主要来自四大发展路径:

传统电机业务的头部企业,向新能源电机业务横向拓展:以卧龙电驱、方正电机、大洋电机为代表。

低速电动车电机业务的头部企业,向新能源驱动电机业务升级:以英搏尔为代表。

逆变器等工控领域的头部企业,向新能源汽车业务升级:以汇川技术为代表。

原有电机零部件供应商,向部件总成转型:以长鹰信质为代表。

随着驱动系统向集成化演进,“三合一”、“多合一”产品的批量搭载,原有的整车零部件供应链的整合演进也在加速:

对技术实力、部件整合能力要求高,市场从分散走向集中,马太效应加剧;

核心部件供应商横向延伸:如电机电控企业向上整合OBC等电子电气部件、向下整合减速器。

供应商归一化,对应的单车价值量将增加,弱势单体部件供应商逐渐消失;

对企业的软件控制算法能力要求提高,与整车通信如OTA等开始关联。

主机厂自产电驱动系统与独立电驱动系统供应商将长期共存。汽车工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行业,需要均衡考虑产品质量、性能优势、成本控制、品牌定位等多因素。从全生命周期来看,早期在技术、资本方面的高投入,必须通过最终产品的量产销售,才可以得到合理分摊。百年汽车工业的历史告诉我们,具有较强实力的主机厂对于关键零部件,一般会在小批量时自行研发或者与战略供应商同步研发;大批量时依靠外部供应商,或参股合资,充分利用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势,并减少自行研发的风险。与此同时,主机厂通常会始终维持一定的自产比例,作为安全边界。

具有自产电驱动系统能力的头部新能源车企开始引入独立供应商,开放电驱动系统供应链,并呈扩大态势。根据工信部信息,比亚迪申报的宋PLUSEV新增一款搭载华为电机版本。欣锐科技的OBC、DC-DC等“小三电”产品,已在比亚迪秦PLUSDM-i、宋PLUSDM-i、唐DM-i等车型相继搭载上市。独立供应商的崛起和壮大,有如下驱动因素:

整车销量攀升带来对电驱系统产能的需求增加,拥有自制能力的主机厂,其自身产能建设不一定跟得上终端需求;

电机电控系统与传统主机厂的业务单元重叠度较小,从0到1新建业务部门,人员、成本、能力等均面临挑战。

独立供应商在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需要面向多个主机厂的多款车型,由此积累下来的技术和方案储备,可以在面向新车型开发需求的时候,快速的进行模块拆分重组、迁移延伸改造,比如不同主机厂类似车型的共平台产品等,可降低开发和生产成本。同时,我们判断,规模效应也将进一步加强独立供应商的成本竞争力。

我们判断,以汇川技术、英搏尔、欣锐科技、华为等为代表的第三方独立电驱动系统供应商,其市场份额将随着整车销量的增长而快速提升。在现阶段的市场成长期,具有技术领先优势和快速迭代能力的企业将脱颖而出;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增长放缓后,具有成本和客户优势的独立供应商将进一步扩大份额,彼时的头部主机厂,其电驱动业务部门不排除分拆后独立发展的可能。

电驱集成化发展路径

1、电机电控企业发展路线(汇川、英搏尔、卧龙电驱等):①基于自身电机、电控的优势,向下合并减速器,向上逐渐合并OBC、DC/DC、PDU等整车充电控制模块;②从低端产品、低端市场逐渐向上生长,客户群和配套车型改善,单车价值量、利润提升。③提供模块化、平台化产品和解决方案。

2、电源模块企业发展路线(欣锐科技、英威腾等):①基于电源模块的技术优势,将OBC、DC/DC、PDU整合成电源“三合一”;②部分厂商尝试向动力域整合,将电机控制器MCU整合,但因为电机电控技术门槛较高,挑战较大。

3、整车零部件企业(博世、大陆等):从现有体系进行系统化整合集成。

工艺优化带来新的投资机遇:扁线绕组、一体化轴、SiC替代、系统热管理等

图表29:扁线电机技术路线分析

图表30:电驱动系统齿轮、轴等机械部件

图表31:SiC的性能优势

图表32:华为DriveOne“多合一”油冷示意图

材料端弹性:市场起量叠加功能升级,量价齐升

新能源汽车终端销量的上升,带动了电驱动系统市场迅速起量;伴随整车平台高压化,电驱动系统向高功率、高转速的发展,以及单电机向双电机模式的升级,材料和部件的单车价值量开始上升。

图表33:现代“E-GMP”平台双电机示意图

图表34:硅钢片、定转子铁芯及其总成产品图

投资建议:立足系统集成化,向部件工艺优化、材料量化齐升延伸

回顾我们对于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的描述分析,整个系统由电机、电机控制器、减速器、OBC、DC-DC、PDU等部件构成。随着集成化的发展,电机、电机控制器、减速器融合成动力总成“三合一”;OBC、DC-DC、PDU融合为电源总成“三合一”。与此同时,以电机、电机控制器这两个部件为核心,出现了“多合一”总成系统。从部件层面来看,各单体部件也由相应的零部件构成,例如永磁同步电机由定子、转子、铜线绕组、永磁体、轴等构成;电机控制器由主控模块、IGBT模块、薄膜电容等构成。

三大投资方向

我们认为,电驱动系统的投资可以围绕集成化、工艺优化、材料端量价齐升这三大方向展开。从整个电驱动系统来看,集成化发展迅速,市场参与者相对清晰,集成化产品的价值量最大,产品直接面向主机厂,是行业技术升级的焦点所在。因此,我们认为,投资方向可以先系统后部件,立足集成化,向工艺优化和材料端变化延伸。

本文摘自:2021年9月16日已经发布的《电驱动行业深度一:下一个长坡厚雪赛道》

邓学SAC执业证书编号:S0080521010008SFCCERef:BJV008

曾韬SAC执业证书编号:S0080518040001SFCCERef:BRQ196

齐丁SAC执业证书编号:S0080521040002SFCCERef:BRF842

刘畅SAC执业证书编号:S0080120030009

荆文娟SAC执业证书编号:S0080121010058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高新区科技六路6号公司总机:86-0756-3396961销售热线:86-0756-6860806售后服务热线:86-0756-6860801

THE END
1.2021年全网最全混动构型大盘点—你的混动车是啥技术?既然这样,我们索性把中国市场上,搭载混动技术的产品统统梳理一遍,相信一定能让你知道,你的那款混动车,究竟有什么特点。 00:45 混动构型中的电机位置 01:30 单电机混动构型 04:08 双电机的混动构型 06:55 你的混动车属于什么构型? *点击关注,最硬核的新能源汽车科普,等你来看~ https://www.dongchedi.com/video/6944343130464322078
2.图解新能源汽车原理●构造●诊断●维修pdf,mobi,epub,txt,百度例如,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汽车的结构对比和维修特点,对原车电路图进行改编制作,故障诊断从归类罗列到具体检测等。此外,在电气控制故障诊断之前,还安排了“控制状态参数”的内容,可以为接下来的故障诊断内容讲解做铺垫,便于读者进一步夯实基础。 2. 精准化切入https://read678.com/JdBook/index/40564
3.汽车结构图摘要:汽车主要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这四个部分组成。 先说发动机汽油发动机一般由 2 大机构 5 大系统构成像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还有燃料供给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启动系统、点火系统等。柴油发动机没有点火系统。 底盘包括传动系 汽车结构图 https://m.pcauto.com.cn/baike/825791/
4.新能源电池技术:电机如何旋转转向?步进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三相全波无刷电机的内部结构图和线圈连接等效电路 接下来是内部结构简图和线圈连接等效电路示意图。 该内部结构简图是结构很简单的2极(2个磁体)3槽(3个线圈)电机示例。它类似于极数和槽数相同的有刷电机结构,但线圈侧是固定的,磁体可以旋转。当然,没有电刷。 https://www.elecfans.com/qichedianzi/2227746.html
5.[电动智能汽车4]:原理高压电源系统与互锁系统1.1 高压电源系统原理图 新能源汽车快充和慢充: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充电速度不同,充电桩接口也不一样。一般来说,新能源汽车慢充需要8-10个小时才能将电池完全充满,快充仅需要一个小时就可以将电池充到80%的电量。 慢充是:交流输入充电 快充是:直流输入充电 https://blog.csdn.net/HiWangWenBing/article/details/115573860
6.新能源汽车研究综述(精选5篇)1、新能源汽车产业特点。新能源汽车,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主要分为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和其他新能源汽车等。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主要由传统汽车企业联合相关企业共同出资进行研发,基于传统汽车生产线进行生产。 https://www.1mishu.com/haowen/169631.html
7.理工光科: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注3:深圳市泽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已更名为深圳市新产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注4:武汉建设投资公司已更名为武汉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三、发行人重大资产重组情况 发行人自成立以来,未出现过重大资产重组。 54 武汉理工光科股份有限公司 招股说明书 四、发行人的股权结构及组织结构 (一)发行人股权结构图 截至本招股说明书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6101900000004_53.shtml
8.新能源汽车构造与原理图解(高清彩图).doc允电接口 奥迪A7Sportbackh-tron氢燃料汽车内部结构及关键部件(电动系统) 比亚迪新能源车型高压电池采样线束増程电机电子装置増稈电机电机电子装駁驱动电机电动空调圧缩机 PTC电加热器乍载允电器 电动汽车高压部件分布(宝马i3) 图2-1-1比亚迪唐DN1高压配电箱总成 图2-1-2比亚迪宋DM高压配电箱安装位置 3 图2-1-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424/6202043211004140.shtm
9.新能源电驱系统标准解读与拓展:控制器运行耐久试验IGBT功率模块一般结构简图如下: 其主要的两种失效模式如下: ■ 芯片顶部铝键合线的开裂和翘起:这是因为电流流经导线产生热量,在热冲击作用下产生热机械应变,严重时,导致金属线的翘起和开裂,如下图。 ■ 焊料层的老化:由于焊接材料具有不同的的热膨胀系数,温度冲击导致焊料层内部产生热机械应变的产生,由周期性应变引https://www.auto-testing.net/news/show-104087.html
10.复合材料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电池壳车身零部件等)的应用谈及更高的抗热失控性能,McClure补充道: “鉴于电动汽车电池系统面临着全面测试热失控的内在挑战,我们正在密切关注 UL正在开发的测试标准,以便利用缩小的电池结构来筛选电池包外壳材料。我们严格遵守新的规定和测试标准来优化我们的产品。每一项应用都是不同的,可能在二次加工中需要使用不同的树脂系统、添加剂套餐或涂http://www.eastwp.net/tech/show.php?itemid=32182
11.国内新能源电池CCS企业50强图CCS产品结构,图源东尼电子官网 随着新能源电池集成技术的发展,CCS集成母排除了传统的线束方案外,还有PCB、FPC等更加集成化、轻量化的方案,此外,还有更具成本优势的FFC、FDC方案,加工工艺有铆接、热铆、热压等,涉及的材料包括热压绝缘膜、铝排、吸塑盘、注塑支架、PCB/FPC/FFC组件等。 https://www.aibang.com/a/23542
12.北京建筑大学根据命题要求,参赛队应策划现场决赛运行场地的标志点示意图,给出本队认为的现场决赛场地大小、标志点数量和标志点名称,以及给出模拟长征情景的标志点及名称,并详细描述长征途中的长征情景,保证创新实践环节进行相应主要转向传动零件或机构的设计制造(若该电动车不需修改结构就能实现现场初赛和现场决赛的任务,须详细分析该https://gccxzx.bucea.edu.cn/tzgg/ea96df2dfebe403c9e25981b71ee7b37.htm
13.技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结构及组成简述图8 主流电池加热技术结构组成 结论 本文系统性介绍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结构及组成,并从动力电池结构角度归纳总结了不同成组技术的分类和特点。同时还延申探讨了Pack 内部电芯倒置和侧躺的优缺点以及面临的挑战。 在锂离子电池材料与材料体系创新未取得重大进步的阶段,动力电池成组技术的持续创新和发展,是引领新能源https://www.360doc.cn/article/17747993_1134020968.html
14.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结构图[图]比亚迪新能源电动邦比亚迪新能源电动汽车专题,汇聚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结构图,最新车型,资讯,报价,详细用车买车选车相关内容,提供全面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结构图:上市新车,价格,销量,口碑排行,为关注比亚迪汽车的用户快速了解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结构图最新市场资讯,电动邦新能源电动汽车https://www.diandong.com/tags/50/27381.html
15.随州市专用汽车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5年内打造年产值30亿元的专汽生产基地;大力客车与精功镇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共建年产值1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楚威车桥与湖北三环携手新建两大厂区扩大生产规模;齐星公司启动车身扩能项目,年产10万辆汽车驾驶室等等,均为随州发展壮大专用汽车产业提供了强大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为优化随州专用汽车产业结构、促进随州专汽http://jxj.suizhou.gov.cn/fbjd_14/zwgk/xxgkml/ghjh/lsgh/202112/t20211201_943792.shtml
16.新能源汽车双电驱系统架构NVH技术研究根据吸声材料和隔声材料的结构声学特性,设计适合新能源汽车的声学包装,新能源车相比传统车来讲高频噪声占比多一些,根据双电驱系统的结构特性设计声学包装技术方案,本双电驱系统采用吸声材料与隔声材料结合,吸声材料采用 PU 发泡,隔声材料用 PET 或 EVA 材料,采用内吸外隔的方式集成一体随电驱系统边界包络成型,一般厚https://www.eet-china.com/mp/a337690.html
17.谁在卡位动力电池创新时代——第一财经《2023年度动力电池创新为深度绑定大客户,先惠技术2022年5月发布公告,拟以8.16亿元现金收购围绕宁德时代进行相关电池结构件服务的宁德东恒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恒机械)51%股权。 和胜股份(002824.SZ)是宁德时代电池托盘第一大供应商,2021年新能源汽车业务50%以上的份额来自宁德时代,客户还包括蔚来、小鹏、理想、北汽等。 https://www.yicai.com/news/101769592.html
18.2023年1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及产量结构分析(图)2023年1-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及产量结构分析(图) 中商情报网讯: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https://www.askci.com/news/chanye/20231229/175910270384395000080512.shtml
19.头条文章2、上海与宁德时代签约,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推动能源结构调整 8月18日,上海市政府与宁德时代在沪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新能源领域全面深化合作,推进宁德时代(上海)创新中心及国际功能总部、高端制造基地、未来能源研究院等相关项目落地。(澎湃新闻) 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674483733791318
20.小鹏X9拆解揭秘:豪华配置与创新设计,后排安全是否可靠?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车辆中并未采用传统的钢板材质,这并不意味着它在材料选择上有所妥协。现代汽车工业通过不断创新,已开发出多种高性能、轻量化且同样具备出色安全性能的替代材料。这些新材料不仅减轻了车身重量,还提升了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综上所述,这款车型在车身结构设计和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8727177084385943&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