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常见故障和快速解决办法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碰到这样那样的汽车故障,今天就给大家汇总了汽车最常见的汽车故障的判定和解决办法。看完,在日常用车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故障现象时,自己也能知道原因,理智应对,一般的奸商们也没那么容易坑你了。

1、发动机机油压力指示表显示异常

原因分析:当表的指针显示油压不正常时,说明发动机部件有故障。如果油表指针显示压力偏低或是仪表指针显示波动大,可能是由于机油泵磨损大、滤清器被脏物阻塞、吸油滤网置露出油面、机油液面低、油路中混入空气以及压力表有故障等原因造成的。另外,润滑油粘度偏低、油路密封和润滑性差、润滑油过冷粘度太大、润滑油油泥沉积太多等也会引起机油压力指示表显示异常。

解决:应及时到修理厂进行更换修理

2、拧开散热器盖发现总有一些油渍飘浮在水面上,而且发现换机油时有水分

原因分析:发动机有两大循环系统,一个是冷却液循环系统,另一个是润滑油循环系统,两大系统互不贯通。如果水中有油或油中有水,说明两个循环系统中的某个隔离地方出现了问题。“油进了水”与“水进了油”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故障。“油进了水”是发动机机体本身出了毛病,而“水进了油”则多是发动机配件引起的,其故障性质不一样。

解决:应及时到修理厂进行更换修理。

3、汽车加速时机油压力指示灯会点亮

原因分析:机油灯点亮有实与虚两种情况。所谓实,就是机油压力确实低,低到指示灯发出警告的程度,说明润滑系统确有故障,必须予以排除。所谓虚,正像怀疑的那样,机油润滑系统没有故障,而是机油压力指示灯系统发生了故障,错误地点亮了指示灯。

解决:这种故障虽不会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但也应及时找到根源,排除为妙。通常情况下实症的可能性较大,应作为判断故障的主要思路。

4、汽车在行驶时一遇到故障即引起转向盘摆动,且重车时摆动更严重

原因分析:一般情况下是由于前轮轮胎磨损不均,使用新补的轮胎或垫胎不均及钢圈变形所致。因为,车轮转速较快时,驱动转向盘旋转的力矩主要来自于化胎或钢圈的偏摆度。当轮胎或钢圈的摆差超过3mm时,偏摆力矩就能驱动转向盘左右摆动。

解决:应去修理厂检查,视情况换化胎或钢圈。

5、在良好的路面上高速行驶,重、空车时转向盘均摆动,重车时摆动严重,且车速越快,摆动越严重

原因分析:一般是由于制动鼓与轮毂连接螺栓松动,轮毂轴承孔松旷以及制动鼓镗削偏离中心而使制动鼓厚度不一,产生不平衡量所致。

解决:应及时到修理厂进行修理。

6、发动机机油消耗量过大

原因分析: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润滑油在车况良好的情况下也存在正常的消耗,但有些车况较差的时候,汽车的尾气排出蓝烟,其实这就意味润滑油消耗过大,一般来说,润滑油的消耗无非两种情况,进入燃烧室参与燃烧,或是机油渗漏。之所以机油能够窜入燃烧室,主要是因为零部件严重磨损,配合间隙过大,或者机油压力过高,导致机油上窜进燃烧室。而机油的渗漏主要是因为密封垫变硬老化.气门卡死。如果是老旧车辆,一般都存在密封垫由于老化而密封不严的情况。

解决:您最好是通过专业的养护中心,由养护工程师进行判定,并实施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7、车门玻璃在升降时,有轻微的“嘎拉”声

8、转向灯点亮时,闪烁的频率比平时快

原因分析:当搬动转向灯的手柄后,仪表盘上的转向显示灯闪动的频率比平时快,这是故障。一般都是由于一侧的转向灯泡坏掉后,由于线路的电阻发生变化所造成的。

9、下小雨时风窗玻璃刮不干净

原因分析:不雨下得很大时使用刮水器感觉不错,可是当下小雨启动刮水器时,就会发现刮水器会在玻璃面上留下擦拭不均的痕迹;这种情况表明刮水器片已硬化,或者刮水器片有了伤痕便会造成擦拭上的不均匀,形成残留污垢。

解决:更换刮水器或刮水器胶片面。但在更换时应注意,在车型及年份不同,刮水器的安装方法及长度不同。有的刮水器只需要更换橡胶片,而有的刮水器需整体更换。

10、冬季开暖风时前风窗玻璃有雾气,还伴有甜味

原因分析:当你的车辆使用暖风时出现此种现象,一般是由于驾驶室内的暖气水箱轻微泄漏造成的。前风窗玻璃上的雾气是车内鼓风机产生的风带动汇漏出的防冻液吹出风道,凝结在前风窗玻璃上所致,同时人也能感觉到防冰液的特殊味道。此时应关掉风机,雾气会逐渐散去。

11、行驶时车辆转向“发飘”

原因分析:往往是由行驶中前轮“摆头”引起的,原因有:垫补轮胎或车辆修补造成前轮总成功平衡被破坏;传动轴总成有零件松动;传动轴总成动平衡被破坏;减振器失效;钢板弹簧刚度不一致;转向系机件磨损松驰;前轮校准不当。

12、行驶中发动机温度突然过高

原因分析:如果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冷却液温度表指示很快到达100℃的位置,或在冷车发动时,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迅速升高至沸腾,在补足冷却液后转为正常,但发动机功率明显下降,说明发动机机械系统出现故障。导致这类故障的原因大多是:冷却系严重漏水;隔绝水套与气缸的气缸垫被冲坏;节温器主阀门脱落;风扇传动带松脱或断裂;水泵轴与叶轮松脱;风扇离合器工作不良。

解决:检查出故障的原因,对应维修更换即可。

13、行驶时车辆的转向盘难于操纵

原因分析:可能是两侧的前轮规格或气压不一致;两侧的前轮主销后倾角或车轮外倾角不相等;两侧的前轮毂轴承间隙不一致;两侧的钢板弹簧拱度或弹力不一致;左右两侧轴距相差过大;车轮制动器间隙过小或制动鼓失圆,造成一侧制动器发卡,使制动器拖滞;车辆装载不均匀等。

14、前照灯内起雾气

原因分析:前照灯的后盖上有一塑料或是胶皮的透气通道,这个通道在前照灯的结构上必须存在,否则热膨胀的气体无法排除,这个透气通道只能出气体不能进水。

解决:如有轻微的起雾现象,经空气循环或开前照灯后会很快散去,如果始终有水或雾气散不掉则需去专业的汽车维修厂排除。

15、车辆在高速行驶时出现全车抖动现象

原因分析:车辆在正常行驶至96km/h左右时,出现全车抖动现象,降低车速,现象即消失,若再加速至90km/h左右时抖动又出现说明汽车底盘存在故障。其故障原因有:轮胎动平衡失准;前后悬架.转向.传动等机构松动;前轮定位.轴距失准;半轴间隙过大。

解决:及时排除以上故障,避免恶性循环,并引发其他故障。

16、汽车转弯时,转向盘明明转的大转弯却变成小转弯,转向盘明明转的是小转弯却又变成大转弯

原因分析:转向时发生的这两种现象前者称为不足转向,后者称为过度转向,说明转向系统出现问题。还有一种转向现象,最初是不足转向,在中途又变成过度转向,急剧向内侧转向。这是最危险的逆转向现象,易发生事故。

解决:这种情况只在个别的后置发动机的汽车上才发生。大家记得及时去维修。

17、发动机冷车起动困难,起动后发动机振动,然后趋于平稳,中低速时发动机开始抖动,高速时有所改善

原因分析:可能是火花塞故障或点火时刻过早。如果不是火花塞的故障,即可判断是点火时刻过早。

THE END
1.发动机故障灯闪烁什么原因发动机故障灯闪烁什么原因 1. 燃油系统问题:燃油泵、喷油器或燃油滤清器等部件出现故障,导致发动机无法正常工作。 2. 点火系统问题:火花塞、点火线圈或分电器等部件出现故障,导致发动机无法正常启动。 3. 传感器问题:如曲轴位置传感器、氧传感器、进气压力传感器等出现故障,导致发动机控制单元无法正确识别发动机的工作https://m.yiche.com/baike/562079.htm
2.发动机故障灯闪烁发动机的故障灯闪烁,有可能是发动机的某个部件出现了故障。 汽车发动机的故障灯由ECU发出,ECU控制着整个发动机的电子器件,如电子节气门、燃油喷嘴、发电机、燃油泵等。一旦这些系统出现故障,发动机的故障灯就会亮起。 发动机故障灯一直闪烁是不正常的。有时,可能无法检查出问题所在。这可能是发动机内部电路问题,系统可能https://baike.pcauto.com.cn/191382/358314.html
3.发动机故障灯显示亮是什么原因?发动机故障灯显示亮是什么原因?发动机故障灯显示亮的原因:1、传感器问题:包括水温、曲轴位置、空气流量、进气温度、氧传感器等,当这些传感器受损,接触不良或信号中断时,汽车的ECU就不能准确获得发动机的数据,此时就会引起发动机故障灯亮;2、保养问题:发动机保养不良是引起发动机故障亮起常见的原因;3、油质问题: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13112161781331490&wfr=spider&for=pc
4.发动机故障灯闪烁怎么回事?发动机故障灯闪烁怎么回事? 汽修技师|汽车维修技师 国家认证的汽车维修技师,15年德美日等各系车辆维修,擅长:疑难故障诊断维修,远程维修技术指导 咨询技师 发动机故障灯闪烁的原因是: 1、传感器受损、接触不良或信号中断。 2、发动机保养不良。 3、燃油和机油质量不好。https://auto.china.com/mip/614527.html
5.电喷摩托车故障灯一直闪烁是怎么了奥迪A6L技师任德智 您好,我是您的专属技师,用心,细心,专心为您解答爱车问题,为您找到相对应的问题的解决方案及解决方法!第一,电喷摩托车故障灯一直闪烁,说明发动机系统有故障代码,可以用电脑检测一下具体故障代码。第二,燃油质量,传感器,执行器,线路,发动机电脑等有问题都会导致发动机故障灯点亮。 https://m.qcds.com/chat/talk/2791054/2200555637
6.发动机黄灯亮车早上难启动等故障解析发动机黄灯突然亮起是怎么回事? 读者赵小姐问:近期当车上到三挡时,汽车传来异响,然后仪表盘上的黄灯就亮了起来,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回复:出现这种现象,发动机警示灯点亮现象,是说明发动机控制系统已检测出发动机工况或某传感器信号出现失准现象,因此,需要开到维修店进行检查及维修。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动机是处于开启https://m.jnnews.tv/auto/2013-06/19/cms358501article.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