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提示:夏天到了,雨季也到了,下雨的几率也多了,行驶的车辆所走的潮湿路面也多了,同时由于潮湿的路面而导致的意外事故也多了。其原因是:雨水在行驶轮胎前方积聚的速度超过了汽车重量将雨水压溅出的速度,水压将使汽车拱抬起并在轮胎和路面之间形成一层薄的水膜,行驶的汽车与路面完全脱离接触,滚动的车轮无拘无束,车辆就有发生打滑(侧滑)或偏离方向,以及制动距离拉大的危险,甚至会滑出行驶的路面。然而,面对车辆发生打滑,切记不能用力过猛踩下制动踏板,也就是急刹车,或者猛打方向盘,只能采用点刹车,并握紧方向盘,控制车轮打滑和甩尾;如果您的车辆配备了防抱死制动系统(ABS),请不要以点刹方式制动,相反,您应该坚定和稳定地踩下制动踏板,并顺着打滑方向转动方向盘,做到不慌不忙,神情自若,控制车辆。
一、出车前认真检查车辆,确保技术状况良好
1、确保轮胎气压符合行驶要求,适时补充气
在夏天雨季里,每次在上路之前应检查轮胎气压状况(对有经验的驾驶人来说,人工观察也可以)。气压过高要排气,防胎面鼓起;气压过低要补气,防胎面压扁,二者即降低轮胎附着系力,应保证轮胎保有适当的气压。车辆制造商为轮胎指定了正确的气压大小,可以在车门边缘、门柱、杂物箱或油箱口处找到此正确气压值,各车《使用手册》中也列出了轮胎气压值。轮胎侧面显出的数字并不是建议使用的轮胎气压——它是轮胎允许使用的最大气压,也是额定气压。您至少应该每月检查一次轮胎气压,平时出车前必须环车外观看一下,看是否有意外情况。
2、检查轮胎磨损程度,装配合格的轮胎
认真检查胎面花纹的深度,也就是轮胎胎面的磨损程度。适当的胎面花纹深度有助于防止打滑和爆胎。在潮湿路面上行车,一旦轮胎磨损“八成新”,轮胎气压可以高一点,防止胎面积泥太多,但要低于轮胎标定的最高气压。因为,磨损的轮胎其胎面较平,过高的气压,使胎面中间鼓起,接触地面少,而易产生打滑和爆胎现象。同时,发现轮胎有很深的裂纹或沟槽,要进行修补,使用正规厂家的轮胎
3、检查车况,为安全行车做好充分准备
湿滑路面上驾驶,首先要保证车况良好,有故障的车辆不能上路行驶,同时要轻柔地进行所有主要控制操作(转向、离合、制动和加油门),并随时警惕前方出现的事故和突发路况。平时,汽车驾驶员都应定期检查汽车的前照灯、尾灯、刹车灯、转向灯以及刮水器和制动性能是否工作正常,若转向机构一旦松旷,或轴头松旷,其打滑几率增大。
4、驾驶室内留有干燥的毛巾或布条
当您在雨天上路行驶时,您的鞋子可能会打湿,并在踩踏板时很容易从踏板上滑脱。那么,在启动发动机之前,应将鞋底在驾驶室内的地毯或橡胶脚垫上擦干,也可在车内备一条干布或毛巾。
二、掌控路面状况,做到安全驾驶
1、路面(地面)情况异常,车辆减速行驶
在下雨时,路面上的污垢和机油混合在一起,使路面变得湿滑,减弱了车辆的制动能力。地面有雨水存在,相当于在地面与轮胎面之间加有隔层,大大降低轮胎附着系数。避免打滑的最佳做法就是减速行驶,慢速行驶可让轮胎与路面的接触面积增加,排除积水,从而提供更大的附着力。同时,在坑洼积水的路段,更要减速慢行,随时注意埋入积水洼地中的尖物、铁屑、玻璃,以防刺胎漏气,造成此生事故。
2、可疑路段(打滑可能),沿着前车车辙行驶
行驶中,感到路面情况复杂时,当心发生打滑怎么办呢首先你要有信心,不能慌张,束手无策,仔细观察该路段是否有前车通过此处,一旦发现有前车通过的车辙,你就试着顺前车的车辙前进,也就是“走别人走过的路”,而且挑选一些干净路面的,这样可大大减少打滑的几率。在上下坡度大时,更要注意安全,可采取铺撒树叶、青草类东西,以防打滑发生,保证通行。
3、路面湿滑,应减少使用制动频率
下雨天气,尽可能避免使用制动,因为制动不当,易产生打滑。在尽可能情况下通过松开油门踏板来减速,减少制动次数,或者不用制动功能,防止车轮打滑和意外事故。有资料显示,下雨天,制动距离比晴天差一大截。
4、可多开灯光,提醒后车驾驶人警惕
因天气阴沉,即便在雨量不大的情况下,也应打开前照灯。这不仅有助于您查看道路上的情况,也有助于其他驾驶员看到您的车辆,使后车驾驶人保持高度的警惕。如果您的车辆配备有日间运行灯,应该打开这些灯,以便后车能够更好地与您保持距离,以防不测发生。
5、行驶中,与前车保持适当的行车距离
阴雨天气,潮湿地面,影响制动距离,也就是制动距离比平时加大。湿滑路面上的制动距离大约是干燥路面制动距离的三倍。由于需要更长的制动距离,因此,随时观察路面情况,减少急刹车的操作,尤其在城区内,岔路口较多,突窜出的行人、非机动车多,务必小心驾驶,以防在躲让不及时与前车发生追尾。行驶的车辆与前车之间应保持两个车身以上的距离,而在高速公路上,更要加大间隔距离(一般高速公路上均设有两车相距的间隔指示标牌)。
6、行车途中遇暴雨情况,必须立即停车
行驶途中,突降暴雨,是安全行车的头疼事情。暴雨会使刮水器超过工作负荷,从而在挡风玻璃上遍布连续的水流是非常影响驾驶人视线的。如果视线变得很差,误操作增多,可能无法在安全距离之内看清道路边缘或其他车辆。因此,应当将车停靠在路边等待暴雨停歇,最好将车停在休息区或其他受保护的区域。如果只能停在路边,应停在与路边尽可能近的位置,不影响他人交通,并等待暴雨过去;行驶在山区路段,尽量不停山坡边,防止泥石流发生。应始终打开前照灯和危险警示灯以向其他驾驶员发出警告。
7、面对首场阴雨,路面湿滑驾车要谨慎
一旦遇到首场雨水,总是会让路面变得非常难以驾驶。因为,干燥路面上的泥浆(晴天的灰尘和雨水)和漏油与雨水混合在一起,厚厚浮在路面上,像润滑剂样,使车辆非常容易打滑,制动性能也变差。驾驶员可能感到对车辆的控制能力下降,您应在降雨开始后的前半个小时保持额外的小心谨慎驾驶,做到能慢就慢,能让就让,能停就停,最好是等待地面污泥被雨水冲走后再行驶,此时的情况有所好转。
三、保持旺盛精神状态,谨慎驾驶车辆
1、保持精力旺盛,做到劳逸结合
驾驶人员要精力充沛,情绪高昂,操作灵敏,判断准确。在行驶中,尤其在雨中行驶,因路面湿滑,安全系数极低,每个驾驶人更要做到“心到、眼到、手到、脚到”,缺一不可。不过度熬夜,不过度饮酒,睡眠要好,做到酒后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2、杜绝疲劳驾驶,保证安全行车
过度疲劳,有碍安全行车。为了防止疲劳和发生误操作,应至少每隔几个小时或者每隔数百公里休息一次。在高速公路行车4个小时,必须换人驾驶,或者停车休息。因为潮湿的路面需要精力旺盛的人驾驶车辆,疲劳、麻痹、大意、失误是雨天潮湿路面安全行车的大忌。
3、长途行驶,必须要有二名驾驶人
长途驾驶车辆时,必须保持精力充沛,按照道路交通法规要求,驾车4小时,必须要换人,保证安全行车。一般车上有二人轮流驾驶车辆,确保旅途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