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的起源与发展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设计的起源与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引言

成都市是成渝经济圈中重要的中心城市,拥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具备了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条件。且成都市位于的四川盆地,自古以来便是中国交通的枢纽,而且从整个亚洲的角度看又正好位于亚洲中部,无论在亚洲中还是在国际中都具有重要的交通及政治地位。为了规划成都市未来的经济发展蓝图和宜居的人文环境。2009年底,成都市委、市政府总结城乡统筹实践,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谋划好“十二五”以及更长时期发展的高度,确立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

“田园城市”的概念,最早由19世纪末英国社会学家霍华德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中提出,在该书中霍华德提出建立一种包含传统意义上城市和乡村的优点的理想城市即田园城市。现在,成都市将建设一座着力于展现“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现代化大城市。成都市的田园城市具有“世界级、现代化、超大型、田园城市”四大基本要素。

然而,在现代超大型城市发展中,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一对不可回避的矛盾问题。如何有效地处理这对矛盾问题,关系到成都市的未来“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的成败。因此,需要讨论成都市田园城市建设中经济发展与大气环境治理问题的协调关系。

一、成都市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从2005―2010年,成都市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明显增长(见图1)。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23%以上的增长。实施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425个,完成投资680亿元。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获批设立,成都经开区列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其中,民营工业增加值1150亿元,增长25%。

在过去几年中,成都市的工农业发展取得新跨越。成都市坚持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集中发展和提速增效。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7.7∶42.5∶49.8调整优化为2009年的5.9∶44.5∶49.6。

成都市的城乡建设成就显著。五年来,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格局基本形成,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城镇聚集和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

根据成都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预测,成都市在“十二五”期间的经济发展速度大约保持在12%年增长,能源消耗年增长率大约为8%。

二、成都市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一个城市的大气环境的清洁程度与城市的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耗类型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经济发展中要注重经济的发展和大气环境治理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

(一)成都市主要的大气环境问题

经过对成都市的大气污染物的污染特征分析,确定成都市的主要大气污染因子为大气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过去几年中,成都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呈稳中转好的趋势。成都市的全年空气质量以良为主,优良率为80.3%~86.3%。空气污染特征表现为扬尘、机动车排气、煤烟混合型污染。

成都市城区环境空气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浓度近几年呈缓慢上升趋势,成为次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是成都市环境空气中的重要污染物,近几年随着大气排放治理,二氧化硫的污染形势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二)城市发展中机动车排放可能造成的大气污染物问题

随着成都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至2007年,成都市的轻型车达724654辆,中型车达94790辆,重型车达22353辆,摩托车达937659辆。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迅速上升,其总排放量已接近工业源氮氧化物排放量,并将持续增加。

机动车排气及道路扬尘污染成为环境空气中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能源消耗可能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

成都市在近十年来能源消耗总量基本呈现上升趋势(见图2),尤其是从2005―2009年间,能量消费总量更是呈现出直线上升的趋势。从2001―2009年,成都市能源消耗年平均增长率达8.15%。

根据统计数据,2009年成都市消耗电力305.28亿千瓦时,天然气38.61亿立方米,成品油358.25万吨,煤炭1325.78万吨,分别占能源消耗总量比重的46.26%、14.83%、11.31%、27.6%。成都市能源消耗构成中,电力所占的比重最大,煤炭所占比重次之,天然气和成品油所占比重最小。

由于天然气相对于其他能源价格偏低,导致天然气市场需求过快增长,消耗总量年均增幅超过20%。虽然成都市近几年始终把能源保障列为重点,使成都能源供需总量趋于平衡,基本能够满足市场消费需求。但是,成都市的能源供需结构性矛盾还是呈现加剧趋势。

成都市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对一次能源的需求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能源消耗过程中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如果在经济发展中不能有效地解决能源消耗中的污染物排放,将加剧成都市大气环境的恶化。

(四)大气环境承载能力分析

1.大气承载力分析原理。人类在开发活动中,要做到经济发展与大气保护环境相协调,就要保证污染物的排放不能超过大气环境承载力。所谓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人类活动作用的阈值。

大气承载力的量化方法主要利用承载率评价法。承载率是指某区域环境承载量与该区域环境承载量阈值的比值。

在大气环境评价中用承载率分析地区大气污染物的承载能力,大气环境承载率的表达式:

CC=

式中,CC是大气环境承载率,VT是大气环境总量,VE是某一时期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1)当大气环境承载率在0~1之间,说明大气环境承载力强。经济发展导致的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处于可控范围内。(2)当大气环境承载率小于1时,说明区域的大气环境承载力超负荷严重。经济发展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产生的累积效应明显,需要加大污染物排放的控制措施。

2.大气环境容量的计算。为了同时保证城市经济增长和大气环境质量能达到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必须使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小于大气环境容量。

若规划区分为n个分区、m个环境功能区,各个分区、功能区面积为Sij,则各分区允许排放总量为:

Qi=A(Cij-Cb)

式中,Cij――各分区、功能区所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mgm-3;Cb――各分区、功能区的大气污染物的背景值,mgm-3;Qi――各分区允许排放总量,104t/a;A――总量控制系数,是根据地区的地理和气象条件变化的一个数值。

利用成都市的气象条件,计算了成都市的大气污染物的容量数为二氧化硫20.11万吨,二氧化氮28.41万吨,颗粒物为33.57万吨。大气环境容量是随季节变化的量,成都市冬季的大气环境容量最小(见图3);在不考虑降雨条件的情况下,成都春季的大气环境容量最大。在考虑降水条件下,成都夏季的大气环境容量最大。

图3成都市大气环境容量季节变化图

3.成都市大气环境承载力分析。随着成都市经济总量的增加,能源消耗和机动车都将快速增长,使得空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成倍增加。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手段主要是经济发展中的能源结构的改变和大气污染物治理水平的提高。2009年成都市的平均二氧化硫脱硫率达到70%。依据这个原理,设计了成都市经济发展和污染物治理情景案例。

设计情景1:成都市经济以其“十二五”的12%增长和能源弹性系数0.67的情景,二氧化硫治理情景为脱硫率为85%、90%和95%;二氧化氮的治理情景为脱销率为70%、80%和90%。这是根据成都市“十二五”的经济和能源发展计划设计的情景(见表1和表2)。

表1情景1的脱硫情景分析

设计情景2:在经济以7%增长和能源弹性系数0.5情况下的污染减排情景设计,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治理情景与情景1一致。这是根据全国“十二五”的平均经济发展速度和优化的能源发展速度设计的情景(见下页表3和下页表4)。

通过大气承载力的计算分析。成都市的大气环境承载力指数随能耗的增长而急剧增大。尤其以成都市“十二五”的能源消耗增长率计算(情景1),到2050年,二氧化硫脱硫率达到85%的情况下,大气承载力指标仍然达到-1.5。只有二氧化硫脱硫率达到95%的情况下,二氧化硫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才能小于大气环境容量。二氧化氮在情景1的情况下是超出大气环境容量。在情景2的经济发展与大气环境治理情况下,2050年,二氧化硫排放可以符合大气承载力指数的要求。但是,二氧化氮必须满足工业脱硝达到90%,汽车的新能源替换达到70%的条件下,二氧化氮排放量才能符合大气承载力指数的要求。

大气承载力指数说明,在现有的大气环境治理水平下,随着成都市经济的发展,大气环境状况将趋于恶化。经济发展必须重视能源结构的改变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水平的治理。

三、成都市田园城市建设中的经济与大气环境协调问题讨论

1.成都市的田园城市发展要走绿色经济的道路。成都市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建设,要坚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始终坚持低碳、环保、生态的理念,强化全社会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良性互动。

2.实行清洁能源的推广应用。未来经济发展中的能源结构调整应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中心,通过引进和发展清洁能源,采取以天然气、轻柴油、液化石油气、电等各种优质能源并举的措施,广开渠道,实现优质能源替煤战略。实施节能强企工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鼓励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和废物利用能源替代,落实国家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降低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

3.实行基于大气环境容量的城市空间优化和产业持续发展策略。受到大气容量的限制,大气污染企业过度集中,会造成大气污染物的严重超标。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大气容量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产业布局的调整,过度集中的污染企业要分散布局。建议在工业园区发展中,实行大气污染排放企业布局要合理集中、适度分散的原则。

在城市空间优化和土地合理利用中,要注意大气污染物的累积效应的影响,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避免经济发展产生的污染加重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吴晓青.关于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建议[J].环境保护,2008,(5):22-23.

[2]姜启亮,吴勇.低碳经济的实施路径――基于技术创新与政策规制的视角[J].经济研究导刊,2011,(1):191-192.

[3]王胜洲.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1,(1):163-164.

[4]王炜,解佳宁,路宗敏.大气战略环境评价中的核心问题及其评价方法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0,(22):125-126.

一、装饰艺术与环境设计的关联性分析

环境设计是包含多种艺术组成的交叉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视野不断拓宽,审美水平不断提升,环境设计亦随之拓展其理论研究的广度,主要是对环境行为文化、环境生态、环境技术科学、形态美学的研究。装饰是艺术的一部分,在手工业时代,装饰是设计的重要内容;在现代设计中,装饰的形态和含义虽然有所变化,但其本质并没有变,所以装饰艺术和设计两者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在亲近自然的关联、视觉感官上的关联和阐释文化行为上的关联这三个方面。

首先在亲近自然的关联上,不难发现,在创作的过程中,装饰艺术的审美意识、风格和语言、形态均来自于生活和大自然;环境设计以自然环境为基点,目的在于处理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表现为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互相渗透和协调共生,强调环境设计的生态意义和生态价值取向,以彰显人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环境设计创作层次多、范围广,有的以借景为巧,借自然之景,从自然中吸取作装饰之用;有的从自然取材结合人工创造,室内装饰品中所谓“人工天成”正体现这一点。在室内环境的设计中也常使用“室内空间室外化”的手法。由此可知,自然是装饰艺术创作的源泉,是创造宜人的生活环境的媒介,环境设计与装饰艺术因亲近自然而共融。

其次在视觉感官的关联上,装饰的形式可以说印证和积淀着人类的视觉对于形式的感受经验,它以美的形式符号刺激和满足人的观感。赫伯特里德曾认为:“整个艺术史是一部关于视觉方式的历史。关于人类观看世界所采用的各种不同方法的历史。”装饰艺术既是人视觉感观的产物,又不断地以自身的存在和改变导致人的视觉方式发生变化,从而致使其他艺术的变革。在一定意义上,装饰是环境设计的内容之一,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内部结构及要素的关系。环境艺术在视觉感观的表达上,无论是对装饰的靠近,还是对装饰的背离,实质上只不过是这一艺术的内部的一种变革与调整,并非是排除装饰而是通过否定的方式找到满足时代视觉审美要求和更具结构意义的装饰语言。这也许是装饰艺术与环境设计交流与整合中所具备的另一层意义。

二、装饰艺术在环境设计中的主要应用

追溯环境设计的本质,我们可以总结为:对环境进行设计是为了形成美感,使人在视觉上和心理上得到美的享受,因此,对于环境设计而言,任何装饰行为都是审美活动的再造。人们通过不同的审美法则将自然界和社会中发现的美进行概括和提炼,使其可以通过多样化的装饰行为并随着人们的意愿进行再现,所以,装饰艺术在环境设计中的主要应用,我们可以理解为装饰艺术在环境设计过程中的艺术表达方式,而这些艺术表达方式,主要由设计风格、文化蕴涵和形式美感三部分组成。

首先,装饰能够形成设计风格。以室内设计为例,新中式风格是我国在室内设计中广受大众喜爱的一种装饰风格,这其中有文化溯源性的原因,也是一种自我认知回归的表现。通过对我国传统室内元素的加工和提炼以现代的设计方式进行表达,如对回形纹的运用,可以将回形纹运用到窗帘上,也可以将其作为装饰雕刻在桌椅上;可以将云纹作为顶棚的花纹进行顶棚的装饰,也可以挂于墙面作为装饰,这些都是装饰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和表现,两者的结合不仅形成了新的装饰风格,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

其次,装饰能够代表文化蕴涵。例如,一些形断意联的建筑立面设计利用错觉给人以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在园林的设计中图底互换是常用设计手法;朗香教堂立面上的十字架借用符号化的形态和蕴意,来补充其自身形与意的不足,起到夸张和强调的作用,同时在室内产生强烈的光影效果;利用成语等一些人文科学词汇的“谐音双关”构建设计理念等。

最后,装饰往往伴随着多样化的形式美感。任何装饰都是一种审美活动,装饰艺术是生活中装饰需求、装饰创造、装饰经验的集中表现,在环境设计创作的过程中,运用均衡、对称、变化与统一等形式美法则将自然和社会中发现的美的形式高度概括提炼,高度集中对美的感受,从而形成独特的装饰艺术语言。一种装饰语言和样式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审美与创造体验不断升华与深化的过程。

关键词:绿色环境;室内设计;舒适健康;自然要素

一、引言

绿色室内环境设计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考虑,更重要的是一种观念上的更新,它需要全社会的一致行动,首先在社会观念上应该形成共识,建立道德上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树立正确的绿色审美标准.绿色审美是绿色观念和审美的一种有机结合,是对传统审美的有益拓展和深层挖掘,人们应该避免将传统室内设计和绿色室内设计完全对立的思想,应该将两者视为互为补充、完善的关系,住宅绿色室内设计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将地域文化的持续性体现在设计当中,地域文化是生态文化在特定的地域中的表现,因此室内环境设计必然要通过对地域文化的研究来获得创作灵感,设计师可以在深刻理解地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理解人类文化和自然的互动关系,然后在具体实践中诊释和弘扬这些内容。

二、绿色室内环境设计的意义

1.自然要素

住宅室内设计属于微观的系统层次,从属于自然,因此一定会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当地的自然环境对“绿色”室内环境的设计以及质量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也是室内环境设计中需要考虑最基本的生态因素之一,这些自然因素主要有气候因素、地理因素、场地因素等。

2.建筑要素

室内“绿色”环境是借助建筑外壳的基本围合形成的,为此,建筑的整体形态、平面布局、剖面形式乃至小的细节都有可能影响室内环境的生态特征。

3.室内要素

4.人的要素

建筑室内不同的使用者与设计也有直接的联系,使用者的心理特征、生理特征等都直接影响着室内环境的具体使用方式、健康舒适的绿色室内环境必须满足人的生理、心理方面的要求,只有在生理上的满足没有心理上的愉悦!都将是不会全面的。因此,人体工程学也就成为绿色室内环境设计最为重要的科学依据。

5.社会要素

6.经济要素

四、“绿色”室内设计的特点

室内环境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相互渗透,建筑设计是室内环境设计的前提。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有共同之处,两者都要考虑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要求,都要遵循建筑美学的原理,都要受物质技术和经济条件的制约等等。住宅室内“绿色”环境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3)更为直接的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室内空间的形状、大小以及室内界面的线形图案等,甚至是室内的地面、墙面、家具等,都会使人们生理和心理上有较强的感受,因此就严格的要求室内环境设计要更加的慎密和细致,而且要更多地从室内环境是否有利于人们身心建康发展以及精神文化生活的角度去考虑,使人们能够心旷神怡、赏心悦目,从而稳定人们的心理状态和陶冶情操。

五、结束语

[1]冒亚龙.高层建筑的美学价值与艺术表现.[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绿色生态;家居环境;生态设计

前言

根据人居环境满足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绿色生态室内环境设计正成为面向普通居民的理想居住新模式之一,并逐渐成为室内设计的的热点。绿色生态室内环境设计是“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以绿色建筑装饰材料与绿色技术为基础的满足人们生活和发展要求的环境优美、设施先进、配套齐全的室内设计”。目前,绿色生态室内设计已成为我国室内设计的重要发展方向,我国的很多城市也已开始了对它的研究和实施并已取得了不少的成绩。

我国目前的室内设计主要在以下三方面与环保节能设计理念存在着较大偏差:

一是设计观念上的偏差。一提起室内设计或装修,人们就会习惯性地想到墙面的粉刷装饰、地板的铺设、天花造型吊顶的安装等,人们观念上已将设计等同于加法设计。然而,从环保节能角度来看,加法设计必然伴随资源的消耗和浪费,而且加法做得越多,对资源的消耗和浪费也越多。此外,加法设计所用的装修材料越多,挥发出来的各种有害气体也越多,对室内环境的污染也越重,有些材料比如天然石材还具有辐射性等,如此看来,加法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既不节能也不环保。

二是设计行为上的偏差。当前我国的室内设计日趋高档化,甚至奢糜化,人们把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演变为对奢华环境的追求,这些室内环境不仅装饰奢华,用材名贵,而且一年四季以能源的动力维系着春天般的感觉,极尽装饰设计之奢华手段。从设计角度来说,这些奢华的手段无可厚非,但从环保节能的角度来看,却是非常值得人们深思的。名贵材料的无度使用,背后必然是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能源的枯竭。人工营造的气候环境又使人们远离自然,背离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自然规律,直接导致人体免疫力、抵抗力的下降,引发健康问题。

三是设计过程中的偏差。设计过程中不注重软设计,忽视设计技能方法的应用,强调硬设计,以物性设计为主;不注重本地资源的有效利用,舍近求远,以稀为贵,以新为奇;不注重开发常规材料的设计潜质,强调珍、稀、贵材料的使用;不注重自然材料的应用,强调工业材料的表现效果;不注重自然光源的合理利用,强调人工照明;不注重室内环境的通风、保温、散热性能,以人造气候代替自然气候等等,这些都有悖于环保节能设计的理念。

如何设计实现生态环保的居室空间呢?

一是生态环保材料的选用。生态环保材料是指那些具有良好使用性能或功能,并对资源和能源消耗少,对生态和环境污染小,有利于人类健康,再生利用率高或可降解循环利用,在制备、使用、废弃直至再生循环利用的整个过程中,都与环境协调共存的一大类材料。

二是空间布局人性化。室内设计对人体尺度具体数据尺寸的选用,应考虑在不同空间与维护的状态下,人们动作和活动的安全。设计师在从事室内空间设计活动过程中应以人为本。室内设计中的生态设计甚至比建筑设计师考虑的框架更为重要。室内设计对人体尺度具体数据尺寸的选用,应考虑在不同空间与围护的状态下,人们动作和活动的安全以及对大多数人适宜的尺寸,并强调以安全为前提。

三是遵循减法设计的原则。加法设计是最直接的装修手法,在加法思维中,往往会因为陷入太多的元素而失去设计分寸,平添了多余的结构和装饰。而减法设计是经过取舍的判断,减掉多余的装饰和不必要物件,使空间环境变得纯净、轻松而舒适。减法设计的环保节能性体现在:对空间界面处理用材少而单一,甚至直接用建筑结构而不附加额外装饰作为空间界面;空间处理常采用软设计手法,避免非功能性的结构和装饰,用色纯粹,线形简洁;室内家具陈设讲究功能的多样组合和实效性,注意空间的留白和纯净。由此可以看出,减法设计是使用最少的材料和资源来实现实用和美观的统一。

结语

绿色生态室内环境设计其内容包括了:灵活高效、健康舒适、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等几个方面,其中环境要素是核心问题。准确的说,绿色生态室内环境设计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考虑,更重要的是一种观念上的更新。它需要全社会的一致行动,首先在社会观念上应该形成共识,建立道德上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树立正确的绿色审美标准。绿色审美是绿色观念和审美的一种有机结合,是对传统审美的有益拓展和深层挖掘,人们应该避免将传统室内设计和绿色生态室内设计完全对立的思想,应该将两者视为互为补充、完善的关系。住宅绿色生态室内设计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将地域文化的持续性体现在设计当中。地域文化是生态文化在特定的地域中的表现,因此室内环境设计必然要通过对地域文化的研究来获得创作灵感,设计师可以在深刻理解地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理解人类文化和自然的互动关系,然后在具体实践中诠释和弘扬这些内容。

[1]曹瑞林.环境艺术设计[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2]唐浩.室内设计中绿色设计的功效[J].包装工程,2003,(4).

关键词: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创新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和精神生活需求,通过科学合理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能够创造出安全、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对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进行不断创新已经显得尤为必要。

1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基本概述

1.1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起源

最开始人们运用各种能够使用的材料来构建房屋、帐篷,并在其中安置一些必要的生活器具,以解决自身的生存和生活问题。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自身居住环境的要求和对及精神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仅仅局限于装饰、装修以及艺术的单纯堆砌的室内设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随着室内设计的发展,现代室内设计逐步强调出了功能与技术、生态与绿色的要求,具体来讲就是在保证安全和人们身心健康的前提情况下,人们对室内环境设计除了要求居住、照明灯基本的物质功能以外,还提出了与建筑物的建筑风格、类型以及建筑物周边环境等方面相适应的室内环境氛围、风格、文化底蕴等精神功能方面的要求。[2]

1.2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性

首先,室内环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场所,室内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室内环境艺术的设计的目的就是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可见,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科学合理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能够保证人们的人身安全,同时能够保证人们身心的健康成长。

其次,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是围绕人的活动而进行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能够充分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例如: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公共场所内会设有专门为残疾人而设定的区域。

2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

2.1绿色生态

2.2回归自然

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人们为自己营造一个安全、舒适、健康的空间提供了供多的可能。但是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活动空间往往是高楼林立、车辆穿梭、拥挤不堪、周围充满了世俗的喧嚣,人们生存和生活空间与大自然之间的隔阂日益明显,没有了往昔的依山傍水、溪流潺潺的景象,那种淳朴的、率真的、充满自然气息的田园生活已经成为一种奢望。而人类是大自然的产物,人类自出生以来就有对大自然的羡慕和向往之心。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也与日俱增,人希望回归自然怀抱,渴望在绿色的环境中生活,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将各种自然元素合理运用,建造一个自然而协调的满足人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室内环境的设计方式发展起来。[3]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人员通过自然色彩和自然材料的运用,体现了一种回归自然的美,从而满足人们对回归自然、拥抱自然的内心需求。

2.3以人为本,实现艺术与人文的完美结合

室内设计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而产生的,室内空间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于人们不断提升的物质生活需求和精神生活需求的需要。“以人为本”是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一个根本属性,人作为室内空间环境的主体,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只有以人为中心,实现艺术与人文的完美结合,使设计出来的室内空间环境与人之间相协调,才能给人一种安全感、归属感。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室内设计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然而诸多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过于注重商业价值而忽略甚至脱离了“以人为中心”的根本。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现代人的审美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现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应该实现现代与古典的结合,既实现艺术人文的完美结合,通过室内环境的设计来阐述不同的文化和内涵,使室内环境既有民族化,又能体现人的个性。例如,可以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将自然光引进室内,将室内外通透,来达到体现对人的关怀的目的。再如可以利用色彩“图案”玻璃镜面的反射来扩展空间。因此,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者应该以人为本,通过精心的设计,使室内空间具有人文精神并出现个性。

2.4个性化设计

随着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不断发展,为人们提供安全、健康、舒适的室内空间已经成为非常容易实现的事情。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只有更多地强调民族化、个性化才能在世界竞争中得以更好地发展,以往的统一的模式设计已经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人普遍具有追求个性和变化的心态,对于室内空间要求安全、舒适、美观以外,还强调设计的个性化。相同的房间、相同的室内设备等这些统一的室内布局给人的感觉的协调的、稳定的,给人一种整体感,而通过设计变化的规律,利用层次和反复能够给你一种流动感和活力感。因此,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设计者应该及时更新设计理念,增强创新意识,利用新的技术和手段,突显室内环境的个性化,满足现代人的个性化心理需求。

3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生活需求和精神生活需求。合理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能够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身心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应该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从而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庞博源.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与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2459-2460.

关键词人体基本尺寸;行为心理;心理空间;以人为本

1人体工程学概述

国际人类功效学会的会章中把人体工程学定义为:“这门学科是研究人在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等诸方面的因素,研究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交互作用(效率、健康、安全、舒适等),研究在工作和家庭中、在休假的环境里,如何实现人――机――环境最优化的问题的学科。”

人体工程学起源于欧美,原先是在工业社会中,开始大量生产和使用机械设施的情况下,探求人与机械之间的协调关系。而现代建筑、室内环境设计日益重视人、机与环境之间,以人为主体的具有科学依据的协调与联系。因此,建筑室内空间环境设计除了依然十分重视视觉环境的设计外,对物理环境、生理环境以及心理环境的研究和设计也给予高度的重视。

2人体工程学与建筑室内设计

人体工程学应用到建筑室内设计,即为:以人为主体,运用人体测量、生理、心理测量等手段和方法,研究人体结构功能、心理、力学等方面与室内设计之间的合理协调关系,以适合人的身心活动要求,取得最佳的使用效能,其目标应是安全、健康、高效能和舒适。现代设计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人服务,满足人们生活、生产活动的需要,为人们创造理想的建筑室内空间环境,使人们感到生活在其中,受到关怀和尊重;一经确定的空间环境,同样也能启发、引导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活动于其间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

为了创造一个理想的空间环境,我们必须了解室内设计的依据和要求,知道现代设计所具有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建筑室内设计作为环境设计系列中的一环,因此室内设计事先必须对所在建筑物的功能特点、设计意图、结构构成、设施设备等情况充分掌握,进而对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室外环境等也有所了解。也就是说人体工程学在设计实践中为确定家具、设施的尺度及其使用范围提供主要依据,为确定人们在室内活动所需空间提供主要依据,提供适应人体的室内环境的最佳参数,为建筑室内视觉环境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

3建筑室内空间环境与人体的基本尺寸

“够得着的距离,容得下的空间”是人体工程学应用于建筑室内设计中最为简练而精辟的概括。建筑室内设计实际上可以说是空间尺度、布局的设计与空间的渲染问题,了解人与空间的相互关系对与合理设计室内空间是非常必要的,否则设计出的空间会给用户带来不便和心理压抑,影响工作和休息的质量及效率。

3.1建筑室内空间

建筑室内空间是人们工作、生活、娱乐消遣的重要活动场所,它必须能从生理、心理等诸多方面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当人们的心理空间要求受到限制时,就会产生不愉快的消极反应,同时低劣的工作环境也会降低人们的工作效率,不考虑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工作者的社会要求,同样也会影响作业者的效率、安全、舒适。根据人们对建筑室内空间的不同需要可分为行为空间、生理空间及心理空间。

3.2人体的基本尺寸

从人体工学的角度来看,一个理想的作业空间设计,就是能最大程度地减少作业者的不便和不适,使作业者能方便、快捷、高效地完成各种作业。因此,设计要以人为中心,以人在空间中作业的身体尺度为主要依据。掌握准确的人体基本尺度是进行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重要尺寸依据,各种不同的功能空间,其空间尺度也有不同。见图1,以橱柜内部分区合理性的对比为例,设计中要作尺寸参考。

4建筑室内环境与行为心理

人的行为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由于客观环境刺激作用或是由于自身生理或心理需要而产生。人的行为与环境处于一个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中,人塑造了环境,同时环境反过来又会引起人的生理或心理效应,并且不可避免地塑造、影响人的行为,这种行为表现就是环境行为。环境虽然不是行为产生的直接和唯一原因,但对于行为却可起到限制、鼓励、启发和暗示等作用。空间设计以人为本,只有在分析人、重视人的行为需要的基础上进行空间设计,才能得到大众的认可。

4.1人的行为习性

人类具有许多适应环境的本能,它们是在长期的人类活动中,由于环境于人类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这种本能被称为人的行为习性。抄近路习性、识途性、左侧通行习性、左转弯习性、聚集效应、向光性、边界效应、从众习性等都是人们在日常活动中常见的行为习性,在做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应该有意识地利用人们的这些行为心理,充分利用空间,完善功能,发挥方案之优势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4.2习惯特征

人们在生活中,工作中形成了许多习惯型的动作、行为,这些动做行为具有共同性的特点。如面向门时,会下意识的推门;进入卧室多数人会选择脚朝门而不是头朝门睡等等。在空间设计中,为了在紧急时能够正确操作,有必要充分考虑人的这种习惯特性。当然人的习性特征也会因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地域、宗教种族等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如日本人喜欢面墙、面窗而坐;西方人则相反,喜欢背墙、背窗而坐,在实地设计时应充分注意其适用性。

4.3环境行为在建筑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1)建筑室内环境设计应符合人们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如现代大型商场的室内设计,顾客的购物行为已从单一的购物发展为购物――游览――休闲――信息――服务等行为。这种行为方式的转变也是购物时要尽可能接近商品,亲手挑选比较,由此自选及开架布局的商场结合茶座、游乐、托儿等应运而生;

2)建筑室内环境设计应考虑使用者的个性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环境心理学从总体上既肯定人们对外界环境的认知有相同或类似的反应,同时也十分重视作为使用者的人的个性对环境设计提出的要求,充分理解使用者的行为、个性,在塑造环境时予以充分尊重,但也可以适当地用运用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引导”,对个性的影响,甚至一定程度上的“制约”,在设计中辩证地掌握合理的分寸。

5建筑室内环境与生理、心理空间

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线、色彩、声音等因素对人的感觉和知觉都具有强烈而直接的影响。在人的感觉器官中,视觉器官对空间的大小、方向、形状、立体感和封闭感等因素,反应最敏感也是人们对室内空间作出基本判断的重要依据。了解感觉、知觉特征,对建筑室内设计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它不但有助于了解人的生理、心理现象,还可为建筑室内环境设计确定适应于人的标准,如良好的光线、适宜的温度、柔和的色彩环境、流通的空气等有助于设计师根据人的特点去建立环境与人的最适宜的关系,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生活质量。

因此,设计者在确定了空间的使用功能、人体尺度等的设计依据,在组织空间时对其尺度范围和形状、选择其光照和色调等有了参考的依据。各种不同的空间形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给人心理上的感受是不大相同,对于设计师来说,对空间形状的细致把握也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刘盛璜.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1999.

[2]张绮曼.郑曙杨.室内设计资料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关键词:建筑;外环境设计;探讨

1概述

1.1背景

当今我国城市建筑环境现状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自然土地资源被大量的城市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广场等建筑体所代替,自然植被资源的消失率远远大于其再生率,自然环境受到极大的影响。随着高速发展的城市化导致城市气候的改变,这个改变已影响到世界50%人口的生活,人类生物圈中的废弃物污染了城市生存空间甚至危及城市植物、生物的生存,城市中自然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铺天盖地的硬化城市覆盖面割断了自然循环链,热辐射被硬质城市储存和释放。

一方面地面丧失保水能力,雨水不能返回土地,地表水面干枯或萎缩,过度的地下水开采导致地下水水位极度下降,大城市普遍存在水源不足。另一方面城市的温室效应,使城市空间中的热量无法散去,大城市普遍存在热岛现象,城市内部噪声、粉尘充斥,城市空气被污染,城市失去了良性的自然生态循环,自然调节力极度下降,城市效率逐渐降低。

1.2目的与意义

1.3.1建筑外环境

指的是建筑周围或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环境,是以建筑构筑空间的方式从人的周围环境中进一步界定而形成的特定环境,与建筑室内环境同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活动的环境。

1.3.2生态景观

是综合景观与生态等各学科的科学研究,生态设计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借助自然力的最少设计,一种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有机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它所创造的景观是一种可持续的景观,使城市和社区走向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

2建筑与环境

2.1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任何建筑物都必然处在一定的环境中,并和周围的环境保持着某种联系,即必须与周围的建筑群、道路、绿化和建筑小品等相通融合,成为一个完美的体系。同时,还应考虑到自然条件,如地形、朝向等因素的影响。建筑环境的构成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有时还涉及到空间环境、自然环境、历史环境和文化环境等。一幢优秀的建筑在环境上能够与大自然有机地结合,与周围的景物取得和谐的配合还会给人以激情。

现代建筑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够重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因此,单纯解决建筑内部空间的处理,已不再适应当今时代的需求,创造更丰富的外部空间环境,使建筑物与环境成为一个整体景观,才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环境是影响我们生存与生活的重要因素,对于建筑来说,环境对建筑的影响也很大,建筑是环境中的建筑,环境的改变必然对建筑产生影响。

2.2环境对建筑的影响

首先从技术上,合理的环境设计可以对建筑的通风、取暖和采光等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高技派的兴起以及生态建筑的凸现,人们对于这方面的需求更加强烈。其次从感官上,周围环境适当的表达能给建筑使用者带来舒适愉悦的氛围,甚至可以起到理疗的作用。环境协调,是近年来建筑界的一种新主张。它实质上就是讲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协调关系。

3生态设计的系统与应用

3.1植被造景生态设计

3.2地貌改造生态设计

Abstract:Theinfluenceoftraditionalcultureonthedevelopmentofregionaleconomyisinmanyaspects,ontheonehandistraditionalculturetransformationforculturalindustriesdirectlydrivestheeconomicgrowth,ontheotherhand,traditionalculturepenetratedintothecharacterofthelocalpeopleandbecometheinternaldrivingforceofthe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BengbuShuangdunculturalrelicsdatingback7000yearsofhistory,isaneweraofHuaiHeRiverBasinwitnessedthecivilization.ThesymboloftheunearthedutensilsisoneoftheimportantsourcesoftheoriginofChinesecharacters.Symbolicelementswillportrayuseinmodernlife,andbecomeapopularrecognizedoneofthelandmarkculturalidentity,itisconducivetoenhancethebrandimageofthecity,promotethedevelopmentofthelocaleconomy.

关键词:双墩刻画符号;文化产业;开发价值

Keywords:Shuangdundepictssymbolic;culturalindustry;developmentvalue

0引言

刻画符号在当今社会已失去了表意功能,但作为一种图案元素则富含更多文化象征意义和设计再创造价值。城市文化进程的加快,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剧增,文化产业的开发是城市重新焕发生机的核心问题。以双墩刻画符号为设计的基本元素,将其精华提取出来并加以整合利用,融入产品开发及城市环境设计中,使之转化为文化产业对提升城市文化凝聚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双墩刻画符号的文化内涵

1.1双墩文化遗址的出土

1985年11月全国文物大普查时,位于淮河流域中游的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发掘出大量历史遗物。其中主要包括陶器碎片、石器、动物的骨、角制品、蚌器等。据考古人员判断,这可能是淮河流域的又一处新石器时代的早中期遗址。随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又分别于1991年和1992年对双墩村进行再次发掘。三次发掘面积共计375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经专业测试认为,该遗址距今约7000年。其中发掘出的六百余件有刻画符号的陶器,见证了淮河中游地区的史前文明。2005年,蚌埠双墩遗址暨双墩文化学术研讨会在蚌埠召开,正式命名了双墩文化的重要概念,双墩文化与大汶口文化、半坡文化、河姆渡文化等共同串起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

1.2汉字起源的源头之一

1.3淮河流域早期文明的见证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南部桐柏山主峰太白顶,东流经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四省,在三江营南流入长江,北流入海。贾湖文化、双墩文化、龙虬文化,分别代表了淮河流域上、中、下游的文明。其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证明淮河流域在数千年前就有了农业和畜牧业,陶器被广泛制作和使用以及图形文字的出现也表明当时在淮河流域生活的人类已脱离了野蛮的低级阶段。它们串起淮河流域文明史,揭示并证实了淮河流域存在独立发展的史前文化体系。淮河上游已发掘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①刻画符号比双墩遗址早一千多年,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刻画符号之一,但其数量仅为17例分别刻划于14件甲、骨、石、陶器上,而淮河中游地区双墩文化遗址发掘的刻画符号数量多且内容丰富,并通过对符号的解读能够分析出当时双墩人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和经济状态。双墩遗址的出现为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注入新内容,是淮河流域中游地区史前文明的有力见证。

2淮河中游文化产业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

2.1文化产业带来丰厚的商业价值

2.2文化教育传播价值

3双墩刻画符号元素的开发方式

3.1双墩刻画符号文化产业的开发

其次是遗址公园的建设和开发。以双墩文化为主题的展览、教育基地、娱乐设施、旅游等一体化的开发利用,通过开展系列讲座、与大中小学开展课堂互动活动,开发展馆内的人机交互设计从而使大众有较高的参与体验等,最终使参与者更多了解双墩文化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当然文化资源的开发也要有度,各地人文环境不同、风俗习惯也不同,复制案例并不能获得成功。应在尊重基础元素的基础上巧妙的融合传统发挥想象,突出地方特色,人群定位广泛、通俗,同时可在互联网上征集方案集思广益,设计建设符合大众审美口味,满足现代消费者的审美和精神需求的作品。

3.2双墩刻画符号元素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文化元素运用到城市公共环境建设中,即强调城市视觉识别系统,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目前蚌埠市结合当地文化元素建设的公共环境有沿淮河风景公园、淮河文化广场等,以及皖北首个以地方特色文化为主题的文旅城―花鼓灯嘉年华,蚌埠市博物馆广场的灯具设计就是将双墩刻画符号直接运用到城市公共环境设计中的优秀案例。

双墩刻画符号在当代社会已失去了原本的表意功能,经过几千年岁月的沉淀,使其具有独特的人文历史价值和审美功能。将双墩刻画符号视为设计图案元素融入蚌埠市的公共环境建设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如城市公交站台的设计、城市主干道路灯设计、公交车内外装饰设计、火车及高铁站候车室座椅设计、城市雕塑设计等等。其中候车室座椅的设计可将双墩刻画符号直接镂空在座椅后背,取代传统的简单孔状镂空,从而使其不仅具有透气的功能还具有较高的审美功能和文化传播功能。城市主干道两侧的路灯也可以双墩刻画符号为设计元素,例如将符号图案灯环绕于灯柱主干或将灯柱主干设计成镂空表面,夜间灯光透过符号的不规则线条反射出来。

双墩刻画符号元素运用在蚌埠城市环境建设中,一方面对地方文化起到传播推过的作用,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另一方面体现地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结合,使城市环境艺术即能符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又能体现出本地区的文化特征。从而树立城市文化形象、提升地域文化认同感和群众自豪感。

注释:

①贾湖遗址,位于淮河流域上游,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其出土的刻画符号距今约8000年左右。

②贾彦宁.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旅游业为例[D].山东财经大学,2015第27页。

③韩玉婷:《“花鼓灯嘉年华”与蚌埠城市形象塑造》载《萍乡学院学报》2015年版。

[1]牛清波.中国早期刻画符号整理与研究[D].安徽大学,2013.

关键词:传统元素现代家居设计结合应用

1结合中国传统元素和现代家装设计的形态

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拥有儒,道,佛等古老的文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思想,观念有很大的影响。中国文化倡导“仁,义,礼,智,信”,主张相互之间的和谐。“天人合一”是人本主义哲学和传统美学的完美结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强调人的情感,感觉和意境之间的和谐统一,同时也更加强调审美主体与客体,形式与内容等的和谐。讲究气韵的生动,强调美与善的良好结合,即为“象外之象、味外之味、韵外之致”。把这一理念应用到中国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环境艺术设计风格和中国特色。我国传统美学体系拥有禅宗意识的融入,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非常重要的本质,同时也可以使设计抵达到一个新水平。

2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结合

随着的极简主义设计风格的起源和现代主义风格的发展,现代的环境艺术设计将更强调功能的合理性,强调应用功能与设计形式的完美结合,事实上也是注重其空间内的设计。简约风格的现代室内设计,主要讲究空间环境的功能布局。在创意中,首先使用合理设计方案,,在设计中要用最简洁的表达。简约设计方式重视精确,细腻,结构简洁,它采用了最先进的技术,并保持自然材料的原始形式,尽可能接近的材料从大自然的感觉。

当今时代背景下,在室内设计与现代简约的设计中融合传统文化元素,是以中国传统风格演绎当代的文化设计,也是基于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全面了解,进而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简约室内设计互相融合,不是纯粹的传统文化元素的堆砌,而是把传统简约的设计和传统的概念元素结合在一起,顺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并富有丰富的传统风格,进而使传统文化元素和艺术在当今社会中找到合适体现。因此,我们可以用中国传统元素和文化符号作为背景,以现代简约风格,提炼出中国传统元素和符号以及二级设计,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和元素,使其更简洁,更具有象征意义,

3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特征

有许多不同种类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形式各不相同,是中华民族在不同时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条件的形象演绎,也从侧面也反映了人们当时不同的审美标准和观念,.一旦出现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传统元素,就可以把人的思想指引到一个特定的时期、环境或相应情景上。正因如此,这种元素在不能被使用时,只要找到适合的环境即可。

传统室内设计的装饰手法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符号来体现其传统的象征意义。中式元素在室内设计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对传统文化和艺术的保护与发掘,有许多室内设计就融入了我国的传统艺术和文化,这些元素突出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史,和西方的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传统艺术在文字和绘画上的表现主要强调“意境”,所包含的内容往往要通过仔细的揣摩和研究才能得出,不同于西方文化的强调直接性和写实性,所以运用到室内设计中,更突出了主人的文化底蕴与理念,也直接表现出了主人的品味。

4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室内中的应用

结合家具的现代设计中的传统元素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家庭风格,最流行的就是带装修和家具的西式风格,混合几件中国风格的家具,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事实上,经过千百年来,现在可见的中国风格的家具,已经是经过大浪淘沙的经典样式,所以也具有极高的和谐性。我们专注于中国风格的家具,除了考虑它的材质,恐怕应更注重其内部设计体现出的事一种对中国人的家具智慧。除了家具搭配,还包括室内墙面可以使用亚光漆,这样我们就可以减少光污染,仍然可以选择草编壁纸,硅藻壁纸,矿物石壁纸等。而且地面可以设计成回蓝砖字图案,中国风的味道呼之欲出,云纹这个富有浓郁中国味道被应用到玻璃上,采用国产的卷草纹的铁艺效果进行分区。

金属材料具有概括和整合的能力,如果觉得空间过于呆板,添加适当的金属装饰可以增加重彩,例如金属,金属窗口的分区,或者是体现现代经典的面料柔软自然的材料,也可以增加材料的肌理和质感,如亚麻,丝绸和天鹅绒材质,不仅表面雅观,同时感觉非常精致,也可以适合做沙发和窗帘。总之,通过融合现代设计理念的装饰图案与材料可以表现出整体的空间感。

中式传统设计中色彩以深色沉稳为主,因中式家具色彩一般比较深,这样整个居室色彩才能协调,再配以红色或黄色的靠垫、坐垫就可烘托居室的氛围,这样也可以更好的表现古典家具的内涵,也具体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效果。空间上讲究层次,多用隔窗、屏风来分割,用实木做出结实的框架,以固定支架,中间用棂子雕花,做成古朴的图案。门窗的确对中式风格很重要,因为中式门窗一般均是用棂子做成方格或其它中式的传统图案,用实木雕刻成各式题材造型,打磨光滑,富有立体感。天花以木条相交成方格形,上覆木板,也可做简单的环形的灯池吊顶,用实木做框,层次清晰,漆成花梨木色。

中国传统的设计色彩多沉稳,中国风格的家具色彩一般都是这样,这样一整个居室色彩的协调,配合红色或黄色的靠垫,坐垫可以烘托居室的氛围,这也可以更好的表现古典家具的内涵,也体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空间上,多层次的窗口,用隔窗和屏风来隔断,用实木做出框架,固定支撑,中间用凌雕刻花纹或图案的木制品。门窗对确定中式风格很重要,因中式门窗一般均是用棂子做成方格或其它中式的传统图案,用实木雕刻成各式题材造型,打磨光滑,富有立体感。天花以木条相交成方格形,上覆木板,也可做简单的环形的灯池吊顶,用实木做框,层次清晰,漆成花梨木色

传统与现代室内设计的结合,是现代生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偶遇和火花的碰撞,也是一种新的文化形式。人们崇尚异国文化,精神内涵却转向自己的传统文化,皈依传统。这使得传统与现代的室内设计相结合而诞生,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受到大众的追捧。

[1]李立新.中国设计艺术史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2]田颖拓.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M].桂林: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社会的过度,人们更重视“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人体工程学就是一切从人自身出发,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研究人们衣、食、住、行以及一切生活生产活动中综合分析的新思路。

一、人体工程学的起源

二、人体工程学的涵义

人体工程学是一门关于技术和人的协调关系的科学,也是一门多学科的交叉学科。它首先是一种理念,把使用产品的人作为产品设计的出发点,要求产品的外形、色彩、性能等,都要围绕人的生理、心理特点来设计;然后是整理形成的设计技术,包括设计准则、标准、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等;这些设计技术再和特定领域的其他设计技术及制造技术相结合,就形成符合人体工学的产品,这些产品让使用者更健康、高效、愉快地工作和生活。人体工程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不同的作业中人、机器及环境三者间的协调,研究方法和评价手段涉及心理学、生理学、医学、人体测量学、美学和工程技术的多个领域,研究的目的则是通过各学科知识的应用,来指导工作器具、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的设计和改造,使得作业在效率、安全、健康、舒适等几个方面的特性得以提高。

三、人体工程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体现

人体尺度:8W+gl=C~。人体尺度,即人体在室内完成各种动作时的活动范围。设计人员要根据人体尺度来确定门的高宽度、踏步的高宽度、窗台阳台的高度、家具的尺寸及间距、楼梯平台、家内净高等室内心尺寸。

1.常用的室内尺寸如下:室内隔墙断墙体:厚度0.12m;大门:门高2.0m~2.4m,门宽0.90m~0.95m;厕所、厨房门:宽0.8m~0.9m、高1.9m~2.0m;室内窗:高1.0m,左右窗台距地面高度0.9m~1.0m;玄关:宽1.0m、墙厚0.24m;踏步:高0.15m~0.16m、长0.99m~1.15m、宽0.25m;扶手宽0.01m、扶手间距0.02m、中间的休息平台宽1.0m。

2.常用家具尺寸:(1)单人床:宽0.9m、1.05m、1.2m;长1.8m、1.86m、2.0m、2.1m;高0.35m~0.45m。(2)双人床:宽1.35m、1.5m、1.8m,长、高同上。(3)圆床:直径1.86m、2.125m、2.424m。(4)衣柜:厚度0.6m~0.65m、柜门宽度0.4m~0.65m、高度2.0m~2.2m。(5)正方型茶几:宽0.75/0.9/1.05/1.20/1.35/1.50m,高度0.33m~0.42m,但边角茶几有时稍高一些,为0.43~0.5m。(6)书桌:厚度0.45m~0.7m(0.6m最佳)、高度0.75m。(7)书架:厚度0.25~0.4m、长度0.6m~1.2m、高度1.8m~2.0m。(8)椅凳:座面高0.42m~0.44m、扶手椅内宽于0.46m。(9)餐桌:中式一般高0.75m~0.78m、西式一般高0.68m~0.72m。(10)方桌:宽1.20/0.9/0.75m。(11)抽油烟机与灶的距离:0.6m~0.8m。

四、人体工程学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及作用

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如同鱼与水的关系一样,彼此相互依存,人是环境的主题,在理想的环境中,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也能给人的身心健康带来积极的影响。从环境艺术的角度来说,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在于通过对人的生理及心理的正确认识,是一切环境更适合人类的生活需要,进而使人与环境达到统一。

人体工程学在环境设计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为确定空间场所范围提供依据,为设计家具、设施提供依据、为确定感觉器官的适应能力提供依据。因为影响场所空间大小、形状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人的活动范围及设施的数量和尺寸。因此环境艺术设计当中不能忽视人体工程学,只有根据人体学设计的环境才能使环境更为舒适,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

[1]刘峰,朱宁嘉.《人体工程学设计与应用》.辽宁美术.2007(8)

[2]刘昱初,程证渭.《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中国电力出版社

THE END
1.汽车灯光标志图解,汽车灯光标志大全图解汽车灯光标志图解,汽车灯光标志大全图解 汽车灯光开关主要分为杠杆式和旋钮式两种,尽管操作方式不同,但它们的标志是统一的。接下来,我们将以杠杆式灯光开关为例,来详细解读这些标志。 当调节到自动灯档位时,车辆的光线传感器会根据环境亮度自动开启或关闭大灯、其他外部灯光以及仪表板照明,为驾驶者提供适宜的照明环境。https://www.yoojia.com/article/9506701168117103607.html
2.汽车各种灯标志图解大全汽车知识智慧库 汽车仪表指示灯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6252次播放2023-06-07 非主流技术 汽车仪表盘上的20个符号含义 6465次阅读2023-10-07 长安阿娟 汽车仪表盘指示灯图解大全 34次阅读2023-08-02 长安阿娟 汽车仪表盘指示灯图解大全 33次阅读2023-04-16 https://www.dongchedi.com/tag/pgc/10688441
3.安全驾驶知识汇总安全交通标志大全→MAIGOO知识摘要:汽车的拥有量是逐年在上升,交通事故是威胁驾驶员与行人安全的一大潜在隐患。因此每个驾驶员都要牢记安全驾驶知识,同时熟悉路上的各种交通标志,遵守交通法规不做违法的危险行为。对他人和自己的安全负责,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本文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安全驾驶知识和安全交通标志大全,以供参考。 https://www.maigoo.com/goomai/201885.html
4.别人晃大灯什么意思?详解驾驶考试常考的5大汽车灯光图标汽车的灯光对于日常行车来说至关重要,晚上要用到远近光灯,白天要用到转向灯,遇到突发情况要用到警示灯 下面,堂堂带大家一起回顾不同情况下的灯光使用方法以及对应的标志。 01 远近光灯 “ 远近光灯标志的区分 ↓ ↓ ↓ 如上图所示,近光灯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wNDc3ODg2OQ==&mid=2247489526&idx=1&sn=6a347c781477ea57893a3096e6b420fe&chksm=973babeca04c22fad84b5591e47912fb3284db6be2a1125d098dde66a30a1fae9bef6ba73b7d&scene=27
5.我不是猪头攻略大全答案:把停站牌挪到汽车旁边。 27、使等式成立。 答案:移动屏幕中的“7+1=1”,将“7”移出屏幕,得到“1=1”即可。 28、别让老婆发现我的私房钱 答案:用手指挡住私房钱(钞票图案)即可。 29、非洲在哪里? 答案:点击题目中“非洲”两个字就可以了。 https://www.9game.cn/news/9922231.html
6.带灯复位点动汽车启动按键激光刻字定制LOGO图案符号复位款1NO曼坤金属按钮开关带灯复位点动汽车启动按键激光刻字定制LOGO图案符号 复位款 1NO1NC 16mm 备注灯光电图片、价格、品牌样样齐全!【京东正品行货,全国配送,心动不如行动,立即购买享受更多优惠哦!】https://item.jd.com/10078911214892.html
7.合力电动手拉叉车故障灯符号图案大全叉车故障灯符号图案大全,叉车仪表是一种采用了高性能微处理器的数字化智能仪表,实现了内燃机叉车燃油油量、冷却水温、机油压力、油温、发动机转速和工作小时计等数字化显示,同时具有自动监测发动机等工况及故障提示、感叹号报警等功能。叉车仪表盘故障灯是什么灯?叉车仪表盘上显示这些故障灯是什么意思?叉车https://wen.baidu.com/question/1456248362155263620.html
8.这个标志的含义是提醒车辆驾驶人前方是单向行驶并且照明不好的涵洞.23夜间行车,遇对面来车未关闭远光灯时,应减速行驶,以防两车灯光的交汇处有行人通过时发生事故。正确错误 24造成致人轻伤以上或者死亡的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一次记9分。正确错误 25这个标志的含义是禁止电动自行车进入。正确错误 26驾驶机动车在铁路道口、桥梁、陡坡、隧道或者容易发生危险的路段不能掉头https://jkydt.jsyks.com/i4ee5b
9.OpenJumper开源硬件与无限创想LED灯:通过灯光不同的颜色可以反映出不同的识别结果,当设置为白光常亮时可以当作补光灯使用 摄像头:实时的采集图像数据,Sentry2提供了摄像头设置功能,可以调节增大对比度会让相邻有色差的地方区分度更高,当进行黑白线条或二维码图案识别时,可以适当提高对比度 减小对比度会让图像看起来黯淡 http://www.openjumper.com/doc/k210
10.标志设计图片大全标志设计高清图片下载建筑创意道路的灯光信息科技背景图片 财产安全绿色清新幼苗背景图片 北京中国风 金融商务硬币发芽背景图片 图标标志3D可回收回收站可再次利用可持续发展图案 红色符号停止标志警告背景图片 红色设计复古墙上老旧的可口可乐图标背景图片 商务人士伸出大拇指向上点赞成功团队的象征 百分比 percent 数字 折扣 比 3d % 3dhttps://www.51miz.com/so-tupian/86386.html
11.手机相机标志图片手机相机标志素材图片大全手绘图案蓝色手机和信号标志 高清图片 霓虹相机发光线条相机图标 高清图片 旅游,技术象的复古胶卷相机,小工具个人用品相机,小工具个人物品 高清图片 手机发光图标蓝色深色背景下的智能手机服务 高清图片 复古的灯光垂直标志复古灯光垂直标志与电影院汽车旅馆标志隔离矢量插图 https://699pic.com/image/shoujixiangjibiaozhi.html
12.机动车仪表盘灯及汽车开关符号Word机动车仪表盘灯及汽车开关符号汽车仪表盘上指示灯信息解读为了让更多的用车朋友能够清楚了解相关图标所代表的功能,我们将从汽车主要的5个系统给大家介绍常见的仪表盘标识信息,5个系统分别为,1车辆基本情况提示标识,2灯光信息提示标识,3变速箱车辆行http://www.zhuangpeitu.com/article/45624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