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费者反映买到“检测合格”的问题车记者暗访发现数百项检测如走过场
邓莉
文/广州日报记者邓莉
案例:网上号称“检测合格”却是问题二手车
记者暗访
电商:10分钟完成“专业检测”没看出问题
涉及车况的诚信问题是电商立足网上交易的核心卖点,二手车商不约而同打出“专业检测品质”“无重大事故车”等承诺。但实际如何呢?
为了检验二手车电商号称的数百项检测项目是否真的“专业可靠”,记者9月底将一辆空调不制冷,大约有5年车龄的小轿车尝试通过电商平台出售。
随后,记者再来到另外一个车xx二手车电商的服务点进行检测出售。同样地,这里的检测也没有大型仪器设备,工作人员拿着手电筒、漆面检测仪、平板电脑等简单工具,大约10分钟左右,就快速简洁地进行了“专业检测”。面对记者的疑惑,工作人员表示:“二手车检测评估,经验远比仪器重要。”在检测报告上,记者的这辆车获得了“检测合格”的认证,且标示无任何质量问题。
最让记者意外的是,记者尝试在第三家二手车平台上填写车辆信息,故意输错了配置和公里数等几项车辆信息,但结果却显示通过。出现在平台上的车辆信息,后台审核如此简单,车源信息真假实在让人难辨。
实体店:细致查出小伤痕、制冷差等问题
那么,同样有二手车业务的4S店又如何呢?记者驾车到某汽车4S店,表示希望出售旧车置换新车,被4S店告知需要检测。售后技师将记者车辆开至维修车间后,将车用举升机抬起,对引擎室、内外饰和底盘等各处进行了大约20多分钟的检测。记者在该店维修车间看见,4S店也会用手电筒和简单仪器进行检测,但对电机、各处密封条下的焊点等重要位置看得较为深入仔细。
最终的检测报告也细致指出了车辆存在的各处小伤痕、空调制冷差需检修的问题。此外,4S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数据后台可以查到车辆的维修保养记录,有没有重大事故或泡水一目了然。”东风本田恒通达的刘师傅分析表示,一般车辆发生事故,会进行保险理赔,涉及重要部件的维修首选会到4S店处理,这些维修记录外面的二手车商未必能查到,“除非他们也找4S店花钱查询”。他指出,二手车检测报告是否经得住考验,不仅依赖专业检测技师的经验和专业仪器,还要通过细致的检测,要判定车辆是否存在拆卸、换件、油液渗漏、机件故障、老化破损、事故、火烧、水泡等问题。除此之外,如果遇到发动机盖边缝有油迹等这类问题,专业检测师傅也应向客户说明原因和影响等。
重要的是,通过4S店提供的品牌二手车获得检测认证的,一旦售出,均提供类似新车一样的一年或两年质保期,让消费者更安心。
维权焦点:“事故车”界限模糊
记者留意到,二手车商对“重大事故车辆”的不同定义往往成为消费者维权争议的焦点,甚至部分二手车电商自定义“重大事故损伤车辆”类型来规避责任。如某二手车电商的客服表示:只要不涉及重大事故、结构性损伤、火烧、水泡,其他的车辆状况不属于可退车赔偿范畴。
在4S店工作的刘师傅告诉记者,从汽车维修角度,尤其是拆换过发动机这类核心部件的车辆,或会影响日后使用寿命和性能,惯例均要被贴上“大修”标签,在二手车交易当中价格会大打折扣。“从各保险公司的角度,只要碰了,车辆有损坏,就算事故车。但二手车电商所说的无重大事故,并非道路法所规定的重大交通事故,而是指车辆重要零部件没有损坏。”广州本地的二手车评估师梁先生表示:当车辆发生碰撞或有故障损坏后伤及车梁、车架等部位,需经过切割、焊接等才能进行修复,这种存在结构性损伤的车辆都算是事故车,泡水车,火烧车等特殊事故车就更要重视。郑小姐和李先生的车,一个被拆过发动机,一个泡过水,都属于事故车范围,按理应如实相告。在记者采访中,不少消费者非常重视二手车的检测报告,并认为:即便不是事故车,二手车身上的各种小毛病也应该要仔细标注,以便日后用车注意。
专家建议
应引入“第三方”
权威评估管理体系
二手车电商出现的初衷,是解决交易过程中关于车况、价格等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然而二手车电商平台的检测报告却无法真实还原车况,无法详细提供历史出险情况、维修记录给消费者,难免让消费者对号称上百项检测报告的“含金量”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