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作为传统PC端上的流量入口和系统平台,在手机上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艾媒资讯公布的2017Q1中国手机浏览器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显示,手机浏览器的用户已达5.94亿,75.8%的网民每天都在使用手机浏览器。
但随着手机端App数量的不断增加造成的去中心化趋势,浏览器在手机上流量入口的地位已远不如PC上那么高了。随着智能手机用户规模趋于饱和,手机浏览器用户规模趋于成熟与稳定,已进入存量阶段。经过集体转型阶段,手机浏览器通过优化性能、特色功能与服务,形成自身竞争优势,将有助于其增强用户粘性,留存用户。
一、测评环境及手机参数
测试手机参数主屏尺寸1280x720CPU高通骁龙430(MSM8937)操作系统Android6.0机身内存(Rom容量)16GBWLAN功能单频WIFI
二、测评标准及项目
本次横评将浏览器结合手机端App应用的特点,把细化的七个评测点分别归纳到了用户使用体验和性能测试两个部分。浏览器在手机端的表现,结合到手机屏幕特点,图文、视频浏览的体验非常重要,加之扩展功能部分补充,构造了一个全新体验的浏览器移动端;与PC电脑相比较,手机的配置毕竟差距甚远,因此手机浏览器在性能上的测试也是必不可少的。接下来内容让我们一同来考究参测产品谁高谁低?
三、性能测试
测评点1:安装包大小
在App数量爆炸的现在,每个用户的手机内存都成为了稀缺资源。很多手机内存小的用户常常会面临内存不足的困扰,需要时常清理手机软件。所以安装包的大小也成为了一个需要考量的因素。经统计,各家浏览器安装包大小对比如下:
点评: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国内浏览器对安装包大小的控制普遍比较好,其中2345浏览器尤为突出,安装包大小仅有4.3MB。而Chrome对安装包的大小就不是那么克制了,安装包几乎是其他浏览器的2倍。
测评点2:浏览器启动速度
测评点3:网页打开速度
测评点4:HTML5性能评分
HTML5是包括HTML、CSS和JavaScript在内的一套技术组合,通过HTML5可以减少浏览器对于需要插件的丰富性网络应用服务。它的特点有两个,首先是强化了Web网页的表现性能;其次追加了本地数据库等Web应用的功能。
无论是PC端浏览器,还是手机版浏览器,这项性能指标都适用。因为HTML5所测试出来的值能正确反映出浏览器对Web页面的强化性能。在手机浏览器在目前未能获得丰富插件扩展的情况下,这点尤其重要。我们接下来就展开测试。
图2各家浏览器HTML5跑分测试截图
点评:Chrome浏览器在本次的HTML5测试中,以512的得分成绩,占据了所有6款产品中第一的位置上;测试结果垫底的是UC浏览器。说明原生的chrome浏览器对H5页面的支持是较好的,其他2345浏览器、360浏览器也逐步对H5渲染性能进行了充分的优化,在本项测试中,表现也还不错。
测评点6:运行内存占用
运行内存占用其实是被反复讨论最多的问题之一。大屏手机软件的UI设计越来越华丽,但是光鲜的外表往往需要更多内存资源来支持。由于浏览器的使用场景主要是搜索或打开网址,在多任务切换中会比较频繁地驻留在后台。一旦浏览器占用过多内存,不仅会对浏览器自身的流畅度带来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到其它后台程序。因此浏览器本身对内存的占用情况,自然而然地就成为我们应该去关心的问题了。
点评:从测试最后的结果来看,2345浏览器的运存使用远低于其他浏览器,Chrome浏览器在运存占用上也控制的比较好,而其余4款浏览器的运存使用都在100MB以上。
四、用户体验测试
测评点1:图文浏览体验方式对比
测评点2:浏览器扩展功能体验
五、6款安卓浏览器横评总结
在本次横评中,已将浏览器的使用和性能体验展开了七个细化项目的测试。那么,在结合到手机端APP应用手机屏幕的特点时,图文、视频浏览的体验非常重要,外加扩展功能部分补充,构造了一个功能非常全面的浏览器移动端。加之四个针对性十足的功能测试之后,本文所参测的6款手机浏览器软件的最终表现如何?我们马上就来揭晓。
优势产品解读:
Chrome:Chrome浏览器在性能上的表现非常突出,但在本地化上做的就相对简单,符合国人使用习惯的扩展功能比较少,适合追求速度的用户使用。
2345浏览器:2345浏览器在手机体验方面表现的比较出色,算是小而精的优质产品,在各项环节中都留给用户丰富的选择,但在产品性能上仍需好好打磨,适合追求一个APP即可实现简单、快速、多功能的一站式体验的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