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2015年之前汽车市场产销量稳定在60万辆和65万辆左右,2016-2017年因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车市出现波动,汽车销量降幅较大,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汽车市场增长放缓,2021-2022年总体趋势保持增长,2022年产销量分别是70.12万辆、72.05万辆,同比增长46%和42%。
图12011-2022年马来西亚汽车产量(单位:万辆)
图22011-2022年马来西亚汽车销量(单位:万辆)
截止2021年马来西亚汽车保有量1773万辆,千人保有量达528辆。
图32010-2021年马来西亚汽车保有量(单位:万辆)
马来西亚整体轿车份额高于其他品类,SUV因功能性替代转移,近年呈递增趋势,超越MPV成为马来西亚市场第二大品类,MPV近年来整体份额呈微降趋势,占比约7%。
马来西亚轿车销量在2015年前稳定在45万辆,受消费者需求转变和疫情影响近年来逐年下降,2021年降至28.2万辆,2022年销量回升近40万辆。
SUV销量增长明显,2022年达到历史新高19.3万辆,同比增长41%。
图62011-2022年马来西亚SUV销量(单位:万辆)
MPV需求量呈下降趋势,2020年降至3.3万辆,随后有所回升。
图72011-2022年马来西亚MPV销量(单位:万辆)
皮卡销量趋势与MPV相似,2020年降至3.4万辆,2022年回升至近十年最高点5.8万辆。
图82011-2022年马来西亚皮卡销量(单位:万辆)
图92011-2022年马来西亚其他车型销量(单位:万辆)
Perodua(北鹿大)是一家成立于1992年的私企,是马来西亚最畅销的本土车品牌,也是唯一月销量能够破万的汽车销售品牌。旗下车型以小型车为主,经济实惠,很符合当地的经济状况。2022年Perodua汽车马来西亚汽车销量排名第一,销量为282,019辆,占比39.1%。
宝腾成立于1983年,宝腾是马来西亚最大的汽车公司,是国宝级品牌,也是他们唯一一家由设计至出产都完全具有自主能力的汽车制造商,其英文名“Proton”是马来文“国有汽车公司”的简称。旗下宝腾X70、Saga、Exora以及Persona车型均成为其细分市场的销量冠军。2017年6月23日,吉利战略性收购了宝腾49.9%的股份以及其豪华跑车品牌路特斯(Lotus,曾被译为“莲花汽车”)51%的股份。2022年宝腾汽车马来西亚汽车销量排名第二,销量为136,026辆,占比18.9%。
2022年马来西亚汽车销量前五名中,除去本土品牌Perodua和Perodua占据第一和第二外,丰田汽车马来西亚汽车销量10万辆,占比13.9%;本田汽车销量8万辆,占比11.1%;三菱汽车销量2.4万辆,占比3.3%;其他品牌汽车销量9.8万辆,占比13.6%。
二、政策法规
目前马来西亚政府每年都会向特许经营汽车进口许可证资格者发出一定数额的汽车进口许可证,数量是前一年国家汽车总产量的10%,即每年进口汽车总量不超过上年汽车总产量的10%。
马来西亚对汽车进口主要有以下条件:
汽车年龄限制:马来西亚对进口汽车的年龄有一定的限制。通常情况下,轿车和MPV的年龄限制是5年以内,而货车和巴士的年龄限制则是8年以内。此外,部分特定的汽车品牌和型号可能会有更严格的年龄限制。
报关和纳税:按照马来西亚的报关程序,将汽车报关并支付相应的关税、消费税和其他适用费用。这些费用的计算基于汽车的总值和排放等级。
驾驶座位位置:在马来西亚,只允许左侧驾驶座位的汽车上路行驶。
出口国证明:需要提供汽车的出口国证明文件,以证明该车在出口国家合法注册。
2006年4月4日同时加入联合国WP29的《1958年协定书》和《1998年协定书》。签署协定书后,马来西亚基本上接受了《1958年协定书》框架下的全部ECE法规,并开始不断改进其汽车产品市场准入管理体制,以便进一步和国际惯例相接轨。
为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马来西亚政府不断推出各类举措,以建立完善的新能源汽车消费生态。
(3)截止2025年12月31日,对全进口电动汽车(CBU)免征进口关税及消费税;
(4)免征充电设备制造商2023至2032财政年度的收入所得税,以及为期5年的100%投资税津贴。
目前的轻型和重型车辆排放标准相当于欧IV标准,预计在2025年实施欧V标准。
(1)投资主管部门
(2)投资行业的规定
限制的行业:外商投资金融、保险、法律服务、电信、直销及分销等行业会在股权方面受到严格限制,一般外资持股比例不能超过50%或30%。
新开放的领域:2009年4月,马来西亚政府为了进一步吸引外资,刺激本国经济发展,开放了八个服务业领域的27个分支行业,允许外商独资,不设股权限制。
(3)投资方式的规定
直接投资:外商可直接在马来西亚投资设立各类企业,开展业务。直接投资包括现金投入、设备入股、技术合作以及特许权等。
股权收购:马来西亚股票市场向外国投资者开放,允许外国企业或投资者收购本地企业上市,2009年取消了外资公司在马来西亚上市必须分配30%股份给本地的限制,变为规定的25%公众认购的股份中,要求有50%分配给本地企业,即强制分配给本地企业的股份实际只有12.5%;此外,拥有多媒体超级走廊资质、生物科技公司资质以及主要在海外运营的公司可不受本地企业需占公众股份50%的限制。同时废除外资委员会(MalaysiaForeignInvestmentCommittee,FIC)的审批权,拟在马来西亚上市的外资公司直接将申请递交给马来西亚证券委员会(SecurityCommission)。
BOT/PPP方式: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马来西亚政府鼓励私人资本与政府合作,开展BOT(Build-Operate-Transfer)项目建设与运营,降低政府公共开支的负担。此类项目主管部门是马来西亚首相府经济计划署(EPU),主要负责经济发展规划和项目立项;2010年又设立了公私合作署(PublicPrivatePartnershipUnit,PPPU),负责公私合营项目协调。马来西亚公路、轨道交通、港口、电站等BOT项目专营年限一般为30年左右。
(4)优惠政策框架
马来西亚投资政策涵盖了对制造业、农业、旅游业等领域投资活动的批准程序和各种鼓励与促进措施。2010年,马来西亚联邦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新的举措,以促进投资增长。鼓励政策和优惠措施主要是以税务减免的形式出现的,其中直接税激励是指对一定时期内的所得税进行部分或全部减免,间接税激励则以免除进口税、销售税或国内税的形式出现。
新兴工业地位(PioneerStatus,PS):获得新兴工业地位称号的企业可享受为期5年的所得税部分减免,仅需就其法定收入的30%征收所得税。免税期从生产能力达到30%时开始计算。未吸收资本免税额度(即未用完的资本免税额)以及处于新兴工业地位期间累计的损失可以结转并从公司处于新兴工业地位期间结束后的收入中予以扣除。
再投资补贴(ReinvestmentAllowance,RA):再投资补贴主要适用于制造业与农业。运营12个月以上的制造类企业因扩充产能需要,进行生产设备现代化或产品多样化升级改造的开销,可申请再投资补贴。合格资本支出额60%的补贴可用于冲抵其纳税年度法定收入的70%,其余30%按规定纳税。
加速资本补贴(AcceleratedCapitalAllowance,ACA):使用了15年的再投资补贴后,再投资在“促进产品”的企业可申请加速资本补贴,为期3年,第一年享受合格资本支出40%的初期补贴,之后两年均为20%。除制造业外,加速资本补贴还适用于其他行业申请,如农业、环境管理及信息通讯技术等。
多媒体超级走廊地位(MultimediaSuperCorridor,MSCStatus):经多媒体发展机构(MultimediaDevelopmentCorporation,MDC)核准的信息通讯企业可在新兴工业地位的基础上,享受免缴全额所得税或合格资本支出全额补贴(首轮有效期为5年),同时在外资股权比例及聘请外籍技术员工上不受限制。
运营总部地位(OperationalHeadquartersStatus,OHS)、国际采购中心地位(InternationalProcurementCentresStatus,IPCS)和区域分销中心地位(RegionalDistributionCentresStatus,RDCS):为进一步加强马来西亚在国际上的区域地位,经核准的运营总部、区域分销中心和国际采购中心除了100%外资股权不受限制以外,还可享受为期10年的免缴全额所得税等其他优惠。
(5)地区鼓励政策
近年来,马来西亚政府鼓励外资政策力度逐步加大,为平衡区域发展,陆续推出五大经济发展走廊。凡投资该地区的公司,均可申请5-10年免缴所得税,或5年内合格资本支出全额补贴。根据具体区域实际情况,联邦政府制定了不同的重点发展行业。
(1)车辆购置税
车辆购置税是根据车辆的排量和价格而征收的一项税费,较大排量和高价值的汽车通常需要支付更高的购置税。
-排量超过3,000cc:105%
(2)销售和服务税
销售和服务税是在购买新车时征收的一项消费税,根据车辆的售价,需要支付10%的销售和服务税。
报废标准和程序由马来西亚道路运输局(RoadTransportDepartment,JPJ)制定和管理。一旦车辆被认定为报废,车主需要向JPJ申请报废证书(ScrappingCertificate)。报废证书是车辆报废的正式文件,用于注销车辆登记并确认车辆不再合法上路。VehicleEnd-Of-Live老车强制报废计划或在2025年实行。
三、企业现状
(1)本地品牌
马来西亚是东盟唯一拥有本土乘用车品牌的国家,且其本土品牌宝腾(Proton)、北鹿大(Perodua)等占主导地位。宝腾是马来西亚的自主品牌,北鹿大是马来西亚与日本丰田、大发合作创立的合资汽车品牌。
(2)中国品牌
近年来,中国汽车企业加快布局马来西亚。2022年7月,长城汽车马来西亚子公司正式成立,将利用泰国产能辐射马来西亚市场。同年10月,比亚迪也宣布进军该国乘用车市场,并计划实现本地化生产。
(3)其他外国品牌
日系品牌在马来西亚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目前在马来西亚销售的日系产品基本是通过享受东盟内部零关税的优惠政策从泰国进口至马来西亚市场。包括丰田、本田、日产、三菱、五十铃、日野等在内的众多日系厂商均已在马来西亚投资建厂实现了本地化生产。
近年来,欧洲汽车制造商加快在马来西亚的生产投资。斯特兰蒂斯(Stellantis)在2021年10月获得了NAZAAutomotiveManufacturing(NAM)工厂的100%股份。2022年1月,新款Peugeot2008正式投产,工厂产能从5万辆/年提高到7万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