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股正式纳入MSCI指数,12家汽车及相关上市公司实力解析 精彩导读:中国A股股票正式纳入MSCI指数,12家汽车及相关上市公司位列其中。而实际上,在汽车制造全产业链上的上市公司远... 

“FourthTimeLucky.”在第四次冲关MSCI成功一年后,中国A股正式入摩。

6月1日起,234支中国A股股票正式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和全球基准指数。业界认为,A股纳入MSCI指数,表明中国的资本市场国际化迈出了重要一步。

同时,MSCI指数也是全球投资组合经理中采用最多的投资标的。

按照规定,从6月1日起,国际投资者在配置全球资产时,将按相应比例选择配比中国的A股股票。

正如MSCI首席执行官亨利·费尔南德兹的感叹: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中国的资本市场由此实现新的开放。对于登上榜单的中国A股股票而言,“入摩”将给其带来中长期走强的动能。

2017年,我国新能源产业仍旧高速增长。全年产销均接近80万辆,分别达到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和53.3%。由此拉动了产业链上各企业的增长。

比如,与天齐锂业(600482.SH)齐名的赣锋锂业(002460.SZ),以及北方稀土(600111.SH)等隶属于有色金属行业公司,其产出锂电池所需的锂、钴以及稀土等原材料。

东旭光电(000413.SZ)则隶属于电子行业,生产石墨烯基锂电池,且于2017年并购了上海申龙客车。

整车投资部分,华夏幸福(600340.SH)隶属于房地产业,投资了合众新能源。大华股份(002236.SZ)隶属于信息设备行业,是浙江零跑汽车背后的控股股东。

实际上,涉足新汽车制造领域的上市公司远不止这些。包括科大讯飞(002230.SZ)等科技板块公司,同样是汽车全产业链条上的重要一环——这些科技公司,将为智能汽车提供智能互联技术。

我们就汽车制造主链条上的上市公司做了逐一梳理,以资投资者参考。

上汽集团(600104.SH)是中国汽车“四大”军团里表现最均衡、也最国际化的汽车集团,向来以发展稳健著称。

2017年,上汽集团全年营收8706亿元人民币(约合1387亿美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4亿元人民币(约合55亿美元),全年汽车销量693万余辆,同比增长6.8%,连续第13年保持国内车企销量第一。

上汽公布的股东分红方案也令人眼红——每10股分红18.3元人民币,股息率高达5.56%。

2017年7月,上汽集团第十三次入选《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排名第41位,较上一年上升5位。同月,《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发布,上汽集团排名第四。

2017年9月,上汽集团在2017中国企业500强中,位列第9名。2018年5月,“2018中国品牌价值百强榜”发布,上汽集团位列第34名。

尽管坐拥华南,但广汽集团无疑是中国车企“四大四小”里最为进退自如的车企集团。背靠两大利润奶牛的广汽集团,过得最优渥,也更有实力打造自主板块。

2017年,广汽集团连同合营、联营公司共实现营业总收入为3397.73亿元,同比增长约23.21%。

广汽集团合并营业总收入为715.7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8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107.8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1.53%;实现每股收益约1.65元,同比增长约68.37%。

这一年,广汽集团产销首次突破200万辆,同比增长均21%,高于行业平均增幅约18个百分点,销量增幅居国内六大汽车集团之首,市场占有率提升至7%。其中自主品牌销量突破50万辆,同比增长36%,成为集团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财富》杂志发布的2017年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广汽集团排名第238名,较上一年排名大幅提升65位——这也是广汽集团连续5年入围《财富》世界500强。

长安汽车(000625.SZ)一度是国内最具锐气的汽车央企。其最重要的亮点在于,旗下自主品牌的风光战绩。

徐留平主政期间,长安汽车自主品牌得到了长足发展,并成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一张名片。长安汽车率先开启了“五国九地”的全球研发布局,并斥巨资投入研发。

公开资料显示,长安汽车每年会将销售收入的5%投入到研发中——这为其带来了长达数年的丰厚回报。

自2012年开始,长安汽车进入爆发期,超越奇瑞、长城等众多自主汽车品牌,成为第一个销量超过百万辆的自主车企。

2016年,长安品牌合计销量为128万辆,超过了日产、现代,跃居中国汽车市场第五名,并且继续保持自主品牌销量第一的位置。

不过,2017年长安汽车却遭遇了戏剧性的业绩大滑坡。长安汽车2017年年报显示,其营收800.12亿元,同比增长1.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71.37亿元,同比下降30.61%。2017年的产销量,则分别约为281.48万辆和287.24万辆,分别同比下降约7.47%和6.23%。

长安汽车业绩下滑,主要受累于投资收益大幅减少——长安汽车持有50%的长安福特汽车公司股权。2017年,长安福特净利润下滑至121.71亿元。而在上一年,长安福特净利润为181.65亿元,为长安汽车贡献了相当大比例的利润。

另一方面,长安汽车自主品牌正处于产品结构调整阶段,未能为其带来收益。不过,同样得益于布局的前瞻性,自动驾驶技术或将成为长安汽车未来“新的名片”。

比亚迪(002594.SZ)无疑是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前哨”。毕竟,能够获得股神巴菲特的青睐,并非浪得虚名。

当下,国内轰轰烈烈的新能源造车运动,对于比亚迪而言已是轻车熟路。它的眼界,早已投向新的领域——比亚迪历时5年、斥资50亿元打造的云轨项目。

2017年,比亚迪实现营业收入1059.8亿元,同比增长2.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6亿元,同比减少19.7%。

比亚迪汽车业务收入则约为人民币545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约为人民币385亿元,同比增长约13.06%,占其总收入的比例进一步增至37.55%。

谈及2017年全年业绩,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称,受新能源补贴政策变化及市场竞争影响,令公司整体汽车业务盈利能力受到一定影响。

不过同时,比亚迪仍连续三年保持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销量冠军地位。

王传福提到,比亚迪云轨业务取得突破,陆续接获国内外多个城市订单,首条商业运营线路已于2017年9月建成交付。王传福曾在公开场合表示,云轨“将再造一个比亚迪”。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比亚迪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实现销售收入约为人民币84亿元,同比上升约18.85%。

2017年,比亚迪首次宣布对外开放动力电池供应,对其意味着另一扇大门的开启。比亚迪预计2018年动力电池产能达28GWh。业界普遍认为,在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高增长下,比亚迪动力电池业务前景可期。

作为商用车领域的唯一上榜代表,宇通客车(600066.SH)仍旧是该领域当仁不让的老大。

2017年年报显示,宇通客车营业收入332亿元,同比下降7.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3亿元,同比下降22.62%。基本每股收益1.41元。公司最新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股息人民币5元,股息率2.34%。

宇通客车表示,2017年受国家新能源补贴政策退坡影响,客车行业需求出现大幅下滑,公司部分指标也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滑,但均好于行业整体水平,并继续领跑客车行业。

2017年,宇通客车累计销量为67568辆,同比下降4.82%;累计产量为67231辆,同比下降5.29%。

近年来风生水起的广汇汽车(600297.SH)用事实证明,经销商被颠覆的年代远没有到来。

2017年百强汽车经销商集团头名的广汇汽车,这一年度全年实现营业总收1607.12亿元,同比增长18.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84亿元,同比增长38.58%。

对于业绩增长,公司称主要是受益于经营规模扩张和豪华品牌的快速增长,新车销量增加,各衍生业务板块产品不断创新,新车销售、售后维修、佣金代理、融资租赁等业务板块收入均同比增加。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加,则主要是由于业务和收入规模增加,系统化、精细化管理以及规模效应对成本、费用管控效果显著,综合毛利率同比上升,且毛利增加大于三项费用增加。

同时,得益于国家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实际税率降低等综合影响。

据了解,广汇汽车拥有从超豪华、豪华到中高端等不同档次的50多个乘用车品牌,以及800家经销网点,包括4S店737家,其中超豪华、豪华品牌4S店达到195家。网点覆盖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拥有1059万基盘客户。

华域汽车(600741.SH)是上汽集团旗下零部件公司,主要产品以供应上汽为主。受益于上汽在国内汽车行业龙头地位的稳定,华域汽车业务非常稳健。

华域汽车的产品覆盖汽车内外饰件、金属成型和模具、功能件、电子电器件、热加工件、新能源等。除了上汽,包括长安、长城、广汽、比亚迪、一汽等国内汽车品牌,以及宝马、奔驰、丰田和沃尔沃等国际知名品牌,也是其大客户。

2017年,华域汽车与全球著名汽车零部件公司麦格纳成立合资公司——华域麦格纳,主要聚焦新能源电驱动系统产品,主要产品包括一体化集成驱动电机、变速器以及控制器等。

由于新能源产品谱系齐全,客户基础较好,华域在智能化、电动化以及轻量化等领域业务已经全面铺开,并收获多家整车客户。

5月16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有投资者提问公司新能源汽车布局,华域汽车回应称,公司积极完善在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领域的布局,目前已有包括电驱动系统、驱动电机及控制器、电动转向机、电动空调压缩机、电子制动系统、电控扭矩管理器、先进电子泵、电池管理系统等在内的零部件产品,可以满足新能源整车客户的配套供货需求。

但现在,它是国内最具规模、技术水平最高、出口量最大的汽车玻璃生产供应商,产品“FY”商标是中国汽车玻璃行业迄今为止唯一的“中国驰名商标”。

在国内的整车配套市场,福耀为各大汽车品牌提供配套,市场份额占据中国汽车市场半壁江山。

2017年,福耀玻璃实现营业收入187.16亿元,同比增长12.6%;净利润31.49亿元,同比增长0.14%;基本每股收益1.26元,同比增长0.8%。2017年,公司产品毛利率为42.76%、净利润为16.82%。

重要经营指标方面,福耀玻璃2017年继续领跑全行业,公司汽车玻璃中国境内收入同比增长8.12%,高于汽车行业产量3.19%的增速;同时,公司汽车玻璃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58%,超过了中国境内汽车玻璃收入的增长。

福耀玻璃拟定的2017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向全体A股股东和H股股东派发现金红利,每10股派现7.5亿元,共派发股利18.81亿元,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此外,福耀玻璃的海外业务拓展步伐加快。2017年,公司国外业务营收达到66.19亿元,同比增长17.86%,远高于国内业务8.41%的增速。

截至2017年末,福耀玻璃总资产达到317.04亿元,其中境外资产134.62亿元,占总资产的42.46%。同时,福耀玻璃美国公司,2017年度已实现扭亏为盈。

2017年年报显示,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为1,515.69亿元人民币,较2016年同期增长62.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68.08亿元人民币,较2016年同期提高178.89%。基本每股收益为0.85元人民币,较2016年同期提高178.89%。

潍柴动力起家于拖拉机制造,目前已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集团之一。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全系列发动机、重型汽车、轻微型车、工程机械、液压产品、汽车电子及零部件等。

其中,发动机产品远销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和服务于全球卡车、客车、工程机械、农业装备、船舶、电力等市场。“潍柴动力发动机”“法士特变速器”“汉德车桥”“陕汽重卡”等品牌,在国内均处于市场领先和主导地位。

1994年,万向钱潮(000559.SZ)在深交所上市交易。时至今日,已经是国内最大的独立汽车系统零部件供应商之一。其生产的万向节、传动轴、制动器、燃油箱、排气系统等产品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

2017年年报显示,万向钱潮营业收入112亿元,同比增长3.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82亿元,同比增长5.72%。基本每股收益0.32元。公司最新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股息人民币2元,股息率2.29%。

围绕主流市场、主导产品,向新能源、高端车型发展,提高合资品牌配套,是万向钱潮的目标战略。

在开拓主流市场方面,2017年在大众、宝马、福特、神龙等合资主机厂已有配套项目批量供货与市场份额的基础上,万向钱潮进一步获得了一汽大众、广汽三菱、东风日产、长安标致、神龙汽车等主流主机厂高端车型上新配套项目,全年重点主机配套市场实现销售60.98亿元。

轮毂轴承单元继获得大众MQB平台定点后,再次发力大众新能源汽车MEB平台,获得定点供货提名;等速驱动轴获得一汽大众捷达新款车型定点资质。

不过,这家公司背后的万向集团,终极目标可不是只安心于做一家举世皆知的零部件公司。造车,始终是万向集团创始人鲁冠球未竟的梦想。

得益于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增长,对于锂电新能源材料的需求增加,天齐锂业(600482.SH)2017年完成营收54.7亿元、实现净利润超21亿元,两大财务数据同步增幅均超过40%,并创下历史新高。

天齐锂业主营业务包括固体锂矿资源的开发、锂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锂矿贸易三部分。

从具体业务构成来看,天齐锂业旗下锂矿和锂化合物及衍生品,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7.51亿元和36.96亿元,占营业收入总额比重为32.01%和67.57%;两大类产品毛利率分别高达71.77%和69.41%。

该公司预计,2020年前锂产品价格应比较稳定,主要围绕2017年的平均价格波动,但可预见未来供应端依然紧缺。

无锡威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0581.SZ)前身为无锡油泵油嘴厂,成立于1958年,并于当年生产出国内第一付喷油嘴偶件;1992年改组成无锡威孚股份有限公司;并于1995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苏威孚B股”,1998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苏威孚A股”。

2017年,威孚高科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0,800万元~259,200万元,上年同期为167,222.43万元,预计同比增长50%~55%,基本每股收益2.49-2.57元。

作为商用车燃喷系统龙头,威孚高科国内重卡市占率超过80%。不过随着新能源汽车迅猛的发展势头,威孚高科在维持燃喷系统、尾气处理系统绝对优势的前提下,开始寻求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战略突破。

今年3月27日,威孚高科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3,000万美元购买Protean发行的E轮优先股,投资完成后,威孚高科将持有1,277万股E轮优先股,将持有Protean12.34%的股份。

此外,威孚高科拟与Protean的全资子公司ProteanElectricLtd.在无锡成立中外合资公司,首期拟注册资金2,000万美元,威孚高科与PEL按80:20比例出资。

业界认为,威孚高科切入新能源乘用车及轻卡核心零部件,降低了市场对于威孚高科成长空间的担忧。

THE END
1.2023年的33款新车,都在这里了!另外,奇瑞新车上市节奏较为缓慢,越野车型捷途旅行者仍未上市,而星途星纪元品牌的两款纯电产品星纪元ES和星纪元ET也没有明确的上市时间,前景相对不太乐观。 当然,除了这五大自主品牌外,其他车企也有不少重要的车型,例如智己的LS6。然而,要想成为汽车市场的主流车型,还需要看看它们的月销量是否能突破五千台的壁垒。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279598060148359680
2.国内新车国内最新汽车上市新闻图片价格点评凤凰网汽车凤凰网汽车国内新车栏目带来最及时的国内新车消息,提供最全面的新车对比,最迅速的上市价格,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分析,最实际的车型点评。https://auto.ifeng.com/guonei/334.shtml
3.搜狐汽车搜狐汽车为您提供最新汽车报价,汽车图片,汽车价格大全,最精彩的汽车新闻、行情、评测、导购内容,是提供信息最快最全的中国汽车网站。http://www.auto.sohu.com/
4.最新汽车新闻上市新车新车报道资讯一款可拍可投的智能趣味汽车 深蓝S05售价11.99万元起 集齐7大最新技术成果 长安启源E07上市售价19.99万元起 长城坦克秋季技术发布会正式公布全新越野架构Hi4-Z 2025款唐DM-i上市售价17.98万~20.78万元,开创中大型SUV油耗4时代 长安马自达MAZDA EZ-6正式上市 售13.98万-17.98万元 公路旅行越野SUV 捷途山海T1 15.48万https://auto.china.com/new/
5.2024年上市的十款新能源汽车2024最新款新能源车型推荐→MAIGOO2024即将上市新能源汽车有哪些?如今的新能源市场百花齐放,各家车企都推出了自己的看家产品。本文中Maigoo小编盘点了一批2024年新能源汽车新车型,包括小米SU7、理想L6、享界S9,以及小鹏MONA M03、银河E5、乐道L60、深蓝G318、领克07 EM-P等。这些2024最新款新能源汽车你https://m.maigoo.com/top/440090.html
6.多家上市车企发布月度成绩单新能源汽车销量11月增势喜人多家汽车行业A股上市公司发布最新月度新车销量数据。其中,与华为合作的赛力斯和北汽蓝谷均交出亮眼的成绩单,11月的新能源车销量数据实现显著增长。同时,专注于新能源车领域的比亚迪11月销量突破50万辆,同比增长67.92%。相关视频 39'54'' 财经夜行线1114丨A股三大指数集体走低 我国新能源车年产量首破1000万辆 原创https://www.yicai.com/video/102381940.html
7.汽车2020年最新款上市汇总2020即将上市的新款suv大全由于受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影响,汽车行业的情况呈现出急转直下的趋势,尽管如此,有多款重磅新车仍然会在2020年如约而至,下面就来盘点一下2020即将上市的新车有哪些。 红旗HS5 红旗HS5定位是中型SUV,诞生于2019年,2019款车型是这款车型第一代的第一个年款,2020款车型作为第二个年款,将只会是一次普通的年度改款。https://www.yoojia.com/ask/3-12148241575782744670.html
8.多家上市车企发布月度成绩单新能源汽车销量11月增势喜人【多家上市车企发布月度成绩单 新能源汽车销量11月增势喜人】12月1日,多家汽车行业A股上市公司发布最新月度新车销量数据。其中,与华为合作的赛力斯和北汽蓝谷均交出亮眼的成绩单,11月的新能源车销量数据实现显著增长。同时,专注于新能源车领域的比亚迪11月销量突破50万辆,同比增长67.92%。在港交所上市的多家造车http://www.wenshannet.com/xiaocaifengs/202412023255750558.html
9.汽车频道专家解读甲醇汽车产业 《看见中国汽车》国车致敬国门 东风猛士篇—猛士无畏,百战当先 比亚迪篇—国车典范,绿色征途 研发应用“加速跑”!车企深度参与芯片领域 新车 深蓝用户日暨S05上市发布长安启源E07上市 行业 2025海南国际车展暨海口国际智能新能源汽车展览会明年3月13-16日举办 http://auto.cntv.cn/
10.惊蛰小满上市零一汽车发布2款新产品2022年6月,零一汽车正式成立。 2023年8月23日,零一汽车两位大佬创始人兼CEO黄泽铧和创始人兼总裁张红松首次与行业正式见面介绍创业初衷和行业规划。 2024年5月16日,惊蛰和小满两款产品上市发布。 零一汽车一路走来较为低调,每次走上舞台对外发声,都是行业大事件。 http://www.360che.com/news/240516/190668.html
11.周销量达1.19万辆连续32周获新势力销量第一新车上市易车讯 12月3日,理想汽车公布最新周销量数据。2024年第48周(11.25-12.1),理想汽车周销量达1.19万辆,连续32周获中国市场新势力品牌销量第一。 截至2024年11月30日,理想汽车2024年共交付441995辆,历史累计交付量为1075359辆。 打开易车App,进入“易车榜”,查看最新最全汽车产业数据http://auto.cnfol.com/xincheshangshi/20241203/31045473.shtml
12.2023年第48周(11.2712.3)上市新车汇总回顾上周国内车市,智界汽车旗下首款车型——智界S7正式上市,新车定位纯电动中大型车,拥有强大的辅助驾驶功能;吉利汽车在上周推出了全新星瑞L和星越L智擎,其主要搭载油电混动系统,将拥有更加出色的能耗表现;长安福特推出了蒙迪欧混动版,官方WLTC综合油耗仅为4.86L/100km。接下来我们将对上周上市新车进行汇总,看看有https://www.12365auto.com/xcdg/20231205/517828-all.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