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新能源行业回顾及2024年11月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展望研究——三季报拐点信号显现,行业政策提振预期!

1、光伏行业供需变化与政策影响。国内光伏装机需求预计将从今年的230-240GW降至明年的220GW,其中分布式装机受影响较大,预计下降8%。全球装机需求则预计保持稳定增长,今年为449GW,明年为450-460GW。

二三线电池组件企业生存状况较差,多数处于停产或代工状态。然而,行业出清仍需政策调控。硅料合理价格预计为50元/kg以上,以确保其他环节保持在完全成本之上。硅料的完全成本约为46-47元/kg,硅片成本在1.25-1.3元/片,成本底线为1.2-1.23元/片。

政策调整与供给侧改革。在政策方面,光伏行业正在讨论供给侧改革措施,旨在维稳价格并保护龙头企业。目前,主要讨论的减产方式有配额限制和能耗限制两种,但具体方案尚未确定。与2021年相比,此次政策调整可能更加谨慎,力求避免利润过度集中于多晶硅企业,而是让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能受益。

此外,会议还提到未来可能更倾向于专业化发展,而非一体化。这意味着行业可能会更加注重细分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以提高整体竞争力。

目前市场所传的供给侧改革,行业目前确实存在类似想法。但具体改革措施还未真正实地落地。

目前总的来看对于未来的减产方式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是配额限制——即根据各家(或各区域)产能情况限制**%额度开工率,以求达到供需相对平衡。

第二便是能耗限制——即依据企业的电耗(亦或还有硅耗)等指标排库,关停*%尾部高能耗企业,以达到供需平衡。

近期减产事件频发(硅料、硅片、电池片都发生了较大幅度减产)确实从基本面上对光伏行情产生一定支撑。

再加上目前上游成本压制到临近极限以及近期处于组件交付集中高点确实使得整体行情慢慢止跌,部分环节甚至出现了小幅上涨。

但即将进入元旦-春节行业传统淡季的大背景下叠加历史库存因素,

认为出现根本性大幅度上涨还有较大难度。

政策预期:市场的认知&我们的判断

市场当前对后续光伏政策的预期主要围绕供给侧限制,并主要聚焦两种偏“一刀切”的方式:1)根据单位生产能耗等技术指标进行产能排序,淘汰末尾一定比例的落后产能(主要聚焦硅料、玻璃两类相对高能耗的生产环节);2)基于产能利用率指标,对各环节企业产出做统筹规划指导。

最终出台并有效执行“一刀切”式政策的可能性较低,通过制度手段“放大市场化力量”或是切实可行的方案,同时别忘了有望起到“提升需求端预期”的潜在政策可能。

考虑光伏产业特征(部分环节生产能耗与产品品质挂钩、技术仍处于持续进步期、民营企业参与为主、供给相对分散等),前述市场预期的两类围绕单一指标制定的限产政策,无论是合理性、合规性,还是可执行性,均存疑。

硅料环节:在连续两个季度全行业亏现金的背景下,月度产量已从5月高点约19万吨下降至9月的不足14万吨;光伏玻璃环节:5月中旬至今持续降价,测算当前头部企业盈利严重承压,二三线企业较普遍亏现金,这一背景下,国内光伏玻璃在产日熔量从6月末高点约11.5万吨/日降至当前约10.3万吨/日(考虑部分在产窑炉的堵窑口动作,实际减产幅度更大),近期甚至出现投产不足2年的新窑炉加入停产冷修行列(正常窑龄6-8年),可见经营压力之大。

展望后续:

业绩层面:对于主产业链(组件、硅料为代表)企业而言,因存货减值收窄、部分新产能爬坡完成驱动成本改善、工业硅及丰水期电价下降(硅料)等因素,Q3业绩或普遍呈现减亏、甚至扭亏的边际改善,但考虑到Q4又将面临高盈利美国市场出货减少、亏损幅度较大的国内订单占比提升、年末去库存致开工率下降、老旧固定资产减值需求等因素,而Q1又是出货量较少的行业传统淡季,因此我们判断Q3环比改善之后,尚难言Q4、Q1能延续这一趋势,主产业链业绩端仍有至少两个季度的磨底期。

在光伏板块这一轮已持续两年多的下行周期中,板块股价的下跌(22Q3)较企业盈利的显著下行(23Q3)整整提前了一年发生,那么,在目前判断行业盈利向上拐点最快有望于25Q2出现的情形下,当前提前2-3个季度进行布局并实现第一波底部上涨也完全在情理之中。

2、光伏市场十一月预期。

11月预计多晶硅产量将下滑——预计国内总产量将从10月的13.2万吨下滑至11.5万吨左右。

其中主要减量在于一方面头部企业四川地区部分基地将于11月初便开始了逐步的减产,预计到上中旬将全部关停;另一方面其余企业内蒙地区将出现2-3千吨左右的减产动作。其余部分中小企业产量11月小幅波动,整体未出现显著的集体减产行为,更多的是企业的自发性行为。

预计十一月份将减产约一万吨,主要由四川和新疆的企业贡献,而十二月份可能进一步减产两万吨,导致行业总产量降至九十万吨。尽管减产预期存在,但多晶硅库存仍处于较高水平,总量约为二十五六万吨,其中头部厂家库存约十万吨,且库存分布不均。

在价格方面,尽管市场预计减产将带来供应收缩,但价格却可能小幅下滑。预计头部企业签单价格将维持在三十九至四十元之间。这一预期反映了市场对供需关系的复杂判断,以及库存压力对价格的制约作用。

多晶硅的价格受到市场情绪以及供需关系过剩等影响,价格亦一路走跌。

其中N型多晶硅料从年初的70元/kg下跌至今日的42元/kg,降幅达到40%!当前硅料价格已经越过多数硅料厂的含税现金成本线,厂商利润微薄,甚至亏损。进入Q4,丰水期的结束使部分地区电价上涨,硅料成本再度增加,毛利率亏损达至少20%!

颗粒硅技术前景与影响

颗粒硅在短期内难以完全替代棒状硅,但其低能耗优势使其在行业普遍亏损时市占率较高。未来,颗粒硅的市占率将取决于其技术进步和产能情况。在供给侧改革中,颗粒硅企业因其低能耗优势占据有利地位,但具体减产政策对其影响尚不确定。

硅片市场减产与价格稳定

硅片市场方面,十月份排产预期为四十六到四十七GW,但受减产影响,十一月份可能降至四十四到四十三GW。目前,183硅片价格稳定在1元/片,210R硅片价格稳定在1.2元/片。硅片库存已从高点下降超过10%,至四十四到四十五亿片,这表明市场正在逐步消化库存。

硅片价格的稳定得益于几家企业的抱团减产策略,这有助于缓解供应过剩压力,支撑价格企稳。

同时,下游硅片生产企业也面临同样的市场压力。

由于产能扩张过快,市场供大于求,使得硅片价格承压,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在2024年初,由于需求持续不振,硅片跌破“成本线”后,反而使得市场信心遭受进一步打击,价格加速下跌。以目前1元/片的硅片价格,硅片企业面临着较大现金成本和完全成本的亏损,单片完全成本亏损甚至超过30%!

电池片与组件市场变化

电池片市场方面,十月份排产为四十九到五十GW,十一月份预计持平。库存从二十天高位下降,反映出市场需求的回暖。下游组件需求的增加有望支撑硅片和电池片价格。

组件市场方面,近期报价出现小幅上涨,涨幅在1分到3分钱之间,但集中交付的价格仍维持在6毛1左右。十月份组件产量为51.9GW,环比有所下降,但电池片需求减少,显示出行业去库存的趋势。十一月份,大多数企业排产计划小幅下降,但部分龙头企业计划增加产能,预计总排产值为51GW,小幅下降0.9GW。

电池片和组件环节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随着市场需求的周期性变化及技术升级,电池片企业在价格与成本之间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自2023年年底,电池片过剩矛盾便严重凸显,价格不断逼近成本线甚至亏损!2024年Q2开始,电池片虽成本下降而迅速走跌,需求走弱导致累库加速,企业间竞争激烈,低价频出。

2024年年中,电池片生产企业进入亏现金流阶段,电池库存高位,专业化电池厂家出货压力极大!以当前0.27元/W的电池片价格,专业化电池片厂的完全成本亏损已经超过22%!

组件的价格竞争更为激烈。尤其是在全球市场需求不确定的情况下,组件价格难以维持在盈利水平之上。

在高库存压力、市场竞争激烈、P-N转换加速、上游成本价格下行等因素的影响下,组件成交价格自2024年年初起降幅明显。

组件企业被迫降价排库,成交价格一度穿透企业成本线。

N型TOPCon182组件自年初的1元/W降至今日的0.65元/W,降幅达到35%!

低价低质组件大量涌现市场,低价投标价频发,均在影响现货市场交易价格。

以当前组件价格,无论是专业化组件生产厂还是一体化组件生产厂,都面临着现金成本和完全成本的亏损压力。

一体化组件生产厂完全成本亏损超过10%!专业化组件生产厂完全成本亏损超过5%!

光伏组件成本分析。在光伏产业链中,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的成本情况各异。头部厂商在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的非规成本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成本优势。例如,硅片的非规成本头部厂商约为0.048-0.05元/W,行业平均水平为0.053-0.055元/W;电池片的非规成本头部厂商约为0.165元/W,行业平均水平为0.175元/W;组件的非规成本头部厂商约为0.35元/W,行业平均水平为0.43元/W。

投资机会:‎(1)当前光伏产业链价格及盈利已明确处于底部,供给端落后产能的出清进程从23Q4开始,至今已经历了二三线企业掉队、跨界企业批量退出、头部产能开启整合等多个具有标志性事件的阶段,目前已进入这一轮供给侧洗牌的中后期,Q4终端需求旺季有望驱动产业链量价修复,头部企业优势有望持续凸显。

(2)光伏玻璃企业股价与库存往往呈现清晰的反向趋势,即库存上涨则股价跌,库存下降则股价涨,库存高点即股价低点,反之亦然。

截止24Q2公募基金光伏板块重仓比例环降0.69个百分点至2.0%,除去逆变器板块后主链和其余辅材均有所减仓,整体减仓幅度环比Q1增加0.65个百分点。

4、风电:海风稳步推进,盈利有望环比改善。根据国家能源局,7-8月风电新增装机7.77GW,同比+31%,主要系陆上风电建设规模同比上升。随着项目审批、航道冲突等问题逐步解决,广东、江苏重点海上风电项目持续推进,或将带动产业链出货放量。盈利能力方面,Q3陆风中标均价逐步企稳,整机厂盈利能力有望环比改善;零部件原材料钢价同环比回落,叠加海外订单持续落地推动出货放量,塔桩、铸锻件环节盈利能力或将环比提升。

2024年前三季度整机商共计中标598个项目累计109.3GW风机采购。与2023年前三季度461个项目合计74.9GW相比,风电市场热度扔持续攀升。2024年前三季度多家整机商在获取风机采购订单时,仍然在兼顾进驻国际市场。国际累计完成中标6.7GW,占前三季度风电中标总量的6.15%。地区包括印度、中东、哈萨克斯坦、越南、菲律宾、南美、孟加拉、澳洲等。从陆上和海上风机采购中标情况来看,2024年前三季度陆上风电累计完成约101.9GW风机中标,占全部市场的93.2%。主要市场包括内蒙古、新疆、河北、广西、黑龙江等地。

今年1-9月,TOP3市场占比与2023年前三季度的54%(TOP3)相比,市场集中度有所下降。

近年来,受国内价格战、技术驱动等因素影响,风机出海已经成为共识。从2024年前三季度中标统计来看,共有4家国内厂商累计斩获约6.7GW国际订单。

陆上风机价格下降空间不大。随着单机容量的不断提高,风机价格也随之不断刷新低。今年4月,行业出现价格新低含塔筒最低折合单价1219元/kW,该项目要求单机容量10MW。二季度以来含塔筒风机价格趋向稳定。

5、10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预计220.0万辆,新能源预计115.0万辆。

9月市场回顾。国家报废更新补贴以及地方置换补贴政策对车市拉动效果显著,“金九”乘用车销量稳定走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数据显示,9月狭义乘用车零售210.9万辆,同比4.5%,环比增长10.6%,与此前预期一致。其中燃油车全月零售98.6万辆,同比下滑22.7%,降幅较此前略有收窄,但仍保持在20%以上。新能源市场零售112.3万辆,渗透率53.3%,新能源车市仍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10月车市展望

“十一”国庆节期间,乘用车市场热度提升显著,节后虽有所回落,但整体车市继续维持回升向好态势。地方以旧换新置换政策对市场的拉动效果逐渐显现,报废更新政策也持续稳定发力,大力拉动车市增长。

厂商销售动向

最新调研结果显示,10月第二周整体车市折扣率约为24.3%,与上月持平,终端优惠及促销政策力度延续。零售量占总市场近八成的头部厂商本月零售目标环比增幅约4%,初步推算本月狭义乘用车零售总市场规模约为220.0万辆左右,同比去年增长8.2%,环比上月增长4.3%,新能源零售预计可达115.0万,渗透率约52.3%。

周度走势推算

10月第一周均为国庆节假日,日均零售4.97万辆,同比-5.2%,环比2.5%。第二周各厂商集中交付国庆节期间收取的订单,交车进度较同期提升明显,日均零售达7.92万辆,同比47.7%,环比31.0%。假期订单陆续交付完成后,第三周零售市场相较第二周有所回落,日均零售6.30万辆,同比8.7%,环比4.3%。10月第四周车市继续维持回暖态势,预计日均销量7.86万;第五周市场预计稳中向好,日均零售9.66万辆,同比6.0%,环比-10.8%,综合估算10月零售可达到220万辆左右。

终端需求淡季不淡,政策加码有望激活旺季弹性

8月电车市场淡季不淡,主要得益于:1)传统淡季环境下,主机厂倾向于回收价格政策,但今年淡季力度维持,提振部分需求;2)国补政策出台刺激部分置换需求。9月以来,电车市场终端景气度稳中有增,主要得益于各地陆续出台地方性补贴政策,适用范围显著提升,且不强制要求车辆报废,与行业旺季需求形成共振。

行业价格战阶段性暂停,未来竞争策略或切换为技术下沉

新能源车价格战缓解,将有助于扭转锂电材料价格向下的预期,电池和材料端存在价格和加工费边际进一步企稳可期,事实上动力电池、隔膜等环节今年Q1大幅降价后,Q2/Q3价格保持基本稳定(主要体现为季度间正常小幅降价)。

电芯排产环比持续改善,验证终端需求较好增长态势

10月份,三元电池6家排产18.9GWh,环比-3%,同比+0%;铁锂电池5家排产69.0GWh,环比+5%,同比+43%,电芯整体特别是磷酸铁锂电芯在8月高环比增长基础,继续保持环比较快增速,彰显动力、储能共振需求。此外各锂电环节排产同环比均保持较快增长:三元正极4家排产2.2万吨,环比+4%,同比-7%;铁锂正极4家排产9.2万吨,环比+3%,同比+31%;负极:4家排产10.6万吨,环比+0%,同比+16%;隔膜:3家排产12.8亿平米,环比+6%,同比+27%;电解液:2家排产7.0万吨,环比+4%,同比+32%。

一、新能源1、太阳能光伏1.1光伏产业链价格变动分析

根据PVInfoLink数据计算整理,本周光伏行业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及下周价格涨跌幅预测如下表所示。

注:根据PVInfoLink数据计算整理。

1.1.1硅料价格分析

库存方面,截止月末观察供应端现货库存规模仍在叠加,环比增加幅度比较明显,累库压力逐渐达到年内高峰,结合当前整体低于现金成本水平的现货价格,生产企业对于涨价虽有意愿但是暂时仍较为被动,但是对于当前价格挺价意愿愈发强烈,预计短期价格下跌空间依旧有限。

年末至春节后期市场,供应量的实际变化情况作为最大潜在影响因素,包括龙头企业在内的稼动调整幅度是重要看点。

1.1.2硅片价格分析

时至月末,硅片环节库存加速出清,然而在需求低迷下,厂家仍然面临出货挑战,尽管上周数家企业一同调整报价,截至今日观察,针对183N规格每片1.1元人民币的价格未看到批量成交,甚至,价格在企业间角力下仍在松动下行。

从细分规格来看,P型M10和G12规格的成交价格分别为每片1.1-1.2元和1.7元人民币,其中182P型硅片由于企业没有太多生产,低价出清库存价格每片低于1.05元人民币价格水位也已存在于市场中。

而N型硅片部分,这周183N硅片主流成交价格微幅下探,落在每片1-1.03元人民币,各家虽然仍维持上周报价水平,企业主流出货价格已跌至每片1-1.05元左右人民币。而二三线小厂每片1元人民币以下的价格也浮现在市场上,价格处于混乱与激烈竞争之中。至于G12及G12R规格的成交价格约为每片1.45元和1.23-1.25元人民币。

展望后市,随着年末需求低迷时期来到,预期硅片环节企业将陆续出现减产与检修情况,单月排产有机率进一步下降,各家也在着手规划年底的定价与排产策略。

1.1.3电池片价格分析

本周电池价格区间如下:P型M10与G12尺寸电池片的均价皆与上周持平,分别为每瓦0.28元与0.285元人民币,价格区间则为每瓦0.26-0.29与每瓦0.27-0.29元人民币。随着多数厂家淘汰P型产能,当前整体供给减少与组件端需求下降的情况同时并存,预计P型电池片价格将持稳发展,再难发生剧烈变动。

N型电池片部份,M10均价为每瓦0.27元人民币,价格范围则为每瓦0.26-0.28元人民币。G12尺寸均价则为每瓦0.285元人民币,价格范围落在每瓦0.28-0.29元人民币,G12R均价则下降至每瓦0.275元人民币,价格范围落在每瓦0.27-0.29元人民币。根据厂家反馈,随着G12R电池片需求在近期趋于疲软,迭加十一月该规格的产量进一步释放,在供需关系恶化的情形下,预计未来G12R电池片价格将有可能继续往下松动。

在十月份厂家减产力度提高、去库快速的影响下,根据InfoLink统计,截至本周三,国内电池环节整体库存大约在一周以内,处于较为健康的水平。然而,由于电池环节持续受上下游压力传导,并且较为缺乏议价能力。未来的电池片价格走势将取决于厂家的排产策略与其他环节的价格变因,例如近期国内提倡的稳价政策能否顺利落地,以带动电池片整体价格回升。

异质结技术增效的方向多样化,目前的增效方向包括但不限于TCO(透明导电层)图形化优化、金属化线型优化、光转膜等,预计明年公司HJT电池的量产效率将达到26%。

异质结技术的主要降本方向

在量产中应用的降本三路线是在中试线上经过了充分验证的可靠方向:

(1)薄硅片:目前主流的HJT产品所使用的硅片普遍在120-130微米之间,公司量产初期即已导入110微米硅片,中试线已在使用100-90微米硅片进行验证,预计明年能够导入100微米及以下厚度硅片进入量产,薄硅片结合硅片自产所回收的超额收益,HJT产品的硅成本还有可观的下降空间。

(2)低银含浆料:低银含浆料于2021年Q3开始在中试线上试用,目前量产中已在使用50%以下银含量的浆料,目前银浆的单瓦成本已降至8分钱以下,行业中使用的纯银浆料成本普遍还在每瓦1毛以上,后续降银叠加供应规模化因素,预计还有2-3分/w的降本空间。

(3)TCO靶材:低铟/无铟靶材方案在2022年已有一定水平的储备,目前使用的ITO单瓦成本在4分以上,预计导入无铟/去铟方案后会有2-3分/w的降本空间。

1.1.4组件价格分析

然而目前市场需求端判断十一月至十二月需求提升动能仍相对有限,海内外市场并无明显增量之下,厂家在手库存仍有小幅增加的情势,十一月至十二月晶硅组件产量初步统计看来是平稳落在50-52GW的区间。依据目前状况观察,组件价格大概率以平稳为主,大幅上调价格的可能性较低。

其余产品规格售价,也因应市场调整价格,本周暂时稳定不变,厂家多数在观望后续价格走势能否顺涨。182PERC双玻组件价格区间约每瓦0.65-0.76元人民币,甚至因产品已成为特规,新签订单部分与TOPCon产品价格产生倒挂迹象。HJT组件价格约在每瓦0.75-0.88元人民币之间,大项目价格偏向低价,非主流瓦数部分售价向下至0.7-0.73元人民币。BC方面,也同步有上抬价格迹象存在,N-TBC的部分,目前与TOPCon价差报价约3-7分人民币。

1.1.5光伏玻璃价格

辅材方面,本周辅材价格暂未有明显变化,对于五月价格走势玻璃价格有维稳的预期。

2023年光伏压延玻璃行业运行情况(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

由上可知,我国去年光伏压延玻璃产量为2478.3万吨。

2023年光伏玻璃出产582.63GW

以上半年3.2mm玻璃和2.0mm玻璃比例为5:5,下半年为4:6为基数计算

单玻组件出货为260.5GW,双玻组件为322.12GW

1.双面组件不等于双玻组件,也包含一部分透明背板的单玻组件。因此实际双面组件的出货比这个数据要大。在340-350GW左右。

2.光伏压延玻璃常见的规格为3.2mm厚钢化压延玻璃,用于单玻组件。2.0mm厚度热强化压延玻璃,可以作为前版玻璃,和背板玻璃使用。

3.前版几乎100%使用2.0压延,背板玻璃大约有3成使用了高透浮法玻璃。我们不知道工信部是否将这部分统计在内。如果没有,那么对应双玻璃出产量会更大。1.6双玻出货量非常少,我们暂时忽略不计。

4.光伏玻璃不等同于2023年组件的完整出货量,但是有参照性。光伏玻璃为组件重要原料,在玻璃被制作成组件中间存在库存、静置、等料等因素,通常需要20-40天才能变为组件。

1.1.6其他环节

逆变器本周逆变器价格区间20kw价格0.15-0.21元/W,50kw价格0.14-0.19元/W,110kw价格0.13-0.17元/W。

截至目前,当前国内市场36寸光伏石英坩埚报价14000-18000元/只,均价16000元/只,价格较五一节前下跌6000元/只,价格快速下跌,且后续仍有下跌可能。

近来情况,国内36寸光伏石英坩埚价格再度下跌,当前价格已下跌至均价1.6万元/只,了解本次坩埚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为两方面影响:

一方面,自3月以来国内坩埚下游硅片端需求开始减弱,由于整体光伏大环境需求减弱的影响,硅片排产开始减弱。统计4月国内硅片产量为65.5GW,环比3月减少9.73%,5月排产预计将进一步减弱到不足62GW,需求支撑再度减弱。

另一方面,坩埚成本端支撑快速崩塌导致坩埚价格再度下跌,统计截至当前,国内坩埚用内层砂价格为17-21万元/吨,坩埚用中层砂价格为10-13万元/吨,坩埚用外层砂价格为2.4-8万元/吨,价格受坩埚需求减弱,砂企库存快速上升影响,企业开始降价去库导致价格较4月同期近乎腰斩,成本支撑快速崩塌。

对于当前坩埚降价后的市场来说,成交稍有恢复但仍未有较大好转,硅片企业出于自身成本以及利润考虑,计划再度下压坩埚价格,故近期以刚需小批量采买为主,集中采购较少,对于现货仍以观望为主,成交有限,坩埚出货压力仍然较大。

故对于后续价格预测,认为石英坩埚价格仍将继续下跌,但下跌幅度较为有限,以当前36寸光伏石英坩埚价格来看,由于当前海内外用砂比例仍然维持4:3:3,坩埚降价之后的成本开始稍有支撑,让利空间有限,预计此轮坩埚价格最低成交价格或许为1.3万元/只左右,33寸坩埚价格预计将跌至万元以下。

EVA树脂本周EVA价格下跌,光伏料跌幅创单周新高,达1500元/吨上下,当前EVA光伏料市场价格差距较大,14000-15300元/吨。

铜23日继铜价走跌后,下游继续表现备货情绪,日内现货升水如期走高,现货成交情绪向好。早盘盘初,持货商报主流平水铜150元/吨,好铜货源稀少日内仅部分金川大板流通,其持货商报升水150元/吨后被秒。进入主流交易时段,平水从升水160元/吨逐渐走高至升水180元/吨,好铜升水170-200元/吨,湿法铜仅部分ESOX、MV流通,升水120-150元/吨附近。进入第二交易时段,主流平水铜报至升水190元/吨,甚至200元/吨,好铜升水210元/吨。

铝——伦铝探底回升小幅下跌,收于2234美元。沪铝夜盘低位震荡收小阳,收于19350。沪铝成交持仓均下降,市场情绪偏向谨慎。本周铝库存小幅下降,现货需求一般。沪铝比价强于伦铝,进口套利空间继续打开,8月进口同比大增近40%。铝价短线走势较强,但基本面一般,中期风险较高。上方压力19500,下方支撑18000佛山铝锭报价19430-19490元,均价19460元,跌30,对当月贴50。今日铝价高开走低,现货市场疲软,周末库存去库未能有效带动市场情绪,下游节前补库积极性不足,持货商加大出货变现力度,从早间小贴水继续下调,报价在-40~-20,且有部分更低价货源出现但量并不大,接货方谨慎补入较低价货源,成交不太理想。后段期价涨跌波动,持货商跟随调价,报价最高至+60上下,买方接货积极性依然疲弱,成交寥寥。现货成交价集中在19420-19520元,较南储佛山均价升水-40~60元。

动力煤淡季维持较高位置,同时煤化工近期需求较好,成本支撑尚可。能源价格横在这里,使得绝对价格上下空间都不大。

2、风电2.1风电产业链价格变动分析

2024年10月23日环氧树脂、中厚板报价分别为13000元/吨、3922元/吨,周环比分别3.72%、-0.25%,上游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略有分化。

2024年10月23日圆钢、铸造生铁、废钢、螺纹钢、玻纤、碳纤维分别为4050元/吨、3350元/吨、2710元/吨、3750元/吨、3700元/吨、118.7元/千克,周变动幅度分别为-0.5%/0%/0%/+0.5%/0%/0%。

原材料价格相对于上周原材料价格,本周中厚板、螺纹钢、废钢指数、铸造生铁、现货铜、现货铝、和环氧树脂价格普遍上涨。

风机中标价格止跌趋稳,整机盈利或将改善。风机中标价格:各整机商中陆风含塔筒均价为2081元/kW,不含塔筒均价1717元/kW。

陆上风电含塔筒最低中标单价1795元/kW,最高中标单价2357元/kW;不含塔筒最低中标单价1680元/kW,最高中标单价2479元/kW。

陆上风机价格趋稳。2023年陆上整机价格一路下跌。陆上风机含塔筒最低中标价格从6月的1460元/kW,到11月的1438元/kW,持续刷新行业新低。减去塔筒价格,陆上风机价格逼近1100元/kW。陆上风机含塔筒价格稳定在1526元/kW-2755元/kW之间。

海上风电方面,除中国电建集中采购1GW项目中标价格为2,353元/kW,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其他项目中标折合单价稳定在3,200-3,800元/kW的报价范围内。海上风机中标价格下降趋势明显,海风含塔筒均价3752.72元/kW至3818元/kW,相比2022年陆风含塔筒均价2258元/kW,不含塔筒均价1876元/kW,海风含塔筒均价3842元/kW未出现明显波动。

海上风电含塔筒最低中标单价3296元/kW。

二、投资方向梳理

2.1光伏行业11月预期

在政策方面,光伏行业正在讨论供给侧改革措施,旨在维稳价格并保护龙头企业。目前,主要讨论的减产方式有配额限制和能耗限制两种,但具体方案尚未确定。与2021年相比,此次政策调整可能更加谨慎,力求避免利润过度集中于多晶硅企业,而是让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能受益。

近期,多晶硅市场面临减产预期,预计十一月份将减产约一万吨,主要由四川和新疆的企业贡献,而十二月份可能进一步减产两万吨,导致行业总产量降至九十万吨。尽管减产预期存在,但多晶硅库存仍处于较高水平,总量约为二十五六万吨,其中头部厂家库存约十万吨,且库存分布不均。

在光伏产业链中,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的成本情况各异。头部厂商在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的非规成本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成本优势。例如,硅片的非规成本头部厂商约为0.048-0.05元/W,行业平均水平为0.053-0.055元/W;电池片的非规成本头部厂商约为0.165元/W,行业平均水平为0.175元/W;组件的非规成本头部厂商约为0.35元/W,行业平均水平为0.43元/W。

光伏行业供需变化与政策影响

国内光伏装机需求预计将从今年的230-240GW降至明年的220GW,其中分布式装机受影响较大,预计下降8%。全球装机需求则预计保持稳定增长,今年为449GW,明年为450-460GW。

2.2锂电行业研究

前三季度锂电出口数据分析。以美国为起点辐射开来的关税加征、欧盟新电池法细则落地、11月美国大选将引发的政策风向变动,是今年来紧紧压在国内新能源产业胸口的三块大石。

今日,欧盟正式确认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为期五年的反补贴关税,面向上汽集团、吉利汽车和比亚迪三家企业的产品,分别加征35.3%、18.8%和17%的关税;对未被抽样但配合调查的企业,欧盟统一加征20.7%税率;不配合调查企业最终面临的加征税率为35.3%。

虽然中欧各还将就价格承诺协议进行协商,即通过提高出口电车售价、同时限制出口数量来避免关税的加征,但双方在确定最低限价、是否开放与企业单独达成价格承诺协议等核心问题上仍存在分歧。

而先后来自美国和欧盟的关税政策,已实际影响到电动汽车和上游锂电产业链的数据表现。

首先在汽车环节,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面向欧盟国家的电动汽车出口明显放缓,纯电、插混分别同比下滑7%、3%。

与此同时,面向大洋洲、美加的纯电汽车出口分别出现35%和22%的同比下滑,面向日韩的插混汽车出口同比下滑57%。

结构上,新能源客车与专用车的出口下降较快,1-9月的新能源客车出口增幅放缓到0.7万台,同比持平。

锂电池环节,动力电池占电池出口比重持续下降,其中9月动力电池占比环比下降超过8个百分点,合计出口占当月销量低于20%;与上月累计量相比,1-9月动力电池占比下降近3个百分点,合计累计出口占前9月累计销量不足19%。

规模上,9月动力电池出口同比出现5%下滑,其中铁锂动力同比降幅达到约13%;1-9月累计数据来看,则是三元动力电池出口下滑明显,累计同比降幅超过6%。

另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电池企业在动力电池出口增速上的表现出现分化:有头部电池企业在9月单月、前三季度累计分别出现了超30%、超20%的负增长,主要是受到海外主流车企改变北美动力电池供应结构的影响。

不同锂电池材料的出口表现同样出现分化。9月中国磷酸铁锂出口量538吨,为2017年来首次出口量突破500吨;环比增长105%,同比增加1212%,主要是受到海外电动汽车、电池厂商推进切换至磷酸铁锂技术路线的影响。不过,磷酸铁锂出口均价持续下跌,同比跌幅接近70%。

同期三元材料出口量超4000吨,但同环比双降,主要受到韩国、日本等需求减少的影响。

负极方面,9月人造石墨出口超47000吨,恰逢需求旺季但同环比增幅仅在个位数,且出口均价环比减少12%、同比下降42%。同期在天然石墨中,鳞片石墨出口同环比均下降,球状石墨环增同减,其波动受到部分海外客户为大选准备、提前备货的影响。

电解液方面,锂盐六氟磷酸锂出口环比下降超35%,同比下降超50%。电解液原材料出口数据的变化,更为直观地反映了海外对于锂电池产品需求的回落。

复杂市场形势下,锂电企业基于对策略和方法的实时调整,仍在谨慎而坚定地推动海外产能布局,以在全球新能源市场中获取机会。

三、新能源行业重大事件

1、工信部:将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指导意见。国新办例行发布会上,工信部表示将落实好汽车以旧换新、车购税和车船税优惠等促消费政策,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新启动一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指导意见,积极扩大汽车消费。

从汽车产业整体看,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前三季度汽车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产销分别完成2147万辆和2157.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9%和2.4%;累计出口整车431.2万辆,同比增长27.3%。

一是多措并举扩大汽车消费。落实好汽车以旧换新、车购税和车船税优惠等促消费政策,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新启动一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指导意见,积极扩大汽车消费。

二是优化汽车生产准入管理政策。推动出台《机动车生产准入管理条例》,健全“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试行道路机动车辆产品准入自我检验,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探索开展企业集团化管理,支持企业提质增效、做优做强。引导企业立足长远,加强技术升级、产品迭代、模式创新,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

三是支持技术创新发展。通过高质量发展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渠道,持续推动动力电池关键材料、车用芯片等关键技术攻关。深入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车路云一体化”试点,稳妥推进自动驾驶技术产业化。

四是更好服务企业国际化发展。积极应对反补贴调查、高额关税等贸易壁垒,在投资、管理等方面为汽车企业出海提供更多支持和便利,加强自动驾驶、碳核算等标准联通和规则对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工信部此次还提到,推动出台《机动车生产准入管理条例》,健全“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试行道路机动车辆产品准入自我检验,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深入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车路云一体化”试点,稳妥推进自动驾驶技术产业化。

风险提示:

光伏、风电行业政策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经济下行影响光伏、风电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光伏、风电新增装机、产能释放不及预期风险;其他突发爆炸等事件的风险等。

THE END
1.阳泉车市行情,阳泉汽车行情,阳泉最新购车优惠–车主之家2024新款驱逐舰05降价0.3万 欢迎到店试驾 购飞驰欧版享19万优惠 最低仅售247万 驱逐舰05新款团购价格8万起 欢迎上门试驾 陕西鼎车汇汽车乌尼莫克美版团购价格258万起 欢迎到店试驾 2023款保时捷卡宴美版3.0T特惠报价 售全国 更多>>阳泉经销商推荐 阳泉陆风顺 13903531537 阳泉菲克菲 0353-8881000 阳泉https://hangqing.16888.com/
2.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前8个月价格战使新车市场零售损失1380亿元2024年8月,国内乘用车经销商终端零售近199万辆,环比增长8.8%,同比增长3.5%;汽车市场销量的增长主要来自纯电车型和插电混动车型销量的增长,汽油车销量走势相对平稳;与去年同期比较,汽油车减少27万辆,同比下滑23.7%,上海通用、一汽大众、长安汽车、东风本田减幅最大;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销量增幅最大,新增18万辆,增长https://wap.eastmoney.com/a/202409233188271855.html
3.中国汽车保险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24中国汽车保险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0年),汽车保险行业作为全球金融服务和汽车后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经历了从传统保险到智能保险、个性化保险、全面保险等多元化方向的发展。目前,汽车保险行业正从单一的保险服务向系统集成、https://www.cir.cn/R_JiaoTongYunShu/59/QiCheBaoXianHangYeXianZhuangYuFaZhanQianJing.html
4.2024年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分析:新质生产力为矛,周期成长为盾2023年充电桩行业高速增长,2024年行业增速放缓。从新增量角度看,2024年1-9月公共充电桩行业同比增速-9%,其中直流 公桩行业同比-1%。充电量方面,2024年1-9月全国充电量396.4亿度,同比增长56%。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结构中,插混车型占比提升。2022年、2023年、2024年1-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中,插混车型占 比https://www.vzkoo.com/read/202411151b4a3e7fb73fb575c15f7a5c.html
5.2024年11月27日陕西省调和油批发价格行情据中商情报网对2024年11月27日陕西省调和油批发市场价格最新行情监测显示:2024年11月27日陕西省调和油批发价格均价12.13元/公斤,昨日均价12.13元/公斤,今日价格较昨日上涨0.00元/公斤不等,比昨日涨幅0%。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全国调和油批发价格行情走势分析 https://www.askci.com/news/data/price/20241127/013059273272865957447126.shtml
6.(2024年10月29日)今日吉利汽车港股价格最新行情查询金投股票网提供今日吉利汽车股票价格最新行情、吉利汽车港股行情走势一览表。 (2024年10月29日)吉利汽车港股价格最新行情 股票名称 今开价 最高价 最低价 昨收价 成交量(手) 吉利汽车 14.98 15.40 14.80 14.90 72711592 今日(2024年10月29日)吉利汽车股票最新价格报14.86港元/股。 备注:本站所有行情数据均来自https://m.cngold.org/stock/jg9561496.html
7.济南报废汽车回收价格走势济南报废汽车多少钱一吨(202410我的钢铁网为您提供2024-10-15济南报废汽车回收价格走势,济南报废汽车价格多少钱一吨、让您轻松了解济南报废汽车市场分析动态,助您快人一步,掌握商机。https://m.mysteel.com/ssgc/bfqc/5506075.html
8.OSL集团(00863)个股概要股票价格最新资讯行情走势消息面上,10月28日,港交所宣布,将于2024年11月15日推出香港交易所虚拟资产指数系列(指数系列),为虚拟资产这个快速兴起的资产类别提供可靠的基准价格,支持香港发展成为亚洲领先的数字资产中心。分析指出,该指数推出后,提供的基准价格有利于解决价格差异问题,增强市场透明度,对减少市场操纵和欺诈以及吸引资本流入港交所将https://www.laohu8.com/stock/00863
9.AKShare快速入门“get_bond_market_trade” # 债券市场行情-现券市场做市报价数据 外汇 “get_fx_spot_quote” # 人民币外汇即期报价数据 “get_fx_swap_quote” # 人民币外汇远掉报价数据 “get_fx_pair_quote” # 外币对即期报价数据 全球大宗商品 “futures_global_commodity_hist” # 全球大宗商品数据 https://blog.csdn.net/qq_34068440/article/details/136920346
10.钢铁钢铁价格兰格钢铁信息网提供钢铁价格,钢铁行情分析,钢铁报价,钢铁调价信息,钢铁厂产能,钢厂新闻,钢铁新闻,钢铁库存,钢铁行情研究,钢铁价格预测,钢铁价格指数,钢铁产业新闻,国际钢铁新闻,钢铁期货分析,钢铁论坛,钢铁人物,钢铁会议。https://www.lgmi.com/
11.深圳汽车报价深圳汽车报价网2024年最新汽车报价大全SUV汽车网深圳汽车报价,提供深圳86个汽车品牌、1128个车系、13898个车款最新报价查询及对比,同时提供所有车型历史价格走势图,是您查询汽车报价的好工具。http://price.cnsuv.com/
12.二手车分析:北京奔驰GLB此外,二手车的车源情况、价格走势以及召回与否同样也是判断一款二手车是否值得购买的重要因素。作为国内领先的缺陷汽车产品信息收集平台,车质网基于大数据分析,将陆续对各品牌二手车型进行全方位地评估,从而为大家提供直接有效的参考信息。本期评估对象为北京奔驰GLB各年款车型,详细分析见以下内容。https://m.12365auto.com/dcbg/20230414/502255-all.shtml
13.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2第28期(总期127期)在线培训课程上市公司要慎重考虑协同效应,全面分析商誉增减值是否合理,交易谈判中不对高额业绩承诺抱有幻想,对整合管控自觉有心无力的标的要慎之又慎;项目筹划中应紧密围绕业务整合风险点,完善重组方案,在交易启动后,第一时间推进落实。与此同时,上市公司还可以充分借助资本市场的优势,引入股权激励、员工持股等激励机制,绑定标的https://www.zzqyj.net/?list_89/1350.html
14.关于发布生物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信息的通知1.进行市场调研,收集、分析有色金属原材料市场数据 及价格走势,收集、分析有色金属货源、贸易客户等信息; 2.接洽客户委托,分级建立客户信息档案,评估其货源 质量及供销情况,维护客户关系; 3.分析客户需求特点,为客户制定并提供相应的贸易服 务方案; 4.准备货物交易报价,实施竞价交易活动,核对竞价交 https://www.yinjiang.gov.cn/jgsz/xzjdbsc/lxz_5698367/zfxxgk/fdzdgknr_5698460/shldbzgl_5876570/202408/t20240806_85330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