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汽车行业运行情况报告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全国汽车行业14764家规模以上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快报显示,2015年,汽车行业整体经济运行平稳,主要经济指标呈不同增长,增幅比上年有所减缓。

主营业务收入平稳增长,增速趋缓。2015年,全国汽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3159.3亿元,同比增长4.7%,增幅同比减缓7.4个百分点。

利润总额、利税总额小幅增长。2015年,全国汽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利润、利税总额呈小幅增长。累计实现利润总额6275.0亿元,同比增长1.7%,增幅同比回落16.2个百分点。累计实现利税总额9931.8亿元,同比增长2.9%,增幅同比回落11.1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2015年,全国汽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859.0亿元,同比增长14.2%,增幅同比提升4.8个百分点。

亏损企业家数有所上升。2015年,全国汽车行业规模以上亏损企业为1916家,同比增长20.3%,增加亏损企业323家。

应收账款增速依然较高、产成品库存资金小幅增长。2015年末,全国汽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应收账款为9447.4亿元,同比增长20.0%。2015年末,产成品库存资金为2510.7亿元,同比增长2.7%。

(二)产销呈现平稳增长,四季度回升较明显

2015年,汽车产销2450.4万辆和2459.8万辆,同比增长3.3%和4.7%,增幅比上年回落4.0个百分点和2.2个百分点。其中乘用车产销2108.0万辆和2114.6万辆,同比增长5.8%和7.3%,增幅比上年回落4.4个百分点和2.6个百分点;商用车产销342.4万辆和345.13万辆,同比下降9.97%和8.97%,降幅比上年扩大4.3个百分点和2.4个百分点。

从2015年全年汽车产销变化情况来看,总体呈现“中间低两头高”的特征,一季度产销保持稳定增长,增速分别达到5.3%和3.9%,二季度后产销增速呈快速回落,三季度产销双双呈现负增长,四季度后,受小排量优惠政策影响,乘用车市场恢复明显,因而四季度产销总体止跌回升,产销同比增长分别达到14.0%和16.1%,增速明显高于一季度。具体数据见图1,表1。

2006-2015年,汽车产销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4.4%和14.6%,其中:“十一五”期间产销增速较快,“十二五”期间受产销高基数影响,增

图12015年汽车月度销量及同比增长变化情况

表12015年各季度汽车产销及同比增长情况

单位:万辆、%

产量

销量

数量

同比增长

一季度总计

620.2

5.3

615.3

3.9

其中:乘用车

531.0

10.7

530.5

9.0

商用车

89.2

-18.5

84.8

-19.5

二季度总计

589.3

0.0

569.7

-1.1

501.8

2.2

479.1

0.6

87.6

-10.9

90.7

-9.1

三季度总计

499.7

-8.3

520.6

-2.2

427.9

-8.7

445.2

-1.6

71.8

-6.0

75.4

-5.2

四季度总计

741.2

14.0

754.1

16.1

647.3

16.9

659.9

18.9

93.9

-2.6

94.3

-0.4

速有所放缓。2009年以来,我国汽车产销量一直保持全球第一,尽管2015年产销增速趋缓,但总体规模均超过2450万辆,与2006年相比,产销量分别净增1722.4万辆和1738.2万辆。具体情况见图2。

(三)、乘用车产销呈稳定增长,SUV成为拉动乘用车市场增长主力

1、乘用车产销首次超过2000万辆,中国品牌市场占有率明显提

图22006-2015年汽车销量及同比增长变化情况

2015年,乘用车产销首次超过2000万辆,占汽车产销比重分均达到86.0%,各高出上年2.1个百分点。随着乘用车所占比重的不断增大,行业内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也逐步加快。其中基本型乘用车(轿车)近十年来产销首次出现下降,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则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此外,多功能乘用车(MPV)也逐渐转变了以前单纯的“商务”用车身份,开始融入家庭用车的主流,而交叉型乘用车仍处于“边缘化”,产品线向上突围的紧迫度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企业对于品牌建设的力度也明显加强,在“互联网+”、“智能汽车”等高科技不断发展的促进下,乘用车品牌技术改造和变革逐步加快。

值得一提的是,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推动下,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品种依然占据市场主导。2015年,该系列品种共销售1450.9万辆,同比增长10.4%,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68.6%。具体数据见表2、图3-图5。

2015年,凭着对于市场的敏锐把握以及产品质量的提升,中国品

表22015年乘用车细分品种产销增长贡献度单位:万辆、%

本期

同期

增量

贡献度

总计

2107.9

1992.9

115.1

100

2114.6

1970.8

143.9

轿车

1163.1

1248.4

-85.3

-74.1

1172.0

1238.0

-66.0

-45.9

SUV

624.4

417.2

207.2

180.0

622.0

408.2

213.8

148.6

MPV

212.5

197.3

15.3

13.3

210.7

191.4

19.2

13.4

交叉型

108.0

130.0

-22.0

-19.1

109.9

133.2

-23.3

-16.2

图32015年乘用车主要品种销量占比情况

图42006-2015年乘用销量及同比增长变化情况

牌乘用车呈逆势增长,共销售873.8万辆,同比增长15.3%,增幅高于上年11.2个百分点,高于同期行业增幅8.0个百分点;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1.3%,占有率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中国品牌在2015图52006-2015年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销量及同比增长变化情况

年的良好表现总体得益于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高速增长带动,而基本型乘用车(轿车)竞争能力仍然偏弱。

2015年,外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1240.6万辆,同比增长2.3%,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8.7%。其中:德系品牌销售399.8万辆,同比

增长1.5%,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8.9%。日系品牌销售336.4万辆,同比增长8.69%,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5.91%。美系品牌销售259.6万辆,同比增长2.8%,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2.3%。韩系品牌销售167.9万辆,同比下降4.9%,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7.9%。法系品牌销售72.9万辆,同比增长0.3%,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45%。意系品牌所占比重最小,且同比明显下降,2015年意系品牌销售4.0万辆,同比下降42.0%,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0.2%。与上年同期相比,除日系乘用车品牌占有率略有增长外,其他外国品牌均呈下降。

2006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首次超过200万辆,十年来平均增长16.9%,增速略低于外国品牌,且市场占有率一直在40%左右,近年来还有所下降。与外国品牌相比,中国品牌自身品牌定位低、溢价能力差、单车规模小、成本分摊大以及品牌形象仍不高,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品牌健康成长,未来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具体情况见图6。

图62006-2015年乘用车分国别销售情况

2、基本型乘用车(轿车)销量有所下降,外国品牌稳居主导

2015年,基本型乘用车(轿车)产销1163.1万辆和1172.0万辆,同比下降6.8%和5.3%,近十年来产销首次呈现下降;占乘用车比重分别为55.2%和55.4%,比上年继续下降。

尽管产销双降,但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市场竞争依然激烈,中国品牌尤其受到较大冲击。2015年,中国品牌轿车共销售243.0万辆,同比下降12.5%,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0.7%,占有率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在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品牌中,均为外国品牌,中国品牌自2012年以来没有一个品牌进入前十。

2015年,轿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品牌依次是:朗逸、轩逸、英朗、速腾、桑塔纳、捷达、朗动、卡罗拉、科鲁兹和福克斯。其中德系品牌最多,共有4个,其次为美系,共有3个,日系有2个,韩系有1个。2015年,上述十个品牌销量均超过20万辆,分别达到37.9万辆、33.4万辆、29.0万辆、28.0万辆、27.6万辆、27.5万辆、26.7万辆、25.4万辆、24.6万辆和24.6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福克斯和桑塔纳销量下降较快,科鲁兹、捷达和速腾降幅略低,其他品牌呈一定增长,卡罗拉和英朗增速更快。2015年,上述十个品牌共销售284.8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4.3%,占外国品牌轿车销售总量的30.7%。

2015年,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中国品牌轿车依次是:EC7、逸动、F3、悦翔、远景、奔腾、风云、速锐、D50和金刚。分别销售20.6万辆、18.2万辆、13.9万辆、12.4万辆、12.2万辆、9.3万辆、6.4万辆、6.1万辆、6.0万辆和5.7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金刚、速锐和奔腾销量有所下降,其他品牌各有增长,其中远景、风云和D50增速更为明显。2015年,上述十个品牌共销售110.8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9.5%,占中国品牌轿车销售总量的45.6%。

从轿车分排量细分品种销售情况来看,1.6升及以下品种依旧占最大比重,共销售884.6万辆,同比下降2.2%,占轿车销售总量的75.5%。1.6升以上各系列品种比上年均呈较快下降。其中1.6升<排量≤2.0升系列共销售256.5万辆,同比下降11.5%;2.0升<排量≤2.5升系列共销售27.6万辆,同比下降29.4%;2.5升<排量≤3.0升系列共销售3.2万辆,同比下降24.0%;3升以上系列共销售0.2万辆,同比下降20.4%。具体情况见图7-图8。

3、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中国品牌表现依然突出

作为乘用车市场的“明星产品”,2015年,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

图72015年基本型乘用车(轿车)主要品种销量占比情况

图82006-2015年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分国别销售情况

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当年销量首次超过600万辆,达到622.0万辆,同比增长52.4%,增幅比上年提升16.0个百分点,高于乘用车行业总体增幅45.1个百分点;占乘用车销量比重达到29.4%,比上年提升8.7个百分点。

2015年,中国品牌SUV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共销售334.3万辆,首次超过轿车,同比增长82.8%,增幅高于上年同期32.4个百分点;占SUV销售总量的53.7%,占有率比上年提升8.9个百分点。在销量排名前十位的SUV品牌中,中国品牌占据七席,优势明显。在外国品牌中,法系品牌销量增速仅次于中国品牌,共销售20.1万辆,同比增长70.7%,占SUV销售总量的3.2%;日系和美系品牌也呈较快增长,分别销售101.7万辆和59.0万辆,同比增长30.3%和47.9%,占SUV销售总量的16.4%和9.5%;德系和韩系品牌增速略低,分别销售60.8万辆和45.4万辆,同比增长10.2%和12.2%,占SUV销售总量的9.8%和7.3%。

2015年,销量排名前十位的SUV品牌依次是:哈弗H6、途观、瑞风S3、瑞虎、CS75、幻速、CS35、哈弗H2、奇骏和昂科威,分别销售37.3万辆、25.6万辆、19.7万辆、18.7万辆、18.7万辆、18.1万辆、16.9万辆、16.9万辆、16.6万辆和16.3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瑞虎销量略有下降,其他品牌均呈增长,其中昂科威、瑞风S3、CS75、哈弗H2和幻速增速更为显著。2015年上述十个品牌共销售204.8万辆,占SUV销售总量的32.9%。

2015年,在SUV细分品种中,1.6升及以下小型SUV品种继续保持迅猛增长,共销售280.4万辆,同比增长1.2倍,占SUV销售总量的45.1%,比上年高出13.9个百分点。1.6升<排量≤2.0升和2.0升<排量≤2.5升系列品种也呈稳定增长,但增速明显低于1.6升及以下品种。2015年,上述两大系列品种分别销售260.5万辆和73.1万辆,同比增长31.6%和10.6%。2.5升以上品种需求则继续呈明显下降,共销售8.1万辆,同比下降51.9%,降幅比上年扩大39.2个百分点。

近十年来,SUV市场需求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年均增速达到43.7%,明显高于乘用车行业增幅,市场占有率也逐年提升。

具体数据见图9。

图92006-2015年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销量及同比增长变化情况

4、多功能乘用车(MPV)增速回落,中国品牌稳居第一

2015年,多功能乘用车(MPV)共销售210.7万辆,同比增长10.1%,增速比上年回落36.7个百分点。中国品牌MPV共销售186.6万辆,同比增长13.6%;占MPV销售总量的88.6%,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2.7个百分点。日系、美系和德系分别销售12.4万辆、7.9万辆和3.8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4.0%、2.6%和17.3%,分别占MPV销售总量5.9%、3.8%和1.8%。

在销量排名前十位的MPV品牌中,有8个为中国品牌,市场表现继续好于外国品牌。2015年,销量排名前十位的MPV品牌依次是:五菱宏光、宝骏730、威旺M20、欧诺、菱智、小康风光、别克GL8、瑞风、杰德和Q26,分别销售65.6万辆、32.1万辆、14.7万辆、14.2万辆、11.7万辆、10.0万辆、7.9万辆、5.9万辆、5.3万辆和4.6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瑞风、杰德和五菱宏光销量降幅居前,菱智和别克GL8小幅下降,宝骏730、威旺M20和小康风光增速较明显。2015年上述十个品牌共销售172.0万辆,占MPV销售总量的81.6%。

2015年,1.6升及以下小排量MPV品种继续保持增长,共销售176.7万辆,同比增长17.7%,占MPV销售总量的84.3%,占有率比上年提升5.9个百分点。其他系列品种均呈下降,其中1.6升<排量≤2.0升系列销售11.8万辆,同比下降21.3%;2.0升<排量≤2.5升系列销售19.8万辆,同比下降13.3%;2.5升以上系列销售2.4万辆,同比下降30.2%。

十年来,多功能乘用车(MPV)市场发生较大变化,以前高端商务用车为主流的市场逐渐缩小,取而代之的家用MPV正迅速扩大,尤其是2013年以后,一些交叉型乘用车生产企业产品线上移,使得MPV品种更是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尽管2015年MPV市场需求增速放缓,但家用MPV市场未来预计依然会保持稳定增长。

具体情况见图10。

5、交叉型乘用车降幅依然明显,骨干企业保持较高占有率

2015年,交叉型乘用车共销售109.9万辆,同比下降17.5%,降幅比上年略有减缓。其中销量排名前十家的企业依次是:上汽通用五菱、长安汽车、东风汽车、金杯汽车、重庆力帆、北汽股份、一汽集团、昌河汽车、福建新龙马和北汽福田,分别销售61.6万辆、17.5万辆、6.5万辆、6.1万辆、5.9万辆、4.7万辆、2.3万辆、1.2万辆、1.1万辆和1.0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金杯汽车、一汽集团和福建新龙马销量呈较快增长,表现较为突出。2015年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107.8万辆,占交叉型乘用车销售总量的98.1%。

从近十年交叉型乘用车销售情况来看,仅在2009年受当时鼓励政策刺激出现过高速增长,其他年份增速均较低,2011年以来则一直呈现负增长。2015年10月后,受小排量优惠政策影响,这一市场再度

图102006-2015年多功能乘用车(MPV)销量及同比增长变化情况

出现增长势头。行业内骨干企业借此机会进一步加快产品提升步伐,相信未来这一市场格局将会继续发生深刻变化。

具体情况见图11。

图112006-2015年交叉型乘用车销量及同比增长变化情况

(四)、产销降幅同比加大,商用车发展势头依然乏力

1、商用车产销降幅总体呈逐季减缓,四季度产销略有好转

2015年,商用车产销降幅比上年有所加大。但从全年商用车市场表现来看,降幅总体呈逐季减缓态势,其中四季度各月产销环比均呈增长,略好于前三季度。2015年,商用车月均产销量分别为28.5万辆和28.8万辆,比上年减少3.2万辆和2.8万辆。

2015年,商用车销量排名前十家企业依次为:北汽福田、东风汽车、金杯汽车、上汽通用五菱、江铃控股、江淮股份、一汽集团、中国重型、重庆力帆和长安汽车,分别销售47.3万辆、39.9万辆、25.3万辆、24.2万辆、23.2万辆、23.2万辆、17.5万辆、15.8万辆、14.4万辆和14.3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重庆力帆销量呈较快增长,上汽通用五菱和长安汽车增速略低,其他企业有所下降。2015年,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245.2万辆,占商用车销售总量的71.0%。

2015年,在商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相比,货车(含货车非完整车辆、半挂牵引车)降幅有所扩大。客车(含非完整车辆)结束增长,呈小幅下降。

从近十年商用车销售情况来看,商用车行业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较为明显,2006-2010年总体保持年均10%以上快速增长,2010年销量超过430万辆,为历史最高,此后两年需求均有所下降,2013年虽有一定增长,但总量未超过2010年,2014年之后需求再次下降,且降幅有所扩大。具体情况见图12-图13。

2、货车降幅比上年略有扩大,中、重型货车降幅依然明显

2015年,货车(含货车非完整车辆、半挂牵引车)共销售285.6万辆,同比下降10.3%,降幅比上年略有扩大。在四大类货车品种中,重型和中型货车降幅比上年均呈明显扩大,分别销售55.1万辆和20.0万辆,同比下降26.0%和19.1%,降幅比上年分别扩大22.1个百分点和5.5个百分点。轻型货车降幅有所减缓,共销售155.9万辆,同比下降6.3%,降幅比上年减缓6.6个百分点。微型货车保持小幅增长,

图122015年商用车及主要品种月度销量同比增长率

图132006-2015年商用车销量及同比增长变化情况

共销售54.6万辆,同比增长3.1%,增幅比上年提升2.5个百分点。

2015年,货车骨干企业市场集中度依然保持较高水平。其中销量排名前十位的重型货车生产企业分别是:东风汽车、中国重型、一汽集团、陕汽集团、北汽福田、江淮股份、成都大运、安徽华菱、北奔重型和上汽红岩。分别销售11.7万辆、9.9万辆、8.6万辆、8.1万辆、7.5万辆、3.0万辆、1.5万辆、1.3万辆、0.9万辆和0.9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除成都大运降幅略低外,其他企业降幅均超过两位数。2015年,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53.4万辆,占重型货车销售总量的97.0%。

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中型货车生产企业分别是:东风汽车、一汽集团、重庆力帆、庆铃汽车、四川现代、江淮股份、成都大运、北汽福田、中国重型和唐骏欧铃。分别销售5.5万辆、4.3万辆、4.1万辆、1.6万辆、1.0万辆、0.8万辆、0.7万辆、0.6万辆、0.6万辆和0.3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重庆力帆销量增速最快,成都大运略有增长,其他八家企业均呈下降,中国重型降幅更为显著。2015年,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19.5万辆,占中型货车销售总量的97.4%。

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轻型货车生产企业分别是:北汽福田、江铃控股、江淮股份、金杯汽车、东风汽车、重庆力帆、长城汽车、庆铃汽车、长安汽车和中国重型。分别销售26.7万辆、16.9万辆、16.7万辆、13.8万辆、12.4万辆、10.3万辆、10.0万辆、6.4万辆、5.8万辆和5.2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中国重型和重庆力帆销量增速较为明显,庆铃汽车和长安汽车小幅增长,其他企业有所下降。2015年,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124.0万辆,占轻型货车销售总量的79.6%。

销量排名前十位的微型货车生产企业分别是:上汽通用五菱、北汽福田、长安汽车、东风汽车、金杯汽车、山东凯马、一汽集团、奇瑞汽车、四川现代和广汽吉奥。分别销售24.2万辆、8.8万辆、8.6万辆、5.4万辆、1.9万辆、1.8万辆、1.6万辆、1.5万辆、0.4万辆和0.3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金杯汽车销量增速最为明显,一汽集团和山东凯马增速也超过20%,表现总体好于其他七家企业。2015年,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54.6万辆,占微型货车销售总量的99.9%。

从近十年货车销售情况来看,与商用车表现类似,2006-2010年总体呈现较快增长,2011年以后需求有所回落,其中重型和中型货车总体变化趋势与全行业接近一致。

具体情况见图14。

图142006-2015年货车及主要品种销售情况

3、客车需求小幅下降,轻型客车回落较大

2015年,客车(含客车非完整车辆)结束上年增长,呈小幅下降。共销售59.5万辆,同比下降1.9%。在客车主要品种中,轻型客车结束上年快速增长势头,略有下降,共销售43.2万辆,同比下降2.5%,比上年回落16.6个百分点。大型客车保持小幅增长,共销售8.5万辆,同比增长0.3%,增幅比上年回落2.8个百分点。中型客车降幅比上年有所减缓,共销售7.9万辆,同比下降1.0%,降幅比上年减缓10.7个百分点。

2015年,大型客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生产企业依次是:郑州宇通、苏州金龙、金龙联合、厦门金旅、北汽福田、中通客车、安徽安凯、比亚迪汽车、扬州亚星和上海申龙,分别销售2.7万辆、1.2万辆、0.9万辆、0.7万辆、0.6万辆、0.6万辆、0.3万辆、0.3万辆、0.3万辆和0.2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郑州宇通销量微降,其他企业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上海申龙、中通客车、苏州金龙和北汽福田增速更为明显。2015年,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7.6万辆,占大型客车销售总量的90.0%。

中型客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生产企业依次是:郑州宇通、东风汽车、苏州金龙、江淮股份、金龙联合、安徽安凯、一汽丰田、厦门金旅、比亚迪汽车和北汽福田,分别销售2.8万辆、0.9万辆、0.7万辆、0.6万辆、0.4万辆、0.3万辆、0.3万辆、0.3万辆、0.3万辆和0.2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北汽福田销量呈较快增长,郑州宇通和江淮股份略增,比亚迪汽车持平,其他企业呈一定下降,东风汽车和金龙联合降幅居前。2015年,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6.8万辆,占中型客车销售总量的85.7%。

轻型客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生产企业依次是:金杯汽车、江铃控股、南京依维柯、东风汽车、北汽福田、保定长安、金龙联合、江淮股份、厦门金旅和上汽大通,分别销售9.6万辆、6.3万辆、4.07万辆、3.95万辆、2.95万辆、2.35万辆、2.26万辆、2.1万辆、2.0万辆和1.9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保定长安、上汽大通和东风汽车销量呈两位数增长,金龙联合和厦门金旅增速略低,其他企业有所下降。2015年,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37.5万辆,占轻型客车销售总量的86.9%。

从近十年客车市场变化情况来看,总体表现好于货车,除2008年和2015年销量略有下降外,其他年份均呈稳定增长,其中轻型客车年均增速明显高于大型和中型客车。

具体情况见图15。

(五)、前十企业继续保持较高市场占有率

2015年,在全行业产销增速放缓,企业经营面临较大困难的情况

图152006-2015年客车及主要品种销售情况

下,汽车行业重点企业(集团)加大了产品改进和研发力度,创新营销策略,开发和拓展新市场,不仅巩固了自身地位,也为全行业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5年,全行业市场集中度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其中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生产企业依次为: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北汽、广汽、华晨、长城、江淮和吉利,分别销售586.4万辆、387.3万辆、284.4万辆、277.7万辆、248.9万辆、130.3万辆、85.6万辆、85.3万辆、58.8万辆和56.2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一汽销量略有下降,其他企业呈一定增长,吉利和江淮增速更快。2015年,十家企业共销售2200.7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9.5%。

2015年,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中国品牌汽车948.5万辆,占中国品牌汽车销售总量的79.2%。其中共销售中国品牌乘用车711.6万辆,占中国品牌乘用车销售总量的81.5%;共销售中国品牌商用车236.9万辆,占中国品牌商用车销售总量的73.3%。

具体情况见图16。

另据中汽协会统计的17家汽车行业重点企业(集团)经济指标显示,2015年,17家重点企业(集团)主要经济指标总体保持平稳。其中:累计实现营业收入达到31404.0亿元,同比增长0.5%,占全行业

图162006-2015年前十企业销量及所占比重

营业收入总额的42.9%。累计实现利润总额达到3476.8亿元,同比下降2.9%,占全行业利润总额的55.4%。

(六)、汽车企业出口形势依然严峻,出口量降幅同比明显扩大

2015年,国际经济环境面临诸多不利,给汽车行业出口带来了更多困难。据中汽协会对行业内整车企业报送的出口数据统计,2015年,汽车企业共出口72.8万辆,同比下降20.0%,降幅比上年扩大13.2个百分点。其中乘用车共出口42.8万辆,同比下降19.8%。在四大类乘用车出口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多功能乘用车(MPV)唯一增长,其他三大类品种呈不同程度下降。2015年,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共出口23.7万辆,同比下降24.6%;多功能乘用车(MPV)出口0.8万辆,同比增长28.1%;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出口12.6万辆,同比下降16.2%;交叉型乘用车出口5.6万辆,同比下降8.35%。商用车共出口30.1万辆,同比下降20.4%。在商用车主要出口品种中,半挂牵引车和客车非完整车辆出口呈一定增长,其他品种有所下降。2015年,客车出口6.9万辆,同比下降11.8%;货车出口19.2万辆,同比下降24.6%;半挂牵引车出口2.2万辆,同比增长1.6%;客车非完整车辆出口0.1万辆,同比增长38.6%;货车非完整车辆出口1.7万辆,同比下降25.6%。

2015年,出口量位居前十位的企业依次是:奇瑞、华晨、上汽、北汽、力帆、江淮、东风、吉利、重汽和长安,分别出口8.7万辆、8.2万辆、8.0万辆、8.0万辆、6.1万辆、6.0万辆、4.9万辆、2.9万辆、2.8万辆和2.5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重汽、北汽和江淮出口量有所增长,其他企业呈一定下降。2015年,上述十家企业共出口57.9万辆,占汽车企业出口总量的79.5%。

汽车整车共进口110.2万辆,同比下降22.7%。其中越野车进口47.2万辆,同比下降19.9%;轿车进口35.3万辆,同比下降25.0%;小型客车进口26.4万辆,同比下降23.2%。2015年,上述三大类汽车品种共进口108.9万辆,占汽车进口总量的98.8%。

具体数据见图17。

图172015年汽车企业月度出口量及同比增长率

(七)、新能源汽车产销保持迅猛增长

2015年,在国家及地方大力推动下,新能源汽车产销总体保持了受国内需求减缓影响,2015年,汽车进口也呈明显下降。据中汽协会编辑整理的全国海关汽车商品进出口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汽迅猛增长势头。据中汽协会根据企业上报的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统计,截

止2015年底,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34.1万辆和33.1万辆,比上年分别增长3.3倍和3.4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5万辆和24.8万辆,比上年分别增长4.2倍和4.5倍,占新能源汽车比重分别为74.8%和74.8%。此外,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也保持了高速增长势头,2015年,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6万辆和8.4万辆,比上年分别增长1.9倍和1.8倍。具体情况见图18。

图182013-2015年新能源汽车及主要品种销售量

二、摩托车工业经济运行特点

2015年,我国摩托车工业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世界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的情况下,经济运行呈现如下特点:

(一)、行业产销规模继续下降,产销量为近10年来新低。

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我国摩托车市场需求明显下降。全年产销摩托车1883.2万辆和1882.3万辆,比上年下降11.6%和11.7%,降幅比上年扩大4.5和4.1个百分点。其中,摩托车出口769.8万辆,比上年下降10.3%;国内销售1112.5万辆,比上年下降12.7%。摩托车产销已连续四年下滑,为10年来新低。

从月度情况看,2月份受春节影响,产销量较低,其他各月产销量总体变化不大,10月、11月略有下降;从季度情况看,二季度产销量最高,四季度最低,这与以往年底冲高现象形成鲜明对比。

(二)、110ml、125ml和150ml系列摩托车占市场主导地位;踏板车实现逆势增长。

2015年,在摩托车市场低迷的情况下,摩托车产品结构不断调整。110ml、125ml和150ml三个系列品种凭借良好的性价比,在市场中占主导地位;作为代步工具,适合城乡上班族的踏板车可谓一枝独秀,实现逆势增长。2015年,销售量排名前五位的二轮车品种系列分别为125ml、150ml、110ml、100ml和50ml,分别销售677.6万辆、369.7万辆、301.9万辆、113.3万辆和87.1万辆,与上年相比,五大系列品种销售量均呈不同程度下降,其中110ml、125ml和150ml三个品种销售1349.2万辆,占二轮车总销量的81.3%,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

分车型看,踏板车市场表现好于其他两大车型,踏板车销量已超过弯梁车并实现逆势增长,成为今年摩托车市场的一个亮点。2015年,跨骑车销售991.9万辆,比上年下降14%;弯梁车销售330.4万辆,比上年下降18.6%;踏板车销售338.3万辆,比上年增长0.4%。从市场占有率看,踏板车市场占有率提升,跨骑车和弯梁车则有所下降。

2015年,跨骑、弯梁和踏板三大品种车型的摩托车排量分布不尽相同。跨骑车主要集中在125ml和150ml两个排量;弯梁车则以110ml为主;踏板车以125ml为主。

2015年,电动摩托车实现高速增长,作为投放市场的新产品,由于其舒适、环保,倍受消费者喜欢。2015年共销售12.3万辆,比上年增长3.8倍,其中主要以踏板车为主,其销量占电动摩托车总销量的95%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50ml以上较高排量市场表现总体比较乐观,全年共销售166.7万辆,比上年增长5.9%,其中250ml以上二轮车销售78.0万辆,比上年增长4.7%。

(三)、摩托车出口继续明显下降,250ml以上排量出口量保持增长。

2015年,摩托车出口延续上年下降的走势。全年出口摩托车769.8万辆,比上年下降10.3%,降幅比上年扩大4个百分点,摩托车出口量已连续两年下滑。分车型看,跨骑、弯梁和踏板三大车型出口量普遍下降,其中踏板车下降最为明显。分排量看,除250ml以上较高排量出口量保持增长外,其他各排量出口均呈不同程度下降,其中90ml以下排量下降最快。

(四)、全行业产值、营业收入下降,利润总额保持增长。

2015年,随着摩托车产销规模的下降,全行业经济效益主要指标继续下行。据对全国92家摩托车生产企业经济效益指标月快报显示,2015年前11个月,摩托车生产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042.1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9%;累计完成工业销售产值1036.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5%;实现营业收入1048.1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1%,与上年同期相比,各主要指标降幅均有所扩大。前11个月,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4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8%,其中投资收益12.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9%。投资收益对行业利润的增长起到明显拉动作用。

(五)、摩托车骨干企业产销量普遍下降,盈利水平表现不一。

2015年,摩托车生产企业产销状况普遍不如上年。在行业销售量排名前10家企业中,除1家企业销售量略有增长外,其他9家企业均呈不同程度下降,其中4家企业降幅超过15%。从企业盈利情况看,前10家企业中,有9家盈利,1家亏损。盈利的9家企业中,有6家企业利润总额保持增长,3家企业呈不同程度下降。2015年,前10家企业销售量合计1042.2万辆,比上年下降11.75%,前11个月利润总额合计3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7%。

三、当前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建议

(一)主要问题

1.限购政策严重影响汽车市场

目前7个限购城市2010年(当时没有任何城市限购,除上海市)乘用车销量占全国乘用车总销量的比重为17.8%,2015年乘用车全年销量2115万辆,按照没有限购时的份额推算,这7个城市的销量应该是2115*17.8%=376万辆,但这7个城市2015年的销量约为150万辆,以此推算限购造成2015年少销售约230万辆。限购政策使汽车消费市场被严重抑制,尤其是对中低端的中国品牌带来极大伤害。

2.海外市场下滑

汇率是影响出口的主要因素,由于主要出口国货币的贬值,俄罗斯卢布贬值幅度最高曾达80%,智利比索贬值约30%,南非兰特贬值约20%。另一方面,与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日、韩品牌,近年来日、韩元大幅贬值导致我国出口汽车的价格竞争优势明显下降。受全球经济的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使依赖初级原料出口的新兴国家购买力和支付能力降低,而这些国家正是我国汽车出口的主要目标国,这样就直接影响到中国汽车出口。地缘政治和贸易壁垒也影响了汽车出口。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传统的单纯贸易型出口已不能继续,中国汽车产业需要通过转型升级开拓国际市场,将产品贸易与投资服务有效衔接。

3.多头管理增加企业运营负担

4.地方保护阻碍新能源汽车发展

5.电动车关键技术有待突破

6.排放问题影响二手车流通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上升,二手车交易量及交易需求将大大提升,但由于大气污染治理的压力不断增大,很多地区对于二手车在本地区的转入进行了一定的限制,导致二手车流动性明显减弱,进而对新车的交易量产生了一定影响,不利于当前汽车市场的复苏。

7.银根紧缩

今年以来,受汽车行业产销增速下降影响,汽车企业信用评级普遍下降,行业出现银根抽紧现象,其中经销商环节尤为明显,有企业反映,本年度经销商可贷资金量较上年减少约30%。主要体现在以下5方面:信用评级普遍下降,银行加强抵押物监管;收紧授信;银行控制贷款规模;银行上调贷款条件;经销商融资成本增加。经销商端是汽车行业的重要一环,目前所有整车厂的销量均依赖于经销商4S店。如经销商端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到整车厂的投资、生产、销售等环节。

(二)、政策建议

1.限制城市限购行为

适当放开已限购城市的限购政策,同时不再增加新的限购城市,以此来提高汽车行业整体销量。建议对现行的限购城市实施阶段性放松限购,在7所城市里增加50-100万辆车牌额度。

2.完善汽车产业走出去政策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大金融支持企业走出去的力度,引导和推动国际间产能合作。具体建议:一是提供金融支持,二是改进投资管理模式,三是完善出口管理机制,四是整合资源,建立世界各国贸易环境的查询平台。

3.减化多头管理

4.全面落实新能源汽车政策,坚决抑制地方保护

建议规范地方政府补贴政策,调整地方补贴发放机制;切实加强对各类地方性政策的规范,制定强制整改办法,从根本上解决地方保护的问题。

5.加快动力电池项目建设

以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为国家目标导向,以现有的国家级动力电池研究院(国联动力电池研究院)作为抓手,推动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水平,具体建议三条:一是设定标志性目标;二是形成整车+动力电池产学研协同开发机制,尽快实现新一代新能源整车上市;三是建设国家级动力电池研发测试基地,强化动力电池安全性、循环寿命等关键性能开发和验证保障能力。

6.支持汽车产业基础、共性技术研究,全面落实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

目前汽车行业加计扣除比例不足40%。建议在协会调研报告的基础上,研究形成汽车产业科学的实施细则,更好地鼓励企业科技创新。

7.推进税制改革

8.银行放松银根,至少保持流动资金总量不减少。

建议银行等金融机构改进对汽车企业及汽车经销商评级方法,避免经销商出现资金链断裂。行业协会愿意配合银行降低风险,扶优扶强。

9.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有效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优化国有资产监管制度,鼓励试行期权、股权等激励方式,优化考核机制,建立市场化的经营决策、人事任免、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机制。通过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创造力,把改革的红利转化为发展的动力,以国有企业的发展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如期实现。

四、2016年汽车市场形势预测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中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汽车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肩负重要责任。

2016年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包括:世界银行和中国科学院均预测2016年我国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GDP增速在6.7%左右,为汽车市场保持一定增长奠定基础;从汽车保有量看,仍然存在很大的消费空间,对汽车,尤其是对乘用车的需求仍然存在,特别是消费者喜爱的SUV、MPV有望保持增长;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三、四线汽车市场和农村市场有望较快增长;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购置税减半政策持续到年底;淘汰黄标车以及老旧车力度增加,以及对黄标车以及老旧车的限制使用,对释放汽车消费有正向作用;新能源汽车有望快速增长;如果国际油价持续低位态势,将对汽车消费产生利好;楼市低迷房价虚高导致部分资金转入车市;放开二孩政策也将扩大家庭汽车需求。

2016年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包括:限购以及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的政策;载货汽车市场面临下行压力,经济的下行投资不足直接导致运输量下滑,排放标准提升以及排放核查力度加严,都将对载货汽车市场产生难以预知的影响;经济下行将导致居民收入增长乏力,将影响汽车消费;股市低迷资金套牢;汽车出口或将持续下滑。

综上所述,2016年在宏观经济增速整体放缓形势下,汽车产业整体增速将延续2015年的平稳态势。预计2016年中国汽车销量为2600万辆,增速约为6%。

(注:以上数据除特殊注明外,均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文稿提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汽车车身制造业(3650)、汽车零部件制造业(3660)、摩托车整车制造业(3751)、摩托车零部件制造业(3752),产量数据为了与销量对比,均使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

THE END
1.东风0.6l小货车2024新款东风0.6l小货车报价及图片大全卡车之家,为您提供2024新款东风0.6l小货车报价及图片大全、东风0.6l小货车配置参数、本地东风0.6l小货车经销商、东风0.6l小货车价格促销等东风0.6l小货车信息,了解更多东风0.6l小货车信息,请关注卡车之家。https://product.m.360che.com/chanpin/d716436ac42663a6f87f4c1773efd0a0.html
2.8.3l/keywords8.6l/keywords本页聚合了与汽车8.6L/keywords-8.3l/keywords-8.6l/keywords-6.8小货车新车价格相关的帖子和讨论交流内容 ,理想股票技术论坛https://www.55188.com/search-%C6%FB%B3%B58.6L/keywords-8.3l/keywords-8.6l/keywords-6.8%D0%A1%BB%F5%B3%B5%D0%C2%B3%B5%BC%DB%B8%F1.html
3.公司提供上海长宁区货运出租的相关介绍产品服务图片价格信誉{dy}、服务大众、热情主动、快速{gx};另有5.2米长2米宽2.5米高,3吨20个 方,3.3米长、1.8米宽、1.8米高,1吨10方,0.6吨2.5方-3.5方小货车和厢式货车、6座金杯面包车后空无座可以装2.5方供你选择。 服务价目表:价格 市内;200元左右内环以内,浦东;200元上下外环线以内,起步价100元(10公里),10公里后5http://projet2646.cn.qiyeku.com/productshow-22610686.html
4.货车车厢板价格货车车厢板图片德克邦(DEKEBAG)长安之星星卡单双排小货车后栏板扣车箱厢扣拦板拉手配件 拦板扣(2个价格) 5条评价 好评100% 适用江铃顺达凯运凯锐平板货车栏板扣拉手车厢搭扣把手锁扣 左边 后一个 61条评价 好评100% 醉米三轮车垫子牛筋地垫胶垫塑料地板车厢防水货箱货车面包车车用皮垫 0.6米宽PVC红色人字(1.6mm) 升级 https://so.m.jd.com/chanpin/652269.html
5.新车价格东风械微型货车新车报价东风械1.5双排小货车找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韩系微型车国内新车价格 东风小康微型货车新车报价 东风小康1.5双排小货车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前十名车型大全排行榜(世界汽车销量排名前十的品牌?) 2、东风小康微型货车新车报价 东风小康1.5双排小货车 3、4万以内的新车有那些 前十名车型大全排行榜(世界汽车销量https://m.snzqc.com/163612.html
6.小学生上学期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综合文档0.18 : 0.6 3、怎样简便怎样算。(9分) 4、解方程。(6分) x-87.5%x=1 40%x+80%x=6 五、我是小小操作家。(12分) 1、在下面方格纸中,画一个周长是28厘米的长方形,要求长与宽的比是4:3,并把长方形分为1 : 2的两个小长方形。(小方格边长1厘米)(4分) https://www.027art.com/fanwen/wendang/14131691.html
7.《实际问题与方程》教案?例2(和差倍分问题)据统计2013年厦门市生产营运用水和居民家庭用水的总和为5.8亿立方米,其中居民家庭用水比生产营运用水的3倍还多0.6亿立方米,问生产营运用水和居民家庭用水各多少亿立方米? 解:设生产营运用水为x亿立方米,居民家庭用水为y亿立方米。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957jf3kj.html
8.单排纯电动栏板载货车(77.28kW/h)(JX1044TGA2BEV)报价及图片实拍图片 MORE+ 参数配置 标配选配- 无 基本信息 车身长度: 5990mm 车身宽度: 2180mm 车身高度: 2390mm 额定载重: 1670kg 公告型号: JX1044TGA2BEV 类型: 载货车 驱动形式: 4 X 2 轴距: 3360mm 整车重量: 2625kg 最大总质量: 4490kg 最高车速: https://www.yunshuren.com/product-20818.html
9.0.6货车五菱汽车懂车帝提供五菱汽车0.6货车买车信息,在这里您能找到五菱汽车下全部车型,懂车帝是一个汽车资讯平台,懂车更懂你。提供最新汽车报价,汽车图片,汽车价格大全,行情、评测、导购等内容,看车选车买车就上懂车帝。https://www.dongchedi.com/tag/series/13545895
10.《小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14篇(全文)“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讲堂变学堂”这是生本教育的基本理念。这节课中吴老师以学生为本,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学生,挖掘学生潜能。比如在读数写数学生较容易掌握的环节都安排了“小老师”。让小老师带着同学们学习。这极大的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82mgdr62.html
11.广州市区轻型货车限行时间是几点开始广州轻卡限行1、小货车限行时间是每天7时至9时及17时至20时。 2、限行时间:广州货车每天7时至9时及17时至20时,禁止一切货车进入通行,每天7时至22时,禁止广州市籍号牌核定载重量5吨以上(含5吨)、外市籍号牌核定载重量0.6吨以上(含0.6吨)的货车通行。 3、根据查询车主指南得知,广州货车限行时间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http://www.tfbgx.com/gzsqqxhcxxsjsjdks-gz.html
12.五菱小货车高速收费吗五菱小货车上高速公路肯定会收费的: 1、每个地方规范是不同的,并且同一个省内高速路的每公里造价不相同,基本都没有一个规范的数字; 2、五菱面包有 五菱之光 (图片 | 参配 | 口碑) 、荣光、宏光,有5座、7座和8座几种。7座(含)以下按小型车收规范收费,视高速等级和地区不相同大多数是0.45~0.6元/公里;https://m.yoojia.com/ask/4-12065945127614638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