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消协发布2024年度联合开展新能源汽车消费调查报告

省消协发布2024年度联合开展新能源汽车消费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从2012年到2023年上半年,大致上呈现相近的增长趋势。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都达到了最大值,分别为:958.7万辆和949.5万辆,汽车消费市场占有率达到31.6%。2024年1月以来,全国各地两会密集召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相继出炉。各省对于能源项目的建设都提出了宏大的计划,尤其是新能源领域,各地都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决心。其中,热度始终不减的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多地新一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所体现,被寄予厚望。各大汽车品牌商也陆续“觉醒”,互联网汽车不断出现,并且同类产品不断增加,消费者的可选择性也更加多样。

在此背景下,为了解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知晓度和接受程度,分析消费者在选择新能源汽车时考虑的因素,评估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满意度及潜在的改进需求,探究非车主对新能源汽车的态度和未来购买意愿,《中国消费者》杂志社特联合山西、黑龙江、河北、山东、云南、青海六省消协组织(消保委)共同开展“新能源汽车消费调查”活动。

二、活动内容与方式

本次活动调查内容包含消费者基础信息以及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知晓度与态度、购买意愿与动机、使用体验、政策影响和开放性意见建议。

三、调查结果分析

3.1、受访者基础信息

1、性别和年龄分布

本次调查共计回收19612份有效问卷,其中男性受访者居多(11884人),占比61%;在年龄上,以26-35岁和36-45岁的受访者为主要参与人群,该年龄区间的受访者共计15078人,占所有受访者的77%。

2、年收入结构分布

本次活动受访者年收入结构以5万~20万的受访者为主。其中年收入在10万~20万的人群占比最高,达34%(6712人),其次是年收入在5万~10万元的受访者,占比31%(6016人),年收入低于5万元的受访者共计3530人,占比18%。年收入在20万~30万区间的受访者有2462人,占比13%,大于30万的高收入人群相对较少,总计892人,仅占比4%。

3.2、对新能源汽车的知晓度及获取资讯的渠道

1、知晓度

在全部受访者中,对新能源汽车有一定了解的受访者共计16656人,占比85%;受访者中对新能源汽车“听说过,但不算了解”的共计2956人,占比15%。

2、资讯获取渠道

3.3、对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感知

在对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感知上,有43%的受访者(8412人)认为价格相对略高,39%的受访者(7676人)认为相对合理,认为定价非常合理的受访者为2884人,占全部受访者的15%;还有3%的受访者(640人)认为价格明显偏高。

3.4、对当前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的接受程度

1、是否看好当前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普遍看好当前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有88.8%的受访者(17416人)看好,仅有11.2%的受访者(2196人)不看好。

2、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的优势

在看好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的17416名受访者中,有超过半数(62%,10712人)以上的受访者是因为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受到的“政策扶持力度大”,有53%的受访者(9246人)认可“市场增长迅速”;有35%的受访者(6016人)看好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未来的“产业发展意义重大”;有31%的受访者(5420人)觉得新能源汽车近些年“技术进步显著”;有18%的受访者(3092人)认为新能源汽车“公众接受度高”;有16%的受访者(2814人)是从环保角度考虑,认为新能源汽车“环保效益显著”;此外,还有1%的受访者(160人)是因为“其他”未知因素而看好该市场。

3、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的劣势

在不看好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的2196名受访者中,有42%的受访者(912人)介意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有限”;有41%的受访者(890人)担心新能源汽车“性价比差,贬值快”;有26%的受访者(574人)认为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不成熟”;24%的受访者(518人)觉得新能源汽车“维保成本较高”;还有23%的受访者(506人)认为现在的新能源汽车会存在“充电便利性不足”的问题;还有部分受访者可能是考虑到南北方温度环境对新能源汽车的影响,选择了“环境适应性差”,这部分受访者共计226人,占比10%;另外,还有7%的受访者认为新能源汽车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瓶颈阶段,所以不看好该市场。此外,还有46名受访者选择了“其他”暂未明确的因素而不看好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

3.5、受访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情况

在本次调查中,58%的受访者(11402人)购买过新能源汽车,42%的受访者(8210人)未曾购买过新能源汽车。

3.6、车主调查

1、购车动机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汽车是价值仅次于房产的第二大消费品,家庭购入一辆汽车,需要开好多年,所以,消费者的购车动机往往不是单一因素的组成。为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购车动机,我们对此项调查做了“多选”设置。调查发现,在11402位受访车主中,排名前三的购车动机分别是“使用成本低”、“政府补贴政策”、“车辆性能满足需求”。

2、成长空间

调查结果显示,车主们希望新能源汽车改进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增加充电设施”“提高续航能力”“降低购车成本”上。其中,有6106名车主希望能“增加充电设施”,5934名车主希望能“提高续航能力”,5911名车主希望能“降低购车成本”。

3.7、非车主调查

1、担忧顾虑

调查结果显示,有8210名受访者从未购买过新能源汽车。他们未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有近六成的人(59%,4864人)选择了“续航里程不足”;42%的受访者(3422人)是担心“充电设施不完善”;还有36%的受访者(2966人)“担心贬值过快”;此外,还有30%的受访者(2434人)“对新技术持观望态度”;29%的受访者(2340人)对车辆价格比较在意,认为新能源汽车“车辆价格过高”;18%的受访者(1488人)因为新能源汽车“维护保养的不确定性”而放弃选购。

3.8、预期价格

新能源汽车价格参差不齐,我们对19612名受访者展开了心理预期价格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5万元以下的价格更受消费者青睐,共有48%的受访者(9446人)选择了15万元以下;34%的受访者(6572人)能够接受15--35万元的价格区间;16%的受访者(1603人)愿意选择35--70万元的新能源汽车;仅有2%的受访者(194人)能够接受70万元以上的新能源豪车。

3.9、心仪类型

在对新能源汽车的类型做意向调查时,我们发现:可城镇可高速、可长途可短途、可油可电可环保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更受消费者青睐,共有约9918名受访者(51%)选择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遥遥领先其他类型。另外,还有28%的受访者(5516人)喜欢“纯电动汽车”,18%的受访者(3568人)中意“燃料调查电动汽车”,剩余3%的受访者(610人)对“其他新能源汽车”更感兴趣。

四、行业问题

在燃油车时代,中国汽车工业由于起步较晚,在核心技术方面始终落后国际先进水平几个身位,中国汽车品牌一直扮演着“追赶者”的角色。新能源时代的到来,给了中国汽车品牌“弯道超车”的机会。中国汽车品牌摇身一变,从燃油车时代的“追赶者”变成新能源时代的“并跑者”甚至“领跑者”,国内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在国际市场也不断取得突破。正如同阳光的背后总是阴影,新能源汽车行业辉煌成绩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4.1、充电设施有待完善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了解新能源汽车,并且看好新能源汽车的未来,但仍有很大一部分消费者因为周边生活环境中充电设施的不完备,而放弃选购新能源汽车。

4.2、技术发展到了瓶颈期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电池产业的技术升级有着直接关系,电池容量和耐久性一直都是全球性难题,等待着更多的科研人员去攻破。

4.3、政策扶持力度问题

在本轮调查中,近七成的车主(65%,7428人)都曾享受过政策红利,政策扶持力度不能说不大,但对比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以及迅速增长的新能源车主群体,更多更有力的扶持政策需要快速出台并跟进。

4.4、成本价格问题

一边是车商宣称的“卖一辆亏一辆”,一边是消费者集体吐槽的“车太贵”,尤其是当消费者还有“燃油车”选项时,新能源汽车的价格问题可能将直接导致消费者转投燃油车的怀抱。自去年以来,新能源车企屡屡爆发出价格战,让本来就增收不增利的车企雪上加霜,更没有经费去支持技术升级,造成恶性循环。

五、对策建议

5.1、要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

5.2、要争取关键技术的新突破。

新能源汽车对所使用的电池要求比较高,既要保证容量又要有可靠的耐用性能,建议车企重点研究电动汽车的一致性、安全性、耐久性与低成本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重点开发性价比高又容易引起市场接受的电动汽车产品,开发出具有高舒适性、高可靠性的城市汽车和纯电动小型乘用车。

5.3、加大政府补贴力度。

5.4、明确产品价格区间

消费者群体收入水平不同,能接受的价格区间也不同。一味的价格战,不利于产业的长远发展。建议车企合理规划、严谨布局,做好高、中、低档的产品分类,满足不同的消费群体预算,保护品牌形象和市场秩序。在收获利益的同时,能够注重研发能力的提升,投入更多精力去突破技术瓶颈,降低成本投入。品牌车企间也可尝试合作共赢,取长补短,共同打造出更适合消费者的产品。

六、消费提示

为保障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升消费者依法维权意识,减少和避免新能源汽车消费纠纷发生,我们也郑重向广大消费者发出以下提示:

6.1、价格跨度大,量力而行

新能源汽车价格跨度较大,消费者应充分考虑自身收入水平,量力而行。同时,购买前可通过二手车平台提前了解所需车型的贬值情况,提前做好心理预期,避免与期望值落差过大引起的不必要纠纷。

6.2、按需定位,理性选择

消费者在选购新能源汽车前,应找准需求定位,考虑续航里程是否可以满足自身的出行需求及使用场景,续航里程对于新能源汽车是一个重要参数,关系到车辆的后续使用,如果车辆只是用于市区通勤代步,那么需要了解清楚居住小区是否适合安装私人充电桩,以及所在城市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的配置情况,如果经常出远门、行驶里程较远,则需要充分考虑车子的续航及充电速度,所以,广大消费者应根据自身出行需求,合理选择车辆。

6.3、充分了解当地扶持政策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顺应时代发展,符合当下国情,在国家扶持政策以外,很多地方政府都出台了本地化的扶持政策,消费者在购买新能源汽车前,应充分了解当地扶持政策,享受应有的补贴。避免因信息不同步而造成的财产损失。常见的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包括:财政补贴、免征车辆购置税、牌照优惠政策、停车优惠政策、充电设施优惠政策等。

THE END
1.2万左右新能源电动汽车,2万左右的电动汽车推荐如果预算不到3万元,推荐几款2万元左右的新能源电动车很容易!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5款市面上流行的新能源电动车。 2万元左右新能源电动汽车推荐——跃迪T70 价格:23800-29800 续航里程:150km 悦迪T70是2014年推出的一款时尚两厢纯电动轿车,车身尺寸3090*1420*1480mm,轴距2170mm,5门4座车型。可选5节或6节电池,https://m.pcauto.com.cn/x/3806/38062443.html
2.开了6年纯电动汽车,我用9个理由来告诉你该选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从用车经济成本来看,新能源汽车属于“省油不省钱”类型,看似充电很省钱,实则其他综合费用远高于同级燃油车,10万公里后简单来算一笔账就明白了。 1、充电费用PK油费 以我个人为例,如果使用家用充电桩,谷电、峰电平均算下来,大约5毛一度电,如果使用外面公用充电桩,大约1.5元一度电,但日常基本都是使用家用充电桩,https://3g.163.com/dy/article/H9C9058705534LYW.html
3.2024年汽车行业年度策略:政策托底,品牌求进,科技为攻24 年 1-10 月,10-15 万元价位市场总 销量为 592 万辆,同比+1%。其中自主销量 428 万辆,占比由同期的 74%提升至 79%,主 要原因系比亚迪“电比油低”的插混车型实现对合资燃油的大量替代。该价格段新能源车 渗透率达 42%,其中插混车型 1-10 月销量达 138 万台,同比+68%,占新能源销量比例为 56%https://www.vzkoo.com/read/202411295decdd530e12ceffdd19a084.html
4.2020(第十六届)北京汽车展览会以Tesla为参考标的分析1)欧美日韩通过顶层设计与车企自下而上推动电动化转型:2019年4月,欧盟发布史上最严碳排放标准《2019/631文件》,挪威、荷兰、英国、法国、葡萄牙设定燃油车禁售时间分别为2025、2030、2040、2040、2040年,发展新能源汽车成唯一出路;德国已立法确认境内电动车补贴不降反升,售价4万欧元以下的纯电动车补贴由4000欧元https://blog.csdn.net/ajian005/article/details/108897896
5.年产超3000万辆2年迈步3个台阶出口均价增长64%……中国汽车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付炳锋:中国汽车出口数量从第1辆达到年出口100万辆,我们用了55年,2021年突破200万辆,2023实现了491万辆,接近500万辆,我国汽车出口2年迈步3个台阶。 新能源汽车出口:增幅大 覆盖广 中国汽车出口实现历史性的新跨越,其中表现最为亮眼、增幅最大的就是新能源汽车。数据显示,2023https://m.gmw.cn/2024-01/11/content_1303628292.htm
6.新补贴标准实施,将推动新能源车高质量增长3. 新能源乘用车5月销9.2万增1.4倍 根据乘联会厂家数据,5月新能源车销售9.2万台,环比4月增长30%,同比增长1.4倍,且纯电和插混表现均强;1-5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28万台,同比增长1.4倍。5月传统燃油车零售增速仅0.5%,新能源成为拉动车市增速和增量核心动力。。 https://www.d1ev.com/kol/70193
7.双碳目标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挑战研究在201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就被我国设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自此之后,我国政府接连出台了国家层面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规划以及新能源汽车车辆示范推广、购置补贴及购置税减免、新能源充电桩扶持性电价、充电桩建设、鼓励各级政府及各公共机构采购、针对车企及新能源产品的管理规范等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已基本形成全方位、http://ticeri.tju.edu.cn/info/1162/9405.htm
8.充电桩加盟充电桩加盟需要多少钱?如何加盟做充电桩?(3)、与国家电网地方部门联营。(4)、与大型实力企业(中石油、中石化、基金等)的地方分支机构联营。 充电桩市场前景如何? 电动汽车作为一种发展前景广阔的绿色交通工具,今后的普及速度会异常迅猛,未来的市场前景也是异常巨大的。在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严重的大背景下,我国政府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应用与发展,充/换https://www.jiamengfei.com/xm/100371
9.新能源汽车凭什么取代燃油车?国家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已经好几年了,虽然目前保有量还远不如燃油车,但却获得了与销量不成比例的热度,不管汽车博主还是其它领域的博主,都愿意聊一聊新能源车。但我发现网友们在讨论新能源车时,却好像身处不同的世界,甚至还有人走到了两种极端,“燃油保皇党”们对新能源车冷嘲热讽,而“极端电吹风”们对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593204442824721
10.经纬早班车欧元区5月通胀率创新高;中概新能源汽车股逆势走高据微信号“上海保险”消息,上海地区各车险经营公司拟对符合条件的且在疫情期间有效的机动车商业险保单和新能源车商业险保单的保险期限进行延长,延长时间为30天。 查看详情> 5月25家公司收终止上市决定 5月份共有25家公司发布收到终止上市决定的公告,大多数是由于经营持续恶化、可持续经营能力存疑。 https://rmh.pdnews.cn/Pc/ArtInfoApi/article?id=29002442
11.一财EV观察比亚迪销量打败特斯拉重回榜首;新能源“涨”势再起数据显示,目前在欧洲,每10台新能源汽车中,就有1台来自中国。去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给出了一张漂亮的出口成绩单:2022年前11个月,我国汽车出口278万辆,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1倍。(中国经济网) “后补贴时代”新能源车企应对策略分化 https://www.yicai.com/news/101642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