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把产品的价值和价格统一起来,制定出既能吸引消费者。又能实现企业最佳利润的价格,成为市场营销中的重要一环。小编下面为你整理了一些市场营销的策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取脂定价策略
该策略是指在新产品上市之初,把价格定得较高。该策略的优点是提高了产品的身价,可以迅速实现企业的预期盈利目标。也给以后降价留有余地。如金利来领带一问世就制定了较高的价格:而对有质量问题的领带决不上市。更不会降价处理。使消费者认识到金利来领带绝不会有质量问题,低价销售的金利来领带绝非真正的金利来产品。这种策略的缺点是因价格较高。销路难以扩大,且会带来较多的竞争者。一般说来,高档商品、奢侈品、专利品适合采用该策略。当然,使用该策略时,企业一定要重视产品质量。千万不可以次充好甚至高价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否则,定会受到市场和法律的惩罚。
二、渗透定价策略
它是指在新产品上市之初,把价格定得较低。其目的在于在短期内打开产品的销路,进而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如常州自行车厂生产的金狮自行车一上市就是采用平均低于上海车8%左右的渗透定价策略。使其产品很快打开市场。该策略的优点是薄利多销,且不易引来较多的竞争者。缺点是本利回收期限长,价格变化的余地小。一般说来,需求弹性大的商品如日用品适合采用此策略。我国不少平价商场采用该策略。
三、满意定价策略
该策略是介于上述两种定价方法之间的一种定价策略。它将商品的价格定得适中,使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各方都很满意。此策略优点是价格较稳定,在正常情况下仍可实现企业的预期盈利目标,且不会导致过于激烈的竞争。缺点是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些保守和被动。这一策略的适用范围较广。因为价格适中的商品会受到多数消费者欢迎。
四、统一定价策略
是指企业出售所有商品的价格是统一的。其优点是价格单一。方便了买卖双方。且能满足顾客的好奇心理,有利于扩大商品的销售。如在本世纪初。日本人盛行穿布袜子。石桥便专门生产经销布袜子。当时由于大小、布料、颜色不同。袜子品种多达100多种,价格也是一式一价,买卖很麻烦。后来,他将所有的袜子都以同样的价格出售,销路大开。此策略的缺点是忽视了不同质量商品之间价格的差异性。这种策略适合于小商品和日用品。如眼下“十元店”在我国不少地方已开始盛行。
五、分档定价策略
六、整数定价策略
即将商品的价格采用合零凑整的方法,定为整数。如将商品价格定为1元。而不是0。95元。定为100元,而不是93元。该策略的优点是不需找零,方便了买卖双方,同时将价格上升到较高一级档次,也可显示商品的身价。其缺点是往往会使消费者感到商品价格定的可能欠准确。对于在公共场所如火车站、电影院出售的商品或礼品适合采用该策略。
七、尾数定价策略
即将商品的价格取尾数,采用零头标价。如将商品的价格定为0。98元,而不是1元,定为98元,而不是100元。该策略的优点是能使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产生信任感,且感到便宜,从而乐于购买该产品。再者,尾数若取人们认为吉祥的数字如8、6等。更能达到扩大商品销售的目的。如广州市场上曾公开出售开平县水口腐乳,有的每瓶1元,有的每瓶0。98元,可后者的销售量大于前者。因为其价格让顾客感到既便宜又吉祥。该策略的缺点是在商品买卖时,会出现我零的麻烦。需求弹性大的商品适合采用该策略。
八、习惯定价策略
即按照消费者的习惯价格心理定价。如羊肉串二元钱一串,火柴一角钱一盒等。该策略的优点是迎合了顾客的习惯,便于其接受。缺点是欠灵活。对于那些在市场上长期流通且为消费者承认和接受的商品(一般为日常消费品)适合采用此策略。用此策略时,企业不能轻易涨价,涨价会引起顾客不满。也不能轻易降价,降价会使顾客对商品质量产生怀疑。若企业必须对这类商品的价格调整时,最好及早改变其包装或更换品牌,以避开消费者的习惯价格心理。
九、声望定价策略
即对在消费者心目中享有较高声望,并具有良好信誉的产品制定较高的价格。如茅台酒、奥迪轿车、羽西化妆品等。该策略的优点是显示了产品的身份和地位,增强了产品的吸引力,满足了顾客价高质必优的心理。缺点是不易满足广大低收入消费者的需求。名牌产品适合采用此策略。
十、最小单位定价策略
是指企业把同种商品按不同的数量包装,以最小包装单位量制定基数价格,销售时,参考最小包装单位的基数价格与所购数量收取款项。通常,包装越小,实际的单位数量商品的价格越高。反之相反。这种策略的优点是满足了顾客需求在数量上的差异性,且抓住了顾客往往会以为小包装商品价格低廉的心理,扩大了小数量包装商品的销售。企业在运用该策略时,要恰当地制定最小数量包装商品的价格,以免顾客购买消费后有上当受骗之感。
十一、降价保证策略
是指卖方向买方保证,如果买方购买后,商品在一定时期内降价。卖方给予买方退还差价或补贴其因降价造成的损失。企业运用该策略,旨在鼓励买方大胆购物,消除了其害怕该商品购后就会降价的心理。生产企业为鼓励中间商进货时,有时就采用此策略。企业在使用这一策略时,要对市场进行详细地调查,确保自己的产品质优价廉。再者。生产企业在运用该策略时,要防止中间商因投机而故意盲目大量进货。
十二、特价商品定价策略
是指企业提供一种或几种特价优惠(甚至亏本)的商品,并加大宣传。其目的在于以特价商品吸引顾客到来,希望他们同时购买其他商品,从而扩大商品销售。如郑州某饭店,每天有一道特价菜,以吸引顾客进店。企业在运用该策略时,要掌握好特价商品的数量,因为特价商品少了,顾客会认为企业是假宣传,多了,企业利润太低,甚至亏损。生产、经营商品品种繁多的大中型企业一般适合运用该策略。
十三、浮动价格策略
十四、不二价策略
即企业明码标实价,不允许顾客讨价还价。如台湾延平北路的金华皮鞋公司针对不少鞋店漫天要价和顾客大杀价的现象,挂出了“不二价”的特大招牌。该公司依皮鞋质料、做工、市场状况定价且比别人标价低一倍。因此门庭若市。该策略的优点是消除了顾客不会侃价被宰的心理。缺点是价格太死板。企业在运用该策略时,一方面要公平合理的明码标价,另一方面价格也应随市场变化做相应的、科学的调整。
十五、无价格策略
是指企业自己不制定商品的价格,而把定价自主权交给顾客,由顾客定价(有的企业只是将商品的生产成本或进价公布于众)。如美国匹兹堡的朱利奥永庭饭店的菜单上不标价,而是让顾客自己定价付款。此举招来了不少好奇的顾客。该策略的目的在于相信顾客,并利用其好奇心理,吸引顾客进店。缺点是顾客定价难以准确,且会让不自觉者钻空子。企业在运用该策略时,一定要对绝大多数顾客的素质进行正确地分析和判断。
十六、组合定价策略
是指企业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相互关联的商品联系起来,制定商品的价格。它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商品。企业对这类商品采用的定价策略是,降低关联商品中顾客购买频率低、需求弹性大的商品(通常为主体商品)价格,同时提高顾客购买频率高、需求弹性小的商品(通常为次件商品)价格。以达到各种商品销售量同时增加的效果。如美国柯达公司推出一种与柯达胶卷配套使用的专业照相机,价廉物美,销路极好。结果带动了价格昂贵的柯达胶卷的销售量。采用该策略的企业。其主体商品应是名牌产品,否则,非但不能带动其附件产品的销售,反而会给竞争对手帮忙。再者。企业若免费赠送一定数量的附件商品,也会促进主件商品的销售。如某VCD企业免费赠送VCD碟,就扩大了VCD的销量。另一种是相互关联、相互替代的商品。企业对这类产品应采取的定价策略是:适当提高畅销商品的价格,降低滞销商品的价格,以扩大滞销商品的销路,增加企业的总体盈利水平。
十七、折扣定价策略
是指企业在制定商品基本价格的基础上,采用各种方式,给予购买者一定的折扣。其目的在于争取顾客,扩大销售。具体说来,它有以下几种。
1,现金折扣策略。顾客若在规定付款的时期内提前付款,可以享受一定的折扣。目的在于鼓励顾客早日付款,以加速企业的资金周转。
2,数量折扣策略。按照顾客购买数量的多少给予不同的折扣。它包括非累计数量折扣和累计数量折扣。前者指顾客一次购买超过某数量给予其折扣。旨在鼓励顾客一次多购买。后者指在一定时期内,顾客购买累计超过某数量,给予其折扣。旨在和顾客建立长期的固定关系。
3,交易折扣策略。是指生产企业根据中间商在市场营销中担负的功能不同而给予不同的价格折扣。在一般情况下,给予批发商折扣大,给予零售商折扣小。目的在于刺激各中间商更充分地发挥各自在市场营销活动中的功能。
4,回扣及津贴策略。指生产者根据中间商在销售或促销中所做的贡献,从货款中返回一部分款项或给予其一定量的回扣,作为一种酬谢或资助。其目的在于调动中间商的积极性。
扩展阅读
从定价的主要目的上看,定价的策略主要以下三种:
一、新产品定价策略
1.渗透定价策略其目的在渗透市场,立即提高市场营销量与市场占有率,并能快速而有效地占据市场空间。亦即此种订价策略以高市场占有率为最主要目标,营销利润反而退为次要目标
二、价格管理策略
价格一经确定后,仍要设定"收放自如"的弹性管理策略。
1.折扣与折让
(1)数量折扣
(2)交易折扣
(3)现金折扣
(4)季节性折扣
3.运费负担
(1)工厂交货定价
(2)统一交货定价
(3)基点定价
4.产品线定价
5.价格控制
(1)统一转售价格
(2)价格保证制度
三、价格竞争策略
1.价格竞争的考虑因素:企业采行"价格竞争"时,必须考虑下列因素,以避免陷入"恶性价格竞争"。
(1)期望利润之大小。
(2)市场潜能与特性。
(3)客户与竞争者的预期反应。
(4)市场需要性之高低。
(5)竞争压力大小。
(6)成本高低。
(7)市场细分化的问题。
(8)是阶段性营销传播还是长久性调价?
2.竞争者先采用价格竞争时
1)研究背景资料:了解竞争者的营销策略特征,对利润的看法、财务状况、销售业绩,公司产能等。分析竞争者价格竞争的用意与期间长短。研究竞争者在每年的营销传播办法是否有固定的特征。
(2)评估竞争者:根据销售情况、消费者反应,评估对手的效果。对消费者、本公司产品以及业界所造成影响。只是单纯价格或是尚有配合其他的营销传播活动。决定不予理会或采用"价格竞争"、"非价格竞争",分项进行加以应战。
(3)迎接挑战
(4)心理备战
3.企业本身先采行"价格竞争"时
(1)配合因素由于企业利润组成因素有下列三项:
利润=(销售单价-成本)×销售数量
故就长期观点而言,"降低价格"必须确保下列因素配合:
销售数量的提升成本的降低(需要了解成本降低的技术基础或扩大产量后带来的成本降低因素)
(2)事先作好应对竞争者的跟进措施。降价规划之时,就应考虑对手会采取何种反击方式,本公司可事先备妥数种应战方案,不仅可避免在匆促应战下的措手不及和坐失良机,更可发挥机动灵活的迅速反击行动,保持在竞争中处于主动位置。
策略技巧
企业的发展,除了依靠其良好的管理外,更是依靠公司优质的产品。衡量产品是否成功主要表现在产品的销量因素上,那么如何打好产品销量战如何提高企业市场份额呢采取完善的市场营销策略是必须的,为企业提高产品销售量问题提供一些参考,希望能对企业带来一定的帮助。
1.开拓新市场
企业应该学会在新市场中寻找更多的潜在客户,很久之前,计算机一般是销售给一些科研机构和学校等,根本不会考虑达到会进入个人家庭,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普通人家中也开始使用计算机了,潜在客户变成了实际客户。
2.多渠道销售模式
企业对产品的销售不应该是单一渠道销售,建议企业应该采取多渠道对产品进行销售,在之前,葡萄酒厂都会把生产的葡萄酒交给经销商去销售,而后来发现,这种单一渠道并不能更好的解决产品的销售问题,于是葡萄酒商就开始寻找新的销售渠道,也就是后来出现的葡萄酒商直接成立葡萄酒直销店,直接把葡萄酒卖了消费者,另外还把葡萄酒直接卖给一些饭店,酒店。这就是种很明显的采取多渠道销售模式。
3.良好的产品开发战略
企业的产品开发战略需要一定的技术,资金,成本的基础,但是在产品开发时,首先必须透彻的了解市场的需求,了解顾客的需要,开发的应该是满足客户需要的产品。而一种产品开发战略需要一定的创新性,要求企业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企业能够很好的对新事物进行探索,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才是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新产品开发战略能很好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适应力,这也需要企业花费较大的成本去寻找新市场,特别是对于那些正在成长的新市场对企业来说是更有利的。
4.营销技巧
企业需要发展,那必然需要好的营销方式,尤其是产品方面,打好产品战,能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让企业在众多的竞争者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