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满洲里口岸提前29天突破去年全年进出口货运总量
截至12月2日,内蒙古满洲里口岸累计完成进出口货运量2265.9万吨,同比增长8.7%,其中铁路口岸2040.8万吨,同比增长4.9%;公路口岸225.1万吨,同比增长62.8%,较2023年提前29天完成全年进出口货运总量,再创新高。
2、前11月中老铁路进出口货值同比增42.6%
中老铁路国际货运班列为稳外贸提供了有力支撑。据昆明海关12月3日披露的数据,今年1-11月,全国经中老铁路进出口货值达168.1亿元,同比增长42.6%,其中云南省经中老铁路进出口货值同比增幅超过50%。此外,今年1-10月,云南省对老贸易进出口额实现147.6亿元,同比增长42.3%。
3、特朗普威胁金砖国家,中方表态
5、特朗普胜选推动美国企业信心升至多年高位
特朗普胜选以来的调查显示,美国公司对自己的前景越来越乐观,他们预期会有更多的亲商政策和更少的监管负担。从工厂车间到建筑工地,各个地区联储调查中展现的乐观情绪代表着“特朗普效应”的又一篇章,该效应始于11月5日大选后的股市上涨,并推动美元走强和比特币价格上涨。这种更为乐观的看法与许多华尔街经济学家形成鲜明对比。特朗普威胁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引发对经济影响的担忧之际,经济学家预计经济增长会降温。
6、政府濒临崩溃,法国面临“关键时刻”
在反对党提出不信任动议后,议会必须在48小时后、3天内开始辩论,即不信任投票最早可能在周三进行,最快本周出结果,法国政府进入“下台倒计时”。政府因预算案解散在法国历史上未有先例,政坛前景的不确定性进一步被放大,投资者继续抛售法国资产。
7、德国外长:德国将支持任何形式的乌克兰和平协议
德国外交部长:德国将向乌克兰提供额外3000万欧元的人道主义援助。乌克兰自行决定何时与俄罗斯启动谈判。关于乌克兰和平的不同要素正在讨论,但俄罗斯总统普京似乎并不准备结束军事行动。乌克兰需要强有力的安全保障。德国将支持任何形式的乌克兰和平协议。
8、韩国6小时戒严风波关键节点梳理
9、欧盟出生率降至新低
欧盟27国2023年新生儿数量创新低,为366.5万人,较2022年下降5.5%,为最大年度降幅。专家认为气候变化、新冠大流行、通胀等因素致欧洲出生率下降,影响国家财政;随着适龄工作人口减少,医疗和养老金等领域的支出成本上升,预计欧洲人口危机将给国家财政带来巨大压力。
10、韩国11月通胀涨幅低于预期物价企稳迹象出现
韩国统计部门周二公布数据,11月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5%,涨幅高于10月的1.3%。接受调查的经济学家此前预测通胀增速将升至1.7%。韩国央行前两个月连续两次降息,迅速调整政策重点以维护经济增长势头。随着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低于预期,政策制定者担心经济增长可能正在放缓。特朗普上任后,关税可能上升,引发政策制定者考虑如何支撑韩国依赖贸易的经济。
11、近10万工人参加大众汽车罢工
德国工会IGMetall表示,近10万名大众汽车工人于周一参加了警告性罢工,抗议公司削减成本的计划。罢工从周一开始,一直持续到周二,目的是抵制大众汽车关闭工厂、大幅裁员和减薪的计划。
12、美股周二收盘涨跌不一
13、WTI原油周二收高2.7%
14、纽约期金涨0.3%
国内财经
1、全国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现场会暨培训会召开
11月27—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金司、金融监管总局普惠金融司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全国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现场会暨培训会。会议指出,10月15日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动员部署视频会议召开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密切协作、发挥合力,加快推动协调机制落地见效,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会议强调,小微企业是扩大就业、繁荣市场、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对稳预期、稳信心、稳就业具有重要意义。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推动协调机制走深走实,切实增强小微企业融资获得感和满意度。(国家发展改革委)
2、11月份中国仓储指数回升明显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2月3日公布11月份中国仓储指数。由于近期经济运行积极变化明显,加上电商促销活动影响,仓储需求大幅增长,业务活动明显活跃,中国仓储指数也重回扩张区间。11月份中国仓储指数为52.4%,较上月大幅上升3个百分点。新订单、设施利用率、期末库存等主要分项指数均有不同程度回升,仓储业务需求显著回升,库存水平企稳上升,业务活动明显活跃。(央视新闻)
3、前10个月我国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
2024装备制造业发展大会正在重庆举行。据了解,今年前10个月,我国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产品产销总体稳定,对外贸易加速发展,总体运行态势稳中向好。在产销方面,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重点监测的122种机械产品中,有72种产品产量增长,占比达到59%,整体好于上年水平;在投资方面,涉及国民经济中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汽车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均实现同比增长;在对外贸易方面,前十个月机械工业货物贸易出口额7107.7亿美元,同比增长9.4%,占到全国货物贸易出口额比重24.3%。(央视新闻)
4、交通运输部:全力推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支撑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刘鹏飞12月3日在交通运输部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交通运输部联合有关部门印发了《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以及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分领域实施方案,构建了“1+5”政策框架体系。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聚焦一个目标,围绕两个服务,推进五方面任务”,全力推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支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其中,“聚焦一个目标”是,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取得显著成效,全力支撑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力争降低至13.5%左右。全国铁路货物运输周转量较2023年增长10%左右,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左右。
5、20个城市进入2024年全国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名单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司长李佳路12月3日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4年到2026年,商务部、财政部将分三批开展全国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工作。20个城市正式进入2024年试点名单,除了成都外,还有天津、石家庄、大连、哈尔滨、上海、杭州、宁波、合肥、福州、厦门、南昌、济南、青岛、郑州、武汉、广州、深圳、西安和银川。这20个试点城市的GDP总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超过了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不少城市是全国和区域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物流枢纽、产业链供应链创新中心,在推动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促进批发零售业转型升级等工作中取得了成效。
6、国家铁路局:1—10月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同比增长2.1%
12月3日,交通运输部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国家铁路局运输监督管理司副司长李振江在会上表示,近年来,铁路货运发展形势良好,对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路网布局不断完善。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已突破16万公里,专用铁路、铁路专用线8000条左右,铁路网络覆盖范围和运营效率显著提升。二是运输规模再创新高。今年1—10月,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42.6亿吨,同比增长2.1%,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三是运输服务不断优化。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累计运输货物超过310万标箱。今年1—10月,集装箱铁路发送量达到7.4亿吨,同比增长14.8%。
7、截至三季度末我国责任投资市场规模逾40万亿元
第12届中国责任投资论坛年会上发布的《中国责任投资年度报告2024》显示,2024年我国责任投资市场规模保持较高增速。截至三季度末,我国可统计的责任投资市场规模合计40.31万亿元。其中,绿色信贷余额为35.75万亿元,可持续证券投资(包括ESG公募基金、可持续发展主题债券和可持续理财产品)达3.3万亿元,可持续股权投资约为1.26万亿元。(上证报)
8、国家开发银行今年发放2730亿元中长期贷款支持城市更新
今年1—11月,国开行主动对接各地方政府,向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更新、海绵城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环境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发放中长期贷款2730亿元,有力服务增强发展潜力、优化发展空间,推动城市业态、功能、品质不断提升。
9、河南省拟继续发行再融资专项债券
河南省财政厅公告,决定发行2024年河南省政府再融资专项债券(十七至十八期),总额304.4453亿元,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12月10日招标,12月11日开始计息。
10、年底迎土拍高峰,11城待出让宅地起拍总价超百亿
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12月,24个重点城市计划出让含宅土地519宗,起拍总价2527亿元。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有11个城市的起拍总价超过100亿元;广州、武汉2个城市的起拍总价超过200亿元。
11、武汉11月新房成交量环比增长53.6%
12月2日,武汉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统计数据显示,11月武汉新建商品房网签成交量达16767套,继10月后成交量第二次突破万套,环比增长53.6%,再次刷新今年新房成交纪录。从总量来看,今年1—11月总成交达到78949套。(中国房地产网)
证券期货
1、沪指收涨0.44%
指数午后集体拉升,沪指拉升翻红,创指跌幅有所收窄。总体来看,个股跌多涨少,下跌个股超2700只。截止收盘,沪指涨0.44%,收报3378.81点;深证成指跌0.4%,收报10713.58点;创业板指跌0.44%,收报2245.50点。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1.71万亿元,较昨日缩量708亿。
2、两市融资余额4连升
截至12月2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9494.15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5.18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8918.6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77.62亿元;两市合计1.84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12.80亿元。
3、前11月基金分红超1750亿元
数据显示,今年前11月,市场共有2777只基金实施分红,累计分红5415次,合计分红金额达1755.77亿元。
4、债市再度走强超九成债基净值创新高
近日,债券市场再度走强,债券基金纷纷收复失地。截至12月2日,已有2200多只纯债型基金净值创出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多家基金公司放开旗下债券型基金的大额申购。在业内人士看来,临近跨年时点,债券市场环境向好,机构为明年配置计划已开始“抢跑”。(上证报)
行业纵览
1、前三季度我国承接全球70%以上绿色船舶订单
据上海海关统计,今年1-10月上海海关以加工贸易方式监管大型船舶和港口机械出口606.3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船舶金额45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3.2%、59.4%。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承接了全球70%以上的绿色船舶订单,并实现了对主流船型的全覆盖。2024年1-10月,上海海关以加工贸易方式监管新能源船舶出口24艘,总金额215.6亿元,同比增长29.1%。(央视财经)
2、162家钢企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公示
据中钢协网站消息,2024年12月初,有1家钢企进行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进展情况公示,为抚顺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截至2024年12月1日,已有162家钢铁企业在中钢协网站进行公示。
3、厦门国贸与澳大利亚永钢矿业集团签署谅解备忘录
据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官微,12月2日下午,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澳大利亚永钢矿业集团签署谅解备忘录。在南澳大利亚州政府与铁矿石生产商PeakIronMines的支持下,双方将在铁矿石资源包销、加工、港口物流及钢铁脱碳等领域展开合作。双方将在前期供应链合作的基础上,于南澳州港口共同推进铁矿石加工项目,以提升铁矿石产品品质,推动钢铁脱碳,助推绿色钢铁发展。
4、中天南通公司成功通过MC冶金产品和绿色产品认证
近日,中天南通公司的HRB500E等高端绿色精品钢顺利通过“绿色产品”现场评价,荣获《绿色钢材产品评价要求》四星绿色产品标准。同时,HRB400E(B)、HRB500E(B)系列也顺利斩获MC冶金产品认证证书,标志着公司在绿色钢铁与高品质产品制造领域取得了里程碑式突破。
5、凌钢南扩项目土建主体结构施工完成
11月28日,凌钢第一炼钢厂南扩项目抢抓黄金施工期,奋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中标仅两个月完成土建主体结构施工。项目位于辽宁省凌源市凌源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区内,主要施工内容为炼钢主厂房南扩、冶炼与连铸工艺设施,以及各类配套介质管道、电气、消防等。
6、太钢全废钢低碳高等级取向硅钢助力高端装备绿色转型
太钢集团积极践行“双碳”战略,日前成功开发全废钢高等级取向硅钢,并批量应用至高效节能变压器领域,在提升专业领域技术水平的同时,为推动电力行业高端装备绿色转型提供了关键材料。
7、包钢股份:累计回购0.26%股份耗资1.99亿元
包钢股份(600010.SH)发布公告,截至2024年11月30日,公司已累计回购股份1.16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26%,购买的最高价为2.09元/股、最低价为1.38元/股,已支付的总金额为1.99亿元。
8、越南对华H型钢作出反倾销期中复审终裁
2024年11月25日,越南工贸部发布第3098/QC-BCT号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H型钢产品作出反倾销期中复审终裁,决定将河北津西型钢有限公司及其关联贸易商河北津西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河北津西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新亚熙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及ChinaOrientalSingaporePet.Ltd.的反倾销税均调整为13.38%。措施自公告发布之日起15日后生效。
9、美国钢企支持特朗普扩大钢铁关税
据报道,美国钢铁产业协会(SteelManufacturersAssociation)希望重新对来自英国、欧盟和日本的钢铁征收关税。这些国家曾被列入特朗普2018年的关税清单,但拜登后来允许对一些钢铁进口免税。该协会成员包括SteelDynamics和美国最大的钢铁生产商Nucor。
10、淡水河谷:预计中国2025年钢铁产量10.1亿吨
淡水河谷:预计中国2025年钢铁产量10.1亿吨,全球钢铁产量将达到19.4亿吨。
11、巴西淡水河谷预计2030年后的铜产量为42万-50万吨
巴西淡水河谷预计2030年后的铜产量为42万-50万吨,预计2035年铜产量约为70万吨;预计本财年镍产量为6万吨,此前预期为5.3万吨至6.8万吨;预计2025年镍产量将在6万至7.5万吨之间;2026年镍产量将在7.5万至21万吨之间。
12、日本制铁回应特朗普表态,重申收购将促进美国钢铁公司发展
13、印度钢铁巨头JSW计划推出自有电动汽车品牌
12月3日,印度钢铁制造商JSW董事长SajjanJindal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该公司计划推出自己的电动汽车品牌。这标志着JSW将成为印度不断增长的电动汽车行业的重要参与者。
14、英国考虑将英国钢铁公司重新国有化
英国部长们正在考虑将英国钢铁公司重新国有化,这是挽救数千个工作岗位的最后一搏。商务大臣乔纳森·雷诺兹(JonathanReynolds)正在与英国钢铁公司及其所有者进行谈判,以商定各方应为其斯肯索普主要工厂的救援计划投入多少资金。谈判几乎没有进展的迹象,消息人士称,雷诺兹愿意完全接管该公司,此举将扭转玛格丽特·撒切尔1988年对英国钢铁业的私有化。
15、LME期铜收涨119美元
LME期铜收涨119美元,涨幅超过1.32%,报9112美元/吨。LME期铝收涨20美元,报2610美元/吨。LME期锌收涨19美元,报3096美元/吨。LME期铅收涨4美元,报2080美元/吨。LME期镍收涨322美元,涨幅2.05%,报16015美元/吨。LME期锡收涨251美元,涨约0.88%,报28824美元/吨。LME期钴收平,报24300美元/吨。
16、BDI指数连续第五日下滑
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周二连续第五日下滑,至12个月低点,因较大型船舶运费下降。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下跌61点,至1237点,为2023年9月以来最低水准。海岬型船运价指数下滑181点,报1792点,触及10月28日以来最低水准。海岬型船日均获利下跌1500美元,至14863美元。
17、周二国内期货夜盘多数收涨
棕榈油夜盘收涨约1.8%,20号胶、橡胶、对二甲苯、豆油也涨超1%,铁矿石涨约0.9%。燃油、纯碱、玻璃夜盘则收跌约0.7%,焦煤跌约1.7%。国际铜夜盘收涨1.56%,沪铜收涨1.16%,沪铝收涨0.12%,沪锌收跌0.06%,沪铅收跌0.14%,沪镍收涨2.08%,沪锡收涨0.60%。氧化铝夜盘收涨0.58%。不锈钢夜盘收涨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