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1省份平均工资具体情况(公布)

近年来,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保持逐年增长态势。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20698元,比上年增加6669元,名义增长5.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5%。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8340元,比上年增加3103元,名义增长4.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5%。

国家统计局编著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24》公布了2023年31个省份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从平均工资来看,非私营单位中,共有21个省份超过10万元,其中,上海、北京、西藏、天津、浙江、广东、江苏、青海、宁夏和海南位居前十。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

员工月平均工资按照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应得工资计算平均值,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除此之外,并无其他法条直接关联到月平均工资的计算方法。

其实,从法律规定来看,月平均工资的计算方法很简单,就是每个月应得工资的平均数,但为什么还会存在计算错误的情况呢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没能正确理解何谓“应得工资”。

在解决何谓“应得工资”之前,我们先来普及“工资”的法律定义。

根据法律规定,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劳动关系双方的约定,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

具体而言,工资由以下部分组成:

1)计时工资;

2)计件工资(其中包括按营业额提成或利润提成办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

3)奖金(如年终奖、季度奖);

4)津贴(如岗位津贴)和补贴(如餐补、交通补贴等);

5)加班加点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包括: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因病、工伤、产假、计划生育假、婚丧假、事假、探亲假、定期休假、停工学习、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等原因按计时工资标准或计时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资;附加工资、保留工资)。

然后,再来看法律意义上的“应得工资”。

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双方劳动合同的约定,根据上述所有工资组成部分计算应支付给员工提供了正常劳动情况下的工资即为法律意义上的“应得工资”,但由于存在以下工资扣减的情形导致员工实际到手工资(以下称“实发工资”)一般会少于应得工资:

用人单位可依法从员工工资中代扣或者代缴下列费用:

(一)员工本人工资的个人所得税;

(二)员工个人负担的社会保险费;

(三)协助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由员工负担的抚养费、抚养费、赡养费;

(四)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由用人单位从员工工资中代扣或者代缴的其他费用;

用人单位可以从员工工资中扣减下列费用:

(一)员工赔偿因本人原因造成用人单位经济损失的费用;

(二)用人单位按照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对员工进行的违纪经济处罚;

(三)经员工本人同意的其他费用。

用人单位每月扣减前款第(一)、(二)项费用后的员工工资余额不得低于最低工资。

需要强调的是为平衡员工与用人单位双方权益,《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也为“月平均工资”设定了最低和最高的限额。

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劳动者月平均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在聊平均工资前需要了解工资总额的概念。

工资总额是一年内单位发给全体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不仅仅是每个月每个人工资卡上的工资总和。统计制度规定,工资总额是税前工资,所以工资总额还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为其代扣或代缴的个人所得税、住房公积金和社会保险基金个人缴纳部分等。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是一项以企业、事业、机关、民间非营利组织等法人单位为调查对象的统计调查。工资统计的是单位就业人员,而个体就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非单位就业人员不在工资统计范围内。也就是说目前统计部门公布的平均工资不含个体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

THE END
1.工资新标准,2024年11月30日,全国各地最新平均工资(薪资)排名国内最新工资标准,2024年11月30日,全国各地各类岗位最新平均工资(薪资)表。北京市各行业工资排名(平均工资)1文化传播 ¥25000 2水泥 ¥17642 3设计院 ¥16818 4矿产 ¥16305 5研究所 ¥15888 6冶金 ¥15750 7建筑设计 ¥15545 8石油 ¥15229 9基金 ¥14801 10诊所 ¥14554 上海市各行业工资排名(平均工资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5293265061031498&wfr=spider&for=pc
2.2023年31省平均工资公布!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 31省2023年平均工资数据 一起来围观一下 2023年全国城镇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 ?2023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20698元,比上年增加6669元,名义增长5.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5%。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Mjk4MzMyMA==&mid=2247699942&idx=1&sn=74e16e7f6fa1a4f87ecf485a89253569&chksm=9a8446b51907292c714cc295add5219a669252da47d652654a80791a6210727e36bd11a40d3b&scene=27
3.内蒙古历年社会平均工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24年更新)包括内蒙古历年社会平均工资(社平工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全口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居民可支配收入等统计数据信息及相关政策法规。https://m12333.cn/pingjungongzi/neimenggu.aspx
4.上海平均工资标准2024年最新公布上海市2023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2307元/月。(上一年度平均工资为12183元/月) 2024上海平均工资标准2024年最新公布 上海人社局2024年7月31日发布通知:本市2023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65905275?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3年修正)主席令第11号公布自202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23年9月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2023年9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https://fzfg.tit.edu.cn/info/1006/3272.htm
6.强势美元恐引发货币危机严重打击全球经济按照这一决定,日本全国平均最低工资将达到时薪798日元。今后日本各地将根据这一标准设定具体额度,并于今年秋季开始应用。 日本最低工资指的是企业必须向员工支付的最低时薪。为实现经济良性循环,日本政府也认为必须增加国民收入,因此做出这一判断。 朝日新闻 | 日本劳资谈判结果显示工资上涨率为17年最高水准 https://news.cri.cn/2015-7-29/106fab88-e8f5-4676-cacb-b89c32d27506.html
7.2023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及2024年度工资福利待遇标准公布2023年度本市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00260元,月平均工资为8355元。 二、相关福利待遇 2024年度工伤保险和防暑降温费、高温津贴、中班津贴、夜班津贴等福利待遇标准,按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8355元计算,自2024年1月1日起执行。具体标准见《2024年度相关待遇简表》。 https://www.shkp.org.cn/content.html?type=lc&id=440937
8.2024年全国社保基数一览表2024各省社保基数排名一览表→买购网社保缴费基数是指企业或者职工个人用于计算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基数,这个数值按照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来确定,基数越高,人们缴纳社保的费用越高。那么2024年各地社保缴费基数是多少?哪些城市社保基数高一点?本期整理了2024年各省市社保缴费基数一览表,下面一起来看全国社保缴费基数排名。 https://www.maigoo.com/news/691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