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盖世汽车注意到,理想汽车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2024款理想L7、理想L8、理想L9及理想MEGA将采用全新的价格体系。
价目表显示,理想L9全系,以及L8、L7的顶配Ultra版本、中配Max版本均降价2万元;L8、L7的低配Pro版本降价1.8万元;旗舰MPV理想MEGA则降价3万元,起售价为52.98万元。
同时,理想汽车方面还表示,将为2024款理想L7、理想L8、理想L9及理想MEGA的已提车车主提供现金回馈。
也就是说,理想汽车在通过降价为未来新车主提供优惠的同时,还没有忘了给已经提车的老车主“退钱”。相较于以往部分车企整车价格下调后,引起不少老车主的不满,理想汽车此番操作着实“抚慰人心”。
然而,在新老车主一片“欢声笑语”之时,4月22日,理想汽车港股股价却一度跌超9%。理想此番“降价促销”,到底有何考究?
纯电失误“后遗症”?L系列降价与MEGA有关?
基于此计算,彼时理想L7的售价已经到了28.88万元-34.88万元,跌破30万元大关,理想L8优惠后则售价为30.88万元-36.88万元。
然而,理想汽车官方并未对此做公开宣传。甚至直到今年3月份,理想汽车还依然坚持采取“低调迂回战术”。
根据盖世汽车此前报道,3月12日,理想汽车宣布理想L7、L8的起售价下探1.8万元,分别为30.18万元和32.18万元,与2023款同车型促销后的价格看齐。
此外,彼时理想汽车还宣布,决定调整理想L系列的首销权益:在3月31日前定购2024款L系列的用户,在原有的5000元选装基金的基础上,增加5000元定金抵扣10000元购车款的权益;对于已经付款并提车2024款L系列的用户,将提供8万积分的权益。
不过仍需提及的是,即使当时理想汽车L系列(除却近期新发布的L6)价格已经明显调低,但仍要称之为“变相降价”。
对于彼时面对如火如荼的“价格战”却依然保持“冷静”的理想汽车,有分析称,理想汽车不选择降价的原因,一是稳住消费者对价格的认知;二是其在“国六B”实施的大势下没有清库存压力。
但直至4月22日,理想汽车“坐不住了”。
自此,理想汽车以“官方身份”,直接参与了已经持续近两年有余的“价格战”。其中原因,仍少不了理想汽车首次进攻纯电的失误——MEGA“不响”。
在理想汽车此次整车价格调整策略中,各车型的调价幅度皆有参差,其中细节值得推敲。
显然,MEGA的降价幅度最大,其最新价格为52.98万元,直降3万元。这与理想汽车对MEGA的月销目标设定不无关系。
也就是说,理想MEGA上半个月的销量为683辆,这与理想汽车下调后的销量目标仍然相差甚远。这也或许是理想汽车此次大幅度降低MEGA价格的原因之一。
需要补充的是,有业内人士透露,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马东辉提出对Mega进行降价,且降价之后整车成本或由供应链来背。
L系列(除却最新上市的L6)降价则是由理想汽车副总裁刘杰提出,且理想汽车L系列(除却最新上市的L6)价格调整也与MEGA有许多关联。
正如理想汽车在公告中提到的:“公司将把理想MEGA按照从0到1的节奏去经营,聚焦核心的用户群体,聚焦高端纯电消费能力强的城市,后续L系列的销量资源将增加,L系列的销量有望回到此前的水平。”
停售Air版,避免“同门竞争”?那么L6为何不降?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理想L系列(除却最新发布的L6)价格调整中,理想L7和L8Air版本皆不在其中。
盖世汽车查阅某汽车信息服务平台发现,理想L7和L8Air版皆显示已停售。
其中缘由,除却L7、L8、L9系列在理想汽车车型矩阵中的定位因素之外,或许还与理想汽车最新上市的理想L6有关。
对比理想L7Air版,最低指导价近30万元,若其参与理想汽车此次整车价格调整,其价格将下探到30万元以内,或将直接“降维打击”到最新上市的理想L6。为避免自家产品互相为难,理想汽车将Air版“剔除”。
由此观之,理想L7、L8、L9已经严丝合缝地覆盖了30.18万元到43.98万元的价格区间,这三款车型将完全负责30万-45万市场,理想L6则专攻25-30万级市场。
对于最新上市的理想L6并未参与此次价格调整的原因,有消息称,理想汽车方面表示,L6已经是降价发布。刘杰此前表示,L6Pro版原本定价为25.98万元,但最终还是调整为24.98万元进行发布。
据悉,实际上,理想L6在2023年的早期定价过程中,曾经考虑过定位到26.98万元。然而,随着2024年的到来和理想MEGA遭遇的困境,理想汽车内部在组织调整之后,主动做出了将L6价格下调的决定。
4月21日,理想汽车发布数据显示,理想L6上市72小时内,已经累计定单突破10,000台。
对于这一订单数据,有业内分析人士告诉盖世汽车:虽然不惊喜,但称得上“稳”。
在当时,2022年上市的旧版问界M7竞争对手为理想ONE,这款车曾对理想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冲击。也是在这时,经过深刻思考的李想,决定深入学习华为。
但事实是,自此之后,“虚心学习”的理想仍然时常感受到来自问界的压力。
盖世汽车注意到,今年以来,理想汽车的销量曾连续多月被问界超越。
时至今日,最新上市的理想L6,仍逃不掉来自问界的“施压”。L6一经发布,便径直与去年上市的新款问界M7展开竞争。
去年10月,余承东在朋友圈谈及了新款问界M7的销量情况。他表示:“(去年)10月6日问界新M7大定达到了7000台,昨天(去年10月5日)3500台,两天超过1万台。”
也就是说,相对于理想L6“上市72小时内累计定单突破10,000台”,曾经的新款问界M7曾在上市超过半个月后,仍能创下48小时内订单突破10000台的成绩,且彼时新款问界M7最低价格为Plus五座后驱版售价24.98万元(与理想L6最低价格一致)。此市场表现不容小觑。
该人士还表示,未来,理想面对来自问界的压力只增不减。“如果问界M5以20万起售,那么理想的应对策略无非有三种:要么拉一款新车出来,要么在已有的车型中增加配置,要么就是降价。或许降价的可能性更大。”该人士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