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开车像在所有地方开车一样,需要有一个车和车牌(废话+1),但是北京又有其特殊性,下面展开说。
因为车牌供大于求,所以为了保证传说中的「公平」,所以会采用摇号的方式进行车牌的发放。车牌在这里其实指的车牌指标,指标分油标和电标,其中,油标可以上油牌(蓝色)和电牌(绿色),但是电标只能上电牌。
上古时代,混沌初开,天地不分,理所当然的,指标也不分电标和和油标,一律采用摇号的方式进行分配。最近几年国家为了鼓励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北京方面的政策开始向新能源车倾斜,不但购车免了购置税,还有政府补贴,最重要的是新能源车牌早期采用的是排队的方式进行分配,所以非常好拿到。但是最近几年因为新能源车又变多了,又开始供不应求,于是新能源车牌也开始要排好久才能拿到,于是为了保证传说中的「公平」和解决家庭用车的硬性需求(个人用车可能只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属于软性需求,优先级低;家庭用车有接送孩子、老人等需求,属于硬性需求,优先级高),研究出了「以家庭为单位优先排新能源号」的政策,如果家庭三代人都是北京人且名下无车,则积分会非常高,非常简单就可以拿到新能源号。如果仅仅是外地户口只有北京市工作居住证/北京市居住证,且只有一代人(例如我们),则会非常难。
摇号需要先申请,通过资格审核了才可以,具体资格去官网了解即可。指标配置是每年的5月26日配置新能源指标(按积分,一定积分的才会给拍照,可以查查去年是多少积分拿到牌照的),每年的6月26日和12月26日摇油车指标,至于为什么都是26日,可能是因为局长闺女生日吧。
新能源是排队的,而排队是按积分的,计算规则如下:
我以家庭为单位截止2023年2月26日,积分为10分(妈的):
具体可以去官网[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信息系统]([objectObject])了解更多。
首先是找到指标人,这个过程基本有三种方式:
一般建议是优先找熟人,价格上我所在的2023年,油车价格3年一般4.1~4.5万,5年6.1~6.5万,油牌比电牌贵一点,不过大概也就一两千块每年的差距。
租赁的详细过程为:
法律规定:个人名下有车牌指标,结婚满一年后可以办理车辆转移登记,将指标转移到配偶名下。这个是钻法律空子,关键是需要车管所有人,毕竟车管所的人就是干这个的,一眼就能看出来你这真结婚还是假结婚套车牌的,车管所里没有关系根本不可能成功,被发现后指标没收+罚款+3年内不得申请指标。所以走这条路一定是找中介,因为普通人车管所不会有人。2023年价格一般在12万左右。
开公司的符合条件的(一年纳税5万等条件,具体可以自己研究下)可以摇公牌照,机会比个人要大些。牌照是登记在公司名下的,公司法人负责,如果公司倒闭,则指标收回,因此如果想指标不收回,则可以找有意向的人收购该公司即可,此为唯一正规合法途径的获取车牌照。2023年价格一般在35万左右,价格波动较大,可能一年就波动10万。
其他的还有背户车等,就是无法过户的车,如车主死亡等,具体可以自己研究下,不过风险极高,不说了。
车牌搞定后,就是车辆的研究了,车辆当然分电车和油车,简单来说需要注意的是:
另外,混动的车分插电式、增程式,还有其他类型,大家可以自己去看下,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可以直接插电的混动车才可以上电牌(虽然如上所说需要油标)。
优势:
劣势:
首先是想体验一下特斯拉,毕竟名气大,汽车界的苹果,但是老婆说电车充电费劲是其一,其二逢年过节回家的话有续航焦虑,说她同事买了个电车,空调都不敢开。因为我在买车之前对车完全不了解,没开过油车也没开过电车,因此看车的时候都看了看,并没有一上来就说一定要买油车或者电车或者混动等。
这里注意一下,去看的时候最好去xxx中心,而不是xxx体验店,因为前者可以为车主争取到更多的权益,而xx体验店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关门了。
总体来说比亚迪宋摸着的感觉就是,廉价。当然,因为是人生第一次去看车,所以第一眼看着觉得还不错,白白的,坐着也舒服,后排空间也大,内饰也中规中矩,没感觉到惊艳也没感觉到有多不好,没感觉有什么大问题。
但是买东西是不能对比的,后来看了小鹏的车、逛街无意间看到的阿维塔——说是华为和其他两家什么的联合出的车,之前都没听说过,还以为是杂牌,去问了才知道是高端产品34万起步的——才知道什么是高端,豪车在直观上的感觉(暂不提驾驶体验)会在以下几点上有别与低价车:
问了销售,说现在定比亚迪宋plus得两个多月左右才能交货。第一次去看车,忘了拍照。
总体来说,小鹏的差异点(好的不好的都说一下)在:
另外,三里屯店说是他们的旗舰店,华北第一家。问价的时候,他们说也有一些P5的展览车、库房现车卖,后者说是每年会申请一些展览车,但是暂时还没展示出来,也是属于那种全新的车,会比纯现做的新车便宜5000块且终身免费充电。还有一种是交了定金,车也出来了,但是车主改配了(没说退订,哈哈),然后车就放在库房了,也是全新的。纯新车需要等1个月左右现做。后来在网上看视频的时候才知道这是他们销售的一贯说辞,其实就是车卖不出去,果然如前面大家对各个车的吐槽的一样「小鹏是一直在降价,但是死不承认」,就是以各种说辞降价,哈哈。
还有一点,本来我和老婆过去说只是想看看了解下,销售跟我们说还有一款SUV(就是G3那款)在下面地库没在展厅,可以让他同事开上来一起去看看,我以为只是「去看看」所以就说好。结果去看了之后直接坐上去,找我要驾照说做个登记,我第一次也没经验就寻思怎么看车还要登记驾照,不过也没多想于是就给他了,然后他跟我说因为我开车少不敢开车,所以就让我试乘一下即可,然后就边开边让给我讲解。虽然「来都来了」并没有很抵触,而且开的过程中也讲解的很详细,但是因为一开始没有说明「去看看」就是「去试驾」,所以让我有点不爽感觉被套路了。
看了下M5,感觉不错,主驾座椅头部两侧有两个喇叭,中控台的平板是我目前见过国产车里最高清的,应该是跟特斯拉是同款,交互界面也跟特斯拉类似,应该对标的就是特斯拉Y,售价都差不多。
另外空间也还行,车门、车漆等,都做的不错,比比亚迪强,毕竟贵了8万多呢。不过老婆感觉跟比亚迪没区别,加上在数码产品对华为品牌一贯的debuff(吹牛逼第一,产品体验垃圾),都是廉价车,看来是飘了。
M5有增程式混动的和纯电动的,25万,但是看了懂车帝,里面都是22万落地的,不知道怎么操作的(可能深圳去年补贴3万)。
之所以突然看到了二线豪车凯迪拉克,是因为看完问界M5后,刚好看到对面有个凯迪拉克的展车,就过来看看,一问才知道是凯迪拉克旗下唯一一款纯电动车,叫LYRIQ。
但是售价43万起售超预算了,另外说是本年5月份左右有个降配版的电动车要出,30万左右,目前这款是650公里的续航。
不过老婆一眼就看上了,豪华的内饰、科技感的超长一体的显示屏、大空间、可以打开的天窗(还没见过哪款电动车天窗可以打开的)。
另外,经过凯迪拉克店员的「好心提醒」(可能是我跟他说我去看过比亚迪宋DM-i),他说现在混动技术就是个过度产品,你看那些开了较久的,比如开了8年的混动车现在是什么样子就知道了。
本来从北门进一路下来先遇到理想店,但是着急去洗手间,所以直接略过了,在去洗手间的路上碰到了特斯拉,所以先去看了下特斯拉ModelY。
「浮夸是浮夸者的通行证,简洁是简洁者的墓志铭」:
如网上所说,毛坯房内饰,但是让我震惊的是,老婆很喜欢,说这就是科技电车应该有的简洁,别的车整的有的没的,技能点加的什么乱七八糟的(比如蔚来的那个车载小精灵,下面有提到)。
然后基本就是简约风,坐上去感受了下,不错;看了看储物空间,贼大,不错;看了看外形,摸了摸金属漆,不错(此处点一下比亚迪宋Plus的薄车漆)。
老婆和我看完都想买,就有点上头的感觉,于是我们各自发了个朋友圈,问问大家特斯拉有什么不能买的缺点。朋友有说刹车问题的、有说价格问题的、有推荐其他品牌的、有睡觉送枕头的:
超30万的电车,太贵,算了。理想one看有人到手才24万,不知道怎么操作的,可能去年买的,有补贴。店面在门口我们随便问了问照片都没拍直接走了。
刚好看到门口有奥迪Q4电车的展车,就去看了下,结果自始至终都没人搭理我们,可能我们不是他们的目标客户吧:
毕竟福特也是老品牌了,世界上第一条汽车流水线发明者,虽然之前没了解过这个品牌,刚好碰见了就给个面子去看看。外形上没什么好说的,见仁见智。就是这个中控台,不知道为什么总给人一种「老男人穿潮牌想装年轻但是年纪在那儿摆着没装成功」的感觉:
蔚来的车配置很高,里面整了一堆有的没的,比如放到中间的那个类似天猫精灵的那个东西,车也很大,所以卖的也贵,也没必要,跟我们的预期不符。
PS:后来刷抖音看到有人对中间那个「小精灵」做了个装饰,感觉毫无违和感(波波):
注:波波是七龙珠里面的角色,作为神的仆人和伙伴(日本漫画从右往左看):
没什么感觉,没什么优势,销售也不热情。
电车差不多看了一遍,没看的还有埃安、高合等,虽然有些电车我们并不是目标群体,但是我们就是想去看看差异,看看高端和低端的区别在哪些方面,不过碍于特斯拉在我们心里面的地位,所以后面基本就没看电车了。
另外,如前所言,我们一开始并没有油车和电车的偏好,只是看到了特斯拉后非常喜欢,这让我很多朋友误以为我要买电车就不考虑油车了,还是那句话「综合对比」。
既然看油车,就要知道油车的一些基本参数是什么意思,下面简单科普一下,说是科普,其实原理看完就忘,只是记住如何分辨好坏了(其实我一开始也啥都不知道,遇到不懂的勤搜就行了):
网上了解了20~30万的合资油车,基本有:宝马X1,凯迪拉克XT4,沃尔沃XC40,奥迪Q3,奔驰GLC,林肯冒险家。下面逐个看。
周六外出回来在小区里面路上走的时候,特意数了数多少人买了特斯拉,发现很多,光我们楼下就有三辆ModelY,一辆红色的Model3。于是凑近看了看,然后突然看到车灯闪了一下,隐约记得特斯拉有哨兵模式,就是如果检测到有人靠近车就会报警然后发送通知给车主手机App。
周六中午吃过饭就说去看车,结果老婆吃完饭就困了,睡到下午4点。我之前看车的都是位于商城的体验店,他们都是跟商场一样晚上10点下班,所以我想当然的以为这些4s店也都是10点下班,于是就出发了。
名字叫北京路通威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去了之后先去看了凯迪拉克XT4,确实好看,第一次看没什么经验,就拍了张照片,问了问油耗优惠等。
同事说她买的是XC40,之前也看过XT4,感觉爹味太浓,算了就。我和老婆感觉都很喜欢,凯迪拉克有种豪车的感觉(虽然是二线豪车),用料扎实,而且配置很有诚意,因为凯迪拉克无论是XT4、XT5还是其他车型,用的都是统一的2.0T发动机,没有像其他车一样,低端车用低端发动机,需要加价才给你配置的舒服,所以我是比较倾向于凯迪拉克的。
问了问价格,销售说指定几款车型颜色可以贷款,也可以全款。我说我们准备租车牌,销售说没有问题,租车人和实际承租人可以分开(传说中的「指贷分离」)。我问是贷款划算还是全款划算,他说肯定是贷款划算,说银行贷款给你后,会给我们4s店返点,我们会把这个返点优惠到车价里面给顾客。但是注意,这里销售没有跟我们说「金融服务费」的事情,但是据我所知,这笔钱是要给4s店的。于是我说,是不是还有个金融服务费?他犹豫了一下说有的,不过可以谈。这里就让我不舒服了,因为这是一个不诚实的销售,我是一个多疑的人,一个不诚实的销售是无法取得我的完全信任的。后面我去看沃尔沃,销售主动跟我们说贷款只有支付给银行的利息,没有给4s店的金融服务费。
然后就聊到油耗,销售说「看个人习惯,有些车主可以开到8个字」,我当时就震惊了。因为我之前算过一笔账,就是是按「最大」油耗8升/百公里算的,一年要花将近1万油钱。但是现在,听销售的意思,我还得省点开车,才能到8升,然后再问,他说,如果你脚脚地板油的话,车主业有开到12的。我心里有点无语,看了看媳妇儿,她也有点无语,本来还想买XT4的,看来还得再考虑下了。
来金港还想看奔驰的GLB、GLC,但是凯迪拉克的销售告诉我说这个汽车中心没有普通的奔驰,都是商务奔驰车,我们就没去看了。
名字叫北京燕豪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然后去了沃尔沃,正如前所言,我以为这儿的店都是10点下班,结果他们5点半就下班了,所以我们去的时候一个销售接待我们的都没有,于是我们就简单的看了看车就回去了。
然后走到大门的路上,看到门口就是宝马,就是就准备去看看X1,结果被告知X1没有展车,虽然本来就没考虑X1,但是好歹去看看体验下大家说的「只是买了个标」也不是不行,结果连看都没看到,无语。
金港对面有个蟹岛的特斯拉交付中心,不知道能不能试车,而且离这边有2公里左右,加上那天的风很大,就没去看直接回家了。
跟朋友中午在家吃过饭之后我们三人就一起朋友开车去了望京特斯拉中心,说实话也没什么好看的,只是想再来了解下,因为之前是在体验店看的,没有到稍微大一点的中心店看看,刚好朋友也没体验过特斯拉,她也有车,就一起来看看顺便试驾了一下。
来之后,有位销售接待我们,但是因为我们没有预约,说到一半去接待有预约的客人了,我们被晾到一边,直到我提出想试驾一下,才有另一个销售过来跟我们一起试驾。在我们看车的过程中有三四对人过来看车,都是情侣,男秃女美的那种,看着都是技术男,哈哈。
这个销售是个小伙子,比较年轻,也比较热心,跟我们介绍车怎么开,怎么打转向灯,怎么挂挡,怎么开辅助驾驶。本来是我朋友试驾的,看到这么简单,开到一半我问能不能开到一个宽敞的地方,我也想试驾一下,但是我拿驾照没摸过车。特斯拉的销售小哥一直跟我说「完全可以,这车很好开的,没事儿你尽管开,蹭了刮了的我们有保险算我们的跟您没关系」,所以我才在销售小哥和朋友和老婆的紧张注视下试驾了一下,然后从那儿开回到体验店了。一路上都是单踏板模式,确实比较好开也比较顺利的回到店里了。
朋友反馈说这车的方向盘比她的沃尔沃方向盘沉,我之前开过表弟的比亚迪宋PlusDM-i,比较而言特斯拉的方向盘确实比较重,但是稍微打个方向盘,车辆就能转很大的弯,ModeX和ModelS的方向盘甚至是方形的,叫「Yoke」,如下图:
试想如果转动比不高的话,就不可能做成方形的。我之前学车的时候,方向盘都得打好几圈才能打死,特斯拉只需要一圈就可以拐弯。不过朋友说比沃尔沃xc40沉,这个要等我去体验一下xc40再说了。
后话:后来订车后,又去蹭试驾车涨经验,刚好蓝港到了一辆ModelS,就去摸了摸,确实不错。所以说ModeY/3内饰差,还是因为成本考虑,水军还洗地,说什么特斯拉走极简科技风,无语。
其实主要就是电池的差异,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的差异,前者耐高温、成本低、低温续航较差;后者不耐高温、成本高、低温续航较好。因此我们在寒冷的北京更考虑长续航版。
巧合的是,我们刚开始考虑特斯拉的时候,刚好特斯拉modelY的价格标准续航下降到25.99万,长续航为30.99万,而在我们看车犹豫要不要买电车的时候,特斯拉的这两个版本各自上涨了2000元,也就是一个AirPodsPro2的价格还多,这让我有点接受不能,于是发微博吐槽道(涨了4k是口误了,其实是各个版本涨了2000):
另外还想趁着油车的手感,再试试也在附近的特斯拉蟹岛交付中心(特斯拉北京有两个交付中心,其中一个就在蟹岛)里的ModelY。但是因为9点50才到,去的晚,所以最后只试了前三个品牌就到12点,然后就回家了。
上面说试驾了沃尔沃XC40、林肯冒险家、凯迪拉克XT4,这里就说一下各自的经过穿插一下相同试驾过程(因为试驾三家选择的路线都是一样的,可能是因为我跟他们都说了我是新手,所以他们都不约而同的选了附近驾校一段作为科目三场地的路段作为试驾路线)中的不同对比之处,老婆今天睡懒觉,所以这次试驾是我自己去的。
这里注意一下,试驾协议中有可能有「试驾过程造成车辆的损伤费用,由试驾者出。」的内容。我以为试驾车都像特斯拉一样「您随便开,刮了蹭了算我们的,您不是刚开车吗?没事儿来我们店里找我用ModelY练车都行,我给你当陪练」,后来试驾凯迪拉克的时候销售才告诉我「试驾车尽量避免剐蹭,不然损失算试驾者的」我才知道并不是每一家的服务都像特斯拉那么好。
因为先联系的沃尔沃那位热心的销售,所以先去了他们店。
进来之后才知道接待我的并不是那位销售,因为她只是售前销售,负责引流的,到店之后的讲解和试驾是另一位销售(也是位女同志),沃尔沃的销售同时也陪同客户试驾:
去了开门见山:我联系了xxx,今天要来试驾一下xc40,在要了我的驾驶证后我就在旁边等着了,一会儿就有一位销售让我签了一个试驾协议(我没仔细看)后就带我出去试驾了,我说我刚开车没几天,属于新手,一会儿上路你给我找条人少的地儿,多指导一下,她说没问题。
销售同时也是试驾员,上车后就给我讲解车的启动、灯光等内容,因为我说了我是新手所以她先带我试乘,只让我开回来的路。试驾过程当然很顺利,除了过一个路口的时候,我没注意结果红灯了,但是我还是开过去了,销售跟我说没事儿,「扣分算我的」,让我很愧疚了一下。
试驾过程中,销售就在旁边跟我讲解安全材质对宝宝好(因为我说了准备生孩子才看车的)、空气净化无污染,北京这天气这个功能非常实用,全程都在讲解车,很不错。
相比而言,林肯的全程就挺离谱,我先被大门(还没到室内)保安拦住,问「你来干什么的?叫什么名字?有约销售否?」(离谱+1)我很诧异,反问道:「现在不是没疫情了吗?咋,这是不让进还是要登记啊?我来看看车试驾一下,没约销售」说着我就走到楼门口了,然后身后的保安大喊:「曹先生!接待一下!来试驾的!」(离谱+2)然后一排的人,大概7、8个,站在门口说「欢迎光临~」,我又诧异了一下,心里道「他们都不上班的吗,净站门口欢迎光临就能赚工资???」(离谱+3)。
然后有个大叔模样的人,其实他在门口就看到我了,但是他没理我(不爽),直到我进去了说我想看冒险家,试驾一下,他才跟着我过来,然后带我到冒险家车旁边说这辆就是,(因为我之前没看过林肯的实车)然后我就上去坐了坐,感受了一下车坐垫、后备箱、后排空间等。有以下特点:
后排空间挺大的,这个终于正常点了:
档位设计的很新颖,按钮式的,注意看中控台下方的空调口下方的档位按钮:
座位调节按钮放到车门上,后来看奔驰GLC发现也是如此(对不起林肯,我承认刚才说话有点大声):
后备箱的门打开的按钮在正中间偏右的位置,导致我我找了半天,这时另一位销售过来看到了说来我帮您开,整得我很尴尬(下图箭头处就是开后备箱的按钮位置):
不过,林肯比较好的一点是,试驾的那位小哥很热心的讲解车辆情况,驾驶技术也非常好(相比我而言),人也很帅,这里口头表扬一次。然后还是跟之前试驾沃尔沃一样,把我带到科目三考点让我开回去。
之后就回店里了,我让销售帮我算一下钱,比如贷款和不贷款的话价格如何、可否进行指贷分离等,那位销售说「您刚试驾这款车已经停产了,卖一辆少一辆,所以现在有优惠,但是因为考虑到您现在还不买车,得一个月以后才能用车了,所以一个月以后您可以等23款的冒险家,但是那个时候优惠就少了」(我让他给我算钱,他给我说新款旧款,离谱+8),然后只给我说了个大概价:最高26万,看我是买旧款还是新款,到时候确定了过来还可以谈。
去凯迪拉克门店的路上路过川崎摩托店,拍了下:
最不爽的凯迪拉克的试驾了,因为过于闹心,我就只拍了展览车,试驾车等情况我都没拍:
我说「对,但是因为之前试驾了特斯拉感觉不太好(其实恰恰相反,真是太好了!),所以还是想过来试驾一下油车(一拉一踩)看看」。然后就要我的驾照去登记了。过了一会儿,他回来了,告诉我说,您尽量开慢点别刮着蹭着,不然虽然车有保险,但是您还是要赔钱的。(你看我像赔不起?还是说我一看就是经常蹭车的人?我敢来试驾就说明我上过路好吗?不爽+2)。之后一位一直在旁边站着的大叔说,走吧,我带你去试驾,然后我就跟着他出去了。
试驾XC40这款车的时候,感觉上来说,确实跟那位买了XC40,跟我一起试驾特斯拉ModelY的朋友说的一样,方向盘比较顺滑(后来知道特斯拉可以选择运动模式、舒适模式等可以调整方向盘的软硬度),相比而言特斯拉的方向盘就比较硬(所以特斯拉才会有方形的方向盘,因为稍微打一点就会拐弯,同时硬也有特斯拉自动驾驶的缘故)。我还试了试深踩油门加速、转向、猛踩刹车,等操作;用心感受了一下滤震(过坑洼、减速带时候的振动感觉)、静音性、气味等,都基本比较正常(因为我开车少),感觉不出什么不舒服之处。
试驾林肯冒险家的时候,也试了试上面说的几项操作,感觉上来说,跟XC40类似,二者感觉上没有什么不同,就是陪同的小伙子比较好(当然XC40的女同志也好)。
试驾凯迪拉克XT4的时候就有问题了,首先那个车速还没上30的时候(销售开车到试驾点过程中),车内就能感觉到非常大的噪音,我很诧异的问了下「车窗户都关了是吧」,然后销售说都关了,估计是知道我想问什么,接着补充道「这辆车的轮毂比较大,是21寸的轮毂,车胎偏硬,属于运动型的」,然后继续说「这车有经验的开,车下面一个石子儿都能感觉的出来,运动性很强」。于是我恍然大悟原来不同车的「运动型」表示的是这个意思,就是想达到「人车合一」的境界,就要用身体去感受车辆所受到的反馈,车颠簸,人也颠簸;车胎胎噪大,车内人听着声音也大。于是决定放弃凯迪拉克这款车。
试驾了一圈后觉得基本就是在XC40和ModelY之间纠结了。老婆在摸鱼的时候也在问别已经买了ModelY的同事的驾驶感受以及和准备买车的人交流心得,这一交流不要紧,差点激情下单:
后来问买了XC40的朋友说XC40有什么缺点的时候得知后备箱比较小、副驾驶没有电子调节(好像现在都有了,她买的老款)等,想再去看看XC60,我说我不想去试驾XC60了,纯看看就行了,贵了好几万,而且算中型SUV太大了,也没必要。
然后突然想起来之前提到的领克还没看,不过在看了几个黑文之后就不考虑领克了,说传动轴生锈、异响、按键松垮,加上我们对国产的东西想当然的以为,决定还是放弃领克了。
上次在金港试驾沃尔沃、凯迪拉克、林肯的时候,老婆早上要睡觉就没去,所以还想跟我一起去试驾一次,所以我原本打算去试试XC60、奔驰GLC260、特斯拉ModelY,但是找了半天并没有发现有一个地方这三者离得很近的,于是我请示了老婆两个方案:
请示了老婆,选了方案二,因为后者离她之前上班的地方猎豹软件园很近,刚好去看看,另一方面离朝阳大悦城很近,试完车可以去吃个饭。
先预约的奔驰,就去店里了,地址是「北京波士瑞达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这个地方包含了奔驰的销售和售后,以及其他车的销售,所以地方非常大,人也非常多:
一进门就看到了我们想试驾的那款车的——高配版,GLC300LSUV,四驱动力更足、轮毂更大、带车蹬子等:
不愧是豪车,老婆一下就看上了(说实话老婆的眼光我还是相信的,她总能在不知道价格的情况下一眼挑中最贵的),内饰、小设计(后排居然还有个化妆镜!)等,要不是没钱当场就买了。
然后就是交驾照去试驾了,周末人非常多,居然需要排队,销售介绍说他们这里也卖其他车,迈巴赫什么的,所以比较繁忙。排队试车期间销售帮我们算了一下价格,我们比较惊奇的是一般分期付款的话都是找银行贷款,车企跟银行合做,但是奔驰是自己的金融公司,说是利率比银行低一点。其他的费用就是跟其他车没区别了,关于费用的部分下面单独说。
然后就试车了,试驾之前还走程序给我们念了一遍口号(搞得我很尴尬),内容是:
客户为尊、以礼相待诚信经营、合法得体明码标价、公开透明配件渠道、清晰公示绝不捆绑销售、强制消费绝不使用假件、以次充好
念完了,就带我们出去找试驾车了(后来奔驰还回访问我销售有没有念服务公约,所以这还是一个考核标准,厉害),试驾过程感觉和其他油车没什么特别惊艳的东西,不过车机小小惊讶了一下,一是居然可以这么小,一个是居然跟电车类似有不同的驾驶模式如运动模式、标准模式、舒适模式,不同模式的加速体验不一样,也因此油耗情况也不一样。试驾员也非常耐心讲解,非常好评。
不过一如既往的,油车的加减速顿挫的感觉,有点难受,这个我当时还不确定是车的原因,后来发现油车豪如奔驰都这样,就释然了。小王在后座坐着,感受了一下后排体验,也没试乘出什么问题。
之后销售小哥介绍说,刚才试驾的是22款所以优惠了5万,23款今年5月左右上市,没有优惠。
之后就去了特斯拉姚家园中心,去的过程路过了领克、Smart、飞凡、问界等车企,直接略过(不过后来看了看领克,虽然人家都下班了):
门口停着很多特斯拉(废话):
还看到一辆DUALMOTOR版的ModelS,真壕啊!
然后又给我解释了一下单踏板模式为什么好,但是我还是对这个有一点顾虑,因为在我远远看到人或者看到远方灯变黄了后,不想踩油门想稍微带点刹车的时候,就会想把脚从油门上拿下来去轻踩刹车,结果一松开油门车就开始很快减速,就导致在离人或者红灯很远的地方就停下来了。
还试了下辅助驾驶,往下轻拨两下档杆即可开启辅助驾驶彩虹路(需要在玩具箱里面设置,默认的AP只有两条蓝色的线在道路两边)。说实话当时时速虽然才30多,但是由于左侧离栅栏比较近,右侧又有违规行驶的摩托车,还时不时的穿插着美团外卖小哥,还有马上要过一个路口,前方已经有车辆踩刹车减速了,所以当销售让我手离开键盘方向盘的时候,心里是有点慌的,不过试了一下后发现进入辅助驾驶模式后,手还是需要放到方向盘上,而且此时方向盘会变得很重,你不用力是争抢不过辅助驾驶控制的方向盘的,避免了手搭到方向盘上由于重力碰到方向盘而脱离了车道的风险。
之后,试驾完成就谈了谈优惠,一问还是啥都没有,特斯拉果然是直营店,没办法,试驾到此结束,回来路上就准备买特斯拉了。
回来路上看到了一辆新款的美团单车,没有物理锁,需要用手机App开锁关锁,我跟老婆说你想不想试驾一下这款车,好像是新车,感觉不错的样子,老婆说我每天上班骑车20分钟,可是美团单车的大客户,开了一个月18块的会员,什么样的美团单车我没骑过!
注:分期的钱分的是裸车的钱,不含保险等其他费用。
一般来说,分期比全款更划算,因为车企会跟银行合作,所以银行会返利给车企,车企会把这部分返利让利给消费者。有些车企如凯迪拉克,首付利率固定;有些车企如沃尔沃是最低10%,最高85%首付。这个不固定,视车企不同而定。奔驰有自己集团旗下的金融服务公司,利率会比银行低一点。
基本来说有以下几点,其中核心竞争力加粗显示:
然后抽空有一天直接去店里下订单,本来我想买长续航,但是销售建议我说买标续就够用了,说可以先下个标续,后续如果改主意了还能换,于是我就先定了个标续,用了朋友的引荐码,交了1000元定金,然后就回去了。
期间又研究了一圈(虽然之前就研究过还是想买长续航),最后还是决定换成长续航的比较好,所以联系销售改了下订单配置。
等车期间总是无聊的,想起了之前销售跟我夸下海口说:可以随便来店里练车。于是我联系销售就说要再去试驾试驾,想提车前多练习练习,于是在提车前又去练了几次车。
刚好我的那位销售换到蓝港上班,蓝港那儿刚到了一辆ModelS,于是试驾之前顺便去看了看ModelS,78万属实豪华(毕竟国内不能生产,进口的车)。
想起来我那次去望京试驾,我的销售有事去别的地方了,临时接待我的是另一位销售,他的情商就很高,跟我说了这么一句:对销售来说,挖掘了一个客户,就是挖掘了一个群体客户。
我本来计划首付50%,剩余的钱找跟特斯拉官方合作的银行办贷款,但是因为刷了下小红书,说北京地区买车等消费有利率更低的方法,于是我就研究了下贷款方式。
首先跟特斯拉官方合作的,如招行、中国银行等(具体银行见下图),我们只问了这两家银行。两家银行都是3.5%的单利,因为我对招行来说算是大客户,因此可以走3.3%的利率。这个单利利率是怎么算的呢?就是拿本金,乘以利率,就是每年需要的还款利息额,再乘以贷几年,就是总的利息。
比如,假设我贷款10万元,利率是3%,则我每年需要100000*3%=3000元的利息,贷3年就是9000元的利息。那么三年总共10万+9000元,总共36期,则每月应该还的是(100000+9000)/36=3027.778元。
而利率肯定越低越好,目前我知道的银行的大额存单,存银行也有个2.8~3的利率额度,还是复利。复利就是每年(还是每月记不清了)按照在当前之前的全部本金+利息算总额之后,在以此为基础算当月(年)的利息。
复利是宇宙间最强大的工具——爱因斯坦
当然,银行给我们计算的时候是用单利计算,因为便于理解,而复利的计算方式,我理解是对银行而言的。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把钱存在银行,我们是债主,银行是借款人,所以它要给我们利息,而这个利率对我们而言就是按复利算的;而我们找银行借钱,银行是债主,我们是借款人,此时的利率也是复利,但是是对银行而言的,而此时对我们而言为了忽悠(毕竟单利数字上比复利要低)+好理解,就说成单了。算了下,我们的2.88%的年单利,换算成对银行而言的复利大概大于4不到5(还是比房贷利率低)。跟特斯拉合作的银行和其他银行都是这么算的,所以找个低的就行了,纠结这些怎么算的没有意义。
跟特斯拉官方合作的几家银行基本都是这个利率,而且都可以做「指贷分离」,就是指标人和贷款人不是同一个人,其中招商银行要求的是需要指标人的身份证即可,不需要签署任何协议;中国银行则指标人的任何信息都不需要,但是它没有什么优惠,就是3.5%的利息,也不会出现个别支行可以违规给你降低利率的事情,因此我们就咨询了一下地方银行,小红书上说的最多的是上海银行和北京银行。
特斯拉因为是上海特产,因此上海银行有专门的提供购买特斯拉的专项贷款,利率可以低到2.76%,非常划算了,但是有个限制是在买车必须要求指标人和贷款人要么是同一个人要么是直系亲属,要么就是需要在做车辆抵押的时候两人共同签署一份「共同还款协议」。我知道部分指标人的要求是「我不想在书面上与这个车有任何的关系,所以不要让我签署任何协议」,因此如果指标人有此要求的,可能无法在上海银行贷款。
之后就是一顿操作办完了。北京银行的这个2.88%利率,是固定分5年还款(可以更短,但是利率会高点),叫做“精致贷”,本质是让你办一张信用卡,然后在45天内提高这张卡的额度到50万(看资格,最高是50万),如果45天内没有使用这笔钱,则提额作废了就,对你没有任何损失。需要用钱的时候,直接刷这张卡就可以了,然后它自动分期5年。而这对于特斯拉来说,其实就是全款了(我们首付一半的钱,然后另一半刷卡付,对特斯拉来说就是全款了)。
我的思考是,我们的房贷利率是4.8多(没记错的话),因此有钱肯定是先还房贷,车贷不着急,所以就用了这个北京银行的贷款。之后就是收到交付通知,说4月22号去提车,届时需要带上的证件有身份证、车牌指标书等。因为我在望京,所以理所当然的交付地点选在了蟹岛。
用箭头表示总的流程就是:工作日提前一天结尾款→特斯拉财务开发票→办保险(可以现场也可以提前,只要有特斯拉的发票就行,交强险是即时生效,商业险是2个小时后生效)→上临牌(工作人员会让你拍一下发票和合格证,申请正式车牌的时候会用到)→验车(会有官方贴膜合作商跟你一起下来推销,注意他不是负责提车的特斯拉工作人员)→(车没问题后就找特斯拉工作人员)确认提车→开走。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后续的上牌,保险单、行驶证、合格证、大绿本等,都在特斯拉车牌合作商手里(就是下文说到的「卡斯基」),等到上正式牌的时候会给你。
可以提车后提出在他们那儿充会儿电,也可以趁充电期间开他们的试驾车跑两圈熟悉一下手感(我就这么干了)。
我选的是顺义那个,去现场后排队按照要求即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需要把随车的应急包里面的红色三脚架和安全服拿出来放到车后面拍照,我当时不知道,工作人员告诉我要拿三脚架的时候我愣了说没有买,工作人员很无奈说你打开后备箱,车里就有!我寻思我刚来这儿好像也没人给我放车后备箱啊!我又说了一次我好像没买,然后工作人员说没有的话今天验不了车,然后又说,你肯定有,就在车后备箱里!然后我这才想起来提车的时候看到过在后备箱挡板下面有个橙色的包,可能他说的就是这个,然后我就拿了出来,果不其然就是这个…大写的囧。
以下是NotionAI对本文的总结(好像它只能分析最近的几个段落,有字数限制)。
用户提供了几个特斯拉车主必备物品的建议,例如车头的防虫网和星巴克咖啡杯。该文档主要以图片为主,但用户提供了每个图片的有用解释和描述。
总的来说,该文档为考虑在北京购买特斯拉的任何人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用户的个人经验和建议可以帮助新车主避免常见错误并充分利用他们的特斯拉拥有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