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激烈的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自进入2023年以来,“优胜劣汰”的格局愈演愈烈。
总部人去楼空
5月26日,记者又来到爱驰汽车(上海)有限公司位于嘉定区的总部,同样发现总部大楼里空无一人,每个楼层的入口都大门紧锁,门口只留有一辆爱驰U5的展车。
记者了解到,虽然上海爱驰汽车总部和销售公司已经人去楼空,但该公司此前发布的零零散散讯息似乎预示着这家造车“新势力”早已陷入困境。
“没有一点官方预告,就这么没了,以后车子的维保该去找谁呢?”5月25日,一位停在长阳创谷内的爱驰车主柯华无可奈何地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而前述爱驰汽车内部员工透露,公司一位核心高管确认“爱驰破产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现在就只差一纸“官宣”了。
洗牌加剧
“在激烈的竞争下,新能源车市场纷纷出现的造车新势力,昙花一现者也并不仅仅是爱驰这一家。”上海新能源汽车市场资深观察员余卓平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曾被认为是“最靠谱的造车新势力”的爱驰汽车当前的光景,让业界唏嘘。
天眼查资料显示,爱驰汽车成立于2017年。其创始人付强出身传统车企,曾担任上海大众斯柯达事业部部长、北京奔驰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裁、沃尔沃汽车中国销售公司总裁兼CEO等职;其联合创始兼CEO谷峰则出身自上汽集团CFO一职;此外,还有前上汽集团总裁陈志鑫担任爱驰汽车顾问。
在爱驰汽车成立后,先后不仅拉来了宁德时代、腾讯投资、滴滴出行、东柏集团等知名投资方,还获得了江西上饶政府的资金支持。2019年5月,爱驰汽车获明驰基金10亿元投资。据江西财投基金2019年发布的消息,江西省发展升级引导基金完成对明驰基金3亿元的出资,这些资金专项投资于爱驰汽车,用于该公司产能建设、新车研发及渠道布局。
按照公开披露的资金额度,自2017年上海百好连企业发展有限公司12亿元参与爱驰汽车天使轮融资,其后2017、2018年内包括沙钢集团、广微控股、复鼎资本、共青城广港投资管理合作企业、上海鑫劲投资中心先后领投、参投爱驰汽车A轮、Pre-A轮;2019至2021年,又有上饶市明驰新能源创新投资中心、滴滴出行、中合盛资本、宁德时代、上海东柏实业集团、个人投资者陈炫霖其参与其B轮、C轮、战略融资轮,融资总额已近百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数亿美元战略融资。
记者查阅一些汽车官方网站的报价了解到,爱驰汽车首款量产车型爱驰U5,定位A+级纯电动SUV车型,于2019年12月19日正式上市,补贴后售价区间为19.79万—29.21万元。上市后,爱驰U5的市场表现并不理想,2020年爱驰全年销量为2600辆,2021年销量为3011辆。由于国内销售市场不理想,爱驰U5于2020年4月奔赴欧洲上市,但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同样不佳。数据显示,自2020年6月开始海外交付以来,爱驰已进入超过10个海外市场,但累计交付量未超过2000辆。
2022年10月中旬,爱驰第二款汽车U6上市,补贴后售价均为21.99万元。为打响名气,爱驰汽车还独家特约赞助了《中国好声音2022》节目。
除了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外,爱驰汽车还经历了两次高层剧震。
“创始人黯然退场,投资人全面接管爱驰汽车,似乎也昭示了爱驰汽车如今的惨淡结局。”5月26日,上海经信委信息中心汽车产业研究部门一位人士受访时分析指出。
该人士表示,2023年,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在此之前,由于新能源汽车市场可选车型有限,竞争不够充分,造车新势力不仅享受到了国家补贴的红利,依靠“讲故事、画大饼”的技能,它们也相对容易地融到了大笔资金。但在2023年,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的却是补贴退出、融资艰难、竞争激烈的现状。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过去两三年里,国内已经有多家造车新势力公司在市场上消失,包括曾经名噪一时的拜腾汽车、赛麟汽车等。处在倒闭或破产边缘的不仅仅是爱驰汽车。今年以来,威马汽车、天际汽车等企业也先后停摆。
今年2月,曾被认为是“造车新势力四小龙”之一的威马汽车在宣布通过反向收购(RTO)上市消息不到一个月,被曝出工厂停产、停薪留职、拖欠供应商货款、渠道缩减、经销商闭店、零部件断供、售后停滞等消息。5月23日晚间,威马汽车被四川绵阳安州区人民法院强制执行1084万元,同时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的威马汽车4S店全部关门,2000余位车主保养维修难、“威马智行”APP与威马汽车小程序无法正常使用等消息甚嚣尘上。
前身为乐视汽车的天际汽车此前也发布停工停产通知,称鉴于公司目前的资金情况及生产与销售计划,自2023年4月1日开始,公司部分岗位实行停工停产政策。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以来,国内近30家造车新势力正在“消失”。
“迈入2023年,新势力阵营洗牌加剧。实际上汽车终端资格赛基本结束,淘汰赛已经开始,两三年可以看得到终局的端倪。还没有完成资本化的造车新势力面临着行业格局恶化,竞争劣势凸显等情况,需要更审慎理性的观察。”对此,乾成资本执行合伙人于亚飞分析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