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外资车企都在争先恐后地进入到国内汽车市场,意图能够在全球最有增长潜力的市场分得一杯羹。从结果来看,确实有不少外资车企进入到国内后赚得盆满钵满,毕竟那时候的中国汽车品牌在外资车企面前完全抬不起头,只要能够实现国产化,外资车企就不愁销量。
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的合资品牌在影响力和销量上早已大不如前,直接退市的品牌更是比比皆是。如今,即便是还未退市的合资车企,也正在面临着新能源汽车和车市价格战的双重夹击,除了少数合资品牌还能稳住销量外,更多合资车企今年销量都遭到了大幅下滑,甚至已经成为了汽车市场中的透明人,就比如法系品牌。
打响油车价格战第一枪,死的却是自己?
连续多年来,法系品牌似乎都是被国内市场边缘化的品牌,直到去年3月雪铁龙C6在湖北开启大降价后,才让法系车重新回到了大众视野。也正是因为雪铁龙C6打折促销,才让价格战蔓延到了燃油车市场,引起其它车企纷纷跟上。
当时的雪铁龙C6降价到底有多狠?作为一款合资旗舰轿车,雪铁龙C6拥有接近5m的车长,原价更是超过了20万元。但在去年3月份的湖北,雪铁龙C6的最低裸车价直接被干到了12万上下,给出了前所未有的打折力度,这也让雪铁龙C6瞬间火爆全网,成为了炽手可热的网红车。
犹记得去年还在流行着一个段子,“20多万的雪铁龙C6老气横秋,12万的C6成熟稳重”。但是,吃尽流量的雪铁龙C6在最终的销量上并不乐观,2023年的总销量仅为2512辆,且在被冲上热搜时的3月份,雪铁龙C6的销量也不过才1259辆。待补贴一过,雪铁龙C6就再次被打回原形,月销量基本都是个位数。
虽然雪铁龙C6在经历短暂辉煌后又凉了,但雪铁龙C6降价促销打响了燃油车价格战的第一枪,直到现在价格战依旧没有散去,反倒是有了加剧了迹象,甚至连13万多的雅阁、凯美瑞都已经成为了可能。让车市价格战加剧的直接后果就是,以雪铁龙C6为代表的冷门车会更加难过,最终只能落得个停产的结局,而雪铁龙C6当下就已经停产。
黑子都不正眼看的法系车还有希望?
其实,法系车的没落并非一朝一夕。早在2020年东风雷诺退市开始,法系车在国内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但不可否认的是,曾经的法系品牌也在国内汽车市场辉煌过,如今却仅有神龙汽车在苦苦支撑,且在销量上早已无人问津,变成了汽车市场中的“透明人”,连网络上的黑子都不会去正眼看。
销量数据显示,神龙汽车在2015年创下了71万辆的年销量巅峰之后,就再也没有达到过这个销量水平,反而是每年都在销量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在此前的巴黎车展上,Stellantis集团CEO就公开表示,2024年上半年公司业绩表现低于预期,如果后期公司旗下品牌不赚钱,集团将会关闭不赚钱的品牌。
很明显,这番话就是在暗示神龙汽车可能会退出东方大国市场,因为从2016年到2020年间,神龙汽车在华销量分别为60.02万辆、37.8万辆、25.34万辆、11.7万辆和5.0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5.2%、36.85%、32.89%、55.17%和55.74%,这样的下滑速度简直令人触目惊心。
当然,神龙汽车也想过要自救,并给出了不少应对措施,也明显加快了对新车型的引入,雪铁龙凡尔赛就是神龙汽车最后的翻盘希望。从销量来看,雪铁龙凡尔赛到来后确实让神龙汽车销量有了很大回暖,但到了2023年,神龙汽车销量又再次回落到了8.03万辆,同比暴跌35.81%。进入到2024年后,截止到今年前10个月,神龙汽车累计销量仅为5.65万辆,其中10月份销量为3358辆,同比暴跌42.2%。
要知道的是,神龙汽车旗下可是拥有DS、标致、雪铁龙三大品牌,抛开销量可以忽略不计的DS外,标致和雪铁龙两大品牌加起来在10月份都才卖了3358辆新车,这样的成绩已经很难支撑起主机厂的正常运转,这也难怪Stellantis集团CEO要关闭不赚钱的品牌。
至于神龙汽车没落的原因,除了没有新能源汽车外,主要还是产品线过于陈旧,不仅对现有车型的升级换代不上心,在对新车型的打造上更是聊胜于无。最关键的是,这么多年来,神龙汽车在核心技术上也几乎没有提升,依旧靠着1.6T和1.8T两台发动机打天下,且烧机油、异响等问题也迟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自然就失去了国内消费者对神龙汽车最后的一丝耐心。
写在最后:
从目前来看,神龙汽车就是在国内混得最惨的合资品牌,且没有之一。相比之下,韩系合资品牌虽然在销量上也下滑严重,但至少仍在推出新车和对现有车型进行升级换代,反倒是神龙汽车,颇有一股破罐子破摔的味道,连黑子见了都摇头。
买车家
动力方面,C6也是不含糊,1.8T涡轮增压发动机,一脚油门下去,211马力说来就来,扭矩也有300牛·米,搭配爱信8AT变速箱,换挡顺滑得跟丝绸一样。油耗也不高,官方说百公里才6.4升,加92号油就能跑,经济实惠!
2024款起亚K31.5LCVT豪华智享版,原价可要12.49万呢,但现在有个大优惠,直接省了37000块,裸车只要8.79万,加上各种费用,落地也不过10.02万,这性价比没得说。
前脸设计霸气与灵动并存。起亚家族标志性的虎啸式进气格栅,配上那双锐利的“大眼睛”大灯组,一出场就是焦点。车身线条还是比较流畅的,年轻、活力四射,还带点都市运动的范儿。那些细节处理,比如车身比例的完美搭配,腰线的自然过渡,都让K3在同级别车中显得格外耀眼。
说到尺寸,K3作为紧凑型轿车,可一点都不“紧凑”。4666mm的车长,1780mm的车宽,还有1450mm的车高,整个车身线条流畅得跟流线型跑车似的。2700mm的轴距,内部空间超大,坐着那叫一个舒服,稳定性也是杠杠的。车侧线条优雅又犀利,前后轮距也设计得刚刚好,车子开起来稳稳当当的。轮胎规格205/55R16,既保证了舒适性,抓地力也强。
再来看看内饰,K3的内饰走的是现代简约又不失实用的路线。中控台上那块10.25英寸的大触控屏,清晰度满分,操作起来也超方便,信息娱乐两不误。方向盘虽然是塑料的,但手感好,操作起来也灵活,还支持上下前后调节,怎么舒服怎么来。座椅嘛,用的是仿皮材质,坐上去软软的,还特别耐用。主副驾驶座都能前后、靠背、高低调节,不管你是谁,都能找到最舒服的姿势。
动力方面,K3搭载了1.5L的L4发动机,最大功率84.5千瓦,扭矩也有143.9牛·米。配的是CVT无级变速器,模拟了8个前进挡,开起来平顺又省油。不管你是日常代步还是偶尔激情一下,K3都能给你满意的动力体验。
科鲁泽2024款1.5L双离合乐享版,降幅达到了3.7万,起售价直接到了5.76万。在外观设计上前脸采用了雪佛兰家族的经典元素,进气格栅精致得跟艺术品似的,镀铬饰条一加上,那视觉冲击感,绝了!整体看着既动感又流畅,线条硬朗中带着力量感,但又不失现代都市的时尚气息。侧面线条饱满得刚刚好,尾部设计简单却不失层次感。
再来说说侧面,科鲁泽的尺寸也是挺给力的,4656mm长、1798mm宽、1465mm高,轴距长达2640mm,看着就稳当。前后轮距也设计得恰当,保证了开起来稳稳当当的。
动力方面,科鲁泽搭载了1.5L的L4发动机,最大功率83千瓦,扭矩也有141牛·米,换算成马力就是113匹,动力杠杠的。配的是6挡湿式双离合变速箱,换挡平顺又高效,还是比较顺畅的。
坐进车里,虽然内饰布局看着挺传统,但摸哪哪软,用料真心不含糊,还有那些点缀的小装饰,挺提气儿的。不过,说到高科技触控系统,它就有点跟不上潮流了,就那点儿手机互联、语音控制的小把戏,对于追求新鲜感的朋友来说,可能觉得不够过瘾。
空间上,C6基本上能满足家庭出游的需求,长宽高4980/1858/1475mm,轴距更是夸张到2900mm,至少可以告别拥挤。
车友观察
事实上,对于反内卷,网友们还提到了两家大厂,即上汽和广汽。先说上汽,今年1-6月,上汽累计产量181.33万辆,同比下滑13.94%,累计销量182.70万辆,同比下滑11.81%。其中,被庄菁雄执掌了一年有余的上汽通用跌得严重,半年累计销量只有22.56万辆,同比下滑49.98%。
另据财报显示,上汽通用2022年净利润55.79亿元,2023年跌到25.43亿元,直接腰斩,这和当初一年动辄200亿元的净利润,形成了极大反差。
合资表现不力,新能源板块亦然。1-6月智己汽车累计销量22452辆,虽然同比上涨129.34%,但已和其它新能源品牌拉开了非常大的距离;上汽乘用车方面,半年销量同样在走低,飞凡汽车则更不用说。
曾经的龙头,合资难以再输血,自主品牌甚至被造车没几年的新势力压制,这等情况难免让人唏嘘。陈虹的时代不再,王晓秋的时代到来,经历了上汽大众、智己汽车等的人事换防后,恰逢国家反内卷,上汽是否能够借此机会重返巅峰,值得期待。
一向低调的曾庆洪,却因这么一段话,引来两边倒的争议。一者力挺曾庆洪,认为过度内卷,导致现在车企不断裁员,引发了太多的社会问题;二者嘲讽曾庆洪,认为其执掌的广汽集团,以前过度依赖广汽丰田、广汽本田的输血,甚至的,汉兰达在终端市场加价销售,厂家不加以制止,而另一边,自主品牌发展不顺,多有起伏。
数据显示,1-6月广汽集团累计产量85.95万辆,同比下滑28.19%,累计销量86.30万辆,同比下滑25.79%。其中,广汽丰田半年销量下滑25.80%,广汽本田下滑28.28%。
也就是说,比亚迪被认为是内卷的“罪魁祸首”,实为错怪;况且所谓内卷,是不健康的,是不重视技术的发展的,比亚迪却是在新能源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且因为以电池起家,本身就具备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降价,无可厚非。
易车原创报道
今年3月,为了提升汽车销量,湖北省联合东风系各车企开展了“史上最强汽车补贴”活动,涵盖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东风本田等知名品牌及雪铁龙C6、标致408、本田CR-V、皓极等主流车型。本次购车补贴主要由厂家让利及政府补贴组成,消费者可享受4000元至9万元不等的购车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