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散点图,得到经典的Excel风格图表
将利润率设为次坐标:选中橙色那根线,右键-设置数据系列格式-次坐标轴
删去图表标题、图例,调节横坐标、两个纵坐标的上下限,删去纵网格线,删去两个纵坐标的轴线,得到这样一张图
下一步称为“锚定”,鼠标光标移动到下图所示的图表左上角的顶点处,按住Alt,随后按住鼠标进行拖动,发现这样调节图表的尺寸,限定于Excel的网格点。
四个角都这样进行调节,分别“锚定”于N7,V7,N15,V15
选中图表区域,右键-设置图表区域格式,在属性中选择“大小固定,位置随单元格而变”,这样,在调整Excel行距和列宽时,图表就不会随之而动。
在第4~6行输入内容,设置填充色
调节7~15行行距,使得Excel网格线与我们做的图表的横向网格线一一重叠;
调节O列和U列列宽,使得O列左侧网格线恰好经过图表横网格线的起点,U列右侧网格线也是一样的道理,如下图所示。
选中图表区,填充色改为无色,外轮廓也删去,这样图表就变成“透明”的了
随后对N7:V15这个区域的单元格进行填充色。
(选中这些单元格的方法:
先选中图表区域外的一个单元格,如M7,按键盘的→键,移动到N7,然后按住Shift,再按→键或↓键调节即可,选中后进行单元格填充。)
在Excel“视图”中取消勾选网格线
最后添加一些图例即可
相信你已体会到了如何将Excel的元素融入图表设计中。======================原回答=========================
图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再好的数据,如果不能有效地呈现出来也是白费功夫。
我相信看完这个回答后,你再也不会将图做成这样。
商业杂志上的这些高端大气的图是用什么软件做出来的?
答案就是Excel。
滑珠图、子弹图、瀑布图……一切都可以用Excel最基本的操作搞定。
==================================================================
目录
一、商务图表制作核心理念和方法
二、“商务范”图表制作实例
三、配色方案
四、自学参考书目和资料
正文
1.突破Excel的图表元素
不要仅用“图表”做图表,而是用“图表+所有Excel元素(如单元格,填充色,文本框)”去做图表。
(在我开头举的案例中有详尽的说明)
左上图,只有B4单元格是图表区域,标题利用的是B2;B3-B5填充浅色,"index"和"data"分别在B3、B5。
右上图,B2为图表序号,C2为图表标题,填深绿色,B3为副标题,图例放在C4,图表在C5,B2到C5填充淡色,B6、C6合并填写注释。
左上图,标题在C2-H2居中,图表在C3-H3,利用Excel单元格的数据表在C6-H8。
2.突破Excel的图表类型
左上图,先用所有数据做曲线图或柱形图,然后选中相应的序列,更改图表类型,有时还需要用到次坐标轴。
右上图,先做好面积图,然后将该数据序列再次加入图表,修改新序列的图表类型为曲线图,调粗线型。
3.布局与细节
下图从上到下可以分为5个部分:主标题区、副标题区、图例图、绘图区、脚注区。
特点有:完整的图表要素;突出的标题区;从上到下的阅读顺序。
标题区非常突出,占到整个图表面积1/3以上,其中主标题用大号字和强烈对比效果,副标题提供详细信息。
整个图表外围高宽比例在2:1到1:1之间,图例一般在绘图区上部或融入绘图区里面
商业图表多选用无衬线类字体
图表和表格的数字中使用Arial字体、8~10磅大小,中文使用黑体
—————————————————————————————————————
原始数据与辅助列(A列为月份,B列为利率,C列是辅助列)
绘制方法
1)选中A2:B5,做柱状图,发现应是横坐标的A列值也成了柱子
2)删除系列1
方法1【选中图表-->Excel标题栏图表工具-->设计-->选择数据-->系列1-->删除】
方法2【直接点击蓝色柱子-->按Delete键删除】
3)将横坐标转化为我们希望的A列的值
【选中图表-->Excel标题栏图表工具-->设计-->选择数据-->水平(分类)轴标签编辑-->选择区域A2:A5】
4)将横坐标转化为日期坐标轴【双击横坐标-->如下左图所示选择“日期坐标轴”】
得到下右图
5)删去横坐标【选中横坐标-->按Delete键删除】
6)将辅助列添加进去【选中辅助列C2:C5-->复制-->选中图表-->粘贴】
蓝色的“系列2”就是我们的辅助序列,因为值为0,所以看不到
7)将蓝色“系列2”转化为折线图
【选中图表-->Excel标题栏图表工具-->格式-->最左侧下拉菜单选择最后一项“系列2”-->Excel标题栏图表工具-->设计-->更改图表类型-->如下图所示将蓝色系列1的类型改为折线图】
得到
8)让蓝色折线图的数据标签显示出来【选中蓝色折线-->右击鼠标-->下图所示勾选数据标签“下方”】
9)隐藏蓝色折线【选中蓝色折线-->右击鼠标-->轮廓选择“无轮廓”】
10)逐个修改横坐标【点击选中横坐标,发现四个都选中了(下左图所示)-->再点击第一个0,将其选中(下右图所示)-->鼠标点击公式输入栏,输入“=”,鼠标点击A2单元格-->回车】依次修改即可注意:在选中第一个0后,不要直接输入“=”,而是要在公式输入栏里输入
**点评:该案例妙在利用辅助列,做出了柱状图的坐标值。当然,也有万能的办法,即不用辅助列,在完成5)之后,添加文本框作为坐标值。用本例所示的方法好处在于,源数据3、6、12、24修改之后,柱子、坐标值都会随之而动。
2.堆积柱形图妙用
效果如图,看似是簇状和堆积柱形图合用,实际呢?
一步即可,只需在源数据上下些功夫
【选中下图所示B9:E20单元格-->绘制堆积柱形图】
**点评:利用错行和空行,奇妙无穷。
3.漏斗图-利用辅助列占位
效果如图,形似漏斗。
原始数据(指标需排序好,从大大小)
添加辅助列【C3单元格公式=($D$3-D3)/2,然后拉至C8】
1)选中B3:D8,绘制堆积条形图
2)把漏斗倒过来,即反转纵坐标【双击纵坐标-->勾选“逆序类别”】
3)将绿色系列1隐去【选中绿色条-->右键-->填充-->无填充颜色】
**点评:辅助列永远是好帮手。
4.自定义Y轴刻度间距
最终效果图
原始数据
通过观测原始数据最小值和最大值,我们希望以20、30、50、100、400、600为刻度作为纵坐标,
将数据处理如下
1)选中C2:C12绘制折线图
2)将G2:G7加入到图表中【选中辅助列G2:G7-->复制-->选中图表-->粘贴】
3)将新加入的蓝色折线改为散点图
【点击蓝色折线-->Excel标题栏图表工具-->设计-->更改图表类型-->如下图所示将蓝色系列2的改为“带直线和数据标记的散点图”】
4)设置纵轴下限为1【双击纵轴-->在坐标轴选项里将最小值调节为1】
5)删去纵坐标轴,删去水平网格线;
6)设置坐标轴在刻度线上【双击横坐标轴-->如下左图所示勾选“在刻度线上”】
得到右下图
7)将蓝色折线的横坐标设置为E2:E7【点击蓝色折线-->Excel标题栏图表工具-->设计-->选择数据-->如左下图所示选择“系列2”-->点击“编辑”-->如右下图所示,X轴系列值选为E2:E7-->确定】
8)让蓝色数据点的数据值显示出来【点击蓝色直线-->右侧选择数据标签-左】
缩小一下绘图区
9)添加误差线【点击蓝色直线-->右侧选择误差线-更多选项】
此时,横纵误差线都出来了
10)删除纵误差线【点击下左图所示的位置选中纵误差线-->按Delete键删除】
得到又下图
11)调节横误差线参数【双击横误差线-->在右侧弹窗里勾选“正偏差”,“固定值”改为10】
缩小一下绘图区,得到右下图
12)隐藏蓝色线【右键蓝色直线-->选择无填充,无轮廓】
13)调节误差线的颜色、线形【双击误差线-->右侧弹窗中修改(下左图所示)】
13)与本回答的案例1类似,逐个修改纵坐标数据值【以2.78这个数据为例:选中纵坐标(6个数据一下子都选中了)-->再点击2.78这个数据(如下图所示,只有2.78选中了)-->鼠标点击公式输入栏,输入“=”,然后鼠标点击600(F7单元格)-->回车】
依次逐个修改,大功告成。
**点评:本例极其巧妙地借助误差线,实现横向网格线。误差线在后续案例中会多次提及。当然,有人会说完全可以不用误差线,插入几个直线拖动就好了。但是,本例方法的好处是,修改20、50、400等坐标值,网格线也会跟着移动。
5.含加粗边缘面积图
最终效果与源数据
1)选中数据做折线图
2)将源数据再次添加进图表中【选中源数据-->复制-->选中图表-->粘贴】
发现系列2覆盖住了系列1
3)将系列2改为面积图【点击选中蓝色折线-->Excel标题栏图表工具-->设计-->更改图表类型-->如下左图所示将改为面积图】
4)调节坐标轴位置【双击横坐标轴-->右侧弹窗中勾选“在刻度线上”】
调节颜色就好了
下面这个图是我做的~
**点评:两种或多种图表类型合用的方法一定要掌握,活学活用。
6.图表覆盖妙用-横网格线覆盖于图表之上
最终效果
以柱状图为例(其他类型的图都一样)
源数据
1)绘制柱形图
2)将其锚定【鼠标光标移动到下图所示的图表左上角的顶点处,按住Alt,随后按住鼠标进行拖动,发现这样调节图表的尺寸,限定于Excel的网格点。】
如下图所示,将四个角分别锚定于D2,G2,D9,G9
3)复制图表【选中图表-->复制-->鼠标点击任意一个单元格-->粘贴】
得到左右两个一模一样的图表
4)对右边的图表
对左边的图表
5)按住Alt移动第二张图覆盖于第一张图之上。一定要按住Alt进行拖动!!!!!!
6)自行设计网格线颜色即可
**点评:此案例巧妙地利用了图表覆盖。7.为Pie图加背景图片
1)先用A1:A5做饼图,为系列1
2)选中源数据中任意一个值(如A3)添加到图表中【选中A3-->复制-->选中图表-->粘贴】为系列2
此时无法看到也无法选择系列2,看到的仍然是上图的样子
3)将系列1改为次坐标轴【选中图表-->Excel标题栏图表工具-->设计-->更改图表类型-->将系列1改为次坐标轴(下图所示)】
看到的仍然是上图的样子
4)将系列设为无填充【右击大饼-->设置填充色为无填充】
此时看到的正是系列2,如下图
5)为系列2加背景图片【双击图表,右侧出现弹窗-->Excel标题栏图表工具-->格式-->左侧下拉菜单选择“系列2”-->右侧弹窗中选择插入图片】
**点评:如果不用本案例的方法,直接给饼图加背景图,得到的是...
8.仪表盘
在某个单元格中输入数值(0-100),红色的指针会随之而动
该案例不是很切题,应用也很局限,所以删去了操作步骤。该例成品可至前面提到的网盘地址中下载。若有兴趣研究详细做法,请私信。
9.多数量级的几组数据同时比较
处理数据
F3单元格=B3/MAX($B$3:$B$8)*0.8,拉至F8
G3单元格=1-F3,拉至G8
H3单元格=C3/MAX($C$3:$C$8)*0.8,拉至H8
I3单元格=1-H3,拉至I8
J3单元格=D3/MAX($D$3:$D$8)*0.8,拉至J8
1)F3:J8作堆积条形图,删去网格线、横坐标轴
2)纵坐标逆序【双击纵坐标-->左侧弹窗中勾选“逆序类别”】
3)把占位条设为白色【在需要调成白色的条上右键-->填充色设为无色】
添加三个文本框,得到
**点评:0.8是可调节的,根据需要而定,可以是0.7,也可以是0.9
这个案例在2014年终汇报中用到了!特别适合不同数量级的数据对比。
10.手风琴式折叠bar图
最终效果(突出前三个和后三个数据,中间的数据弱化显示)
原始数据(假设前后各有三个数据需要强调)
作图数据注意:
如下图所示
1)以第一列做堆积条形图(上图第一列黑色框内的数据,E2:E10)
2)将第二列数据添加到图表中【选中上上图中第二列黑色框内的数据(F2:F17)-->复制-->选中图表-->粘贴】
3)将蓝色条形图改为次坐标轴【单击选中蓝色条-->Excel标题栏图表工具-->设计-->更改图表类型-->将系列2的“次坐标轴”勾选】
4)将上下两个横坐标轴的上限值改为一致,这里改为100【双击横坐标轴-->在右侧弹窗中调节最大值为100】
5)让次纵坐标轴显示出来【点击图表区-->下图所示勾选次要纵轴】
此时四根轴都出来了(上左图所示)
6)将左右两根纵轴反转【双击纵轴-->右侧弹窗中勾选“逆序系列”-->另一根纵轴一样处理】
7)删去下面和右边的两根轴,然后可设置填充色等
**点评:你可以尝试一下其他情况,如前后各突出5个,或前突出2两个,后突出4个。其实利用的都是空格占位。
11.WaterFall瀑布图
作图数据
D3=B3
D4=SUM($B$3:B4),拉至D9
E3=B3
E10=B10
F4=IF(B4<0,D4,D3),拉至F9
G4=IF(B4>=0,B4,0),拉至G9
H4=IF(B4>=0,0,ABS(B4)),拉至H9
作图方法
1)选中蓝色框内的值(E3:H10),做堆积柱形图
2)蓝色柱形图设置为无色【右击蓝色柱-->无填充色】
再稍作调节
12.不等宽柱形图
最终效果1-方法1制得
(高度反映ARPU值,宽度反映用户规模,四个柱子依次是四种产品)
最终效果2-方法2制得
绘制方法1-分组细分法-柱形图
将数据处理如下[每个ARPU数据重复次数为“用户规模”(柱子宽度)数]
1)选中B7:E26,做柱形图,删去无关元素
2)选中任意一根柱子,在右侧“设置数据系列格式”中将“系列重叠”改为100%,将“分类间距”改为0%
就得到了我们想要的图表
原始数据依旧
作图数据要花一些功夫
首先看A列,A1的内容是0,A2到A4是“产品1”的“用户规模”,为8,A5到A7是“产品1”和“产品2”的“用户规模”之和8+4=12,同理A8到A10是14,而最后一个单元格A11是8+4+2+6=20
注意,如果是5个产品,8个产品呢?A1永远是0,A1下面每一组依旧是3个,而最后一个单元格仍是所有用户规模之和
B列到E列就不用多说了,两两分别是ARPU值
1)选中A1:E11,做面积图,删去无用的信息,但注意要留着横坐标
2)将横轴改为A1:A11【选中图表-->Excel标题栏图表工具-->设计-->选择数据-->单击下图所示的水平轴标签编辑按钮-->在弹窗中选择为A1:A11-->确定】
3)删去多余图形,如下图所示,在红圈位置处单击,按Delete键删除
然后删去横坐标,得到
5)依次更改这4个柱子的轮廓为白色,并调节轮廓线宽
得到最终的图表
*点评:方法1简单易行,但方法2做出来的图更美观。两者都是巧妙地构造作图数据,值得一品。
13.滑珠图
最终效果(右图是我仿照原图画的)
蓝色奥巴马支持率,红色麦凯恩支持率。纵坐标为不同人群
两种滑珠为散点图,横梁为条形图
数据(左下)E列为散点图Y轴数据
1)选中A2:A10和D2:D10,作簇状条形图,并将纵轴逆序排列,将横坐标最大值定为100,得到右下图
2)选中B2:B10,复制,粘贴入图表,然后将这个新系列改为改为散点图(左下)
将红色散点图的横坐标改为B2:B10,纵坐标改E2:E10,得到右下图
3)用同样的方法处理C2:C104)调节柱形图、散点图的颜色、填充等,完工。*点评:乍一看摸不着头脑的图,其实就是条形图和散点图的巧妙叠加。我的工作中就用到了这一案例,纵坐标是10个人,而散点是每个人的两项指标(0~100),真是形象而明了。本例用到的步骤在之前均多次使用,所以没有详细展开。
14.动态图表1
B3单元格=INDEX(B8:B13,$B$5)横向拉到N3
(这样当在右下角的ListBox里选择时,B5单元格灰显示选择结果,B3:N3就会跟着显示选择结果对应各月的数值)
以B3:N3作图即可
辅助阅读:Listbox是怎么出来的?【也可不用Listbox,直接在B5里输入数值(1~5)就好】Listbox的调出方法:
File-Options-CustomizeRibbon-右边框内勾选Developer这样面板就有Developer栏,单击Developer-Controls-Insert-第一排第五个ListBox添加到工作表中
右击该ListBox,FormatControl-Inputrange$B$8:$B$13
Celllink$B$5
B5就会显示在ListBox里选择了第几个数值
15.动态图表2
以下图为例。B5设置数据有效性只可选择07年、08年或09年
B7单元格=CHOOSE(IF(B5="08年",2,IF(B5="07年",1,3)),1,2,3)
B8单元格=INDEX(B1:B3,$B$7)拉到F8
先以B1:F3作Line图,选择B8:F8Ctrl+CCtrl+V到图表中即可
16.Bullet图-竖直
最终效果与原始数据
1)以A2:F6做堆积柱形图(左下),转换横纵坐标(右下)
2)更改最下蓝色柱子(实际)为次坐标轴并适当将其变窄,得到左下图
3)更改最下红色柱子(目标)为次坐标轴,并更改为折线图,得到右下图
去掉红色连线并将方块改为红短线
然后设置其他颜色等,大功告成
*点评:子弹图看起来蛮高端的,但若不辅以说明,别人还是很难看懂的,所以子弹图要慎用。同样,每步操作方法在前面都多次详细说明,在这就写的简洁一点。
配色主题设置方法(以Excel2013做示范,其他版本大同小异)Step1.<页面布局-颜色-自定义颜色>
Step2.总共12个颜色可自定义,单击任意一个颜色下拉菜单,选择“其他颜色”,输入RGB值,全部完后命名,保存即可。这样,在<页面布局-颜色>下拉菜单中就可以选择自定义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