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南京巿场农产品交易的集结地和发散地,承担着全市90%以上的市场供应量。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攻坚阶段,为推动农产品市场保供质量和疫情防控有效落实,南京市市场监管局专门成立疫情防控市场监管组,从严从快加强批发市场监管,推进压实市场主体责任。众彩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天印山批发市场、新港粮油食品市场等4家开业批发市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作为,切实履行行业自律责任,严把防控关、货源关和物价关,全力保障南京市民的“菜篮子”和“米袋子”。
严密防控,阻击疫情
2月10日下午,南京市市场监管组一行来到新港粮油食品市场检查。在市场出入口,两名安保人员正手持测温仪,给出入人员一一进行体温测量。“所有出入市场人员必须按规佩戴口罩、监测体温,发现异常不得入内。市场各区域对经营户每天排查,监测体温两次,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监控。”南京新港粮油食品市场负责人张长明介绍。
新港粮油食品市场有粮油经营门点108个,其他各类经营门点300个,日均粮油交易量1400吨。2019年,市场成品粮油交易量占南京市市区粮油供应的60%。疫情防控期间,新港粮油食品市场安排专人每日2次分时段对市场交易区、主要道路、卫生间、垃圾堆放点和办公区等区域实施地毯式消毒。
组织货源,全力保供
现阶段因疫情影响,市场农产品供应面临严峻挑战。作为市场保供的“压舱石”,面对疫情,4家批发市场快速作出反应,迅速投入“保供”工作。
天印山批发市场近期积极联系市场农副产品经营大户及周边农产品地产种植户组织货源,严格建立价格管控体系,严禁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同时做好商家宣传、引导、服务、保障等工作,为经营户积极寻找货源销售渠道,帮助对接单位、超市、连锁农贸零售商,确保市场供销畅通,做好储备应急工作。市场现已有250家经营户正常经营,备货充足,农副产品销售价格平稳。
截止2月11日,天印山市场每日叶菜销售量约300余吨,日销售额约200万元。周边调集地产菜每天约80吨,解决周边农户滞销菜,带动周边自产户约100户。
据了解,目前4家批发市场粮、油、肉、菜、水果等重要农产品货源充足,供应稳定。
加强监测,稳定价格
2月10日,众彩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的蔬菜市场营业商户数达387户(未含地产蔬菜),蔬菜当日到货量2756吨。根据当天市场主要经营的14个蔬菜品种监测情况显示,价格较2月9日的价格呈现5涨3降6平。其中,山东西红柿5.5元/斤,环比上涨5.77%;海南青椒3.5元/斤,环比上涨16.67%;白萝卜1元/斤,环比上涨11.11%;箱装土豆2元/斤,环比上涨5.26%;莴笋1.8元/斤,环比上涨12.5%。
“山东寿光作为目前蔬菜主要供应产地之一,肩负着保供支援武汉的责任,蔬菜需求量大幅上升,货源减少,价格上涨过快。”南京众彩检验检测公司总经理巩洪运说。
民生项目为人民,公益平台保供应。作为全国首位度最高的国家级公益性示范市场,众彩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承担着全市约七成的农产品市场供应量,很好地发挥了“菜篮子”保障供应、稳定价格的龙头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给农贸市场的管理工作带来空前压力和挑战。南京市江北新区市场监管局利用信息化手段,积极探索大数据抗“疫”的创新之路。
利用已建成的数字农贸系统,南京市市场监管局通过对接农贸市场现有的交易系统、溯源系统、食品检测系统等数据,实时抓取农副产品溯源票据、交易价格、检测结果等信息,累计监测农贸市场电子秤数据16380条,交易流水73126条,索票索证信息22656条,农副产品快检信息233208条,掌握疫情期间农副产品价格行情和供应量,形成物价波动图和供应分析报告,做到精准监管,因情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