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丰收”的人:“小麦之父”李振声

今天(9月23日)是第四个农民丰收节。2018年,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

2021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去世,举国缅怀。袁老去世后,许多人遗憾地说:“当年为粮食奋战的南袁北李,如今只剩下一个人”。那个人们口中的“李”,就是杂交小麦之父李振声。

李振声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遗传学家、农业发展战略专家、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他开创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育种新领域,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其衍生品种近50个,全国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小麦逾150亿斤,由小偃麦衍生出的品种“高原333”至今仍保持着单产最高的世界纪录。

李振声在农田实验

生于大旱饥荒中:葱根、榆树叶都吃光了

相比袁隆平的知识分子家庭,李振声于1931年出生于山东淄博一个贫困的家庭,刚刚出生便经历战火,随后经历百年难遇的饥荒,李振声的童年生活,在艰难与穷苦中度过。山东1940、1941、1942连续3年大旱,田里庄稼颗粒无收,李振声的父亲也因饥荒及劳累逝世。

“那一年过了年,老天还是不下雨,家里的米缸却早早见了底。”李振声回忆到:“葱根、蒜皮、榆树叶都吃光了。所以我非常知道,挨饿到底是个什么味道,这也就是我选择学农的原因。”

这是他过去从未想过的事情,跨进山东农学院大门的第一天,他便立下誓愿:毕业后我一定要多种粮食,让每个农民都有饭吃。

“小偃6号”诞生记:杂交野草和小麦

1956年,黄河流域发生了大面积的小麦条锈病,仅仅在黄河流域,当时小麦条锈病就让小麦减产了超过一百亿斤,相当于4000万人口一年的口粮。“小麦条锈病”的病菌变异速度很快,平均5年半就能产生一个新的病种,而要培育一个优良抗病麦种至少需要8年。攻克“小麦条锈病”,成了当时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在这一背景下,25岁的李振声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赴陕西杨陵。有着长久牧草研究经验的李振声产生了一种想法:农民精心栽培的小麦体弱多病,而野草没人管却长得很好,是否可以把杂草基因转入到小麦中来?这就相当于给小麦当红娘。

让风马牛不相及的野草和小麦杂交,这项研究国内没有人尝试过,当时普遍不被看好,李振声当时心里也没底,但科学的探索需要创造性的思维。

“好比为小麦找一个牧草丈夫,因为是远缘,就像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子没有生育能力,所以让小麦的后代获得草的抗病基因,难度非常大。”李振声解释道。

本着这一目的,李振声系统搜集鉴定了800多种牧草,发现野生的长穗偃麦草等对条锈病有很好的抗性。经过20多年的努力,直到1979年,具有各种抗性的“小偃6号”终于研制成功。

此后“小偃6号”成为中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其衍生品种近50个,全国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小麦逾150亿斤。由小偃麦衍生出的品种“高原333”至今仍保持着单产最高的世界纪录。由于这种小偃麦的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好,于是黄淮流域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要吃面,种小偃。”

麦田里的守望者

1987年,我国粮食生产已经出现连续3年徘徊,3年粮食没有增加,但人口增加了5000多万,也就是在那一年,在西北扎根了31年的李振声临危受命,深入黄淮海地区,改造当地的盐碱地、沙荒地和涝洼地,力争粮食增产。经过六年两期的治理,全国粮食就达到了9000亿,黄淮海地区增加的粮食是504.8亿斤。

2006年,李振声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但一心想为国家多做点事的李振声又投入了新的战斗——组织实施“渤海粮仓”计划。环渤海地区淡水资源匮乏,土壤盐碱度高,在这样的土地上发展粮食生产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通过让普通小麦与耐盐植物杂交,李振声与课题组成功培育出了耐盐小麦,渤海粮仓项目实施一年以来,就使得环渤海地区十分之一的盐碱地走上增产之路。

李振声

从大西北到黄淮海,再到渤海地区,李振声用他精心培育的小麦新品种,使贫瘠的土地焕发生机。如今,李振声院士已经90岁高龄,依旧风里来雨里去,与小麦为伴。他是杂交小麦之父,和袁老一样,是麦田的守望者与拯救者。

编辑:刘蓓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THE END
1.农药市场信息在线办公系统 编辑办公系统 专家审稿系统 作者投稿系统 期刊简介 本期栏目 暂无内容 下载中心 更多>> 论文著作权转让书 校对须知 版权协议 论文模板 投稿指南 点击此处下载测试文档https://nysc.cbpt.cnki.net/
2.农药市场信息数字图书馆灯塔高梁使用农药产品登记情况综述 低迷行情持续,草铵膦价格跌破8万元,比去年同期降价71% 灭蝇胺在我国产品登记情况评析 安全高效低毒杀菌剂咯菌腈市场前景 目前我国批准登记的杀菌剂膏剂产品/尿囊素首次在我国花生和大白菜上登记 今年春耕化肥价格同比下降 尿素跌跌不休,现在能抄底了吗? 农资零售商选择产品的五大标准 农https://www.dtdjzx.gov.cn/book/getoldBook.jspx?resourceId=7725&issueId=310055714&resourceType=1&content_id=2595756
3.农药市场信息杂志期刊简介《农药市场信息》由顾旭东担任主编,创刊于1986年,由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主管、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主办的一本农业领域专业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力求及时、准确、全面的反映该领域的政策、技术、应用市场及动态。 1986创刊时间 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https://www.1mishu.com/qikan/nongyeqikan/nongyixue/201003/678107.html
4.农药市场信息期刊本刊主要内容:重点宣传国家的政策法规;报道科技、经济、市场动态;探讨营销新理念、新模式;发布供求信息;推广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传播实用农业技术以及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新经验、新方法;介绍农药知识及加工使用知识等;评述农药行业现状及前景;反映农药行业热点https://cqvip.com/journal/1103835/112043877
5.农药市场信息新媒界专栏农药市场信息新媒界 2024-11-29 17:13 种植业 品牌营销 农药 2024年植保会的7大特点与2025年农药市场6大畅想 第38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已经落下了帷幕,但不论是会上还是会后,众多行业大咖纷纷谈观感,谈体会,谈植保行业未来的趋势,依然在延续。 农药市场信息新媒界 2024-11-27 16:53 http://ngx.179c.com/column/415.html
6.南通市农药市场信息中心本页是 [南通市农药市场信息中心] 在顺企网南通黄页的介绍页,如果您是负责人并希望管理这家单位, 请免费注册,通过企业认证,便可完成绑定。可修改,发布推广您的产品和服务。 如果信息有误需要纠正或者删除,请联系我们 相关本地行业 附近城市 全国热门地区 https://www.11467.com/nantong/co/70886.htm
7.农药市场信息2015年30期Pesticide Market News 周期: 半月 出版地:江苏省南通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创刊年:1986 更多往期阅读本刊 目录 农药市场信息2015年各期:[01][02][03][04][06][05][07][08][10][09][11][13][14][12][15][16][18][17][19][20][21][22][23][24][25][26][29][27][28] https://www.cnki.com.cn/Journal/B-B2-NYSC-2015.htm
8.2022年农药市场信息数据分析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发展绿色农药产品市场进入市场的重点通行证,2022年我国农药分工协作将更加合理。农药行业纵向一体化发展,生产工艺落后的企业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以下对2022年农药市场信息数据分析。? 据2020-2025后新冠疫情环境下中国农药市场专题研究及投资评估报告统计,亚太地区是最主要的农药需求区域https://www.chinabgao.com/k/nongyao/65870.html
9.农资网[资讯] 农药市场 市场评析 农药价格 农药技术 国际市场 农药标准 分析预测 [商贸]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合作信息 代理信息 产品展示 [价格] 除草剂价格 杀虫剂价格 农药原药价格 杀菌剂价格 [企业] 国内农药企业 农资及贸易公司 政府机构 农药生产 经销商 植保站 [统计] 产量统计 价格统计 进出口统计 统计简http://www.ampcn.com/nongyao/
10.农药植保市场网农药植保市场网,农药植保市场网是一个专注于农药产品和植保技术的信息分享平台。我们关注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提供最新的农药产品供应和植保技术指导。通过我们的平台,您可以了解到各类农药产品的最新市场动态,获取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相关知识和专业指导,确保农业生产的http://www.nyzbsc.org.cn/
11.农药新闻网【18.12.27】9项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18.12.26】农业行业甲基溴淘汰项目总结会召开 【18.12.25】原药市场高位僵持,市场以消化库存为主 友情链接 中国农资联盟 中国农业信息网 环境保护部 中国农药信息网 中国农业科学院 全国农技推广网 http://www.pesticidenews.cn/
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韩国信息化村、美国农村电子政务、英国农村上网中心、日本农业市场信息服务平台、法国智慧乡村等均表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对促进乡村产业、文化、生态、人才等城镇化转变和融合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数字化不断加速农业绿色发展 许多发达国家的数字化农业是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理念进行的。澳大利亚是绿色农业发展最快的国家,https://xczx.nwsuaf.edu.cn/sndtB/750260a4569b4153b2a20a6e3c0f4ef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