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完善农资、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建设现代化大型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指出:“集中力量抓好农产品信息、批发、集散、冷藏、包装、检测一体化的大型热带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为了适应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发展要求,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完善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有限公司拟建设三亚市×××批发市场项目。该项目将建设成集交易展销区、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加工配送、仓储物流、价格形成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三亚热带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三亚市地处中国最南端,一年四季光照、热量、雨量都很充足是发展热带现代农业的理想地方。目前三亚热带现代高效农业已取得初步成效,冬季瓜菜种植面积达17万亩、39万吨,芒果达30万亩、25万吨,已是重要的冬季菜篮子基地和热带水果基地。然而落后的农产品交易模式和低水平的农产品加工技术,使果蔬等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损失严重,已严重影响了我市热带现代农业的发展。
2、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需要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的中心,是连接农产品生产与消费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在农产品流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目前海南农产品批发市场尚处于由传统集市型市场向现代批发市场的过渡中,规模普遍较小,建设水平较低,辐射能力不强,服务功能也不完善。年交易额2亿元以上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有7家,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规模和数量难以达到农产品逐年快速增长的交易要求。其次,多数批发市场仅限于提供集中交易的场所,少数配有一定的仓库,大部分农产品批发市场不具备商品分级整理、加工包装、质量验证、结算服务、委托购销、代理储运、信息提供、代办保险等全部配套功能。综上所述,现有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硬软件设施建设标准较低、功能不全,市场交易方式和管理模式落后,已难以满足现代农产品流通的需要。
3、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已不满足于传统意义上的吃得饱、吃得好,逐渐讲究生活品质,追求生活的健康。但是,原有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基础设施差、装备水平低、服务功能单一、质量检测体系落后,经营秩序不规范,已很难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食品安全要求。食品安全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关系着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必须提升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档次、规范化建设,在功能上实现设施现代化、管理规范化、交易电子化和信息网络化,构建先进、安
全、完善的现代化农产品流通体系。
三、项目建设单位(略)
四、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选址在三亚市×××,毗邻果菜生产基地××田洋,交通十分便利,距三亚火车站*公里,距凤凰机场*公里,距三亚码头*公里。
五、项目建设目标和内容
(一)项目建设目标
把三亚市×××批发市场打造成琼南地区最大的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
(二)项目建设内容
三亚市×××批发市场项目建设占地亩,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主要建设内容有:
1、?万吨冷库
2、?平米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
3、?平米农产品交易展示中心
4、电子商务中心
5、检测中心
6、流通追溯管理系统
六、项目投资规模
项目计划总投资万元,其中企业自筹万元,申请政府扶持资金万元。
七、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可提高当地农产品流通的组织化程度,减少流通环节,降低运输成本和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损耗。按年冷藏保鲜果蔬?万吨计,在配送过程中以每吨减少损耗五个百分点计,年减少损耗果蔬?万吨,以每吨果蔬综合价格3000元计,年增加生产效益?万吨。年冷藏保鲜果蔬以每吨比普通市场销售价格高500元计,年增加产值?万元。二项合计,项目建设正常运转,年可增加生产总值?万元。
项目建成投产后,形成可租摊位?平方米,每平米按市场均价?元/平米计算,年可实现销售收入?万元。扣除水、电、管理等费用,可获收益?万元。
2、社会效益
三亚市每年种植各种农产品近60万亩,总产量近70万吨,由于产品冷藏、分级、包装不严格,加上长途运销损耗大、品质下降,价格一直较低,平均每吨只有2200元左右,有些产品还因大陆同类产品的冲击而滞销“烂市”,严重地影响了生产者的生产收入,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建设三亚市×××批发市场项目,为项目区农产品提供稳定的交易场所,并汇集各地生产信息,指导农产品生产布局,减少农产品生产的盲目性,不但可以调节产品上市,确保产销平衡,保证市场销售价格的稳定,而且还可以长途运销,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提高农产品产品流通的灵活性,为产品价格稳定与上升拓宽空间,提高产品生产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通过三亚市×××批发市场项
目,促进项目周边地区高效设施农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为社会提供40个就业机会,带动1300人参与产品组织销售,减轻社会就业压力,增加农民的生产收入,缓解矛盾日益突出的社会就业问题,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