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市场,广西是一片不折不扣的热土!
因为热土,所以竞争自然激烈。加上今年疫情、行情以及高温、洪涝等极端天气的影响,想在这个市场上立足并不那么容易,那么如何在这样的市场中生存,如何成为这个市场的佼佼者?万商大会地推小组走访了这几家优秀的平台作物服务商,听听他们对当下市场的看法,他们是如何应对这个变化的市场。
一、万商走访之广西汇福达朱继学:扎实做接地气的技术和服务,为终端客户和种植户赋能!
朱继学说:如果像我们这样有扎实技术团队、走在一线,做接地气的服务同时又有创新能力的平台都被淘汰了,那么相信很多人都会被淘汰!
1.围绕职业种植者的需求,做接地气的服务,在技术、经验、设备、管理和产销等方面为他们赋能,汇福达在疫情期搞科技下乡服务周活动,切实帮助种植户解决问题,拉动销售,有一次活动帮客户销售了50多万,很有效;
2.批发商要有扎实的技术服务团队,要基于市场一线去不断创新,产品一定是挖掘应用点,做系统解决方案,拼价格和赊销没有出路;
3.在植物营养板块,要聚焦关键性问题的解决,不能做的太散,譬如汇福达聚焦黄化、解决缺镁、解决土传病害线虫难题;
4.优秀的服务商强化自有品牌(汇福达自有品牌桔肽,年销售1万吨,终端零售价3000元/吨,年销售3000万的大单品;来自一线的创新专利科技成果离子果膜,市场零售价,130元/套,销售了1万多套,非常受欢迎。);
5.零售商群体组成发生了变化,有从企业走出来的做零售的,有从优秀平台商出来做零售的,有原来做批发的现在直接下沉做零售的,这些新锐零售商的思维和需求也不同,对他们应该有不同的服务;
6.不管你买还是不买,我们都实实在在做好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就会逐步被信任和认可;
7.一定要开有价值的会议,让他们来了都有所收获,学到真正想学习的东西,让他们开阔视野,了解到明年乃至未来的发展方向,让你的客户感觉到跟着你是有未来的;
8.汇福达目前整体销售额近2个亿,发展的稳,不大起大落,跟布局有关系,扎实做服务前行。
二、万商走访之广西红日农歌连锁袁拥福:定位优品策略,坚守品质,做精细化服务。
广西农歌农资连锁目前有500多家连锁店,连锁主要靠服务和产品品质的内核。
行业低迷,竞争白热化的市场,不懂怎么做低端的价格竞争,也行不通,价格战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农歌连锁就定位做高端做品质,定位优品策略,把产品做到极致,熬住!目前农歌农资连锁农化板块代理的主要品牌有深泰化工、绿霸、植物龙、顾地丰、深圳喜沃等,深泰化工的吡唑醚终端零售价在200元/斤,因为品质好,价格相对高位,但对种植户来说性价比高,效果堪比外企巨头;植物营养板块代理的主要品牌有俄罗斯阿尔比特、山东洁晶、泉林嘉有、大连东岩等。
战略的东西很容易一致,但就看战术上谁能来落地。在服务上,袁总在研究用中医的理念做农业,要搞懂营养不平衡的原因是什么,搞清楚什么时候该除草,什么时候不该除草,不能为了多卖农资而卖农资,服务上要更加的精准化、精细化。
今年农歌连锁把赊销压缩在合理可控的范围,为客户提供价值,不一定非要追求销量,行业艰难期,健康良性的发展是十分关键的。传统渠道在土崩瓦解,如何回归价值很关键。做农业要打持久战,让行业慢慢净化,不要想着暴利,要健康良性发展。
一个企业的增长一定是靠行业的增长,抓住了行业的趋势和机会,譬如说广西田园从水稻药市场到药肥市场,就是抓住了行业的增长点;譬如说很多企业的增长是抓住了柑橘这个作物的增长。
提到规模职业种植者,袁总说种植标准化后,才能种植规模化,没有标准化,规模化就很难。当一个基地实现一定规模标准化之后,要做的是输出标准和管理的事情,不要急于扩张规模,一个基地的成功一定不是技术上的成功,而是管理上的成功,种植标准的落地、果园基地工人的素质等等都很关键。红日要服务基地,目标对象是100~300亩之间的,发展要同频。
袁拥福说:在渠道多元化、碎片化的时代,一定要坚守自己的东西,那就是坚守品质,技术方案升级、服务精细化,做好自己的基本盘。
三、万商走访之保民丰农化林允:行情不好时行业会更好的洗牌,要坚守品质,提前做市场布局。
保民丰农化年销售额8000万,主要代理品牌先正达、绿业元、威远、金秋、劲驼、比奥齐姆等。在广西市场,做大单品越来越难,也就是一家独大很难,大家分食,都有自己生存发展的路径;
有品牌的农资商优势更大,在做好自己专注的品牌同时,会同时涉足其他品类的市场,通过价格优势和品牌溢价力做市场竞争,没有思路、没有品牌的厂商会艰难。
目前整个市场供大于求,行情不好时行业会更好的洗牌,行情差就是机会,看你顶不顶的住,有没有提前做布局。
林允说:拿农药的思维推广特肥相对容易但不好上量,还需要具备特肥运营的思维和素质。
广西是农资热土,外地人进入做农资的越来越多,而且他们进入这个市场为了扎根,更拼更努力,有思路和办法,加剧了市场的竞争。所以,只有扎扎实实地做好服务,坚守产品品质,着力降低种植户的成本、提高种植户收益,更加勤奋,和合作伙伴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做市场,才能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四、万商走访之力天农业蕉哥葛旭:香蕉产业的成熟度较高,基本实现了标准化种植,种植版图向东南亚转移。
蕉哥专注香蕉21年,2005年成立力天农业开始做香蕉服务,目前服务近8万亩香蕉,其中服务国内面积在近3万亩,服务国外(越南、老挝、柬埔寨等)面积5万亩,基本上都是服务1000亩以上的大户,蕉哥在老挝来自己种植了6000亩香蕉。目前国内香蕉种植面积大约60~70万亩之间,其中广西香蕉种植面积在30万亩左右。从2019年开始,力天农业服务的主战场开始向东南亚转移。
在农资投入上,广西香蕉种植平均一亩地在2500元左右,其中肥料投入在2000余元,水溶肥占比90%,香蕉施肥以滴灌为主;农药亩投入在400元左右,老挝地区农药亩投入在600元左右;云南地区,农药亩投入相对较高。蕉哥通过长期的实践和经验,探索出了一套蕉哥种植方案,肥料投入在1500元左右,农药亩投入300元左右,降低了生产成本,还能提升收益。
就产量来说,国内平均香蕉亩产量在6000斤,国外东南亚北部亩产量可达到7000斤左右,中部和南部亩产量可高达1万斤左右。
香蕉今年价格有回升,2019年,香蕉价格在0.8-3.2元之间浮动,2020年至今,香蕉价格在1.3元-4.6元之间,价格不稳定,总体向好。
国内香蕉产业的成熟度比较高,基本实现了标准化种植,所以基本上都是规模化种植,小户(500亩以下)很难生存,很多做种植和农资服务的都转移其他作物了,留下来的是具备专业背景、技术和有财团的人。香蕉版图发生变化,预测未来国内面积可能还会萎缩,种植版图向东南亚扩展,原因国内香蕉种植受黄叶病影响很大,国外自然条件优越,光热条件适宜,人工、地租较低,另外很多国内的香蕉专业种植大户出去把市场带过去了。东南亚市场,大多也都是中国人在种植,中国人种香蕉会越来越专业。
五、万商访谈之广西心鲜在果业徐驰:从农资商转型做生态果业产业链的探索者,自己把自己洗牌重新创业。
农资做了20多年,不管什么样的模式和投入,单纯的农资销售遭遇瓶颈较难突破,徐驰做了个团队调整试验,发现增加市场业务人员的销量与减少业务人员的销量变化不大,也就是纯农资销售遭遇天花板。所以徐驰要自己把自己洗牌,重新创业,做生态果业产业链的创新者和先行者。
水果行业痛点没有基地支撑,同时缺少营销和盈利模式。即便是现在最牛的全国连锁品牌果业公司,也缺少基地直供,并且水果电商只是一个点、网红销售也只是一个点,只能赚差价的钱。
心鲜在通过新的商业模式整合产业链资源,把种植技术标准化管理、农资、基地、果品品牌和全网及实体店销售渠道打通,把农业投入品和种植技术标准直接输入给基地,以比市场相对高的价格做回收,同时和基地做销售分成,缩短销售环节,做利益共同体。
心鲜在果业的销售渠道是多元化的:线上全网+线下实体旗舰店+后期打通农批市场,率先在广西市场做样板。
心鲜在理念:心鲜在倡导一种幸福的生活方式。心在,鲜在,心鲜在、新鲜摘、新鲜在、幸福无处不在!
徐驰说:全产业链很长、很复杂,但复杂并不代表行不通,要在条件相对具备的情况下做探索,未来趋势就是缩减销售环节,打通产销,农资人转型升级,首先要打通思维,不打通思维,学什么都是形而上的,都是无用甚至反作用的,心鲜在,自己把自己洗牌,做生态果业产业链的创新者和先行者。
2020第三届BAA万商大会暨农业产销博览会
主题:万商互链,产销协同
主办: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
承办:《农资与市场》传媒
形式:品牌展览+论坛
参会对象:农资厂商、农资渠道商、作物服务商、果品收购商、农技专家、基地农场、规模种植户等
论坛:2020万商赋能产业生态发展大会、2020果品产销一体高峰论坛、2020中国柑橘产业生态发展高峰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