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门深入推进2024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

中国食品安全报讯(周晓辰)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必须确保种子、肥料、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质量。当前,全国春耕生产和春季田管有序开展,农资购销进入旺季。3月19日,农业农村部联合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6部门在京开会,部署春耕备耕农资打假工作,马有祥副部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启动了“忽悠团”进村兜售化肥、网络跨区违规售种2个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农业农村部近期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各地扎实推进农资排查整治,各地春耕生产以来迅速行动,启动排查整治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高位推动,打出全面联动“组合拳”。在农业农村部的统一部署下,各省各地农业农村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坚持问题导向,迅速行动。江苏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召开全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视频会议,制定《2024年全省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和监管工作要点》,组织省市联合检查组开展交叉检查、调研指导,通过定期会商、联合执法、案件移送等机制,加强部门协作;陕西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省高级人民法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等6部门成立春耕备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领导小组,提早安排部署;江西省各地农业农村、法院、检察、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紧盯“春耕备耕、三夏、秋冬种”重点农时,对种子、农药、肥料等重点产品及重点对象、重点区域、重点行为、重点环节加大打击力度,通力协作形成打击合力。

二是深化农资打假工作,以打击“农资忽悠团”为重点。山西省坚持“早预防、早动手、全排查、重查处”原则,每年年初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治“百日行动”,坚决打击“农资忽悠团”。通过深入排查隐患、强化执法打击和广泛宣传指导,消除隐患,查处问题产品,提高农民识假辨假能力和依法维权意识;四川省组织开展“忽悠团”进村兜售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各地集聚有关部门力量,采取针对性行动,推动监管执法力量下沉,发挥基层监管人员作用,紧盯走村窜户、流窜推销假冒伪劣化肥、种子、农药等农资“忽悠团”,开展跟踪检查,咬紧线索严查到底,坚决打击不法分子“躲猫猫”“打游击”忽悠兜售行为;江苏省抓住当前农资使用高峰和关键节点,大力开展农资生产经营主体拉网式排查、农资“忽悠团”和网络跨区违规售种等问题线索专项排查,重点检查农资门店资质是否齐全、标签是否规范、生产经营档案是否健全,农资是否备案审定等,严打坑农害农违法行为。

三是广泛宣传指导动员,持续加强社会共治。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会同种业管理司、种植业管理司制作并组织发放《种子选购明白纸》《化肥选购明白纸》,用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大白话”概括农资“忽悠团”套路特点以及种子化肥的选购技巧,使识假辨假知识深入民心;山西省市县联动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提高广大农民识假辨假能力和依法维权意识,同时通过网络发布并在乡村醒目位置张贴《致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提高农民群众的警惕性。江苏省注重执法排查与做好宣传引导并重,6个设区市、54个县(市、区)均已组织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现场宣传;江西省充分利用“报、网、端、微、屏”等各类宣传平台,进一步加大执法宣传力度,让每一次行政执法变成一次普法宣传。同时坚持每年发布农资打假典型案例,以案释法,分析解剖案情,解读法律适用;四川省健全线索举报途径,切实发挥农民群众在打击农资“忽悠团”、上门推销式无证经营、电商售假等行为中的监督作用,营造农资打假工作“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

当前是春耕备耕关键时期,农资打假工作一刻也不能等。据悉,农资打假下乡进村活动将于4月中旬在贵州举办,引领各地加强识假辨假知识宣传,用通俗的语言、直观的画面讲清楚假劣农资危害和优质农资选购要点。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持续推进农资打假专项治理,着力加强工作调度,采取调研指导、视频会商等方式调度各地工作进展,督促地方落实排查整治举措,净化农资市场、维护农民权益,为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提供有力支撑,确保春耕生产有序进行。

THE END
1.养殖50大骗局揭秘,让你火眼金睛看清套路!农资资料说到养殖,很多人可能会想到“一片绿油油的田野,鸡飞狗跳,牛羊成群”,但你知道吗?养殖界里藏着不少骗局,让人防不胜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秘养殖界的50大骗局,让你火眼金睛看清套路,从此告别上当受骗! 一、苗种骗局 假苗种:一些不良商家会用劣质苗种冒充优质品种,让养殖户上当。购买苗种时,一定要仔细辨http://www.bailichun.cn/post/10234.html
2.扶贫公益助农投资被骗了怎么办!不正规!被揭穿!「今日实锤」一般这种平台的套路是这样的,首先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拉你进群,让你去直播间听股票讲解,老师确实会教你些股票知识,这只是为了取得你的信任,还会很”热心”的帮你看手中被套股票,其实就是为了看你有多少成本,起初他们提供的信息十有八九都是正确的,当你跟他们买入股票亏损后,会跟你说现在股市行情不好,老师的妻子孩子https://wuhan011988.11467.com/news/2958374.asp
3.检察官提醒:这些假农资直销坑农套路要来自潼关检察【检察官提醒:这些假农资“直销坑农”套路要警惕!】近年来,一些地方先后发生假农资“直销坑农”骗局:农资“忽悠团”通过诱骗农民“进厂参观”、现场“洗脑授课”、免费送货上门等模式,售卖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大量农民上当受损。在暴利驱动之下,农资“忽悠团”与当地中小规模肥料厂合作,行骗流程环环相扣,隐藏其间的则https://weibo.com/5380882701/P2XuptLXF
4.网购农资套路深,一不小心就踩坑!看完你还敢乱买吗?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去网上买东西,因为价格便宜,种类繁多,但是因为网络的虚拟性,网购被套路的现象也并不少见,尤其是农资产品只有在用过以后,才能够知道它效果的好坏,一旦发现踩坑可能就为时已晚了。 所以网购农资虽然便捷高效但种植户也需擦亮双眼谨防以下套路: https://www.ymnzcs.net/index.php?m=home&c=View&a=index&aid=503
5.今日头条今日头条是一个通用信息平台,致力于连接人与信息,让优质丰富的信息得到高效精准的分发,促使信息创造价值。https://www.toutiao.com/
6.帮提新车服务有什么套路车友交流懂车帝提供帮提新车服务有什么套路的车友交流详细内容,懂车帝是一个汽车资讯平台,懂车更懂你。我们提供最新汽车报价,汽车图片,汽车价格大全,行情、评测、导购等内容,看车选车买车就上懂车帝。https://www.dongchedi.com/tag/ugc/14481290
7.齐鲁晚报《齐鲁晚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齐鲁晚报的报、网、端、微等载体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本单位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齐鲁晚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https://epaper.qlwb.com.cn/qlwb/content/20230922/PageArticleIndexLB.htm
8.农产品现货交易平台是不是真的安全买卖尽管存在一定风险,但不乏一些专业机构致力于通过严格监管和技术手段来保障整个交易流程中的安全性。例如,一些大型农产品交易平台会建立自己的质量检测体系,为每次出售的大宗商品进行实时检测,并公布检测结果以增强用户信任。 四、用户保护机制构建 为了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一些高端的农产品现货交易平台还会设置明确的退https://www.topnu.cn/shang-ye-yan-jiu/848512.html
9.平台安卓入口官方网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成立70周年纪念会28日在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重要指示和李强批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表示,有70年光荣传统的供销合作社,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新时代新征程,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要深入学习http://m.bozhiyishu.love/525290.html
10.新华每日电讯微报纸售后服务连续两年居投诉问题首位、直播带货投诉5年间增幅高达47.1倍、智能设备问题增幅较大、新能源汽车投诉举报连年上升、合同签订及履行问题纠纷较为严重、虚假宣传套路多……市场监管总局14日发布2023年消费者投诉举报六大突出问题。 2023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全国12315平台等渠道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和咨询3534.3万http://mrdx.cn/h5/mrdx/content/20240315/PageArticleIndexLB.htm
11.四川三农新闻网近年来,受疫情防控、俄乌冲突、农资涨价、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肥料局部生产停工、流通受阻,市场价格波动剧烈等状况频出,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农业生产的稳定。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农村部及时部署,稳粮保供与化肥稳价保供深度绑定,做好肥料市场信息监测为夯实我国粮食安全根基提供了有力支撑。一方面抓定期监测,http://sc3n.com/index/news/topics/id/2.html?page=32
12.泸州这些典型案例,曝光!店里有电脑、烤箱、音箱等多种家用电器,但在选取时他却被告知需要下载一个名为“惊喜618”的APP,并且还要在APP上充值5000元才能领取奖品。罗先生迟疑道“还要充钱啊?”现场服务人员连忙解释道,充值的金额可以通过“惊喜618”APP购买“京东”“淘宝”等平台商品时使用,并现场演示了一遍,见确如其说,罗先生便掏了https://www.chuannan.net/toutiao/207843.html
13.[法治在线]法治封面揭开“农资忽悠团”坑农套路现在正是农民朋友们大量备肥施肥的时节,公安部部署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犯罪,切实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尤其要警惕“农资忽悠团”。江西新余侦破一起冒充专家销售伪劣化肥案,犯罪嫌疑人冒充专家,通过夸大化肥功效等方式,诱导农户购买有效成分不足的化肥。辽宁铁岭侦破一起以虚https://tv.cctv.com/2024/04/19/VIDEtblljPg72mW8xJawk9PJ24041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