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法治报讯(张珍珍)一男子看见某品牌农药销售火爆,就贴上该农药的商标想以假乱真赚大钱,没料到结果却是“人财两空”。日前,广平县人民法院以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该男子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6万元。
2017年,张某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农药销售工作。2023年6月份,湖南的刘某向张某询问是否有10%浓度的阿维菌素悬浮剂,需要购买2吨。张某发现河北某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10%阿维菌素悬浮剂销量较好,恰巧这时一个自称“河南农药厂”的男子与张某联系称可以代加工各种农药产品,张某觉得自己发现了“商机”,遂决定不跟原厂家联系,自己“单干”,自行制作、贩卖农药,以赚取更多“快钱”。
于是,张某委托该自称“河南农药厂”的男子为其生产加工10%的阿维菌素悬浮剂(1吨100毫升/瓶、1吨500毫升/瓶)2吨,并告诉该男子按照某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真顶事”牌阿维菌素悬浮剂的包装图案、颜色、字体等排版标签。
2023年8月20日,张某将这两吨10%阿维菌素悬浮剂以11万元的价格销售给刘某。后刘某与某化工有限公司联系询问药剂用量时,发现该批农药是假冒的。为防止东窗事发,张某让刘某将药物原路返回,随后将上述阿维菌素的原液倒出。
同年9月4日,某化工有限公司就其注册商标被冒用一事向广平县公安局报案。公安机关立即展开调查,在张某住处扣押大量冒用“真顶事”牌商标的空瓶。10月18日,张某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今年1月12日,该案移送至广平县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经检察机关审查查明,张某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其销售的阿维菌素的外包装上使用某化工有限公司注册的“真顶事”商标,且其外包装所标注的农药登记证号、生产许可证号均为该公司所有,生产企业名称及地址也为该公司,销售金额11.33万元,其行为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张某具有自首和取得被害人谅解情节,可以从轻处罚。2月7日,检察机关依法以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罪对张宇提起公诉。4月12日,广平县人民法院经审理,对张某作出了上述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