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从事集育种、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种子企业
【概要描述】
小麦拔节前后重防纹枯病
纹枯病是小麦上的常发性病害,每年春季小麦返青至拔节期是该病发生的高峰期,需要及时用药防治。春季随着气温回升,纹枯病病菌活力增强,病害一边在病株上向上纵向扩展,一边在株间横向扩展,但扩展仍缓慢。小麦拔节中后期,病害经过前一阶段的积累,随着气温升高,病情迅速横向、纵向扩展,形成发病高峰期,病株率和病指迅速增加。春季雨日多,田间湿度大,有利于纹枯病扩展蔓延。苗密,田间郁蔽,易发病。
小麦纹枯病的防治应以前期防治为主,小麦返青至拔节期是防治纹枯病的关键时期,小麦拔节后田间郁蔽度高,药液难以施入发病的茎基部,防治效果较差,而且人工施药困难。一般在纹枯病病菌侵茎前、田间病株率达5%~10%时用药,适用药有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戊唑醇、己唑醇、苯甲·丙环唑、氟环唑、烯唑醇等唑类杀菌剂,以及噻呋酰胺、井冈霉素、嘧菌酯、醚菌酯等。
先正达公司的“爱苗”300克/升苯甲·丙环唑乳油,含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各150克/升,登记用于小麦防治纹枯病,每亩推荐用制剂20~30毫升;“扬彩”18.7%丙环·嘧菌酯悬乳剂,含丙环唑11.7%、嘧菌酯7%,登记用于小麦防治纹枯病,每亩推荐用制剂30~60毫升;“敌力脱”250克/升丙环唑乳油,登记用于小麦防治白粉病、锈病、纹枯病和根腐病,防治纹枯病每亩推荐用制剂30~40毫升,防治白粉病、锈病和根腐病每亩推荐用制剂33毫升。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的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登记用于小麦防治条锈病、纹枯病和白粉病,防治条锈病每亩推荐用制剂30~50克,防治纹枯病每亩推荐用制剂45~60克,防治白粉病每亩推荐用制剂32~64克。
日产化学株式会社的“满穗”240克/升噻呋酰胺悬浮剂是防治小麦纹枯病的高效药种,而且持效期长达30天左右。该药对小麦的安全性好,在小麦全生育期均能使用,在小麦苗弱时也能使用,并能促进小麦健壮生长。小麦纹枯病发生不是太重时,每亩用“满穗”20克即可,发生较重时可以每亩用30克防治。将噻呋酰胺与苯醚甲环唑、己唑醇、戊唑醇、氟环唑等唑类药混用,作用方式互补,对小麦纹枯病通常能取得理想的防效。
——◆◆◆————◆◆◆————◆◆◆————◆◆◆————◆◆◆————◆◆◆————◆◆◆————◆◆◆————
小麦拔节至孕穗期查治白粉病和锈病
白粉病在小麦各生育期均可发生,该病流行主要与气候条件、栽培管理、品种抗性有关。发病适温为15~20℃,10℃以下发生缓慢,25℃以上病害发生受到抑制。3月中下旬至4月下旬,气温偏高、过程性降雨偏多的年份往往发病较重。目前烟农19、淮麦系列、徐麦系列等较感病品种在沿淮、淮北、沿海等地种植比例超过80%,扬麦系列、宁麦系列等感病品种在沿江、苏南地区种植面积大,遇适宜天气条件有利于发病。一般在小麦白粉病发病初期用药防治,小麦拔节至孕穗期病株率达5%~10%、抽穗扬花期上部3张功能叶病叶率达5%或病株率达15%时及时用药。
小麦锈病分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3种,是我国小麦生产上分布广、传播快、危害面积大的主要病害之一,其中以条锈病发生最为普遍且严重。一般在小麦锈病发病初期用药防治,掌握在田间秆锈病病叶率1%~5%、叶锈病病叶率5%~10%、条锈病病叶率1%~2%时及时用药。
白粉病和锈病发病轻的年份,一般不需要单独用药防治,可结合防治小麦赤霉病兼治;发病严重的年份,应在3月底至4月上旬单独用药防治一次,以控制白粉病和锈病的发生和发展,保护小麦上部3张功能叶的光合能力。
目前用于防治小麦白粉病和锈病的药主要是氟环唑、戊唑醇、烯唑醇、丙环唑、苯甲·丙环唑、腈菌唑、粉唑醇、己唑醇、丙硫菌唑、环丙唑醇等唑类,以及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嘧菌酯、氯啶菌酯、肟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近年来小麦白粉病病菌和锈病病菌对三唑酮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对同类药戊唑醇、烯唑醇、氟环唑等也存在一定的抗药性。在用唑类药防治小麦白粉病和锈病效果不好时,宜换用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嘧菌酯、氯啶菌酯、肟菌酯等作用机理不同的药及其混配剂,或将唑类药与这些药混用。
两类药混用防治小麦白粉病的药主要有:巴斯夫公司的“尊保”23%醚菌·氟环唑悬浮剂,含醚菌酯和氟环唑各11.5%,登记用于小麦防治白粉病,每亩推荐用制剂40~60毫升;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的45%戊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含戊唑醇15%、醚菌酯30%,登记用于小麦防治白粉病,每亩推荐用制剂15~25克;美国世科姆公司的“禾技”75%戊唑·嘧菌酯水分散粒剂,含戊唑醇50%、嘧菌酯25%,登记用于小麦防治纹枯病和白粉病,每亩推荐用制剂10~15克。
两类药混用防治小麦锈病的药主要有:“法砣”19%啶氧·丙环唑悬浮剂,含啶氧菌酯7%、丙环唑12%,登记用于小麦防治锈病,每亩推荐用制剂53~70毫升;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的“爱可”20%烯肟·戊唑醇悬浮剂,含烯肟菌胺、戊唑醇各10%,登记用于小麦防治锈病,每亩推荐用制剂13~20毫升;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的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含吡唑醚菌酯10%、戊唑醇20%,登记用于小麦防治纹枯病和锈病,每亩推荐用制剂20~25毫升。
两类药混用兼防小麦白粉病和锈病的药主要有:拜耳股份公司的“拿敌稳”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含戊唑醇50%、肟菌酯25%)和“稳腾”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含戊唑醇20%、肟菌酯10%),登记用于小麦防治赤霉病、白粉病、锈病和纹枯病,分别每亩推荐用制剂15~20克和36~45毫升。另外,戊唑醇与新药丙硫菌唑的混配剂丙硫菌唑·戊唑醇,以及与环氟菌胺的混配剂环氟菌胺·戊唑醇,也登记用于小麦防治白粉病和锈病。溧阳中南化工有限公司的“乐麦宝”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含丙硫菌唑和戊唑醇各20%,登记用于小麦防治赤霉病、锈病和白粉病,每亩推荐用制剂30~50毫升。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的“龙灯福达”11%环氟·戊唑醇悬浮剂,含环氟菌胺1.5%、戊唑醇9.5%,登记用于小麦防治白粉病和锈病,每亩推荐用制剂20~4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