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金融科技成为推动银行转型升级的“新引擎”。重庆农商行顺应时代潮流,致力将金融与科技深入融合,积极加强金融科技平台建设,先后推出了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管理平台、“江渝快记”智能财税服务平台,金融服务便捷度、客户满意度大幅提升。
针对农村金融服务基础信息弱、有效担保少、管理难度大等痛点,重庆农商行于2022年创新推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管理平台”。该平台在既定的大数据模型和画像基础上,充分发挥覆盖全市的机构网点和熟知乡情的信贷队伍优势,由客户经理通过移动工作设备进村逐户开展数字化尽调并完成信息采集,通过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和自动评级模型,给予农户差异化授信,有效推动金融服务下沉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整村授信”。截至目前,该行“整村授信”已覆盖3700余个行政村社,为超75万户农户预授信超100亿元。
▲重庆农商行积极支持巫山县下庄村信用村建设
“重庆农商行推出的‘江渝快记’平台切实帮助我们企业减少了成本,提升了财务管理效率。”巴南区某工业园区一企业的财务主管感叹说,“现在我只需要在‘江渝快记’平台上输入基础信息和数据,就可以一键生成凭证,快捷进行账务处理和报税了。”
“江渝快记”智能财税服务平台是重庆农商行推出的一款集成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智能财税管理工具。该平台拥有财务管理、税务管理、业务管理、资金管理四大功能模块,其中自动化记账凭证、多途径发票管理、智能化资金处理、实时性报表管理等便捷操作功能成为该平台的亮点功能,切实有效满足了农民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小微企业等客群财税处理和经营管理等需求。
创新信贷产品,架好“合作桥”
“重庆农商行的产品和服务是真的好,用我们农村人的话说在农商行办贷款真的是巴适、热情、快捷!”提起重庆农商行,位于城口县高燕镇新军村农户老余更是赞不绝口。
除了服务“三农”客户之外,重庆农商行还针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行业分布广、客群差异大等特点,创新推出专属信贷产品,覆盖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小微客群,依托“金渝网”以及“信易贷·渝惠融”“长江渝融通”等平台搭建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有力加强涉企数据对接。
通过大数据整合,重庆农商行有效缓解了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于线上不能直接获取的数据,重庆农商行通过“线下跑街”式调查对普惠客户形成完整“画像”,创新推出税快贷、渝快餐饮贷、渝快商超贷、江渝上市贷等多款信用贷款产品。
做深做实特色品牌,铺就“振兴路”
近年来,在市农业农村委指导下,重庆农商行充分发挥“点多面广,人熟、地熟、地域情况熟”等独特优势,组织分支机构推荐当地农业人才,已逐步建立了超100人的农业专家库,精准服务区县发展特色涉农产业,让农户享受到了“家门口”的优质金融服务和农技支持。同时,重庆农商行倾力打造“渝快乡村行”公益助农品牌,以品牌的力量助力院士专家进乡村、看产业,探索搭建“农业+科技”的融合平台、政产学研协同支农长效机制,以助推重庆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潼南区是重庆农商行服务“三农”的主阵地之一,而潼南区柠檬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就受益于政产学研协同支农这一机制。近年来,重庆农商行携手潼南区政府开展政银协作,深入打造“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示范区”,探索“农业产业+科技+金融”的矩阵发展模式,近3年累计投放各项贷款超过137亿元,支持重点项目超过50亿元。其中,重庆农商行支持辖内柠檬产业链主体150余户、贷款金额超过5亿元。
通过将“支农、助农、扶农”金融经验与金融科技相融合,截至目前,重庆农商行涉农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约116亿元,超过2270亿元,约占全市总量的30%,“三农”业务指标均居重庆市银行同业前列。
下一步,重庆农商行将持续以科技赋能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综合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科技,打造更具科技含量的产品与服务,致力为广大农村客户提供更有温度、更有速度、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为助力全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更大金融力量。
原标题:重庆农商行:以“科技+”激活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