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合,养猪养鸡省级贫困村叶屋村脱贫之路

规模经营,抱团议价这个村的人均收入增长75倍——清远市省级贫困村叶屋村脱贫之路

60多岁的叶时国依旧记得自己2000年前把稻米挑到镇上粜卖的情形。那时石牯塘镇通到叶屋村的路还没有修,连摩托车通过都勉强。村民只得一趟趟将稻米挑到十公里外的镇中心,有时要花七八天、挑十几趟才能全部运出去。孩子上下学要走原始森林中踩出来的山路,一小时才能到学校。

叶屋是英德市石牯塘镇萤火村下的一个自然村,全村共有35户175人,人均两亩旱地、一亩水田。山清水秀的叶屋村曾是有名的贫困村,直到2009年末,村民人均年收入依旧不足2000元。

现在,叶时国有10多亩旱地,以每年每亩110元的价格租给别人种柠檬;10亩水田挖成鱼塘养桂花鱼,每年收成三四千斤,今年的价格是23元/斤;叶时国和老伴两人一年的收入至少能达到8万元。村民理事会长叶时通估计,该村每户村民每年收入15万元以上。

叶屋村成了清远农村综改的示范村和媒体热追的改革村。

"我们村的脱贫路就是让村民进入市场,改变过去在地里刨食的做法,从市场利润中分一杯羹。"叶时通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走向市场之路,他们从1993年到现在,走了整整12年,现在依然在路上。

整合土地,"口粮田"变"商品田"

"当时我们都不敢告诉村外人在干什么,因为觉得不符合土地承包三十年不变的政策。"1993年,叶时通被选为村小组组长。当时,多数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村里的农地分割零散,所以,六成以上的农田被丢荒。

田地分散,导致机械化难以推广,农药化肥使用量大,病虫害易扩散。西牛镇金竹村服务站农业技术员任腾认为,近年来英德砂糖橘黄龙病蔓延成灾难以遏制,与土地分散有一定的关系。

另外,村民打理各自的一亩三分地,因众口难调等诸多因素,无法统一放水灌溉,水利设施逐渐被废弃。于是,旱涝皆可成灾。

叶时通是叶屋村土地整合的第一人。2004年,叶时通有6块田地,最大的一块近两亩,离村远、土质差,是村民眼中的差田。他找到与这块地相邻的几户村民,把自己其他几块好地置换给他们,凑成一块7亩的整地。

随后,叶时通花了2万多元将土地改造为鱼塘,并在鱼塘边养猪,收入一下子上去了,光养鱼每亩就可收入3000元。

叶时通开始现身说法,在每年的村民大会上劝说村民在全村范围内进行土地整合,一劝就是五年。2008年,叶屋村正式成立村民理事会,叶时通担任理事会会长。年末例行的村民大会上,叶时通第五次提出土地整合的想法。这次,村民同意了。因为那年全球金融危机波及珠三角,外出务工的村民大多提前回村。村民叶昌生是当时从外务工返村的一员:"工厂里都找不到活干了,回村里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实际上,在外打工也赚不到多少钱,很多人空手出去空手回来。"一村民回忆,"反正出去也找不到工作,就试试村长的想法。"在遭遇种种困难后,2010年,叶屋村完成土地整合分配。"当时我们都不敢告诉村外人我们在干什么,因为我们觉得不符合土地承包三十年不变的政策。"叶时通说。

叶屋村理事会会长叶时通(右一)在田间与村民商量春种事宜

筹资百万,从厂家购买农资

这100万中,有30万是整合的涉农资金,30万是租地收入,40万来自村民筹集。

土地整合之后,土地从"口粮田"变成了"商品田".土地分散时,村民主要种水稻作为口粮,也种一些玉米和花生,自给自足,有剩余才挑到镇上卖,仅能维持生计;土地整合后,村里35户村民,15户养猪养鸡,5户种菜,8户种砂糖橘,还有养桑蚕或者把土地租出去。叶时通认为,叶屋村家家户户都已经建立了"家庭农场"的模式。

"土地整合最重要的好处就是规模化了。"叶时通介绍,如今村里面积最小的一块土地9亩,最大的地块20多亩地,因为产量有了规模,"开始有经销商来收鱼、收菜了".一收鱼的经销商告诉叶时通,周边村子有些农户有一两千斤黄花鱼,但出于成本考虑,他不愿意去,"至少也得有四五千斤的产量",在叶屋,基本每户养鱼的村民都能达到这个数目。

叶屋村的村民开始进入市场了,但叶时通并不满足于此。"虽然农民开始赚钱了,但是利润还很低,很难在市场上立住脚。"叶时通指出,价贱永远伤农,单个农户在市场上根本没有议价能力,"所以,应当以村为单位,把家庭农场联合起来".

叶时通首先从农资购买入手。村经济社筹集了100万资金作为流动货款,从厂家直接购买农资。这100万中,有30万是对一事一议补贴等涉农资金进行整合得来,30万是村委会对外租地的集体收入,还有40万来自于村民集资。

叶时通介绍,40万元村民集资并不是一次完成,基本是每年每人拿出四五百,当然也有"我就是不交"的村民,最终会在理事会的劝说下被说服。"村里都是一个姓,因此工作好开展一些。"叶时通是清远农综改"村民自治重心下移"的坚定支持者,这一举措要求将村民自治权下放到自然村,"但归根到底还是要坚持公心,哪怕都是一个家族,也只有看到理事会的公心后才能心甘情愿地给钱。""有什么不放心的啊,交上的钱干了什么都能看得见。"一位村民面对记者的提问如是回答。

筹集到100万元资金后,叶时通开始直接同厂家打交道。"一包猪饲料,经销商最少要赚15元,赊账更贵;村民报上各种农资数量,我们直接从厂家拿货,成本一下子就省出来了。"叶时通说,叶屋村的农资消费量基本等于一个农资店,厂家完全可以按照出厂价直接送货进村。"一切的关键,就在这100万流动资金上。"

300万资金,村民稳立市场

租地收入用于改善村庄设施;100万元流动资金用于集体购买农资;200万元贷款用来建立"小银行",帮助村民解决资金问题。

今年是叶屋村完成土地整合之后的第五年,村民们更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养鱼养猪的要进行鱼塘低改和扩建,种植砂糖橘的需要购买机械和种苗,菜农要扩大种植面积……流动资金缺乏的问题在村民扩大生产规模的需求面前,显得更为严重。一般贷款农民没有抵押,面向农民的小额贷款等往往是僧多粥少而且手续繁杂。

2015年2月15日,清远市委书记葛长伟到英德市石牯塘镇萤火村叶屋村小组调研。叶时通提出请求,希望葛长伟能帮村里贷款200万,用于帮助村民扩大生产规模。很快,5月20日,英德农信联社正式向叶屋村经济合作社授信200万元,并将100万元的首期贷款划到叶屋村经济合作社专用账户上。到6月29日,100万元贷款被20户村民全部借走。

如今,村里的集体资金分为三部分:租地收入用于改善村庄设施;100万元流动资金用于集体购买农资;200万元的贷款用来建立"小银行",帮助贷款难的村民解决资金问题,扩大生产规模。"单家独户的农民在市场上没有任何地位,有了这300万资金,叶屋的村民就能稳立于市场。"叶时通说。

英德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副主任鄢宏开认为,目前叶屋经济合作社尚不是成熟的市场主体,其内部管理制度、资金使用监管、风险防范等方面都有待加强。记者也注意到,从各方面看,叶屋村仍主要依靠"能人政治",在制度建设等方面与其他村并无本质不同。

对于下一步如何走,叶时通尚无成熟的想法。"以前基本是看到哪个环节商家赚钱,思路就往那边走;但是现在要占领商品销售一端的话,还没有条件,再有200万差不多。"不过,光纤已经入村,叶时通打算探索农产品电商。说这些时,这个身材清瘦健壮、眼睛细长明亮的中年男人目光穿过田地河流,直达远方山峦。

THE END
1.火爆农资招商网:农资界的“网红”农资资料一、农资界的“网红” 这“火爆农资招商网”啊,就像农资界的“网红”一样,时不时就有个啥新鲜玩意儿、啥大优惠活动,引得大家纷纷围观。要说这网站,它可不是那种只会“晒自拍”的网红,而是真真切切地给农民和农资商们提供了不少实惠和便利。 二、农民的好帮手 http://bailichun.cn/post/9693.html
2.农资营销难背后的逻辑错误,值得深思!底层逻辑就是透过事情的现象,找到农资行业与当前农资现状发展的规律,抓住事物的本质,找到营销的价值。农资行业为什么到今天非常的难做,是因为大家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违背了底层逻辑。在如今整个经济进入大周期循环内卷的大背景之下,农资行业也呈现出内卷的现状,甚至有些领域出现了动荡,市场时刻发生着变化,如果还在依靠昨天http://www.pesticidenews.cn/zgny/yxcl/content/bf558ded-8b8a-43d0-8dd4-d2f1067f1561.html
3.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现在当农民,比以前轻松多了。机械化收割省力又省心,政府还有补贴,上次刚领了2000多元。”近日,提起不久前收到的涉农补贴,同安区大同街道康浔村村民刘福全喜笑颜开。 涉农资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今年来,同安区紧盯群众关心关注的涉农项目和资金领域,大力推进涉农资金骗补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围绕惠农政策落地、农资供https://www.agri.cn/zx/xxlb/fj/202411/t20241127_8693225.htm
4.191农资网您的农业生态伙伴在191农资网上,您可以找到从种子到化肥,从农药到农机具,几乎涵盖了所有您在农业生产中可能需要的产品。这里不仅有大宗商品,还有各种高品质的专业用途商品。无论是对土地、作物还是畜牧业管理,都能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专家团队与技术支持 191农资网拥有一个由经验丰富的农业专家组成的团队,他们不断研究最新的农业技术https://www.gntpr.com/ke-pu-wen-zhang/81306.html
5.百万农资招商网8228.tv8228百万农资招商网,专业的农资招商行业网站,集种子代理、农药代理、化肥招商、农膜代理、农机代理、等信息为一体,提供最新最全的农资招商、农资代理、农资连锁、农资加盟等农资信息,为农资企业和农资经销商朋友构建高效、便捷的沟通渠道。http://m.8228.tv/
6.崇义严查假冒伪劣农资为农民挽回百万元损失精彩资讯崇义县各部门加强配合,严查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确保农资消费安全。今年以来,共检查各类经营农资市场19个(次),检查农资经营户372户次,取缔无照经营户15 户,查处农资违法案件30起,受理农资投诉30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137万元。 针对目前农资市场存在的造假抬头、经营主体不规范、商品标签和使用说明不规范、http://www.ha1860.com/viewnews.asp?id=997
7.安徽六安市农百万种业有限公司产品展示泡椒种子类在火爆农资招商网上每天都有客户合作代理! 贵天化化肥股份有限公司 脲甲醛缓释脲铵氮肥在3456.TV上每天都有客户咨询合作产品! 康柏叶盛集团 在火爆农资招商网投放广告以来,市场占有率逐渐扩大,恭祝签约成功! 安徽六安市农百万种业有限公司 留言查看联系方式!!http://nongbaowan.3456.tv/product_class_49655.html
8.农资+飞防,他在浪潮中寻找转型方向!–北方农资网我国有近百万家农资零售商,他们所构建的农资渠道体系支撑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的高速发展,为无数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巨大贡献。 湖南省岳阳县的李移报便是百万农资大军中的一员。十年的农资商经历,李移报目睹了有的同行随着转型浪潮推至更高,也看到有人被时代所遗弃。 http://www.bfnz.cn/2812.html
9.土根旺新品“黑谷晶”上市,致力打造“健壮栽培”新时代梅州诚信农资总经理刘旭斌 精彩花絮: “爆品+”系统开启中国健壮栽培新时代揭幕仪式暨万套健壮修复工具发放仪式 健壮栽培论坛 健壮栽培 匠心优品农业大联盟成立仪式 《百万利润龙头客户智慧成长计划》签约仪式 本文为广告 作者丨马俊炜 摄影丨黄振兴 编辑丨农财君 https://bigdata-s3.wmcloud.com/newsmbl/7EvWUC3R1JaRRbABdVW0Fw
10.中农立华(603970):大水大鱼农药大国的农资流通国家队股票频道公司有望获益全球粮价高位下的农药景气周期,我国农药广阔市场行业集中度提升带来的机会。近年,公司国际业务拓展顺利,作物健康业务板块有望持续成长,化工业务加快向平台转型。此外,中农集团种业等大农资板块有望和中农立华形成更好协同,公司跨越式发展可期。 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4.22 百万元、https://stock.hexun.com/2022-06-02/207421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