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最新市场调研:新产品登记大有可为合法生产商的授权信伪造现象将尽快得到遏制

伊朗是中东地区的大国,地域辽阔,但地形封闭,土壤贫瘠,缺乏灌溉水源和其他农业条件。近年来美国一直通过制裁伊朗限制其发展,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伊朗已经快速地实现了国内农业产量大规模上升,从一个纯正的粮食进口国,发展成为了中东地区主要的干鲜果品生产和出口国。

2020年,伊朗粮食产量2098.1万吨,位列全球第二十七,其中马铃薯产量节节攀升,2019年其产量排名世界第13位,总产量超过160,000公顷,达510万吨,农民正在使用现代耕种和灌溉技术将产量提高到每公顷近70吨。开心果、核桃、柠檬、桔、柑、猕猴桃、无花果和石榴成为伊朗主要的干鲜果出口产品。伊朗还是世界第一大藏红花生产国,总产量占世界总量的95%。因此总体来说,伊朗的农业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020年伊朗种植结构(单位:万公顷)

2020年伊朗农业生产量(单位:万吨)

农资投入品市场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伊朗当地市场90%是小农户市场(主要是麦类,玉米,水稻,油菜,棉花等),10%是大农户市场(主要为温室作物、甜菜、甘蔗)。伊朗部分农民仍然在沿用传统的作物种植方法,而部分农民则更喜欢利用各种资源,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先进的技术,以节省能源,减少不必要的开支。过去十年中,政府鼓励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和企业选用产量最高的优质种子,采用土壤中残留少的农业投入品,减少化学产品的使用,施用对环境、最终产品和客户的副作用更低的新型农药已成为一种趋势。

伊朗农化市场价值CIF(成本加保险费加运费)金额有所增长,在2.0-2.5亿欧元左右。经销商层级市场价值为3.0-3.5亿欧元。伊朗政府为保障粮食供应安全,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本国有限的外汇可基本保障农化品的进口。

近年来,受制裁和汇率的影响,伊朗农化产品进口产品的价格以当地货币计上涨了6-7倍,由于农业投入品在伊朗粮食安全中的突出重要性,这一行业已经引起了政府的注意。伊朗在本土农化产品的生产制造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当地企业从国外进口原药以及助剂等原材料,在国内加工生产制剂产品。

跨国公司接连退出竞争层级普遍较低

由于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大型跨国公司并未在这个市场投入过多,目前拜耳、富美实、科迪华、爱利思达(UPL)、纽发姆以及日本公司均退出了该市场。而安道麦则从未进入过伊朗市场。因此目前在该市场的跨国公司只剩下先正达和巴斯夫。

目前跨国公司占当地市场份额不到10%,当地公司市场份额超过90%。当地农化工厂加进口商约100家,但是有一定规模的不到20家。

据AgroPages了解,土耳其公司AgrobestGrup就是邀请的原拜耳团队在当地开设公司,直接进行分销业务的运营。拜耳在退出伊朗市场之前有大约45人的当地团队,主要实行需求导向的营销策略,聚焦在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产品培训和产品使用指导,这使得当时拜耳品牌在伊朗市场家喻户晓。至今虽然拜耳退出了伊朗市场,但是因为已经在农户中形成了固有品牌认知,导致不少经销商从土耳其等地走私至伊朗来满足农户需求。这也清楚表明在农化品业务中,农民才是真正的客户,以及需求产生策略的重要性。

伊朗农资投入品市场的销售层级相对简单,主要流向是:进口商——区域性的批发商——零售商。当地有一定规模的公司销售团队一般在20-30人左右,竞争层级较低,当地公司的竞争主要为价格竞争。少数和跨国公司有合作的进口商开始认知到需求产生的重要性。

登记制剂仅500余种具发展潜力

整体来说,该国的登记规则对于当地公司开展新产品登记有难度,这也是为何该市场目前制剂品种只有大约500多个品种的原因,进而造成了当地公司较为集中地进行同质化竞争。

当地公司投资做新产品登记的意愿不强还有另一个原因:之前伊朗新产品登记获得后没有一定的保护期。如今政府已宣布将在今年年底前颁布新的登记规则,主要的调整就是对于新的制剂和活性组分提供一定年限的数据保护期。

因此,对于想要开拓伊朗市场的中国公司来说,拥有产品全球登记将非常有助于在该国开展新产品的登记,并且在获证后寻找合作伙伴的难度不大,也能获得相应的登记保护。

由于市场整体缺少强有力的监管,进口商在销售环节也存在偷工减料(如降低产品含量等)现象来进行价格竞争,这使得该市场上进口商普遍在采购时不遵守登记协议或法规约定随意各种低价采购,这些不合规市场行为已经引起伊朗农业部植物保护组织(PPO)的高度重视并将采取行动整顿市场秩序。

维护市场公平寻求品牌销售

记者了解到,润丰股份伊朗子公司预计将于8月初完成公司成立,未来润丰在伊朗市场的所有登记将由润丰伊朗子公司来完成提交和获证。目前公司已筛选30个Metoo产品以及30个新产品加入登记计划,尽快按照当地法规要求开展登记推进。

0/1200

「话题介绍」:本专题将聚焦全球各国的登记体系和登记政策,为企业进入目标市场提供参考意见。

THE END
1.假农资,继续严打!农业农村部答央广网记者问乡村振兴新闻报道政假农资,继续严打!农业农村部答央广网记者问2024-04-19 13:13:19 央广网 北京 举报 0 分享至 0:00 / 0:00 速度 洗脑循环 Error: Hls is not supported. 视频加载失败 央广网 125.0万粉丝 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中国声音 00:19 朝鲜进行240毫米可控火箭炮弹验收试射 03:49 黄土高原上蝶变而来的“https://www.163.com/v/video/VGV772PBE.html
2.农民日报记者调查:揭露农资“忽悠团”的骗人手法新浪财经原标题:直击农资“忽悠团” 5月6日,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的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回访丰城农资“忽悠团”犯罪团伙曾用于包装假种子的仓库。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刘云摄 山西省襄垣县人民检察院、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当地农资市场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张义鹏摄 http://finance.sina.com.cn/jjxw/2024-05-16/doc-inavkpzp9981817.shtml
3.农资长期假货横行物联网能否终结农资市场乱象?农资市场乱象的根本原因是利益驱动 农业生产资料作为特殊商品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都由国家专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逐步放开。为了防止因农资产品的假冒劣质或违规使用引发重大农业生产事故和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我国建立了由农业、工商、质检、安监、物价等部门“多头”监管的市场秩序规范体制,但农资市场离有效治理还有https://blog.csdn.net/weixin_34413357/article/details/90466013
4.农资调查工作动态简报内容(大全4篇)(三)农资市场乱象成因分析 农资市场乱象,反映的是证照不全、超范围经营等,但实质上却反映出农资流通管理体制上的问题,监管主体、责任主体不明确,形成了既有人管又没有人管的状态,虽然农资经营有着特殊性,农资经营户有责,政府部门同样有责。 农资调查工作动态简报内容篇三 农资市场与农村农业生产活动息息相关,它关http://cooco.net.cn/zuowen/2538876.html
5.实地调查:化肥市场乱象互联网农资人笔者在走访过程中得知,此类肥料在东三省和内蒙古大有市场,并呈逐步扩大逐年上升之势。 制假乱象:劣质原料简单工艺,暴利驱使不法厂商铤而走险 走访了源尾访源头,造假工厂是如何将劣质低含量肥料炮制出来的? 笔者每到一地,都有农资经销商和了解内幕的知情人士检举揭发不法商贩制售假冒伪劣肥料的黑幕,包括当地工厂数量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6072543.html
6.建材市场调查报告范文8篇(全文)(三)农资市场乱象成因分析 农资市场乱象,反映的是证照不全、超范围经营等,但实质上却反映出农资流通管理体制上的问题,监管主体、责任主体不明确,形成了既有人管又没有人管的状态,虽然农资经营有着特殊性,农资经营户有责,政府部门同样有责。 农资经营的特殊性表现在:一是因为农资生产的常年性与销售的季节性,城镇https://www.99xueshu.com/w/filewsbpbmmw.html
7.壮大发展我市农业经济的思考与建议论文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农资市场秩序的规范和整顿,严打农资违法行为,市农业行政执法大队等部门依法执法,严格执法,严肃查处各类农业违法案件,有效地维护了市场的正常经营秩序,切实维护了农民的利益。目前我市农资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无证照经营农资的现象明显减少,农资经营者守法经营意识逐步增强,假冒伪劣产品得到有效遏制,农资产https://www.105188.com/fanwendaquan/17322402871655458.html
8.[第一时间]聚焦旅游市场乱象云南:没有最低只有更低低价游充斥市场[第一时间]3·15在行动 农业部:专项行动打击制售假劣农资 [第一时间]3·15在行动 北京:食药监部门对问题餐厅执法检查 [第一时间]3·15在行动:放心消费 才能拉动经济 [第一时间]3·15在行动 晚会案例追踪:食药监局查处造假企业 [第一时间]3·15在行动 广州:食药监人员检查医疗器械销售市场 [第一时间]晚会https://tv.cctv.com/v/v3/VIDE1434071728294173.html
9.逊克县:专项检查规范农资市场东北网3月16日讯逊克县不断加强服务“三农”工作力度,从农资订购到田间管理指导、到粮食销售,为农民的生产劳动提供服务。为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从源头上杜绝因假劣农资造成坑农害农事件发生,逊克县日前开展了农资市场专项检查。 检查中,逊克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执法人员以种子、肥料、农药为重点品种,核查经营https://m.dbw.cn/heilongjiang/system/2022/03/16/058844775.shtml
10.中国农资农资窜货,乱象何来?马达; <正>近几年,我国农资行业销售规模持续扩大,万亿级的农资市场体量吸引社会资本不断入场,农资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同时,现阶段的市场行情也增加了农资企业对渠道经销商的管理难度。很多企业由于渠道体系不科学、不完善,窜货现象在营销渠道中频发,利润损失严重。2022年01期 No.591 11页 [查http://nzkj.cbpt.cnki.net/WKB2/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4&yt=2022&st=01
11.经验交流桂林市市场监管局开展农资市场整治工作取得成效12月19日,在全区2023-2024化肥“冬储”执法工作现场会暨2024年“铁拳·桂在真打”行动化肥执法工作部署会上,桂林市市场监管局因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作经验发言。 今年以来,桂林市市场监管局结合桂林实际,以化肥、农膜为重点,深入开展“铁拳·桂在真打”行动化肥专项执法,严厉打击各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违法行为,有效规范http://m.guilinlife.com/article/4yf0db1f1db64ed0b3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