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七届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大会暨2023农村直播电商案例成果发布会上(以下简称“农村电商大会”),新疆皮山县等6个县市案例、米尔扎提·喀米力等7个个人案例获奖。
农村电商之路该如何走?怎样才能带动新疆特色农副产品闯出更广阔的市场?新疆农村电商从业者在实践中探索出了新路子。
建好基层阵地厚积才能薄发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皮亚曼甜石榴,这种石榴颗粒饱满”“各位亲,你一定要尝尝克里阳雪菊”……近日,记者刚走进皮山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就看到十几位主播在直播间销售皮山县特色农副产品,一个个订单在主播的推介下纷至沓来。
皮山县曾是深度贫困地区,如今已成为新疆农村电商的新热点,皮山县案例在农村电商大会上获得非凡奖。
“2017年,我5月网购的T恤过了好久才拿到,当时无法想象在这样的偏远小县怎么能把电商产业做起来。”皮山县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郑辉说。
皮山县电商从业人员在乡村开展直播带货(资料图片)。郑辉供图
2018年,皮山县争取到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开始正式进军电商产业。2019年开始,皮山县与顺丰、中通、韵达等快递公司对接,打通快递“最后一公里”,在乡镇建立快递点,在村里设置电商站点,满足当地群众网购需求的同时,也给电商从业者铺就了一条康庄大道。
要让电商产业快速发展,还要解决人才培养问题。
孙富立的创业过程只是皮山县电商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皮山县在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务促进会和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的帮助下,投入17套大型直播设备,建成皮山县乡村振兴直播示范基地,还专门邀请抖音官方团队到皮山县进行授课。
截至2023年12月,皮山县共有各类电商企业40余家,在各平台共开设网点230余家,每个乡镇都有电商从业者,全年网络交易额超3亿元,实现了电商产业遍地开花。
依靠产品优势打造个人IP
在农村电商大会上,新疆7个个人案例入选年度农村直播电商案例库,昭苏县李阳个人案例获全国第4名、奇台县成红玉个人案例获全国第22名,皮山县郑辉、昭苏县李阳获得“首批农村直播电商公益讲师”称号。
“2023年,我和丈夫一起追着昭苏的牧民姑娘,先后7次记录了牧民转场的过程,也让我看到了牧民真实的生活状态。”昭苏县电商达人李阳说,她这次参加农村电商大会的案例是《搬来搬去的毡房姑娘》。
李阳(右)在直播过程中和哈萨克族牧民家的小姑娘一起在草原上跳舞。本人供图
今年30岁的成红玉出生在甘肃陇南,2016年大学毕业后来到新疆,应聘到奇台县半截沟镇腰站子村村办企业——新疆丰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23年6月,公司将电商部的工作交给成红玉负责,她主动激活了公司的抖音账号,经过3个月的准备后,公司抖音号“腰站子粮油旗舰店”正式上线。
“现在电商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年轻人创业的好机会,今年我计划把销售额再翻一番。”成红玉说。
《“背景太假哥”带动本土主播“红”起来》《美食主播“浓眉哥”把新疆的美好传播出去》……还有更多电商从业者依托个人IP成功“出圈”。
统筹多方资源做好长期规划
2023年2月,由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数字经济研究院、成都映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布的《新疆电子商务发展研究报告(2022)》显示,2022年,新疆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616.66亿元,其中农村网络零售额258.56亿元,占新疆网络零售总额的50.36%,直播交易额32.43亿元。
《报告》提出了建设线上销售、消费大数据库,优化电子商务统计评价体系;发挥电子商务推进“八大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发挥电子商务推进数字乡村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快直播电商发展;加快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等5条建议。
编辑点评
农村电商大有可为
近年来,在天山南北的广袤农村,电商产业发展如火如荼。
一根网线,连通城乡,畅通了从田间到市场的产业链,推动了农业转型升级。
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创新农产品销售模式、开展电商技能培训……近年来,我区农村电商在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等方面成效显著。《新疆电子商务发展研究报告(2022)》数据显示,2022年,新疆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616.66亿元,其中农村网络零售额258.56亿元,占新疆网络零售总额的50.36%。
流量成了新农资,直播成了新农事。电商销售成为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农村电商平台让广大农民不仅“种得好”而且“卖得好”,成为增收的新支撑。随着人流、物流、资金流进一步向农村地区延伸,乡村振兴的潜能正被不断激发。
农村电商大有可为。要实现农村电商良性可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发展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提高农产品标准化和电商销售比例。网络销售平台要努力做到服务更优、覆盖面广、成本更低,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结合,助力打通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生产、流通的难点和堵点,壮大一批有地域特色的主导产业,打造一批影响力大的特色品牌,从而不断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