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加速转移流动,因此,农村“空心化、老龄化、妇孺化”现象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只会益发明显,农村以家庭为单元的、分散的小农生产经营方式,虽然会长期存在,不会很快消亡,但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才是大势所趋,所以作为农资经销商,与种植大户打交道虽有一定风险,但若因此就对种植大户避而远之,只会使经营的路子越走越窄,唯有大胆与之“共舞”、设法共同发展才是正途。
农资经销商要与种植大户处好关系,尽量减少矛盾与纠纷,降低经营风险,获得更多效益,必须将对方视为真正的朋友,时时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全心全意为对方搞好服务。只有种植大户经营得法、效益好了,农资经销商的生意自然才会随之水涨船高、越来越好。所以,如何将“买卖”关系变为“共赢”,才是农资经销商真正需要深入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首先,要确保销售的农资产品质量。常言道“打铁先得本身硬”。作为农资经销商,坚持守法经营、依规行事,确保销售的农资产品质量可靠、货真价实,是避免产生农资纠纷的根本;不向顾客销售假冒伪劣过期农资,是农资经销商经营的道德底线。只要产品质量确实没有问题,就能最大程度避免经营过程中产生农资纠纷;即使因某种原因起了纷争,也能够在有关部门专家、技术人员,以及农资生产企业(或厂家)的积极调解下,得到较为妥善的解决。由于种植大户生产经营规模较大,一次性购买的农资数量较多,一旦出现问题对其整个产量、品质影响更大,产生的损失也会更大,因此他们较一般农户会更加注重产品质量。所以,农资经销商在向种植大户推介农资产品时,要将产品质量放在首位,建议种植大户购买大企业生产的、质量稳定可靠且价格实惠的农资产品,既要让购买农资的大户放心,自己也要图一个安心。切不可抱着侥幸心理,将自己都觉得心中没底的产品,勉强推荐销售给种植大户,给可能产生的纠纷埋下隐患。
其五,价格要合理,别做“一锤子”买卖。种植大户购买农资时,除关心产品质量与服务外,最关心的其实还是农资的价格。与一般农户相比,种植大户购买农资数量较大,会更加精打细算、注重成本控制。因此,经销商在向其推荐产品时,需要在保证产品质量基础上,给予其合理的价格。既不能将价格定得过低,为拉上个大户做亏本买卖;也不能将价格定得过高,让种植大户望而却步,或者做成再不来往的“一锤子”买卖。这就需要经销商在定价时多动脑筋,如果是当地独家经营的新优产品,要让大户感觉买到了“机会”;如果是大家都在经营的“同质化”产品,则要让大户实实在在地买到“优惠”。为此,经销商在向大户销售农资产品时,要与普通散户区别对待。大户重实惠、重效益,要尽量选择性价比高、经济实用的对路产品,同时设法降低包装、运输、使用成本,让大户感到产品物超所值、买得划算,经销商自己还有“赚头”,这样才能将生意做到常来常往、细水长流。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种植大户作为农业生产的生力军,其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的经营模式对农资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也对服务质量、技术支持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农资经销商,单纯依靠传统的买卖模式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更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因此,构建与种植大户的共赢关系,成为我们共同面临的课题。
针对这一课题,我们诚挚邀请全国农资经销商共聚2025年1月第二届中国长丰草莓产业展览会暨农资经销商发展大会。本次盛会重点展示草莓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推广优质种苗,促进种苗、鲜果、农资交易与产业服务。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深入探讨各方痛点,解决实际问题,构建农资经销商与种植大户之间更加紧密、稳固的共赢关系。我们将共同探索更加高效、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推动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融合,携手开启农资经销商与种植大户共赢合作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