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让网购更安全更舒心

武功县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在电子商务企业检查产品包装标识。

今年前5月,咸阳市网络销售额达60.2亿元,同比增长15.3%。截至5月底,咸阳市活跃的电子商务市场主体达4.8万余户。

2017年,咸阳市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在西北地区首家开展全国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在创建过程中,咸阳市采取“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多方参与、依法共治、示范引领、突出重点、着力创新、形成特色”的原则,围绕特色产业发展数字经济,积极探索创新信用监管、智慧监管、协同监管等新型监管机制,不断规范和提升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水平,创新引领网络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一揽子举措让创建工作高标准推进

“网络社区团购合规经营指南对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了约束,包括防止低价倾销、价格欺诈、垄断经营等,维护了良好市场秩序,也有利于行业良性发展。”7月1日,多多买菜咸阳区负责人温涛说。

面对消费者对一些网络销售新业态投诉增多现状,为引导规范社区团购、直播营销等网络新业态,今年,咸阳市市场监管局在全省率先制定《咸阳市网络社区团购合规经营指南》《网络直播营销活动常见违法行为查处工作指引清单》《网络直播营销活动规范经营指引清单》,旨在规范网络社区团购经营行为,指导直播营销活动合规开展。

在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中,咸阳市进一步完善示范区创建方案,形成市县联动工作模式,稳步推进创建工作。同时,咸阳市注重突出产业发展特色,统筹科技、人才、区位等资源优势,着力创新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理念、模式以及体制机制,打造电子商务示范县、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引领县域电子商务发展。

——着力推动网络市场品牌建设。该市抢抓“互联网+农业”机遇,推进工业消费品和农资下乡,名优农产品、旅游产品进城,形成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村电子商务体系;鼓励地方打造县域电商公共品牌,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和品牌化建设;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等积极参与,推动农产品销售的宣传推广,形成武功电商“买西北、卖全国”营销模式,建成以泾阳茯茶等一批地理标志产品为代表的电商产业带。

——着力推动电商赋能乡村振兴。该市强化农村电商人才培育,重点加强对电商站点负责人、村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及有意愿参加的农民的实操培训;积极探索“电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直采直销模式,全力推进农产品网销对接,以直播电商模式打通产品销售通道。

“一站式”服务让企业安心发展

武功县电商产业发展活跃、集聚程度高,对市场监管领域业务需求较多。为此,咸阳市在武功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一站式”服务试点工作,整合网络监管业务职能和技术资源,为电商企业提供审批许可、日常监管、执法办案、检验检测等全方位全过程服务。

今年以来,武功县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为电商企业送业务、送技术,坚持“一企一策”、分类指导,为企业纾困解难,帮扶电商企业规范、诚信经营,提升网售商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一体化监管让网络消费更放心

“我们充分发挥网络市场监管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集中整治网络市场突出问题,并与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建立跨区域合作机制,实现了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违法案件行为协查、违法线索及案件移送闭环管理。今年前5月共督促电商平台停止服务245家企业,责令整改网站77个(次)。”咸阳市市场监管局网络交易监管科科长杜刚说。

针对“社交电商”“直播带货”等网络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咸阳市积极探索创新智慧监管、协同监管等新型监管机制,制定并印发《关于加强网络交易监管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各层级、各业务条线的职责分工,形成线上线下全覆盖、各业务领域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新局面。

与此同时,咸阳市加强对网络交易经营主体“亮照、亮证、亮交易规则”监测监管,督促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落实审查核验、信息公示、信息保存、检查监控、消费者权益保护等主体责任,营造良好网络交易平台生态环境;依托省市场监管局网络交易智慧监管平台,通过技术手段辅助各业务条线开展网络交易监管工作;提升在线监测能力,支持、促进线下监管业务向线上延伸,提高网络交易监测应用能力,及时向业务部门反馈监测发现涉嫌违法的线索;优化“互联网+消费维权”服务,及时处置消费纠纷,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在日常监管服务方面,咸阳市建立了“预防为主、轻微免罚、事后回访、重违严惩”的市场监管服务型执法新模式,按照执法“无事不扰”和服务“无处不在”的原则,强化市场主体违法风险防控意识,指导在前、服务在前、警示在前,通过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安排部署,认真对照评估指标体系,全面总结评估示范区创建成效,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建经验,推动网络市场规范健康发展,助力咸阳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咸阳市市场监管局局长王宁说。(记者徐颖文/图)

THE END
1.涪陵区核查一起网络销售农资信访投诉涪陵区核查一起网络销售农资信访投诉 2024年11月6日,涪陵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收到信访举报投诉书,反映在某网络平台购买的肥料产品无注意事项及产品合格证等信息,根据《肥料登记管理办法》属标签残缺不清的肥料,要求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行赔偿。 2024年11月7日,执法人员根据投诉人提供的某网络平台店铺营业http://nyncw.cq.gov.cn/wsdw/zzfz/qxdt/202411/t20241125_13828983.html
2.从田间到餐桌追踪食物安全线索三农网的监管作用从田间到餐桌,追踪食物安全线索——三农网的监管作用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其农业生产规模巨大,对保障人民群众的粮食安全至关重要。三农网中国农业官方网作为一个集信息发布、服务平台于一体的网站,为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和保障食品安全发挥着重https://www.cjan6a6c.cn/ke-yan-cheng-guo/423103.html
3.我县行政执法现状调研报告2.5 网购农资产品, 监管职责难界定 农民网上购买农资产品的现象逐渐增多, 一旦出现假冒伪劣农资产品, 农民维权是找当地的农资监管部门, 还是网络监管部门?往往是你推我, 我推你, 相互踢皮球。 3 改善当前农业综合执法工作的对策 3.1 理顺职能, 加强农业执法机构之间的协作, 及时沟通合作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i1o2j4.html
4.三部门畅谈权益保护曝光八批次不合格食用油半岛网执法部门如何监管网购、电视购物,是消费者最关心的话题,新闻发布会上,郭晓芬对这一话题也没有丝毫回避。她透露称,工商部门将依托网络商品交易监管服务网,把网站的经营者所在地工商部门、消费者所在地工商部门、经营者所在地工商部门联合在一起,建立三方网络行政调解处置机制,“一旦出现,对网站、消费者、经营者三方都由http://news.bandao.cn/news_html/201103/20110315/news_20110315_1161450.shtml
5.电商产业前景行业发展规划电子商务市场每个包裹可以在0.2秒内完成面单扫描,还能同步完成海关查验包裹的分拣——这就是由宁波海关首创且通过海关总署备案的智能监管模式——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包裹出区嵌入式监管。如今这套监管模式已经被运用到保税区每个跨境仓库里。“加入这套模式后,后台系统可以在接收到快递面单信息的同时触发查验指令,被海关查验指令布控http://2844go.com/news/industry?num=1&size=30
6.四川三农新闻网坚持以水安全为目标,统筹推进水利质量大监管,开创管水治水兴水新局面。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3-03-22 线上闹春耕 如何不“闹心”——四川春耕农资网购情况调查 人勤春来早,转眼又到了春耕备耕时节,各地农业农村部门相继启动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和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为农民用上放心种、放心肥、放心药http://www.sc3n.com/index.php/index/news/topics/id?page=609
7.农村网购市场将达4600亿!李克强力推农村电商,农资能分几杯羹?农村网购市场将达4600亿!李克 强力推农村电商,农资能分几杯羹? 国务院总理李 克强14号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农村电商,通过壮大新业态,促消费、惠民生,推动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这是李 克强今年以来首次将加快农村电商发展作为单独议题,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进行专门部署。https://www.191.cn/m/index.php?c=read&tid=460241
8.农药网购指南:如何避免“毒”网站,找到靠谱农药销售平台?农药,这个听起来就让人有些“瘆得慌”的词,在咱们日常生活中其实还挺常见的。从种点菜、养点花,到农田大面积种植,都离不开它。可问题就来了,农药网购哪个网站好?网络上的农药信息五花八门,怎么选择才不会踩到坑里呢?别急,我来给你指点迷津! 一、别让“毒”网站坑了你 http://188.bailichun.cn/post/3058.html
9.国家再发十大政策红包!1、网购不再怕假货!加强互联网侵权假冒行为治理 11月7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行为治理的意见》,明确提出,对网上销售假劣农资、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电器电子产品、汽车配件、装饰装修材料等开展集中整治,严厉查处利用互联网侵权盗版等违法行为。 https://m.loupan.com/dali/news/201511/2073435_3
10.农产品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11篇(全文)根据《产品质量法》规定, 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与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 这两个部门也应“与时俱进”, 针对网购产品的特殊性, 采取对应的监管措施, 解决日益凸显的网购产品质量问题。例如成立专门的网上管理部门, 对网店商家的工商注册信息和身份信息进行审核;设立网购产品审https://www.99xueshu.com/w/file7b7faaek.html